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3270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项目名称

工程编号

业主名称

承担部门

页数

54页

 

 

编制:

耿祥国校对:

闵锐审核:

袁庆栋

 

第一章前言部分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

2、工程名称:

3、建筑规模:

4、工程地点:

5、工期:

6、质量标准:

7、结构形式:

第二节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清单、施工图等资料;

2、现场踏勘情况;

3、建筑、结构等专业施工图纸;

4、投标人各项资源配备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5、我公司相关技术、安全管理要求及准则;

6、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行业及公司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不限于此):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7;

(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8)《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7-2002;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0)《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

(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第三节编制原则

1、响应合同文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和文明等指标之要求,建业主满意的工程。

2、在充分理解合同文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规范、设计及合同文件要求。

3、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精心组织、合理布局,努力降低施工费用。

4、项目进度控制以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控制总目标,并按部位分解成完工分目标,在施工中实施监控与调整,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5、工程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指导思想

发挥本企业管理和技术装备优势,遵循法律、法规要求,贯彻项目管理并实施经济与管理责任挂钩考核,依靠企业实力,并以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本着急业主所急,信守合同,竭诚服务。

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第二节部署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

按本项目投标确定工期、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诸要素,确保实现合同目标;

2、程序管理原则:

遵循“先下后上,先大后小,先主后次,交叉施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3、过程控制原则:

本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坚持质量管理全面化,计划管理网络化,技术管理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本核算经常化;

4、均衡施工原则:

保证组织配置生产要素,达到均衡施工,均衡投入原材料、周转材料和劳动力,协调分包穿插作业,做到施工生产持续连贯;

第三节施工部署

1、项目组织部署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本工程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督工程。

我们将组建一支施工管理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齐全的项目施工队伍,配备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并设立专业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项目管理班子,直属公司管理,从而对项目实施总承包管理。

项目部组织机构高效精干、管理能力强、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项目管理班子是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的首要条件。

对所有专业工种施工纳入总承包的管理范围,各专业队伍作为总包项目负责人下属的一支专业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部专门设立专业施工管理科、专门负责对各专业施工队伍的协调管理。

2、项目经理部机构图如下:

3、总体施工程序部署

3.1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围护”、“先土建,后安装”等合理程序,在满足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尽量利用一切工作面,实行平面流水交叉作业,使各项工作有序地交叉穿插进行。

3.2基础施工以地下室施工为目标,安装预埋紧跟,基础工程及时完成;主体结构完成三层后即可交叉砌筑,安装、预留、预埋随结构跟进配合。

3.3不同的施工阶段,工作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关键线路必须保证按计划时间完成;

3.4对于柱、梁板结构层,可采取分次支模、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施工,施工程序为:

放线→柱扎筋→柱支模→搭设梁板支模架→柱混凝土浇捣→梁板支模→梁板扎筋→梁板混凝土浇捣→上层结构施工

4、施工部署前期工作:

与工程有关的资料同业主办好移交、复核工作。

轴线及标高的移交、复核。

工程桩基施工、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在总体施工进度中为最易受外界影响部分。

对由专业施工队组施工的,应主动管理,积极协调,使各分部分项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应尽量做好各相关配合工作。

5、本工程主体中间结构验收在主体结顶并且砌体施工完最后结构验收。

配合业主单位做好总包管理工作。

第四节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实际需要,布设临时施工用电、用水线路、搭设各类临时设施,现场施工办公室,职工临设及相配套的生活设施。

2、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做好测量定位工作。

3、项目部组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并进行图纸自审,为分阶段进行图纸会审作好准备。

4、收集备类技术资料,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要求,列出本工程有效文件清单,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现场临时用电、外脚手架、模板承重架、物料提升机、塔吊安拆等专项方案。

各类施工方案经逐级报批后实施。

5、根据各阶段需要,劳动力分批调集进场,做好进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

6、做好周边围护,确保施工安全,现场入口处,做好车辆冲洗槽和沉淀池,以免现场泥砂带出场外,污染环境。

第五节施工区域的划分

第六节工期控制点

整个工程的工期设置以下关键控制点、确保每个控制点按期实现进度目标控制:

