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112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④魏明孔:

《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是由魏明孔主编的《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四卷本之第二卷。

⑤葛金芳:

《唐宋变革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⑥张云:

《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⑦葛金芳:

⑧林文勋:

《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⑨吴树国:

《五代十国时期吴、南唐田税考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⑩葛金芳、曾育荣:

《20世纪以来唐宋之际经济政策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⑾谷更有: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田制”的说法,严重曲解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①有的学者通过走马楼吴简研究当时的限米和屯田。

吴国的普通民户拥有私田或佃种官田,并向官府缴纳税米、租米、布、钱等租税。

诸如卫士、邮卒、传卒等常备兵种,没有或只有很少土地的手工业者,在外求学的书生,以及流亡在外而重新附籍的农民等,则被官府组织起来从事军屯或民屯,并缴纳限米。

屯田者所缴纳的限米远远高于普通民户耕种自己的私田或佃种官田所缴纳的各种土地租税的总和。

②唐代屯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亦可谓中国古代屯田之缩影。

唐代盛世之凸现,与其大兴屯田且有积极成效密不可分。

唐代屯田既有其丰富的成果经验,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失误与教训。

我国古代屯田集中体现了“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之旨趣,屯田兴废受客观历史条件的严格限制,而屯田成败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③西州作为唐代前期经营西域的重心,政府曾经在这里进行过广泛屯田,上自军州,下至镇戍与烽铺,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巩固边防、扩大农业生产和促进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吐鲁番出土文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④有的研究通过敦煌文书的考证,得出晚唐五代土地私有化步伐加快的结论。

⑤通过赐封、购买、兼并等途径,唐代贵族官僚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大小田庄,对唐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田庄主或其派人监督下,田庄盛行以租佃制为主的经营模式。

佃农是主要的生产者,具有自由民身份。

唐代改造官僚的田庄没有发展成为西方的封闭、独立形态,同市场联系密切,它具有流世短、败亡快的特点。

田庄后来成为贵族官僚安身立命的归隐地。

⑥考古工作者于

  1996年在武昌阅马场发掘一方木质五代“买地券”,专家比对该地券与前后相关地券乃至吐鲁番所出“衣物疏”之格式与内容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中古地券问题的讨论。

⑦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在北魏时期开始系统化。

专家探索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该时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及身份等级的复杂化提出了现实需要;

二是北魏中央集权政府以强力推动体现代表儒家礼治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身份等级制度的建立;

三是参与北魏政权的汉人士族较少受到玄学影响,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是传统儒家礼治理论与中古社会、拓跋部早期社会的特征有着诸多契合之处。

⑧王万盈《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及其演进》,《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就依附民而言,最初的部曲与宗主在宗法关系掩盖下相互之间的剥削关系不明显,但部曲逐渐向仅高于奴婢的地位演化,南北朝末期完成了这种演进,唐朝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部曲的贱民地位。

苏金花的研究表明,唐五代敦煌地区农业劳动力的社会身份比较复杂,除自耕农、佃人及作儿等自由身份劳动力外,还存在大量非自由的隶属人口奴婢和依附性的农奴式劳动力。

敦煌地区劳动力最大特点是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的相互融合借鉴,逐步形成了唐五代敦煌地区农牧并重的农业传统和生产结构。

⑨她还根据敦煌资料分析了唐五代敦煌地区寺院土地经营的特点:

寺院土地主要分布在各大灌区,夹杂在俗田之间;

土地规模较小,主要来源于僧俗信众的施舍及寺院自己购买;

寺院土地以田庄自营、租佃等经营方式为主。

敦煌寺院地产与中原寺院地产在规模上有较大差异,但在经营方式上大致相同。

⑩唐五代一直存在严重的逃户问题,由此带来大量的逃田产权有待政府处理。

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是:

由于预期的激励机制收效不大,法令对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趋于削弱;

