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69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20

号);

8、建设部: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9、建设部: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3—2002);

11、建设部: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

12、、建设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1240号);

13、建设部: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1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讣规范》

1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30298—1999);

18、《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豫政[2002]47号)

19、《河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1998年)

20、《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意见》

21、《商丘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22、《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3、国家及河南省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等

笫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于商丘现有城市绿地基础,充分借助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绿地骨架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规划本着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结合的原则,以宏观控制为前提,严格依据规划分期建设,营造与城区风貌相协调的各类绿地,形成地域性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景观。

第四条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商丘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为指导,科学安排各类绿地。

2、系统性原则

绿地系统建设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为LI标,注重不同类型绿地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系统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3、地域性原则

继承和发扬商丘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城市绿地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绿地景观。

4、功能性原则

以满足市民使用需求为前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5、生态性原则

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结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绿化系统;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6、可操作性原则

重点和一般、集中与分散、近中期和远期相结合,做到经济、实用、可行,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五条规划期限

2008年为规划基准年:

近中期:

2008—2010年

远期:

2010—2020年

第六条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

近中期:

100万人(2010年);

150万人(2020年)。

建设用地规模:

105平方公里(2010年);

远期:

145.4平方公里(2020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

=1\*Arabic1、市域:

指商丘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辖两区(梁园区、睢阳区)、一个县级市(永城市)和六个县(虞城县、民权县、宇陵县、睢县、夏邑县、柘城县),商丘市域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

=2\*Arabic2、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即睢阳、梁园两区行政区划范围及虞城县贾寨镇、古王集乡、城关镇、小候乡、谷熟镇、芒种桥乡和宇陵县孔集乡、赵村乡、乔楼乡,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

=3\*Arabic3、中心城区:

即商丘城市集中连片建设的区域,即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晨风大道和神宇大道,南至富民路,北至田园路和农贸路,西至梁园路,规划总用地范围为164.30平方公里。

笫二章规划LI标与指标

第八条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商丘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力争经过多年努力,使城市绿地布局合理,绿地类型齐全,形成市、郊联网,达到绿地系统框架结构,为商丘市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使之成为有特色的园林城市。

充分营造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

“古城商韵,碧荫八溪、翠掬广厦,阡陌绕城”的绿地景观格局,实现生态

化、园林化、人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把商丘市建设成为一个景观优美、生态健

全、水城相依的生态园林城市。

2、近中期□标

至2010年,合理规划布局各类绿地,加快城区绿地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迅速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和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品质,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

通过新增精品绿地和绿地改造途径,大幅度提升绿地数量与质量,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国家园林城市。

三、远期目标:

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风貌,提高城市绿地的物种丰富度,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和完备的城市游憩系统,将商丘建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融合,自然和人文资源得以合理保护利用,园林绿化达到国内同类城市的先进水平,具有良好景观风貌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笫九条规划指标

1、中近中期指标

至2010年,中心城区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0%。

公园绿地面积达86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平方米。

2、远期指标

至2020年,中心城区绿地率45%;

绿化覆盖50%;

公园绿地面积达180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

表1商丘市主城区各类绿地规划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020年)

备注:

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人。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14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0万人。

笫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条规划结构

综合考虑商丘市域的生态环境与有相当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和景区、生态廊道和种群源以及主要运河水道等因素,以沿主要发展轴线为依托,以众多道路、河流沿线绿化及农田林网为基础,以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形成“一核、一带、五片、七点、蓝脉绿网”的空间结构;

建成有特色的市域绿色空间体系。

1、—核

一核:

即商丘市,城市范围内以景观性绿地为主,城市以外区域以生态绿地为主。

2、一带

一带:

即商丘市区境内的黃河故道风景区。

位于商丘市北部边沿与山东省曹县和单县分界处,分为南堤和北堤。

具有相当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故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可以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强化生态化开发,提高水体的生产、生活、文化等功能。

3、五片

五片:

即商丘市域范圉内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五个片区:

口云禅寺宗教旅游区;

宇陵万亩梨园景区;

睢县城湖旅游区;

芒砺山文物旅游风景区;

伊尹墓园旅游景区。

1、白云禅寺宗教旅游区:

南起民权一睢县县界,北抵尹店一一浑子集一龙塘镇一线,东起龙塘镇一寄岗,西达商丘市界

2、宇陵万亩梨园景区:

