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52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加分专项 基础精练五 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群岛常年盛行西风,加之海洋上摩擦力小,导致风力强劲,大风会吹走表土,使土壤贫瘠,而且该群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阴凉多风的气候不利于树木生长。

2.群岛禽鸟丰富得益于(  )

A.靠近大陆的位置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B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有寒流流经,鱼类饵料丰富,鱼类数量多;

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靠近大陆对鸟类影响不大;

该岛上有城镇分布,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强弱。

故选B。

陕西宝鸡教学质量检测]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显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的部分特点。

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树就成了杭州重要的城市行道替代树种。

根据下表回答3~4题。

树种

特点

法国梧桐

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

香樟

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3.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倾斜的时间和影响因素是(  )

A.1、2月份的积雪B.2、3月份的梅雨

C.7、8月份的暴雨D.8、9月份的台风

D

本题主要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考查气象要素对植物的影响。

从表中可见,法国梧桐属于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8、9月份的台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和大风,使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倒斜,选择D。

4.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  )

①冬季采光不佳 ②夏季保持水土功能差 ③夏季遮阴不足 ④冬季下雪树叶易积雪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香樟树属于常绿大乔木,冬季不落叶,导致冬季采光不佳,树叶容易积雪,树枝易被积雪压断,①④正确;

城市行道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是次要的,②错误;

夏季遮阴两者相差不大,③错误。

选B。

四川雅安监测]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昆虫物种之一,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巢穴中。

蚂蚁喜热,在15~40℃都可正常生存,但最佳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冬眠。

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

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指标表。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热量

C.降水D.光照

由材料可知,蚂蚁属于喜热昆虫,最佳生存气温为25~35℃,高黎贡山南段纬度较低,热量优于北段,热量是高黎贡山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北段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6.与同海拔北坡地区相比,高黎贡山南段高海拔地区蚂蚁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平缓B.热量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由材料蚂蚁“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巢穴中”,可判断高黎贡山南段地形可能较平缓,加上植被为竹林小乔木混交林,为蚂蚁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故选A。

山东烟台模拟]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这座由砂岩构成的“餐桌”上为一片荒芜的戈壁滩,而它中部的洼地却植被茂密,下图示意桌山及其周边地区。

据此完成7~9题。

7.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海拔

C.水分D.海陆位置

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桌山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其顶部平坦,虽受西风影响,但水汽没有受到阻挡,没有形成降水,致使降水较少,风力侵蚀较强,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荒芜的戈壁滩景象;

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冷凝附着在植物叶面上,汇集到洼地使得洼地水源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C正确。

8.攀登桌山,沿途可以看到(  )

①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成群羚羊在林中漫步 ③岩石层理构造显著 ④成片的苹果林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桌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山麓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①正确;

砂岩为沉积岩,层理构造显著,③正确;

羚羊是高山高原气候区的动物,桌山海拔较低,没有形成高山高原气候,②错误;

苹果是暖温带水果,④错误。

故C正确。

9.开普敦半岛(  )

A.夏季炎热多雨B.沿岸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D.夏季沿海地区风浪较大

据图中信息可知,开普敦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错误;

南大西洋的本格拉寒流流经该半岛西部,沿岸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较多,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

半岛面积较小,东西窄,南北狭长,河流少,水能资源缺乏,C错误;

半岛冬季沿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浪较大,D错误。

故本题选B。

河南重点中学联考]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近年来,梵净山山顶地区的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

下图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梵净山南、北坡各自然带高度差异极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差异小B.水热条件差异较小

C.风速差异较小D.光照差异较小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梵净山南、北坡水热条件差异较小,从而导致南、北坡各自然带高度差异极小。

11.导致近年来梵净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体高度较低B.山顶风速较大

C.居民过度破坏D.全球气候变暖

植被分布范围和高度的变化主要受水热条件和海拔的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梵净山中部阔叶林、针叶林分布的海拔不断上升,导致草甸和灌丛的分布范围缩小。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

赣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一 烟瘴挂峡谷是长江源头的自然峡谷,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草甸丰富,最具代表的植物为高原点地梅,其根粗、茎短、披毛、簇花、色艳,匍匐于地面。