出于保障国家财政的收益权考虑,法令逐渐加强对经营逃田者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保------------------------------①张尚谦:

《何物“均田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4期;

张尚谦、范丹:

《户籍法、田令和“均田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②于振波:

《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③李宝通:

《唐代屯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④吴大旬:

《从出土文书看唐代西州的屯田》,《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⑤刘进宝:

《晚唐五代土地私有化的另一标志一一土地对换一一以P.3394号文书为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⑥齐秀生:

《唐朝改造官僚的田庄》,《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⑦冻国栋:

《跋武昌阅马场五代吴墓所出之“买地券”》,《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1辑。

⑧李天石:

《论北魏时期良贱身份制的法典化》,《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

⑨苏金花:

《唐五代敦煌农业劳动力的身份结构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⑩苏金花:

《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护;

地方政府有检校与招佃逃田、收租抵税、代管逃户部分收益等产权管理职责;

民间一直存在逃户的亲邻私自处理逃田的非法行为。

这是与地方官员的赋税“摊逃”互为因果的经济习俗。

①林业、水利六朝是我国园林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崛起与寺观园林的出现,打破了皇家园林一枝独秀的局面。

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系统的形成,推动了园林风格的发展。

六朝时期,人们在艺术审美上崇尚自然,趋向自然。

园林艺术逐步向模拟自然山水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园林创作手法,推动了“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人工山水园的修建。

②唐五代是我国花卉栽培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当时栽培的发展.促进了从帝王到平民的爱花风习,而爱花风习又反过来促进了花卉业的繁荣,有的学者以唐五代时期的史籍和诗文为基础,论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爱花赏花活动和花卉的产销状况。

  唐宋时期宁波地区的开发逐渐以陂湖为水源的坡地向濒江沿海低湿地带转移,其中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④手工业经济唐政府不仅经营管理着门类众多、规模庞大、体制完备的官营工商业,而且通过许多明确的法规政策、制度,以政治强权对民间工商业进行多重操控。

从而使得官营工商业在整个工商业结构中居于主要的和支配地位,而民间工商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无法得到正常发展。

⑤比较隋唐时期手工业生产者的家庭规模与农民的家庭规模,个体手工业工匠的家庭类型相对复杂,其主要有5种情况,这是由工匠为了保持技艺不外漏以及工匠的不同工种决定的。

因此,当时工匠家庭规模没有形成如同个体小农业生产农民那样比较稳定的五口之家的核心家庭,而是家庭规模形式多样化,不可一概而论。

⑥唐和北宋时期,河北地区的蚕桑丝织业具有分布广泛、产量大、质量优等特点,总体并未出现衰退或停滞的局面。

虽然从唐代后期开始,桑蚕丝织业的地理布局开始发生变化,但北宋时河北地区的丝织业无论是生产普及率,还是产量、质量,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仍具有优势。

⑦唐宋两代地方政府铸钱管理职能有两方面的差别:

一是唐代州县拥有更大权力;

二是宋代在中央与州县之间设有路级政府机构,它曾在不同程度上参与铸钱管理。

这些机构虽历经变化和反复,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宋代兼管铸钱的路级机构不止一个,甚至在某些具体环节上也有一个以上的路级机构兼管。

这种变化与末代钱监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是分不开的。

⑧手工业研究在唐代仿金银器的玉石器皿、⑨石砚⑩、瓷器⑾、白居易故居⑿等方面均有重要成果。

货币、商品经济、财政、高利贷、专卖制度操晓理通过对十六国北朝时期钱币铸造、流通和使用等问题的考察,强调该时期实物经济虽居主导地位,但货币并未退出流通领域,钱帛并行现象非常普遍。

特别是在北朝后期,钱币使用范围和流通区域日益扩大,在商品交换、社会生活和国家财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映出商品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向上发展的态势。

