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334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docx

0410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

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2003-08-22发布2003-09-15实施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1目次

 

前言

《结构设计规范》为系列标准:

Q/ZX04.101.1《结构设计规范-文档要求》;

Q/ZX04.101.2《结构设计规范-颜色要求》;

Q/ZX04.101.3《结构设计规范-材料标记及推荐材料》;

Q/ZX04.101.4《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

Q/ZX04.101.5《结构设计规范-机柜尺寸系列》;

Q/ZX04.101.6《结构设计规范-塑胶面板结构要求》;

Q/ZX04.101.7《结构设计规范-包装材料的标注及箱面印刷》;

Q/ZX04.101.8《结构设计规范-丝印要求》;

Q/ZX04.101.9《结构设计规范-包装材料要求》;

Q/ZX04.101.10《结构设计规范——喷砂和拉丝要求》。

本标准是《结构设计规范》的第4部分,是根据国家标准GB/T4054-1983《涂料涂覆标记》和GB/T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本标准由Q/ZX04.101.4-2001修订而成,修订内容如下:

a)增加目次;

b)引用标准中增加“GB/T9798—97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c)3.2.2“注”中增加“对于手机等非公司标准颜色的产品,可采用涂料厂商的牌号进行标注。

”;

d)4.2标题中增加“电化学处理”,去掉“化学处理包括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

e)4.5.2中增加关于电镀合金含量的描述,并增加相应示例;

f)4.5.4增加多层镀覆的标注描述,并举例说明;

g)4.7表5后增加“注:

对磷化及阳极氧化无特定要求时,允许只标注Ph(磷化磷酸盐处理符号)或A(阳极氧化符号)。

”;

h)4.9表7中增加“封闭”及“防变色”内容;

i)4.12表中增加“喷丸内容”;

j)增补“5达克罗涂覆表示方法”;

k)第6章中将“质企中心工艺部”改为“康讯结构系统部”;

l)第6章中增加例4(有关达克罗内容),并更改相应描述;

m)取消原附录A第3条“电镀锌钝化”;

n)原附录A第4条“彩虹2级C型”改为“彩虹色铬酸盐钝化”,适用特征中增加“适用于室内可能产生凝露的区域。

”;

o)取消原附录A第5条“电镀锌后氧化黑色成黑色”;

p)附录A增加“电镀锌钝化黑色”内容;

q)原附录A中第1条适用特征中取消“紧固件”及“适合于海上及恶劣气候。

”,增加“汇流铜排”及“适用于气氛温和干燥室内环境中。

”;

r)“电镀镍黑色”表示方法改为“Ep·Ni10bk”;

s)附录A增加第5条“电镀铜光亮镍”、第7条“电镀铜缎面镍普通铬”、第11条“电镀光亮锡”;

t)取消原附录A中第8条“电镀银化学氧化(黑色)”、第10条“电镀铜光亮镍普通铬”、第12条“电镀光亮铜镍铬”、第16条“化学处理钝化”;;

u)原附录A中第11条适用特征中增加“锌合金件”;

v)附录A第8、9条适用特征中增加“镀层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

w)附录A中第19条“化学氧化导电(本色)”改为“化学氧化导电(银白色)”。

在适用特征中增加“防护性能比黄绿色导电氧化(序号13)差。

”;

x)附录A中增加达4条关于克罗标注内容;

y)对附录A中序号进行调整。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04.101.4-2001。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技术中心技术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

胡安富。

本标准修订部门(第四次修订):

康讯结构系统部。

本标准修订人(第四次修订):

王政。

本标准于1999年5月首次发布,于2000年3月第一次修订,于2000年8月第二次修

订,于2001年2月第三次修订,于2003年8月第四次修订。

为便于理解,将本标准历次修订记录保留如下:

第一次修订:

Q/ZX02.010-2000由Q/ZX02.003-1999《涂料涂覆标记》和Q/ZX02.004-1999《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合并而成,并为方便各方使用,在标准中附上《常用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一览表》。

自2000年4月17日起,Q/ZX02.003-1999《涂料涂覆标记》和Q/ZX02.004-1999《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废止。

本标准修订部门(第一次修订):

技术中心技术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修订人(第一次修订):

李冬梅万东霞。

第二次修订:

Q/ZX04.101.4-2000由Q/ZX02.010-2000《涂料涂覆、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修订而成,修订内容如下:

a)为使用方便,将本标准并入《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名称和标准编号做了相应修改;

b)明确涂料涂覆标记中“涂料颜色及型号”要写色板编号,不单独写涂料型号。

Q/ZX04.101.4-2000自2000年9月1日起代替Q/ZX02.010-2000。

本标准修订部门(第二次修订):

技术中心技术部。

本标准修订人(第二次修订):

刘波。

第三次修订:

Q/ZX04.101.4-2001由Q/ZX04.101.4-2000修订而成,修订内容如下:

a)将3.1中图1的“涂料颜色及型号”改为“颜色及色板编号”;

b)将3.2.2“涂料颜色及型号写色板编号。

色板编号见Q/ZX04.101.2。

(注:

公司色板对涂料的颜色和型号均已做了规定,所以写了色板编号后就不需要再写涂料颜色或涂料型号。

)”改为“颜色及色板编号按Q/ZX04.101.2执行。

颜色写在前面,色板编号写在后面,且色板编号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具体见本标准第5章的举例。

(注:

公司色板对涂料的颜色和型号均已做了规定,由于漆的型号是混合漆,不便于标注,因此在写涂覆标记时,就不再写涂料型号了。

)”

c)第5章中的举例“浅白灰”改为“浅灰”。

原因是“浅白灰”在Q/ZX04.102.2中改为“浅灰”,镀锌层厚度改为12µm。

并增加了一个举例内容。

d)在第五章中增加了油漆类型的相关内容。

e)在附录A中增加12条“电镀光亮铜、镍、铬”。

f)在附录A中第16条的“适用特征”中,增加了“焊接零件建议不采用”。

g)在附录A中,增加了铜合金的化学钝化,表达方式见(见附录A中的第14条)。

h)在附录A中,增加了铝及铝合金导电氧化,呈铝本色的表达方式(见附录A中的第19条)。

i)在附录A中,序号3、4、5表示方法中,将其厚度按新国标GB9799-97表1中分级号标注(并推荐设计使用该级厚度层)。

j)在附录A中,序号23表示方法中,增加了按GB/T13911—92的规定,将电化学氧化分为4种表达方法。

k)在附录A中,为排版的需要,将个别序号进行了调整,但内容没变。

Q/ZX04.101.4-2001自2001年4月27日起代替Q/ZX04.101.4-2000。

本标准修订部门(第三次修订):

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修订人(第三次修订):

万东霞。

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涂料涂覆表示方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制件表面涂覆表示。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制件上进行电镀、化学镀、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的表示。

所有技术文件中的涂料涂覆、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应按本标准规定填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面所引用的企业标准,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T4054—1983涂料涂覆标记

GB/T9797—1997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

GB/T9798—1997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GB/T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Q/ZX04.101.2结构设计规范——颜色要求

3涂料涂覆表示方法

3.1涂料涂覆标记组成

涂料涂覆标记组成如图1所示。

涂覆符号

·

颜色及色板编号

·

外观等级

·

使用环境条件

图1

3.2表示方法

3.2.1涂覆符号用“涂”字汉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T”表示。

3.2.2颜色及色板编号按Q/ZX04.101.2执行。

颜色写在前面,色板编号写在后面,且色板编号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具体见本标准第6章的举例。

注:

公司色板对涂料的颜色和型号均已做了规定,由于涂料的型号是混合型,不便于标注,因此在写涂覆标记时,就不再写涂料型号了。

对于手机等非公司标准颜色的产品,可采用涂料厂商的牌号进行标注。

3.2.3外观等级分为四级,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

外观等级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等级

代号

特征

一级

涂膜表面丰满、光亮(无光、半光涂料除外)、平整、光滑、色泽一致,美观,几何形状修饰精细。

基本无机械杂质,无修整痕迹及其他缺陷,美术涂覆还应纹理清晰、分布均匀、特征突出,具有强烈的美术效果。

用于高级精饰要求的制品涂覆。

二级

涂膜基本平整光滑。

色泽基本一致,几何形状修饰较好,机械杂质较少,无显著的修整痕迹及其它缺陷,无影响防护性能的疵病,美术涂覆还应纹理清晰,分布比较均匀,具有美术特点。

用于装饰性要求较高的制品涂覆。

三级

涂膜完整,色泽无显著的差异。

表面允许有少量细小的机械杂质、修整痕迹及其他缺陷。

无影响防护性能的疵病。

美术涂覆还应具有美术特点。

用于装饰性要求一般的制品涂覆。

四级

涂膜完整。

允许有不影响防护性能的缺陷。

用于无装饰要求的制品涂覆。

3.2.4使用环境条件分为一般、恶劣、海洋、特殊四种,分别用汉语拼音字母Y、E、H、T表示。

条件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条件

代号

特征

一般

Y

温度在-40℃~+55℃之间;

当温度高于3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90%,当相对湿度超过90%时温度应低于30℃;

不受雨、雪、海水等的直接影响,没有或仅有少量工业气体、海雾及日照影响的工作环境。

如:

在机房或试验室(化学试验室除外)内的工作环境;在室外条件下不受雨、雪、海雾、日照等的直接影响的工作环境等。

恶劣

E

温度在+55℃至+85℃之间,或-40℃至-55℃之间,或-40℃至+55℃之间温差剧变的条件;

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同时温度高于30℃;

受雨、雪、风砂、日照等直接影响的工作环境。

如:

在室外暴露条件下的工作环境等。

海洋

H

受海水的直接影响或处于海洋气候条件下的工作环境。

如:

在海水中或舰船甲板上的工作环境等。

特殊

T

直接受水(特别是高温水)的连续或周期性影响;

有酸、碱溶液或酸性、碱性气体的直接影响;

有+85℃至+155℃高温的连续影响或+155℃以上高温的直接影响,或者-55℃以下低温的直接影响;

有电弧和放电的短期影响;

有射线辐射影响等的特殊工作环境

如:

耐水涂覆;耐酸、耐碱涂覆;

耐油和汽油涂覆;耐高温、耐低温的涂覆;

绝缘涂覆;防辐射涂覆;其他特殊作用的涂覆等。

4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4.1金属镀覆标记组成

金属镀覆标记组成如图2所示。

基体材料

/

镀覆方法

·

镀覆层名称

镀覆层厚度

镀覆层特征

·

后处理

图2

4.1.1由多种镀覆方法形成镀层时,当某一镀覆层的镀覆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