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原则。

2、方便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原则。

3、充分利用场地、降低临设费用的原则。

4、符合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原则。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布置不同阶段的划分

1、基础施工阶段:

2、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土方回填完成至上部主体结构结顶,主要工作为:

主体框架的施工,安装预埋,砌体施工等。

3、安装、装饰施工阶段:

自结构结顶至竣工退场。

主要工作为:

建筑装修,设备安装、调试施工。

第三节各个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

1、地下施工阶段(若有填写)

2、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此阶段以土建为主,安装施工进行配合。

工程所需大量结构材料、周转材料和外架等材料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见缝插针。

3、装饰阶段

进入装饰阶段后,木工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改为安装、装饰材料仓库及成品半成品堆场,塔吊在主体结构工程完工后拆除。

场地以装饰材料及设备集散为主,总体施工场地延续结构施工阶段的布置原则,单纯结构施工用地被装饰材料和加工场地所取代。

第四节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布置

2、用电负荷计算

总配电箱在施工高峰期需用电

3、停电期间,

4、供电系统安全措施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及TN-S接零,保护系统施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4.1总配电箱的位置应符合JGJ59-99规范要求。

4.2从变压器到总配电房:

采用;从总配电房到配电箱:

施工期间采用布设。

上部结构施工期间,。

4.3接地保护(按规范设置)

4.4防雷保护塔吊、外脚手架四角、物料提升机均安装防雷保护装置。

4.5配电箱、开关箱、熔断丝、插座均按规范设置。

第五节施工用水

1、施工用水平面布置

现场位置有可提供水源,主要满足施工用水、机械用水和生活用水。

供水管沿现场四周敷设形成平面供水网,分别供应办公区、施工作业区。

2、施工用水立面布置

在上部结构施工中,消防用水和施工用水结合考虑,采用水管,附在主体结构上垂直向上敷设。

每层开设布置接水口,随楼层结构接长,每层设截阀。

第六节施工排水

第七节消防布置

第八节机械设备、材料等堆场布置

1、场容、场貌布置

按照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定期管理和调整。

在大门口设置工程概况牌、场布图、拟建工程效果图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宣传栏。

现场内的施工办公室采用,厕所整洁,施工区域围墙及临设的建筑形式、尺寸、颜色及标语经发包人认可或统一要求设置。

1.1大门、围墙

力求美观、大方。

1.2场地。

,进出口大门设停车坪及冲洗槽。

2、生活与卫生布置

项目部办公区设置在现场南侧,职工宿舍、食堂、浴厕等生活区场外另行设置。

厕所浴室墙面采用瓷砖,地面铺防滑地砖;设置标准化粪池。

机械设备、材料堆场、工具间布置: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阶段划分和工程里程碑

本项目目标工期年月日,具体时间以开工报告为准。

现按以下阶段进行划分,施工过程中以施工为主线,施工为支线进行。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完成工程坐标点的控制和高程点的布控;搭设施工临时设施,调集人、材、物等资源施工力量;进行图纸会审、办理开工有关手续,开展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工作;完成主要材料和主要设备的计划和订购;其目标是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开工顺利。

第二阶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首先土方施工,接着进行施工。

第三阶段(主体结构施工):

完成主体结构。

本施工阶段是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做好相关工作为后面设备安装工作打好基础。

第四阶段装饰装修,重点是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和建筑及安装通病防治工作。

第五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竣工前的内外部清理和竣工验收。

工期里程碑节点控制如下

1、土建施工: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共天

2、安装施工: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共天

3、调试: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共天

4、验收: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共天

第二节测量放线

1、基础放线

根据甲方关于该工程坐标控制点的现场交底建立控制网。

当验线合格后,在首级平面控制网外轮廓线上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作为施工全过程的轴线控制依据。

选点时须注意选择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维护的地方。

桩点必须用砼浇筑,并用钢管进行维护。

根据场地上建筑主轴线控制点,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面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