北倚310国道,南抵牛庄-宇陵县城,东起曹庄-石桥-宇陵县城,西到前屯-逻岗-牛庄一线。

3、睢县城湖旅游区:

东起帝丘-周堂镇,西至榆厢-西陵镇-长岗镇,北起榆厢-董店-帝丘,南到长岗镇-河集。

4、芒砺山文物旅游风景区:

位于永城市东北32公里处芒山镇附近,全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约30公里,东距京沪、西依京九两铁路干线,约距70-80公里。

5、伊尹墓园旅游景区:

北至商丘市界,西至105国道,南至沙集镇,东抵营盘。

墓址为古亳故墟之地,地下为魏堀堆遗址,系龙山、商、周文化类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七点

七点:

即商丘市域范围所包括的一个县级市区(永城市)和六个县城(虞城县城、民权县城、宇陵县城、睢县城、夏邑县城、柘城县城)。

5、蓝脉绿网

蓝脉绿网:

即沿市域主要道路、水系和重要的风景林地、沿湖防护林带、生态廊道和农田保护区有机组织起来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第十一条市域绿地系统内容

根据商丘市域的空间布局特点和现有绿地分布情况,整体协调,联系发展。

以商丘市域范围内的道路、河流为主骨架,在其两侧规划建设防护林带,交错形成生态绿网,成为城市的绿色经脉;

提高绿色廊道的质量,增加宽度,使其真正的满足物种的流动,尤其是河流廊道的建设,更应突出支持生态过程的功能;

同时规划建设市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旅游观光区等绿地,协调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并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区以及休闲农业,满足商丘市人民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形成城市的绿色供应站。

构筑景观生态格局,重视大环境景观规划,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在城市上风向建设楔形绿地及防护林地,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加快集镇中心村绿化的园林化、生态化进程,乡村绿化加强宅间植树、农田林网化、防护林建设;

同时纳入高科技农业园、生态农业区、绿色食品基地等内容,形成市域的生态绿地布局体系。

根据商丘市域的空间布局特点和现有绿地分布情况,整体协调,联系发展,其绿地系统布局按“核、带、片、点、网”五个层次进行。

=1\*Arabic1、核:

商丘市中心市区的绿化。

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已有的绿地,做适当的林相改造,协调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同时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区以及都市休闲农业,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形成城市的绿色供应站

=2\*Arabic2、带:

黃河故道及其沿岸的绿化,可以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强化生态化开发,提高水体的生产、生活、文化等功能。

=3\*Arabic3、片:

商丘市域范围内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五个片区的绿化,包括口云禅寺宗教旅游区、营郭木兰祠景区、睢县城湖旅游区、芒砺山文物旅游风景区、伊尹墓园旅游景区。

可以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强化生态化开发。

=4\*Arabic4、点:

市域范围内重点城镇建设区的绿化,主要节点的绿地建设营造绿色链珠。

5、网:

以商丘市域范围内的道路、河流为主骨架,在其两侧规划建设防护林带,交错形成生态绿网,成为城市的绿色经脉。

第十二条分类绿地发展规划

一、城镇绿地系统

在市域范围内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和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化古迹保护区的绿化建设,强化植被恢复力度,以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为依据,形成城乡统筹、城市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共生的市域大环境绿化格局。

下辖主要建制镇应编制镇区绿地系统规划,形成城镇生态环。

各镇区应规划形成公园,各行政村应规划建设小游园,镇区内的河道要根据条件建设滨河绿带。

规划镇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8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使各村镇的园林绿地成为市域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重点乡镇提倡基本绿地为:

“一镇一环,一镇一园,一镇一街,一镇一景,一镇一圃”。

全面推进园林式城镇建设。

“一镇一环”即每个镇建立宽度为环镇绿化10-50米的隔离带。

“一镇一园”即每个镇建立一个面积2-5公顷,配备一定设施的镇级公园。

“一镇一街”即以乡镇主干道为主,建设一条景观街道。

“一镇一景”即融自然、文化和当地特色为一体建设一处主要景观绿地。

“一镇一圃”,根据各乡镇绿化特色,建立苗木基地,做到苗木基本自给。

同时作好乡村的庭院绿化、村旁绿化、道路绿化、自然保留地绿化等绿地建设工作。

二、道路、水系绿廊建设

河流、道路两侧各规划不少于30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带,增强防护功能,改善沿河的生态环境,构筑道路、河流生态走廊。