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峡谷建设牙哥水电站。

材料二 图1为烟瘴挂峡谷地形圈,图2为高原点地梅景观。

(1)分析烟瘴挂峡谷内草甸丰富的原因。

(8分)

(2)分析峡谷内高原点地梅形态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特点。

(6分)

(3)在烟瘴挂峡谷规划建设牙哥水电站的论证中,有人质疑其经济效益。

请你为此质疑提供论据。

(1)峡谷海拔较低,热量(谷地暖湿)能满足草甸生长条件;

谷地汇集周边降水及地下水,且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峡谷底部碎石堆密布,土壤母质丰富,磷、钾易积累;

峡谷面积大,起伏大,生长环境多样;

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高原气候干旱、多大风;

高原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夜晚酷寒;

高原传播花粉动物少;

谷地乱石丛生,冻土发育。

(3)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地处河源附近,流量小,水能蕴藏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

电站附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

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长;

产业辐射能力有限。

(1)题,该峡谷内草甸丰富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峡谷海拔、水分条件、地形及土壤质地等生长环境和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回答。

(2)题,峡谷生态环境的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水分条件、风力情况、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昼夜温差大小、传播花粉动物多少、谷地土壤及地表状况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3)题,质疑的论据可以从地形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流量大小、冰期、消费市场、产业辐射能力等角度分析回答。

13.[2019·

株洲质检]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

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

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右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其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

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1)高山冰雪融水。

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小;

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

(2)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

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

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

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

鸟类为芦苇提供肥料。

(3)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

(4)发展多种经营,如渔业、旅游业等;

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题,博斯腾湖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周围有高大山地,高山上部有永久积雪和冰川,所以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其主要补给水源。

(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第(3)题,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径流、下渗、水汽输送等。

博斯腾湖含盐量低,为淡水湖,该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后,由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烈,水分蒸发后,盐分大量积累,逐渐形成盐层。

第(4)题,可从发展多种经营、进行产品深加工、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

探究创新卷⑤

河南郑州质检]萤火虫被赋予了浪漫色彩,网上活体萤火虫生意越来越火爆。

萤火虫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存,在城市陆地放飞长途运输的野外萤火虫存活率不高。

据此回答1~3题。

1.购买萤火虫的地区以大城市为主,主要由(  )

A.购买能力导致B.交通便利导致

C.消费行为导致D.网络发达导致

根据材料“萤火虫被赋予了浪漫色彩”判断购买萤火虫以大城市为主主要是由消费行为导致的。

2.造成萤火虫存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运输不当B.空气干燥

C.噪音污染D.雨岛效应

萤火虫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存,长途运输不可能提供这样的自然环境,因此萤火虫存活率不高。

3.网购活体萤火虫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大量野外捕捉会影响萤火虫的生存和繁殖 ②大量放飞活体萤火虫,晚上可能造成光污染 ③可能会促进萤火虫养殖业及养殖技术的发展 ④放飞的萤火虫如果生存下来,会明显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③④

大量野外捕捉会影响萤火虫的生存和繁殖,①正确;

萤火虫发出的光极弱,不会造成光污染,②错;

因为有商业行为,可能会促进萤火虫养殖业及养殖技术的发展,③正确;

萤火虫邮寄到外地后可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不会明显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④错。

故A正确。

新疆适应性检测二]植被指数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该指数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可以衡量植被覆盖的变化。

读我国某山地月均植被指数、均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4~5题。

4.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

A.浙东B.豫西

C.冀南D.湘北

由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可知,该区域最冷月(1月)气温刚好为0℃,说明该区域位于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即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只有豫西符合这一条件。

5.该山地植被类型多样,据图推测其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D.落叶针叶林

1月份0℃等温线沿线地区,北侧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侧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D错。

由植被指数曲线可知,夏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高,生物生长活跃,生物量较大;

冬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低,生物量较小,最有可能是因为冬季树叶凋落,生物生长停滞。

