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388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30191001 金仁莉关于资金流量表的经济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

这一记录原则使资金流量表上的各种收入、支出和金融流量始终保持收支相等、借贷对应的平衡关系,整张表的上下、左右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平衡系统。

各个机构部门发生的各种交易都能得到一致反映,社会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1.3资金流量表主要内容

我国资金流量表是以联合国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模式确定的。

指标的概念、定义以及核算原则,总体上采用了SNA的标准,同时又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灵活的处理。

整个表式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部分。

资金流量表采用标准式矩阵表,行(主栏)设资金流量的交易项目,即反映资金流量的各项指标。

列(宾栏)设机构部门,是资金流量核算的主体,每个机构部门下设“使用”与“来源”两栏,分别反映各种资金流量发生的性质,“来源”表示资金的流入,“使用”表示资金的流出。

表中每个数据均由所在行列的经济概念所决定。

资金流量表宾栏对交易者的分类按国际惯例采用了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的性质特征进行分类的。

资金流量核算对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以及它们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类型作了科学系统的分类。

根据经济活动单位的经济性质,它将经济总体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

①住户部门:

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包括城乡居民和个体工商户;

②非金融企业部门:

由所有从事非金融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常住法人企业组成。

根据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按行业划分为以下部门:

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开发业、社会服务业;

③金融机构部门:

指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和具有金融性质的保险业务的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机构等;

④政府部门:

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级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组成。

政府部门从事非营利活动,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政府部门按行业分为:

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管理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

除以上四个部门外,还设立了一个与非常住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部门,即国外部门。

在资金流量核算中国外部门反映我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收支和借贷关系。

1.4资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分别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

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编表方法是:

(1)按照交易的项目和机构部门的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

(2)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原则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遗漏或有缺口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查或参考有关指标放大推算;

对同一交易项目有两种以上资料的进行比较、对照,选取最佳资料;

(3)将分项资料按照各个部门的特点分摊到各个机构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资金流量表初表;

(4)对资金流量表初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进行反复平衡,得到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

(5)将经过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其他部分,如投入产出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进行协调,得到最终的资金流量表。

2.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基本内容及相应分析

2.1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基本内容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的交易项目即资金流量的各项指标共包括净出口、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这14个,其中财产收入下细分为利息、红利、地租、其他四个方面,经常转移下细分为所得税、财产税等经常税、社会保险缴款、社会保险福利、社会补助和其他五个方面,最终消费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个方面,资本转移下细分为投资性补助和其他两个方面,资本形成总额下细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可支配收入使用的核算。

初次分配主要是增加值在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和政府之间的分配。

将增加值分解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即个人获得劳动者报酬,企业获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政府获得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扣除付给企业的生产性补贴后的余额)。

各部门初次分配收入的另一来源是财产收入。

财产收入是进行金融投资、土地出租、专利权出让而获得的利息、红利、土地租金、专利使用费等收入,是使用这些财产的部门的支出。

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国内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它们之和为国民总收入。

收入再分配是在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单方向的收入转移。

包括各机构部门上缴所得税即对收入所征收的税,同时各部门之间还会发生经常性转移收支,如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等。

经过以上对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各机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即各部门可自由支配的可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收入。

从逻辑关系看,可支配总收入首先用于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政府部门的公共消费,剩余部分是总储蓄。

总储蓄是各机构部门实现非金融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增加)的主要资金来源。

除此之外,各机构部门用于非金融投资的资金来源还包括资本转移即一个部门无偿地向另一个部门提供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或实物,包括投资性补助及其他资本转移。

各机构部门的储蓄加上资本转移净额就是该部门进行非金融投资的自有资金来源总和。

各部门实际完成的非金融投资即资本形成总额往往与其自有资金来源不相等,即出现资金余缺。

当某一部门总储蓄加资本转移净额大于其投资额时,资金有余,多余部分转化为金融投资;

而另一些部门总储蓄及资本转移净额之和小于其实际资本形成总额,就需要通过融资弥补资金缺口,其净金融投资为负数,表示该部门核算期增加了负债。

将国内各机构部门加总,如果国内净金融投资是负数,表示国内资金不足,国外资金净流入;

如果国内净金融投资是正数,表明国内资金富余,剩余资金流向国外部门。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各部门资金余缺是通过融资调剂实现各自平衡的。

2.2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分析

(1)2012年我国的净出口为-14632.4亿元,列在国外部门的来源方。

(2)2012年我国增加值(GDP)的部门结构如下表2.2.1所示。

表2.2.1增加值(GDP)的部门结构表

机构部门

非金融企业部门

金融机构部门

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国内合计

金额(亿元)

306220.3

28722.7

39052.0

145475.1

519470.1

比例

0.5895

0.0553

0.0752

0.2800

1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增加值(GDP)属非金融企业部门创造最多,占到58.95%,这是由于企业部门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部门;

其次就是住户部门,占到28%,这主要是得益于住户部门中个体工商户创造;

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增加值比例份额很小,加起来只有百分之十几,这是因为这两个部门不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部门,一个是为了服务于公众,另一个是服务于资金融资。