通过加强主干河流的绿化建设,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沿河两侧设置大于30米宽的绿化带,达到水网林网化的LI标。

三、营造网、带、片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网络

保护城市自然风貌,从商丘市域出发,着眼于大环境生态景观的改善,最大限度地保护没有被破坏或较小破坏的河流、山地、植被等自然生态斑块,使其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异质性,构筑景观生态格局。

规划建设交通与水系绿色廊道、沿路防护林、沿山防护林、农田林网,进行山地绿化、平原绿化和城市绿化,建成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对各种林带的宽度要明确规定,且必须严格控制,禁止城镇建设占用。

四、塑造生态文化形象

挖掘地方文化精髓,充分利用商丘丰富的资源,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

沿古运河水道围绕文化、生态等营造生态景观氛围,构筑生态环境,形成具有良好自然生态景观条件、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区。

使沿河、沿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发展脉络及内涵相结合,形成既具有现代城市风貌,乂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景观带。

五、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保持城市外围现有农田、村庄、水域、园地的形态和格局,并将其引入城区,起到调节城市小气候,维持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及与风景区相呼应的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林业,营造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

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部分坡地应退耕还林,以保持生态平衡。

依法管理土地,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规划生态涵养用地,建立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

保护土地资源,防止耕地污染,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山、水、田。

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向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与开发型农业相结合,开发、保护、治理、管理并重,通过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自然保护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

2、加强开发建设项LI的管理,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新的破坏,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3、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对自然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逐步理顺管理关系,健全管理机构。

六、区域生态安全

(-)保护本土物种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破坏。

加强引进生物制品的检验检疫;

引入外来物种前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必要时须在限定范围内进行试验。

(二)防止农药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逐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综合防治农业病害;

建立规模化有机食品基地,发展无污染、冇机食品。

(三)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生物产品供给,防止突发事件引起重大生态安全问题。

七、水源保护区

商丘市四水厂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水源地处在郑阁水库南岸。

黃河水经儿级水库沉淀后,达到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要求。

水源地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和取水成本,为加强郑阁水库水源地的保护,建设郑阁水库水源地绿化保护区。

绿化保护区范围:

以取水点上游2公里,下游500米黄河故道中心线向南北方向各扩展1一2公里(黄河故道以北属山东省)。

除按照城市供水条例设置保护范围,严格按照有关保护措施保护水质以外,在整个绿化保护区范围以内有计划的植树造林,加强林下灌木、地被的抚育和管理,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同时为下一步旅游开发奠定绿化基础。

为实现商丘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保护。

水资源保护主要措施有: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污水排放;

治理工业污染源,控制农业面污染源,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建设相应的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

(二)对水库进行清淤、拦沙,建设库区周边坍岸护砌及水质改善工程等。

建议成立跨流域协调机构,上下游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共同发展。

(三)因地制宜,采取退耕还林、退耕种草、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水库等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四)在水源地周边禁止使用有磷洗衣粉,严禁使用有公害农药,逐年增加农田生物防治面积,减小面源污染的影响。

(五)保护地下水的再生水回用控制范围,加强对地下水防护区内污染源的治理,逐步消灭污水渗坑、渗井,保证地下饮用水源的供水安全,同时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的动态监测。

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三条规划结构

根据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商丘市城自然条件及城市布局特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强调城市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注重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意识地建立生态廊道,将商丘市构建为以运河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滨河绿脉为依托,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大量的街旁绿地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园林绿地系统。

根据生态优先原则,结合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条件和城市空间布局,充分发掘商丘的自然山水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产业文化、城建特色等资源,构筑“一环、一核、三楔、四廊、六带、十园、百苑”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为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格局奠定基础。

一环:

指城市绕城公路两侧的绿带,包括梁园路、庄周大道路、晨风大道、阀伯路等道路两侧绿带,山防护林、风景林、生态公益林等组成。

它是重要的景观大道和结构性的绿地,既加强了市区与郊区绿地之间的有机联系,乂以城市规划用地外围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支撑,通过环状绿带联结自然风光带、生态敬感区、城郊生态农业区及相关生态要素,使城区外圉的各种生态要素有机组合,构筑城市外围生态绿环,限制了城市的无序发展。

以商丘古城为核心,以南城湖公园、阀伯台公园、观赏植物园等大型绿地为依托,结合商丘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建设怀古和游憩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公园,成由点到线,以线带面的古城绿化体系,使昔日商丘古文化的发源地成为今日商丘城市景观最具特色的核心区域。