综上可知,该山地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黑龙江齐齐哈尔检测]位于阿根廷南部的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数正在生长的冰川之一,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直插入阿根廷湖中,形成冰舌,近年来,冰川崩塌越来越频繁。

下图为莫雷诺冰川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莫雷诺冰川易发生崩塌的时间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莫雷诺冰川位于南半球,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最高,因此冰川易发生崩塌的时间应为1月份。

选A项。

7.麦哲伦半岛周围多干旱环境,只有在接近阿根廷湖的山麓处存在一片亚寒带针叶林的原因是(  )

A.接近阿根廷湖的山麓地带海拔较低,热量较多

B.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山麓地带较湿润

C.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使山麓地带较湿润

D.阿根廷湖湖水的蒸发使山麓地带较湿润

该地虽然位于西风的背风坡,但阿根廷湖湖水蒸发及湖面上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影响,使局部地区气候较湿润,适合针叶林生长。

北京丰台模拟]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  )

A.1500mB.2200m

C.2700mD.5000m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即为最大降水量处。

确定最大降水量处海拔的方法如下:

依据降水量曲线,找出曲线上最大降水量点,并作过此点的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

读该相交点对应的海拔即可,大约为2200米,选B。

9.肯尼亚山(  )

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

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

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

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

①处的自然带为肯尼亚山的基带。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受东非高原的地形影响,此处为热带草原气候,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②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植被为山地雨林;

③地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不大;

东非高原地处板块生长边界。

山东德州模拟]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

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片在秋季的枯萎速度。

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B.高山灌木林

C.高山草甸D.高寒荒漠

本题考查自然带植被的分布。

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原地区,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C正确;

高寒荒漠不是优势植被,D错误;

高山灌木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东南边缘降水较多、海拔较低的山谷中,不是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主要植被,A、B错误。

11.垫状点地梅在海拔4900m盖度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温适宜,降水较多

B.地势平坦,坡度较小

C.晴天较多,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沙尘较少

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

据此推测,海拔4900m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多,适宜垫状植物生长,该地区盖度最大,A正确。

从材料中可推知,地势、热量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并不是垫状点地梅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排除B、C、D。

福建莆田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

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

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

鉴于其生存环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

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分)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4)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1)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

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

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

(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

气温低,热量少;

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

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

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

(3)变化:

自东向西升高(或自西向东降低)。

原因: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的,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或我国自西向东地势降低),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4)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

人类活动不当(转为农业用地、采药等)的威胁日益严重;

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功效;

生存环境独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1)题,从水汽、降温角度分析即可。

(2)题,树木生长慢一般可从气候(光热)、土壤角度分析;

“矮曲”又体现在“长不高”“弯曲”上,一般矮与气温、曲与风力有关。

第(3)题,“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在山顶,而由我国地势分布可知山顶高度东西差异。

第(4)题,可从该林存在的意义、破坏后不易恢复,以及破坏严重角度分析。

贵州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位于我国境内的林芝以上河段,东西狭长,水流平缓,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区;

林芝以下河段河水流速快,落差大,水能丰富,两河段河水的补给类型差别较大。

下面的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简图,图2为图1中南迦巴瓦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雅鲁藏布江林芝以上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林芝以下河段以雨水补给为主,试分析原因。

(2)简述南迦巴瓦峰南坡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甲地宜发展畜牧业,乙地可发展种植业,请选择其中一地分析原因。

(1)林芝以上河段地形较为封闭,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拔高,多冰川融水补给;

林芝以下河段地形有利于夏季风深入,降雨较多,多雨水补给。

(2)自然带分布体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且自然带种类较多。

南迦巴瓦峰南坡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所处纬度较低。

(3)甲地:

位于高原山地,地势高,热量条件差,牧草丰富,草质优良,适宜发展畜牧业。

或乙地:

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光合作用强,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1)题,林芝以下地区夏季受西南风影响,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

林芝以上地区比较封闭,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冰川融水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2)题,山地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可从自然带的类型等方面进行说明,原因可从相对高度、纬度等方面分析。

第(3)题,结合两个地区的光照、热量、气温日较差、水源条件、土壤条件等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