⒀殊途同归,也有的学者强调,北魏时期,商品经济虽处于低迷状态,但“钱货无所周流”并非事实,这一时期不仅有金属货币的流通,而且有谷帛实物货币的广泛使用,牛马等牲畜也曾经发挥交换中介的作用。

此时国家对货币管理职能虽然低下,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干预活动。

⒁唐朝飞钱是一种汇兑方式,“公牒”或“公据”仅是一种汇票,合券取钱,并不是纸币。

飞钱的产生标志着货币流通价值和货--------------------①陈明光:

《论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②张承宗:

《六朝时期的江南园林》,《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③魏露苓、罗莉:

《唐五代的爱花风习与花卉产销管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④陆敏珍:

《唐宋时期宁波地区水利事业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⑤刘玉峰:

《唐政府工商业经营管理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⑥魏明孔:

《唐代工匠与农民家庭规模比较》,《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Ⅱ期。

⑦王义康:

《唐北宋时期河北地区的桑蚕丝织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⑧徐东升:

《唐宋地方政府铸钱管理职能的演变》,《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⑨卢兆荫、古方:

《略论唐代仿金银器的玉石器皿》,《文物》2004年第2期。

⑩全洪:

《唐代端溪石砚的几个问题》,《文物》2004年第4期。

⑾付淑华:

《从桃花山唐墓出土的青瓷俑看唐代初期的服饰和音乐制度》,《江汉考古》2004年第4期。

⑿王岩:

《一贯白居易故居的几个问题》,《考古》2004年第9期。

  ⒀操晓理:

《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⒁史卫:

《北魏货币使用研究》,《许昌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币实体价值分离过程的开始,货币开始由实物制向本位制下的价值符号转变。

①另外,3世纪初在伊朗高原西部建立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银币,在我国境内出土超过了1900枚,其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功能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商品经济局部畸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城市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市场体系,各有分工的专业市场出现,初步建立了一套市场管理体制,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此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③邺城作为东魏北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浮巧成俗”和“邺都俗薄,旧号难治”,以至“天公无奈何”。

邺城“俗薄”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人情险波”、“妄起风谣”和“诉讼官人”等三个方面。

其文化性质就社区而言属于都市文化,就经济而言属于商业文化。

④唐德宗贞元四年(788)设置户部别贮钱的来源,主要有中外给用除陌钱、缺官俸料钱、外官缺官职田钱、现任外官一分职田钱、停额内官俸料钱和停刺史执刀、司马军事钱等6项,其后内容有所增加,主要包括税茶钱、外官缺官禄米、长春宫营田收入和诸色无名钱等。

⑤唐代商品性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在广义农业的许多方面均有所表现,不仅在粮食作物的种植生产、销售、磨粉、酿酒、榨油等农产品的技术加工业方面,而且在茶叶、甘蔗、桑、麻、棉花、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以及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方面都有这种情况,代表了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的态势和动向。

⑥唐代虽无系统的商贾家训,但商人家长对子女的“风化”作用值得注意:

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教育价值观来看,唐代商人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实际上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这主要缘于唐代社会的制约和商人职业特点的影响。

⑦“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济政策的一贯特色,而六朝时的商业却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但其发达的不是整个商业,而主要是世袭官僚所经营的商业,且范围上至皇帝、王公权贵,下至州郡守宰长吏。

⑧唐代“宫市”有使,始于杨国忠,但外臣执掌内廷采购事宜,并非始白宫市设置之时。

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内廷对市场的需求量。

在面对市场的官府行为及其运作中,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经济干扰具有顽固性及持久性,“宫市”为害,仅仅是一个侧面和一个时段的突出表现。

⑨杜甫《盐井》诗中所提到的两个唐代井盐价格从生产难度大、肃宗至德年间物价腾涨等方面考虑,是可信的.杜甫一些关乎时政时事的诗作所用数字多与史实相符的现象也可视作旁证。

⑩官商合流是唐朝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宦官势力的兴盛,大批工商皂隶跻身于仕流行列,形成官商合流。