三楔:

绿楔是指从城市外围由宽逐渐变窄楔入城市的大型绿地,可以比较集中的将城郊生态信息导入城市,并联系内、外主、次骨架。

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用显著。

商丘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可分为三个绿楔。

西南部绿楔:

山外部沿平原路与长征路之间的区域向商丘古城区内部楔入的楔形绿地;

东南部绿楔:

山郑徐高速铁路与京九铁路交汇处向城区楔入的楔形绿地:

东北部绿楔:

山陇海铁路两旁大片的防护绿地向城北区楔入的楔形绿地。

规划的三个绿楔内的斑块之间应加强绿化联系,保证绿楔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尽可能地增加绿楔的宽度,以达到通过外部生态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LI的,同时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

四廊:

分别指沿穿城而过的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开辟的两条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

以及在城市河流绿色廊道与滨水游憩景观带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的,同时也是商丘市内最宽的两条河流一一运河及包河沿岸建设大尺度滨河带状公园,以此形成的四条城市绿廊。

六带:

即贯穿商丘城市的六条主要河道,沙河、古宋河、忠民沟、康林河、万堤沟及蔡河。

从生态和人文两方个面强化商丘火文化及商文化的城市特色,结合城市河道整治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建立生态化、景观化、人文化的水滨绿化模式,形成具有完整生态意义的城市低位生态绿带。

根据区内河流水质状况,通过建设生态河床,恢复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来实现河流的水体自然净化能力,构建完整的河流廊道。

十园:

规划城市将有十个市级综合公园和区级公园。

这十个公园依托现有的绿地网架,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充分的拓展城市公园绿地。

同时作为较大面积的绿色斑块嵌入城市生态基质中,形成能体现商丘市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绿色景观。

白苑:

因地制宜地在城区内分布街头绿地和城市绿化广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第十四条规划分区

城市的绿地划分为五个特色片区,即商贸门户景观区、古商文化区、商都

新貌景观区、古城历史文化区、工业科技景观防护区。

五个片区分别确立不同的特色主题,片区中的公园绿地的主题分别切合各自的特色。

商贸门户区:

位于陇海铁路的北部地区,由商品批发市场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无污染工业园区及城市传统居住区组成。

该区作为商丘的窗口地带,承载着向世界展示日益蓬勃的商丘的任务,主要是展示商丘的企业文化,反映商丘的日益蓬勃的产业经济文化。

古商文化区:

山陇海铁路和周商永运河围合而成,主要山火车站商业服务区、城市仓储区、城市工业区、城市传统居住区组成。

绿地以商丘的历史、文化、民俗特色为主题,着重突出豫剧、剪纸等特色风貌,反映商丘深卑的历史文化底蕴。

商都新貌区:

该区山周商永运河、畅通路、珠江路、睢阳南路、紫荆路、北海路、连霍高速圉合而成,主要由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经贸中心、城市现代居住区组成。

绿地以商丘新城新风貌和现代都市生活为主题,体现蓬勃发展的商丘。

古城历史文化区:

山西外环、北海路、紫荆路、霍连高速围合的区域,主要由古城核心保护区、古城周边风貌协调区以及古城南部商业旅游服务区组成。

主要是展示古城和寻根觅祖文化为主题。

工业科技景观区:

该区位于城市的东南部,山睢阳南路、畅通路、长江路、神宇大道、阀伯路围合而成,主要由工业区、创新产业区及为其服务的生活居住设施组成。

绿地以轻工业和科技发展为主题,反映蒸蒸日上的商丘工业,游人可以进入。

第十五条公园绿地规划

1、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土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园绿地;

(2)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重点突出商丘的城市文化特色;

(3)公园规划应尽量在选址上考虑到满足不同地区的市民的使用需要;

(4)公园绿地应承担恢复、保持原有生物种群状态,营造生态空间的作用;

(5)适度超前、分步实施。

2、规划指标

(1)近中期至2010年,公园绿地86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8.6平方米/人;

(2)远期至2020年,公园绿地180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2平方米/人;

城市公园绿地包括:

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五类。

规划公园绿地总面积达1800公顷,新增面积1319.456公顷(详见表2)。

表22020年商丘市各类公园绿地规划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3、公园绿地分类规划

(1)综合公园

规划新建综合公园共计6个,改扩建4个,综合公园总面积达865.37公

顷,新增面积599.17公顷(详见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