(3)劳动者报酬交易项目中,只有住户部门既有运用又有来源,其他部门都是只有运用,这是由于住户部门一方面是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消费者。

各个部门劳动者报酬支付如下表2.2.2所示。

表2.2.2劳动者报酬支付的部门结构表

119076.0

9250.7

33605.0

93667.8

255599.5

0.4659

0.0362

0.1315

0.3665

从上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劳动者报酬支付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支付最多,分别达到46.59%和36.65%,这是因为这两个部门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部门,雇佣有大量劳动者。

国内合计的劳动者报酬支付为255599.5亿元,而来自于住户部门的劳动者报酬来源有256563.9亿元,劳动者报酬支付小于来源,这说明我国有来自于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来源为256563.9-255599.5=964.4亿元。

国外部门的运用方为1077.3亿元,来源方为112.9亿元,净运用为1077.3-112.9=964.4亿元,国外部门的劳动者报酬净支付等于国内来自于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来源,所以从总体内外整个体系来看,运用方与来源方数额相等,数据是吻合的。

(4)生产税净额交易项目中,只有政府部门既有运用又有来源,其他部门都是只有运用,这是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有权利收税,其他部门都是纳税者。

各部门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结构如下表2.2.3所示。

表2.2.3生产税净额支付的部门结构表

63208.8

3403.3

261.9

1992.0

68866.0

0.9179

0.0494

0.0038

0.0289

从上表中结果可以看出,生产税净额支付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占了绝大部分,高达91.79%,其他三个部门都是微乎其微。

这是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是创造财富、生产制造的最主要部门。

国内合计的生产税净额支付为68866.0亿元,而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生产税净额来源也为68866.0亿元,国内总计的生产税净额支付与来源相等,没有来自于国外的生产税来源与支付。

这也说明了生产税的征税环节仅限于国内,不存在与国外的相互流通。

(5)对财产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得到如下表2.2.4所示结果。

表2.2.4财产收入的部门结构表

运用

51673.6

49928.0

7697.5

11253.4

120552.5

来源

24761.5

54612.4

14622.3

24336.6

118332.8

运用比例

0.4286

0.4142

0.0639

0.0933

来源比例

0.2093

0.4615

0.1236

0.2057

净额

-26912.1

4684.4

6924.8

13083.2

-2219.7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产收入的支出主要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两部门比例分别为42.86%和41.42%,而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财产收入的支出较少,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最大的财产收入支出部门,已略微超过金融机构部门。

财产收入的来源数金融机构部门最多,达46.15%,其次就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这两个部门比例相当,最少的为政府部门。

从净额上看,只有非金融企业部门财产收入来源小于支付,净额表现为负值,其他部门都是财产收入来源大于支付,表现为财产收入的净获得。

其中数住户部门财产收入净额最大,是财产收入的最大净获得部门,其次就是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

从国内合计总量上看,财产收入运用为120552.5亿元,来源为118332.8亿元,财产收入来源小于支付,净额表现为-2219.7亿元,说明国内支付给国外2219.7亿元财产收入。

国外部门的运用方为9466.9亿元,来源方为11686.7亿元,净来源为11686.7-9466.9=2219.8亿元,国外部门的财产收入净来源等于国内支付给国外的净财产收入,所以从总体内外整个体系来看,运用方与来源方数额相等,数据是吻合的。

(6)经过第一轮的初次分配,各部门由增加值逐步分配最终得到初次分配总收入(GNP或GNI)。

将增加值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列出增加值与初次分配总收入的部门结构对比分析如下表2.2.5所示。

表2.2.5增加值与初次分配总收入的部门结构对比分析表

GDP(亿元)

GNP(亿元)

97023.5

20753.0

80975.9

319462.4

518214.7

0.1872

0.0400

0.1563

0.6165

总值变化

-209196.8

-7969.7

41923.9

173987.3

-1255.4

比例变化

-0.4023

-0.0153

0.0811

0.3365

由上表可以看出,经过第一轮的初次分配,非金融企业部门与金融企业部门有净支出,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损失最大,而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经过初次分配均有净收入,住户部门净收入最大。

经过初次分配,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已反超企业部门。

从国内合计上看,初次分配总收入小于增加值,说明我国对国外有净要素支出1255.4亿元。

(7)对于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收入与支出部门结构如下表2.2.6所示。

表2.2.6经常转移部门结构表

19309.1

7600.9

39681.2

36022.9

102614.2

1161.6

3703.3

60006.5

37959.7

102831.0

0.1882

0.0741

0.3867

0.3511

0.0113

0.0360

0.5835

0.3691

-18147.5

-3897.6

20325.3

1936.8

216.8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常转移支付与接收经常转移比例较高的部门都是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其中最高的又数政府部门,而非金融企业部门与金融机构部门无论是支付还是接收经常转移数目都较少。

从净额上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与金融机构部门都是负值,接收转移收支小于支付的经常转移,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都是接收经常转移大于支付经常转移的部门,其中又数政府部门是经常转移净接收最大的部门。

