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53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4.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

C.石墨D.二氧化锰

【答案】B

【解析】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虽是重金属,但是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且锌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

B.汞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会严重污染环境;

C.石墨无毒,对环境无影响;

D.二氧化锰无毒,对环境无影响。

综上所述,本题选B。

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A.Na2O2B.NaOHC.MgCl2D.Na2SO4

【解析】A.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但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盐,选项A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但属于碱不属于盐,选项B错误;

C.MgCl2属于盐,但氯化镁中只含离子键,选项C错误;

D.Na2SO4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硫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且Na2SO4属于盐,选项D正确。

6.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破坏1mol石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mol金刚石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解析】A、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破坏1mol石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分馏

C.蛋白质水解D.淀粉水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

B.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把石油分成多个馏分,属物理变化,选项B正确;

C.蛋白质水解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错误;

D.淀粉水解有新物质葡萄糖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S>Na>OB.热稳定性:

NH3>H2O

C.碱性:

LiOH<NaOHD.还原性:

Br->I-

【答案】C

【分析】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C.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详解】A.O的电子层数为2,Na、Al的电子层数为3,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为Na>S>O,选项A错误;

B.非金属性O>N,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NH3<H2O,选项B错误;

C.金属性Na>Li,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NaOH>LiOH,选项C正确;

D.非金属性Br>I,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Br-<I-,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溶液中SO42-离子向负极移动

C.电子由Zn片通过稀硫酸流向Cu片

D.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分析】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作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详解】A.该装置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选项A正确;

B.原电池溶液中阴离子SO42-离子向负极移动,选项B正确;

C.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Cu,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选项C错误;

D.铜作正极,正极是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2H++2e-═H2↑,故铜片上产生气泡,选项D正确;

10.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12

CH3Cl+HClB.CH2=CH2+C12

+Br2

+HBrD.CH4+2O2

CO2+2H2O

【解析】A.CH4+C12

CH3Cl+HCl属于取代反应,选项A错误;

B.CH2=CH2+C12

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HBr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

D.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选项错误;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C.氮气分子的电子式:

N

ND.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解析】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符合原子相对大小,选项A正确;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选项B错误;

C、氮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画出,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选项C错误;

D.S2-的核电荷数是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期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D错误;

12.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B.CH3CH3与CH3CH2CH3

C.35Cl2和37Cl2D.CH3CH2CH2CH3与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A错误;

B.CH3CH3与CH3CH2CH3结构相似,分子中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选项B错误;

C.35Cl2和37Cl2是由氯的两个不同核素形成的单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CH3CH2CH2CH3与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D正确。

13.下列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构成原电池的是()

A.2Al+2NaOH+2H2O=2NaAlO2+3H2↑B.Zn+CuSO4=Cu+ZnSO4

C.Mg3N2+6H2O=3Mg(OH)2+2NH3↑D.CH4+2O2

CO2+2H2O

【分析】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得出:

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据此来回答。

【详解】A、2Al+2NaOH+2H2O=2NaAlO2+3H2↑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选项A不选;

B、Zn+CuSO4=Cu+ZnSO4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选项B不选;

C、Mg3N2+6H2O=3Mg(OH)2+2NH3↑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选项C选;

D、CH4+2O2

CO2+2H2O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燃料电池,选项D不选;

1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Na+B.

【解析】A.钠离子电子式为Na+,选项A正确;

B.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氨气中存在3个氮氢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氨气的电子式为:

,选项B错误;

C.一氯甲烷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选项C正确;

D.氢氧根的电子式为

,选项D正确;

15.在2A(g)+B(g)

3C(g)+5D(g)的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D)=4.0mol/(L·

s)B.v(C)=3.2mol/(L·

s)

C.v(A)=2.0mol/(L·

s)D.v(B)=1.2mol/(L·

【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s);

B.v(C)=3.2mol/(L·

s),则v(D)=

v(C)=5.3mol/(L·

v(A)=5.0mol/(L·

D.v(B)=1.2mol/(L·

s),则v(D)=5v(B)=6.0mol/(L·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6.0mol/(L·

s)。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指()

A.蛋白质,烃类B.蛋白质,油脂

C.淀粉,油脂D.纤维素,油脂

【分析】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

【详解】诗句中的“丝”指的是蚕丝,其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诗句中的“泪”指的是熔化的石蜡,石蜡是分子中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的混合物。

17.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A.LiB.Si

C.CD.Cl

【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求得元素的种类。

【详解】因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所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

2、8、4,原子序数为14,Si元素。

18.如图是一种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的关系图,图中能量转化方式不涉及()

A.电能→化学能B.光能→化学能

C.化学能→电能D.电能→机械能

【分析】A.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

B.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贮存太阳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原电池装置;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消耗电能的装置。

【详解】A.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未涉及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部分,选项A选;

B.太阳光照射,贮存氢气,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不选;

C.氢气燃料电池的使用,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不选;

D.氢气燃料电池车

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选项D不选;

1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B.乙酸C.甲烷D.乙烯

【解析】A.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选项A错误;

B.乙酸不和溴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选项B错误;