官商合流带来了许多负功能,形成异化的社会流动和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危及到了唐朝的统治,引起了统治者的不安,所以实施以律令圣谕为形式的诸多政策加以遏制和规范。

⑾曹魏确立并长期奉行的“修耕织,蓄军资”作为财政建设的基本方针。

在此方针下,曹魏通过分配屯田收益及自耕农征收租调,逐步获得稳定的粮食收入,有效地保障军粮供给,改善财政状况,实现其统一北方并积蓄国力统一全国的战略目标。

⑿唐后期一些地方官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地方官自筹财力,投入当地经济建设,成为一种具有地区性和阶段性差异的新的宦绩,这是“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地方财政支出定额包干制下,地方长官行使财政支出自主权的结果。

这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的吏治状况和地方环境下对南方经济发展有所促-----------------------

  ①夏丽梅:

《试论唐代飞钱的产生及性质》,《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孙莉:

《萨珊银币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功能》,《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③魏向东: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④孙继民:

《邺下“俗薄”的商业文化性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⑤何汝泉:

《唐代户部别贮钱的来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1辑。

⑥刘玉峰:

《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⑦宋军凤:

《唐代商人家庭教育述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⑧王春红:

《六朝官商发达探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⑨宁欣:

《内廷与市场:

对唐朝“宫市”的重新审视》,《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⑩李菁:

《试析杜甫盐井诗中的井盐价格》,《阴山学刊》2004年第4期。

⑾宋国恺:

《唐朝禁官商合流政策之社会学分析》,《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⑿陈明光:

《“修耕织,蓄军资”一一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进。

但在晚唐随着中央集权的严重衰弱而蜕变为藩镇专擅财权,因而在宋初被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所取代。

①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财政权力下放,出现了中央财政地方化趋向,这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②唐代后期,随着使职理财制度的确立。

财经官僚的选任标准发生了由首重德行到首重才能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贤能观念的变化。

③有的学者对唐代外交出使的费用进行讨论.④为财政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黄云鹤《唐朝政府对下层士人的赋役政策与实存状态》(社会科学战线5):

唐朝下层士人迅速发展壮大,文章以唐朝与下层士人有关赋税和徭役制度为切入点,探讨唐下层士人经济生活中制度层面与现实之间的背离,进而考察下层士人的整体经济状况。

助礼钱是唐五代时期藩镇进献给朝廷用于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经费。

诸司礼钱主要作为各部门的公使钱使用,如用于公廨维修、食料开支、购置办公用品以及其他各种开支。

唐五代的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弊政,是唐后期及五代时期财政开支紧张的一种折射,对后世尤其是两宋时期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为其所沿袭。

⑤隋唐五代借贷契约的成立须具备双方当事人的合意,重要的还须有借贷方提供的担保和将已达成的协议制定成书面契约。

当时原则上实行契约自治,但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保护借贷双方的利益,也对借贷契约进行了控制,包括借贷主体的控制、对借贷利息的控制和对借贷契约履行的控制。

⑥唐代中后期的禁榷制度包括榷盐、榷酒、榷茶、榷铁,均是官营国有的垄断性工商业经营。

以国家财政作为出台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唐代禁榷制度反映了封建帝制政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干预与操控,既促成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结构的前后变化,也极大地摧残扼杀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难以生产壮大。

⑦李青仓库、赋税、盐铁专卖、利钱等4个方面分析了唐代经济监察法。

⑧区域经济东晋南朝时期。

皖南的沿江平原、丘陵岗阜及山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方面均获得比较大的发展,而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体发展水平在南朝时期达到中上水平,这为该地区经济在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⑨隋唐时期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对外地人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的研究考察了当时陕西境内人口迁移及其社会影响。