从国内部门合计上看,支付经常转移为102614.2亿元,接收经常转移为102831.0亿元,经常转移净接收216.8亿元,因此从国外接收净经常转移216.8亿元。

从国外部门看,支付经常转移为3229.7亿元,接受经常转移3012.9亿元,经常转移净支付216.8亿元,国外部门经常转移净支付等于国内部门合计经常转移净接受,所以从总体内外整个体系来看,运用方与来源方数额相等,数据是吻合的。

(8)经过第二轮再分配,各部门在初次分配所得初次分配总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收入转移,得到可支配总收入。

每个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都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经常转移收入减去经常转移支付。

例如非金融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为78875.9亿元,等于97023.5+1161.6-19309.1=78875.9亿元,依次可以验证每个部门都是吻合的。

在第二轮再分配之后,各部门之间的收入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此部分变化以及第一和第二轮综合变化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2.2.7所示。

表2.2.7增加值与初次分配总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的部门结构对比分析表

可支配收入

78875.9

16855.4

101301.1

321399.2

518431.5

0.1521

0.0325

0.1954

0.6199

-18147.6

20325.2

-0.0351

-0.0075

0.0391

0.0034

综合总值变化

-227344.4

-11867.3

62249.1

175924.1

-1038.5

综合比例变化

-0.4374

-0.0228

0.1202

0.3399

从上表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阶段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再分配阶段进一步下降,但比例变化已远没有初次分配阶段下降得多,金融机构部门再次分配阶段收入进一步下降,下降程度也没有初次分配阶段,这两个部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阶段都是收入净支出部门;

相反的,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再分配阶段收入均进一步增加,增加幅度也没有初次分配阶段大;

再分配阶段非金融企业部门收入下降最多,政府部门收入增加最多。

综合考虑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非金融企业部门与金融机构部门收入降低,且非金融企业部门收入降低幅度最大,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收入增加,其中住户部门是最大的收入经获得部门。

初次分配阶段支付国外净要素1255.4亿元,再分配阶段获得国外净经常转移216.8亿元,综合两个阶段,共支付给国外1038.5亿元。

(9)对于最终消费交易项目,只有政府部门与住户部门具有消费支出,其他两个部门没有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为71409.0亿元,居民消费为190584.6亿元,居民消费远大于政府消费。

(10)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后,得到总储蓄。

例如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为101301.1亿元,政府消费为71409.0亿元,总储蓄为29892.1亿元,101301.1-

71409.0=29892.1。

同理可验证住户部门同样吻合。

最终得到总储蓄的部门结构如下表2.2.8所示。

表2.2.8总储蓄部门结构表

29892.1

130814.6

256437.9

0.3076

0.0657

0.1166

0.5101

从上表可以得到国内合计总储蓄占总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储蓄率为256437.9/518431.5=49.46%。

可以看到我国的储蓄率还是相当高的。

(11)对于资本转移交易项目,非金融企业部门与政府部门既有支付又有来源,金融机构部门没有支出也没有来源,住户部门只有支付没有来源。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为6622.5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2661.8亿元,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资本转移净收入3960.7亿元;

政府部门资本转移收入为3006.2亿元,资本转移支出6640.1亿元,表现为资本转移净支出3633.9亿元;

住户部门资本转移支出为57.3亿元。

整个国内系统内,可以看作政府与住户部门向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资本转移净收入3960.7亿元,资本转移净支出3691.2亿元,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从国外得到净资本转移3960.7-3691.2=269.5亿元。

国外部门的资本转移支付为287.1亿元,资本转移收入为17.5亿元,表现为资本转移净支付287.1-17.5=269.5亿元,国外部门的资本转移净支付等于国内从国外得到的净资本转移,所以从总体内外整个体系来看,运用方与来源方数额相等,数据是吻合的。

(12)对于资本形成总额交易项目,每个部门运用方均有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的部门结构如下表2.2.9所示。

表2.2.9资本形成总额部门结构表

163348.1

503.6

26122.4

62772.0

252773.2

0.6462

0.0020

0.1033

0.2483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资本形成总额数非金融企业部门最高,高达64.62%。

(13)对于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交易项目,只有金融机构部门没有,其他部门均有,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运用方为正值20769.8亿元,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运用方均为负值,分别为-6318.0亿元和-14451.8亿元。

数值上仅限于这三个部门之间的转移,国内合计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0。

(20769.8-6318.0-

14451.8=0)

(14)总储蓄在得到资本转移后减去资本转移支出,再减去资本形成总额和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就可以得到净金融投资额。

例如,非金融机构企业部门的总储蓄为78875.9亿元,资本转移收入为6622.5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2661.8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63348.1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20769.8亿元,净金融投资-101281.2亿元。

78875.9+6622.5-2661.8-163348.1-20769.8=

-101281.2。

类似的,可以验证其他各部门均满足此平衡关系。

净金融投资的部门结构如下表2.2.10所示。

表2.2.10净金融投资部门结构表

-101281.2

16324.8

6453.8

82437.1

3934.3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为负值,表明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有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