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

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且不超过5mm。

2、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桩建立矩形控制网,利用仪器将控制桩引测到基坑周围的地面或原有建筑物上,并对控制桩加以保护以防破坏。

平面控制网布设: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6m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将主控轴线外引埋设基准点,埋深0.5m,并浇筑混凝土稳固,或将基准点引测到原有建筑物上。

3、高程测量和垂直度控制

±0.000以上的标高传递,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等向上竖直进行。

对场内设水准点,每间隔一个月联测一次,以做相互检校。

对检测后的数据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4、建立轴线控制网

在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轴线控制网的加密工作。

根据已校验的坐标控制点和主控轴线结合图纸,利用激光经纬仪测定每条轴线的具体位置,并在建筑物外围钉桩标识。

各轴线的控制偏差不超过2mm,累计偏差不超过5mm。

5、基础的定位与轴线引测控制

基础开挖前,根据引测的高程数值及定位网及施工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并确定开挖的深度值。

6、设定主控轴线并上传

主控轴线是建筑物细部位置放样的依据。

在首层墙面上设置主控轴线的垂直标志墨线,将全站仪照准将各主控线引测到建筑物,施工验线时辅以吊线坠的方法检查。

7、±0.000以上轴线的投测

布设控制点以便通视。

通过水准仪将高程传递到建筑物;用全站仪定出建筑物的主轴控制点,通过测量其闭合差和对角线验证其精确度。

当确认无误后,通过平移法定出各分轴线的所在位置。

由此,再分别定出各柱、墙、梁等的所在位置和几何尺寸。

8、测量误差控制

8.1测量时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测量工具,防止因仪器本身缺陷造成测量误差。

8.2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稳定,防止仪器在施测时产生不稳定现象造成测量误差,注意仪器的调平精度和投测方法。

8.3仪器尽量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如果投点面和底部标志点在一个竖直面上,仪器无法安置在轴线上,仪器安置可稍偏离轴线,根据两竖直面相交,其交线为垂线的原理不影响投点精度。

8.4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进行,避免雨天和烈日,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8.5每次施测完毕后,应作好记录。

9、标高控制

标高基准点的测设:

以业主指定的水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标尺、线锤将建筑物的±0.000标高,引测到建筑物外边混凝土上,经反复核查无误后作好标记,建筑物转角处,每隔2-3m测设水平标记,以作清基和控制垫层的依据。

10、测量复测

测量复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检查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复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0.1起始数据的复测,施工测量人员对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标高及控制测量点进行全面校核,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标桩进行复测校对,避免出错。

10.2建筑物定位复测。

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是不是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

10.3水准点的复测,施工现场上水准点引进后要进行复测,测设±0.000水准点,一定要注意地坪设计高程不一定相同,测设前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设计高程。

10.4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是否相符,分段长度应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

10.5原始观测记录的复核,对外作业实测记录,回到室内应由另一名测量人员进行校对复核,复核方法,可用加法还原查减法,利用校核公式查原始计算项目。

10.6复核时,必须有现场监理旁站,确保复测效果的真实可靠,测量成果应有监理方代表签字。

第三节土方工程

本项目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要包括

1、土方回填

施工方法。

1.1施工回填土使用利用土。

a回填土施工时,适当控制其含水量,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但膨胀土不适用。

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夯实厚度控制在300MM。

b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0cm。

c夯实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上),则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符合要求的好土回填。

d在机械不便作业的死角处用人工加以夯实。

1.2土方回填质量保证措施

a土方回填分层摊平夯实,回填标高不一致时,从低处向高处逐层填压。

土方分段回填接槎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

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机械碾轧时,要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轧,碾轧时的接槎宽度不小于20cm。

b回填时,碾压机械在距离钢筋混凝土墙大于1m的范围禁止进行作业;1m范围内的回填,选用小型机械和人工打夯压实,确保砼结构。

c回填土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土方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一层。

d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

严格控制回填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e避免雨天进行填方施工,对于分段回填的土方,在与其它不具备回填条件的施工段的交接的地方砌筑隔离墙,防止泥水流入基坑,造成污染。