C.甲烷既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C错误;

D.乙烯含有C=C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选项D正确;

20.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与钠反应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A.含有羧基,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含-COOH,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故C错误;

D.含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为()

A.Y2为0.4mol/LB.Z为0.3mol/L

C.X2为0.2mol/LD.Z为0.4mol/L

【解析】A.若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则Y2为0.4mol/L,但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因此Y2的平衡浓度小于0.4mol/L,选项A错误;

B.若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Z为0.4mol/L,但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因此Z小于0.4mol/L,Z为0.3mol/L是有可能的,选项B正确;

C.若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则X2为0.2mol/L,但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因此X2的平衡浓度小于0.2mol/L,选项C错误;

D.若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Z为0.4mol/L,但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因此Z的平衡浓度小于0.4mol/L,选项D错误。

22.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C30H60B.C30H56C.C30H52D.C30H50

【解析】结构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就比烷烃少2个氢原子,所以当有6个碳碳双键时,比烷烃少12个氢原子,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所以该烯烃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12。

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C30H50,所以选D。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5g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6NA

C.0.1molFe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D.由2SO2+O2

2SO3可知,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生成SO3分子数为2NA

【解析】A、甲基的式量是15,15g甲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甲基中含有9个电子,所以1mol甲基含有电子9mol电子,即9NA,选项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正己烷(C6H14)不是气体,2.24L不是0.1mol,所含碳原子数不为0.6NA,选项B错误;

C、0.1molFe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2NA,选项D错误;

24.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

C.常压下X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的低

D.Y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弱

【解析】根据题意,X、Y、Z分别是He、F、S。

A.X、Y、Z三种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选项A错误;

B.F没有正价,选项B错误;

C.常压下He单质为气态,S单质为固态,故熔点He比S的低,选项C正确;

D.Y的氢化物HF的热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H2S强,选项D错误。

25.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C.它只有一种结构D.它是平面分子

【解析】A、由甲烷的结构可知,四个氢原子的空间位置只有一种,则氟利昂-12只有一种结构,选项A错误;

B、由甲烷的结构可知,四个氢原子的空间位置只有一种,则氟利昂-12只有一种结构,选项B错误;

C、从结构式可知,该化合物是甲烷的取代产物,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所以该化合物也是四面体,因此结构只有一种,没有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

D、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则氟利昂-12为四面体结构,选项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50分)。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⑫分别代表12种元素,请回答:

(1)写出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⑪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用来验证⑥⑦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无氧化膜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无氧化膜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

d比较这两种元素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6)⑧⑨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中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离子名称);

用一个置换反应证明这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2).第四周期ⅠA族(3).金刚石(4).

(5).bc(6).S2-(7).Na2S+Cl2=2NaCl+S↓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⑫分别为H、C、N、F、Na、Mg、Al、S、Cl、Ar、K、Br。

(1)稀有气体的性质最不活泼;

(2)K的原子结构中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

(3)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4)①与⑪形成的化合物为氢化钾,为离子化合物;

(5)由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对应碱的碱性、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比较金属性;

(6)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可由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说明。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⑫分别为H、C、N、F、Na、Mg、Al、S、Cl、Ar、K、Br。

(1)稀有气体Ar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ⅠA族;

(3)12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4)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⑪形成化合物KH的过程为

(5)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金属可能被氧化,不能比较金属性,故不选;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剧烈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强,故选;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反应剧烈且红色深的说明碱性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可比较金属性,故选;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可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不选;

故答案为:

bc;

(6)非金属性S<Cl,则⑧⑨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较强的是S2-,如Na2S+Cl2=2NaCl+S↓可说明,故答案为:

S2-;

Na2S+Cl2=2NaCl+S↓。

27.

(1)根据A~E几种烃分子的结构填空。

上述分子中属于C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问题。

①下列物质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CO2B甲醛CN2

②按照垃圾分类的方法,易拉罐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可回收物B可堆肥垃圾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

A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B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C用明矾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①在一定条件下,将某种单体进行加聚反应得到一种如下图所示的导电性塑料:

则合成该塑料的单体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乙炔B乙烯C乙烷D甲烷

②工业炼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加热分解法B电解法C高温还原法

③某同学欲探究铁在NaCl溶液、蒸馏水和空气中锈蚀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A

B

C

实验

内容

一周后,试管中铁钉锈蚀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④将质量相同的铁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与铁片质量相差12g,则理论上导线中通过______mol电子。

【答案】

(1).A

(2).B(3).A(4).B(5).A(6).C(7).A(8).0.02mol

(1)根据A~E几种烃分子的结构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烯、C与E均为丙烷、D为苯,故上述分子中属于C的同系物的是甲烷,答案选A;

(2)①氮气为空气主要成分,无毒,CO2为温室气体,不是室内污染气体,甲醛能够使蛋白质中毒,吸入过量会引起中毒;

所以会污染室内空气的是甲醛;

故答案

B;

②按照垃圾分类的方法,易拉罐瓶属于可回收物,答案选A;

③A、用混凝剂如明矾等除去废水中的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