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624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柱首件制Word格式.docx

本标段桥梁工程墩柱(首件制)施工工艺试验为K57+226.1阜淮铁路立交桥2#墩-4墩柱,直径1.4m,高5.526m。

2首件制目的

为提高本标段桥梁工程墩柱施工质量,规范墩柱施工各项工序操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济祁高速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

通过在首件制施工中的实验与检测,选定工艺流程,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及人员组合。

首件制作业成功,整理成果资料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将作为以后指导本标段桥梁工程墩柱施工作业和施工检查、检测的依据。

3编制依据

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施工设计文件。

2.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

3.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安全、文明、质量验收方面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规范、规程及法规文件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3-200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4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

4.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济祁高速利辛至淮南段第六合同段桥梁墩柱施工。

4.2主要技术指标

⑴公路等级:

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

⑵设计速度:

120公里/小时

⑶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⑷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为1/300,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为1/100

5施工准备情况

5.1施工条件

⑴公路

公路交通发达,道路状况良好,通过308省道和县乡之间的公路可以加以利用,为本段线路的建设提供有利施工条件。

本桥与河流、公路交叉较多,需搭设部分栈桥、便桥辅助施工,并需做好通河流及既有公路的保通工作。

⑵地区卫生防疫情况

线路所经过地区无涉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区域性传染病。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及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资源的情况

⑷工程地质

本项目沿线地质构造运动剧烈,主要经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多期次构造运动,这些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性隆升。

其中燕山构造运动最为明显。

5.2施工场地

本工程分为三个工区组织路基及桥梁施工。

施工地段临近308省道,施工地段场地条件较好。

5.3物资供应

本工程钢筋、水泥等为甲供材料,地材为自购料由材料厂统一购置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以上材料均由材料厂统一采购,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5.4施工材料准备表

施工材料准备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Ⅱ级钢筋φ25

kg

145.5

2

Ⅰ级钢筋φ10

934.5

3

t

6.3

4

石子

T

9.4

5

水泥

3.4

5.5施工人员准备

经理部对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前培训,掌握墩柱施工的技术及相关安全问题。

强化安全员的安全意识,施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高度思想,要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等基础性工作;

制定实际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患及保障施工生产及生活的安全措施。

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熟悉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表如下:

管理人员配备表

姓名

职务

主要责任

陈孝全

经理

负责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等协调工作

施工负责人

张树权

总工

负责施工中生产与技术上的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

岳京平

副经理

辅助项目经理负责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协调工作

丁继耀

工程部长

负责施工中技术指导控制工作

质量负责人

张凯

安全环保部长

负责施工中安全及质量检测工作

安全负责人

6

张涛

物资部长

负责施工中物资供应工作

7

丁立明

试验室主任

负责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

8

谢娟

财务部长

负责施工中资金保障工作

9

翟永路

测量主管

负责施工中测量工作

10

蒋春龙

电工

负责施工中电力供应工作

施工人员配备表

工种

焊工

模板工

技术员

钢筋工

5.6现场准备

从混凝土拌和站至现场便道已经修通,满足混凝土等进场要求。

机械已经进场并且调试正常。

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表

名称

型号

吊车

25t

1台

发电机

GF120

砼罐车

XZJ270GJ

5台

钢筋加工机具

1套

6、墩柱施工工艺

6.1、墩柱施工流程

墩柱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6-1。

图6-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6.2钢筋工程

墩柱钢筋,采取集中下料,集中加工制作,现场绑扎或焊接成型。

墩柱钢筋笼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起吊困难时分节吊装,现场墩粗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设于受力较小区段,接头上下两侧各设1道加劲箍筋。

接头错开50cm以上,同一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超过主筋的50%。

墩身钢筋应符合表6-1要求:

表6-1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检 

查 

项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mm)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6.3模板工程

墩柱拟采用专项设计的厂制大块拼装无拉杆钢模板,并根据不同的台身高度配制一定数量的异形模板,钢模板的钢板δ≥6mm以保证板面接缝的平整,无明显接缝痕迹,表面光泽明亮。

高墩墩柱施工以墩间系梁为划分标准分段浇筑,并根据不同的墩身高度配制一定数量的调节模板。

表6-2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柱、墙和梁

墩台

模板内部尺寸

轴线偏位

柱或墙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支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20,-10

6.4混凝土工程

墩柱所用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汽车吊或混凝土输送泵车泵送入模,导管底距砼面高度不大于2米,砼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插入式振捣棒捣固。

在灌注之前,将砼基础表面浮浆凿除,整修连接钢筋,并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

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墩台底面轮廓线。

灌注砼时,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的位置和保护层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表6-3墩身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规范及验标要求

断面尺寸(mm)

检查3个断面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顶面高程(mm)

水准仪:

测量3处

轴线偏位(mm)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节段间错台(mm)

每节检查4处

大面积平整度(mm)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预埋件位置(mm)

10或设计要求

每件

6.5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保持湿润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质量影响。