⑩同时作者还考察了五代宋元时期长安商业的兴衰演变情况。

⑾隋初兴建大兴城(唐称长安城)时,充分利用“入水绕长安”的丰沛水资源,从城东、城南引沪水、谲水、汶水修凿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引水人城,萦回曲流于坊市、官署、寺观、宫苑间,以供全城生活及环境绿化用水。

唐代中叶后各渠道陆续堙塞。

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吐鲁番就已有棉花种植,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也应有棉花种植。

最新研究表明,棉花并没有通过西域再经河西走廊进入内地。

宋元之际在陕右种植的棉花,是其他的棉种,可能是从南方传人的。

  唐代是淮南道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水利工程的兴修、屯田的进行、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等方面,或超过前代,或居全国领先地位,致使淮南道农业迅速崛起,成为唐王朝的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⒁敦煌中有唐代轻税州的记载,通过考察后得知,唐前期的轻税州是指岭南诸州,其因汉人编户按户----------------------------①陈明光:

《唐代后期地方财政支出定额包干制与南方经济建设》,《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②陈丽、郑学檬:

《中晚唐时期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探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③张宇:

《唐后期财经官僚选拔标准的变化与社会贤能观念之变迁》,《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④贾志刚:

《唐代外交出使费用探析》,《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

⑤杜文玉:

《唐五代的助礼钱与诸司礼钱》,《陕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⑥岳纯之:

《论隋唐五代借贷契约及其法律控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⑦刘玉峰:

《唐代禁榷制度的发展变化》《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⑧李青:

《唐代经济监察法之分析》,《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⑨张宪华:

《东晋南朝皖南的社会经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⑩薛平拴:

《隋唐时期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⑾薛平拴:

《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业的兴衰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⑿李健超:

《隋唐长安城清明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辑。

⒀刘进宝:

《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一一兼论棉花从西域传人内地的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⒁陈香:

《唐代淮南道农业的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税米的税收特点而命名。

①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实行有科罚制度,科罚内容主要分为实物科罚和身体科罚,如罚酒、罚饮食、罚粮食等,这些科罚直接接受于敦煌地区社条和官府政令的某些规定。

②郑炳林研究了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商业贸易市场与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及其贸易地区、商业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贸易活动中的商团和商人等。

③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麻作物品种主要有黄麻(今胡麻,即油用亚麻)、油麻(今芝麻)、大麻。

④在敦煌文献中记载有敦煌寺院的常住什物和常住斛斗二类财产,含有佛教经律中称的佛物、法物和僧物。

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在佛教经律的规定对其财产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设置一系列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采取具体的管理方式对寺院财产进行着比较严密的管理。

⑤刘进宝研究了归义军时期敦煌的营田及其管理系统⑥和归义军政权初期人口调查和土地调整。

⑦另外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的经济往来也引起学界关注。

⑧该年度还有对隋唐开发西部政策进行总结的成果。

⑨另外还有西域葡萄药用的论述⑩等。

民族经济一般研究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导致了当时北方社会经济的倒退和逆转,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北部社会经济倒退了2000年之久。

蒋福亚的研究则表明,从整体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大倒退。

⑾唐末宋初是于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尽管摆脱了吐蕃的统治获得独立,但是伊斯兰教势力进入中亚却阻隔了于阗与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与西方丝路贸易的中断对这一时期于阗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内地的各种联系反而得到了加强。

⑿通过对高句丽人口数量的发展演变和丧失王统后的高句丽人口流向进行分析考察后便得出这样的结论:

高句丽人口初创时不多,三国曹魏时明确记载是3万户,南北朝时为9万户,盛唐之际达69.7万户。

其人口在持续增长中,加入了汉、扶余、沃沮、百济等各部族或民族的众多人口。

当高氏王统丧失后,人口渐次迁移,流人中原和东北的渤海、突厥、新罗等政权的辖区中。

⒀王义康对唐代少数民族的赋役制度作了深入研究。

⒁吐蕃占领敦煌之后采取与唐朝政府不同的措施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