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8547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分布式处理

∙D.信息综合处理

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______。

∙A.提高系统可靠性

∙B.提高工作效率

∙C.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

∙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

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______。

∙A.局域网和广域网

∙B.本地计算机网和通信网

∙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D.服务器和工作站

5.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没有的是______。

∙A.客户机

∙B.服务器

∙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6.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主要是指______。

∙A.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用户计算机

∙B.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

∙C.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D.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

7.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______。

Ⅰ.网桥Ⅱ.交换机Ⅲ.计算机软件Ⅳ.路由器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

8.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______。

∙A.计算机软件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

9.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网络的作用范围

∙B.网络的拓扑结构

∙C.网络的通信方式

∙D.网络的传输介质

10.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它们______。

∙A.所使用的介质不同

∙B.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D.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

∙B.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络

∙C.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

∙D.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12.现在大量的计算机是通过诸如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A.路由器

∙B.资源子网

∙C.桥接器

∙D.中继器

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______。

∙A.资源子网

∙B.路由器

∙C.通信子网

∙D.交换机

14.广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______。

∙A.星形

∙B.总线形

∙C.网状形

∙D.环形

15.在n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______条物理链路。

∙A.n-1

∙B.n

∙C.n*(n-1)

∙D.n*(n+1)/2

16.下列关于广播式网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共享广播信道

∙B.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C.可以不要网络层

∙D.不需要服务访问点

17.下列哪一项是分组交换网络的缺点______。

∙A.信道利用率低

∙B.附加信息开销大

∙C.传播时延大

∙D.不同规格的终端很难相互通信

18.1968年6月,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______。

∙A.Internet

∙B.ARPAnet

∙C.以太网

∙D.令牌环网

19.______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20.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不包括______。

∙A.减少延迟时间

∙B.提高错误控制效率

∙C.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

∙D.有效数据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所占比例更大

21.协议是指在______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A.同一结点的上下层

∙B.不同结点

∙C.相邻实体

∙D.不同结点对等实体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______。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23.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______。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为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和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24.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其结构模型,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B.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OSI/RM参考模型,即实际执行的标准

∙D.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

25.______是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A.服务、接口、协议

∙B.结构、模型、交换

∙C.子网、层次、端口

∙D.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26.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提供下列哪种功能______。

∙A.物理寻址

∙B.流量控制

∙C.差错校验

∙D.拥塞控制

27.下列能够最好地描述OSI的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______。

∙A.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28.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送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__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29.在OSI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______。

∙A.会话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30.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______。

∙D.传输层

3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______。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32.在OSI参考模型中,当两台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时,为了防止中间出现网络故障而重传整个文件的情况,可通过在文件中插入同步点来解决,这个动作发生在______。

∙A.表示层

∙B.会话层

33.数据的格式转换及压缩属于OSI参考模型中______层的功能。

∙A.应用层

∙B.表示层

34.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______。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35.下列说法中,正确描述了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______。

∙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

∙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了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了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

∙D.表示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了相应的源和目的端口信息

36.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2、3、4层;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传输层;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网络层;

传输层提供主机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送;

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______。

37.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

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则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

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

在会话层加头部后送入传输层;

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为报文后送至网络层;

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分组后送至数据链路层;

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数据帧后发送到物理层;

在物理层数据以______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

用户B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用户B。

∙A.比特流

∙B.数据帧

∙C.报文

∙D.分组

38.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

∙A.TCP/IP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39.在TCP/IP模型中,______处理关于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等问题。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40.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______。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41.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______。

∙A.用户界面

∙B.网卡接口

∙C.IP地址

∙D.MAC地址

二、{{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

2,分数:

40.00)

在下列情况下,计算传送1000KB文件所需要的总时间,即从开始传送时起直到文件的最后一位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时间。

假定往返时间RTT为100ms,一个分组是1KB(即1024B)的数据,在开始传送整个文件数据之前进行的起始握手过程需要2RTT的时间。

20.00)

(1).带宽是1.5Mb/s,数据分组可连续发送。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宽是1.5Mb/s,但在发送完每一个数据分组后,必须等待一个RTT(等待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才能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

(3).假设带宽是无限大的值,即我们取发送时间为0,并且在等待每个RTT后可以发送多达20个分组。

(4).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的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请问两者是否相同?

为什么?

(5).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

有何联系?

在OSI模型中,各层都有差错控制过程,指出以下每种差错发生在OSI的哪些层中?

(1).噪声使传输链路上的一个0变成1或一个1变成0。

(2).一个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站。

(3).收到一个序号错误的目的帧。

(4).一台打印机正在打印,突然收到一个错误指令要打印头回到本行的开始位置。

(5).一个半双工的会话中,正在发送数据的用户突然接收到对方用户发来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