肋板施工同墩柱施工。

7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目标

(1)按照验收标准,系梁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2)竣工文件真实可靠,齐全整洁,实现一次验交完成。

7.2施工质量控制

鉴于本工程施工条件不利,故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

如果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见下图施工阶段性质量控制体系图。

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

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1)质量责任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质量全面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质量总体技术责任、工区长负质量直接施工责任、各质监、质检工程师及专职、兼职质检员负质量直接监督检查把关责任,以至所有参建职工负相应质量责任的质量风险责任体系。

施工阶段性质量控制体系图

(2)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施工准备完成后,正式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项目开工报告,在开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获得认可和批准、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方可开工。

分部工程开工前,须明确施工地段及分部工程名称等,同样在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前不得擅自开工。

(3)测量双检制度

为加强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防止因测量失误造成质量事故,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及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结果真实有效,满足精度要求。

对测量计算资料必须经复核并签字确认后,现场施测。

(4)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隐蔽前首先由施工队、工区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经签证合格后,方可施工。

(5)工程试验检测制度

项目部设工地试验室,主要负责材料进货检验、工程施工过程检验和试验及参与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与指导,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质量三自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三自”制度,即“自纠、自检、自控”,制定高于现行施工检验评定标准的质量内控标准,对照内控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对照,对自检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自行纠正和解决,绝不将问题上交。

(7)日常定期质量教育制度

广泛深入地进行质量宣传教育和鼓动工作,提高全员质量责任意识和创优意识,要求全体职工把创优质工程视为企业生存的大事,确保创优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使创建优质工程真正成为每位建设者的自觉行为,并贯穿于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中认真执行。

(8)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

建立以工区长为责任人的工艺流程负责制,使每一工序的工艺流程有专人负责,确保工艺流程有效。

在每个工序实施作业前,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工艺流程交底。

建立流程图标示制度,每一工序施工前,施工队应对工序流程挂牌标示,使全体人员明知。

每一工序流程施工作业完成后,认真总结施工经验,规范施工作业操作。

(9)经济奖惩制度

在推行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金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经济奖惩制度,并与全体参建职工的经济奖惩挂起钩来,进行任何方面的奖惩均要考察其相关的工程质量。

7.3技术保证

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保证是对整个项目技术工作的计划、组织、控制与检查活动,强化技术保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优良。

(1)技术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作业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及操作规程。

(2)施工规划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施工方法,选用施工机具等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为目标。

在施工方案中,必须制定保证质量、进度、安全的技术措施,并进行方案对比和选优。

(3)资料控制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中技术、质量和管理活动的记录,也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

分部设专人按规定要求积累、计算、整理、归纳,并建立相应的文件资料借阅登记制度。

竣工后用以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并移交业主档案管理部门。

(4)工艺控制

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科学地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8.安全措施

(1)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作业。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明施工、劳动职业健康的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施工管理的有关条例,严格遵守各项施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严格遵守安全劳动的规章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正确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穿戴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施工作业应按规定穿戴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在施工区域不准赤脚、赤膊,不准穿拖鞋、凉鞋。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三相五线配电,所有用电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要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保险”,电器设备及电箱应有防雨、防水措施,用电设备以及金属外壳必须接有可靠牢固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人体触电,用电安装、接线及拆卸必须由持证电工实施。

(5)施工机械及施工机具,必须符合安全的要求,作业前应检查机械、机具的连接罗丝、接头、滑轮、制动器、钢丝绳及电气等各部位是否正常、安全可靠方可使用,转动及传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防止人体接触。

(6)严禁违章指挥;

严禁违章作业;

严禁酒后操作;

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准擅自高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

(7)雷雨、台风季节,就装有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遇有行雷闪电,作业人员应远离桩机,遇有大暴雨和台风,以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应做好防雨、防风、防雷的安全措施。

(8)施工作业时,必须注意上空的高压电线,机架与高压电线必须保持符合规定要求的安全距离。

(9)在施工范围要设置安全围栏,张挂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以及配备消防灭火器。

(10)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施工及作业,须作业的机架与高压线垂直距离(220KV)必须保持不少于4m、(10.5KV)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作业完毕必须远离高压线范围以外。

(11)电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现场的施工用电要有相应证件的专人负责,施工所用的电线不能在地上任意放置,要按要求全部架空,以防发生点击事故的放生。

9文明环保施工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到人,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和技术力量,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协作,全面控制施工污染;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严格控制水土流失,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2)环保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实现环境监控达标,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宣宁高速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工程。

受地方政府部门投诉率为零,并满足全线环保目标。

(3)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现场整齐干净,清理掉所有多余的材料、设备和垃圾,拆除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做好文明施工。

(4)施工机具统一在确定场所内摆放,并用标识牌标明每一类施工机具摆放地点及安全操作规程。

(5)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防噪声、震动扰民。

(6)正式工程施工完成后,根据环保及设计要求,要对所有生活区、生产区临时设施所占用地进行复耕,拆除建筑物、铲除硬化地面及建筑垃圾。

10附表

附表1

附表2

附图1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附图2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