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28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共五套Word下载.docx

D.情境性

10.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1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12.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4.快乐和()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喜悦

B.高兴

C.兴奋

D.兴趣

15.()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

16.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7.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8.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色彩性原则

19.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20.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中期目标

2.直观形象法

3.幼小衔接

4.激情

5.同伴关系

6.洛克的“白板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2.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简述幼儿的品德结构。

4.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应如何培养幼儿学习动机。

2.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

由于小薇的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镇上的奶奶家。

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

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识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

琪琪的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害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结合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价值。

(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B【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孟子·

尽心上》中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4.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5.A【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

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6.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7.C【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8.D【解析】根据布卢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4岁已发展到50%。

9.C【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10.C【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1.C【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12.D【解析】根据替代性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13.B【解析】食物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属于先天的本能反应,因此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14.D【解析】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15.A【解析】智力也称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16.B【解析】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17.B【解析】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8.D【解析】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要遵循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美观、经济的原则。

19.A【解析】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想象,到1.5岁以后开始出现想象的萌芽。

20.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二、名词解释

1.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3.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4.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5.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6.洛克的“白板说”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

(2)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

(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

(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

(7)个别差异性显著。

2.

(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

(2)侵犯学生的入学权;

(3)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4)随意开除学生。

3.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4.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2.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活动积极;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6)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

1.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2.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

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4.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获得赔偿

5.学会了骑某一辆自行车后把这些技能迁移到骑另一辆自行车上,这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低路迁移

D.高路迁移

6.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7.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

8.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11.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12.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13.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14.大脑左半球对()和积极情感负责。

A.空间能力

B.消极情感

C.思维能力

D.言语能力

15.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16.下列哪一条不符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

A.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C.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

D.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

17.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1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0.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思维

2.遗传素质

3.学习

4.教育法律权利

5.个体社会化

6.个性

1.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3.引起幼儿分心的原因有哪些?

4.《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幼儿程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试述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

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

人们对此看法不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七)

1.A【解析】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2.D【解析】三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3.A【解析】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4.C【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就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5.C【解析】低路迁移的发生是自然的、自动化的。

一个非常熟练的技能从一种迁移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时,通常不需要思维或者只需要很少的思维,这就是低路迁移。

6.A【解析】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经典条件作用。

7.C【解析】《教育心理大纲》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8.A【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不断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不断上升,逻辑言语与对话言语的比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9.A【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10.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11.D【解析】幼儿教师认为自身对于儿童所处的角色地位依次是教育者、组织者、保育者、学习者。

12.B【解析】独立性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13.B【解析】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D【解析】大脑左半球对言语能力和积极情感负责。

15.C【解析】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16.D【解析】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没有对性别作出要求。

17.D【解析】托幼机构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其中游戏活动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

18.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是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反映。

19.A【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20.D【解析】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

性。

3.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4.教育法律权利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教育法、教育法律规范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5.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6.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2.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3.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4.

(1)不歧视;

(2)在涉及儿童的事宜中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

(3)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4)尊重儿童的意见。

1.

(1)小步递进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2.

(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岁);

(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

A.1640年,英国

B.1789年,法国

C.1840年,德国

D.1917年,俄国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C.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政治经济制度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属于()

B.知觉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5.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予奖励的规范属于()

A.奖励性规范

B.制裁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A.操作尝试学习

B.观察模仿学习

C.言语理解学习

7.下列不属于加涅学习类型分类的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情感技能

8.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9.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

这是()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0.3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11.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的学习是()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3.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

B.1.5~3岁

C.3~4.5岁

D.4.5~6岁

14.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15.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转移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A.遗传因素

B.先天素质

C.环境

D.基因

18.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19.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20.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是()

A.随机通达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一般性教学

1.教育目标

2.不作为侵权行为

3.幼儿常规

4.游戏

5.关键期

6.有意义学习

1.教育行政复议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2.幼儿美育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4.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品格?

1.试述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2.试述拋锚式教学的内涵。

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几乎无从下手,觉得很难沟通。

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老师发现淘淘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而且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挺好,可就是不愿意上课。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

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这吸引了淘淘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游戏队伍当中。

此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淘淘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

“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都给你贴小星星。

”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淘淘,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

后来,老师与淘淘成为了“好朋友”,下课的时候他会与老师玩、聊天,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候还提出好多问题。

小朋友和老师都夸淘淘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结合案例,试分析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八)

1.C【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德国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D【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4.B【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5.B【解析】奖励性规范是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予奖励的规范。

6.B【解析】幼儿学习的主要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