f外墙回填严禁使用水冲,防止产生橡皮土。

2、土方开挖

2.1施工准备

a标定标准水准点,放出开挖线。

b标定地下埋设物并清除障碍物。

c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均在进场前检修完好,完好率100%,按时进场。

2.2施工工艺

本工程土方采用进行施工,土方开挖至基础以上+20cm,剩余土方采用人工进行捡底。

技术质量要求

a机械挖土标高允许误差-50mm,槽底不得超挖;

b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和基坑坡线准确;

c槽底清土时,预留200mm由人工清至设计标高。

第四节基础工程

根据本项目工程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进行地基处理。

此处基础类型较多,可根据不同基础进行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安全要求进行编写。

第五节钢筋工程

凡加工中采用焊接头的钢筋必须进行工艺试验,并提供试验单。

钢筋翻样由现场生产部门负责审核,钢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与设计人员或甲方代表洽谈处理,办理核定手续,不得任意代用。

对钢筋上的锈皮、水泥浆、油污等清除干净,并整理调直钢筋。

1、钢筋加工流程

做钢筋配料单→料单审核→钢筋进场抽样试验→下料成型→分组焊接→半成品抽检→挂牌堆放→运输→安装绑扎→自检→验收。

2、钢筋的制作

2.1钢筋施工前的准备:

审学施工图纸,采用微机钢筋翻样系统进行钢筋翻样工作;对进场钢筋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可使用;检查所有施工机械,确保运转正常。

2.2钢筋的制作:

按照翻样料单进行钢筋制作,应注意尺寸准确,弯曲角度正确,成形钢筋分类捆好,挂好料牌,按顺序堆放整齐。

避免泥土污染。

3、梁板钢筋绑扎

3.1梁筋的绑扎顺序

主梁主筋→放主梁定位箍→主梁箍筋→次梁主筋→放次梁定位箍→次梁箍筋→垫块固定

3.2板的绑扎顺序

弹板钢筋位置线→板下铁绑扎→洞口附加钢筋→水电配管→板上铁绑扎→垫块固定

主次梁钢筋应先绑扎主梁筋,后绑扎次梁筋,最后绑扎板筋。

当主次梁高度相等时,次梁下部纵筋应放于主梁下部纵筋之上。

板中通长钢筋采用搭接时除特别注明者外,可规范最小搭接长度在受力较小处错位搭接,相邻接头错开1.3倍搭接长度,板面钢筋在跨中L/3范围内搭接(L为板净跨),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同一截面内搭接面积不超过25%。

双向板中,板底短向筋位于下排,板面长向筋位于上排。

4、构造柱钢筋

4.1施工顺序

立主筋→套箍筋→连接柱筋→画箍筋间距→放定位筋→绑扎钢筋→绑扎垫块

4.2施工要点

用粉笔划好箍筋间距,箍筋面与主筋垂直绑扎,并保证箍筋弯钩在柱上四角相间布置。

为防止柱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

钢筋接头按照50%错开相应距离;箍筋绑扎时开口方向间隔错开。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均充分考虑填充墙与结构的拉结问题,严格按结构设计说明或节点详图中所指定的做法进行预留预埋施工。

为保证框架柱竖向主筋的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宜在楼板(梁)底标高以上100mm位置设置水平定位柱卡,定位柱卡可周转使用。

5、质量保证措施

5.1钢筋横、纵向架立筋的做法:

用两根竖筋(用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短横筋焊成梯形,并在两头涂刷防锈漆)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到支撑的作用,间距1200mm左右。

5.2钢筋保护层的保证措施:

a钢筋保护层采用内撑外控,通过钢筋内部定距框的内撑作用,起到控制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b顶板钢筋预先弹出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顶板钢筋下弦采用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

c采用特制钢筋顶棍控制墙体结构界面尺寸。

第六节模板工程

为保证砼成形后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模板先用尤为重要。

1、模板选型

1.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选择

1.2模板质量要求

a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b支模时,模板应涂刷隔离剂,并选用不影响结构或不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非油性隔离剂。

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c为防止混凝土漏浆,板缝木胶合板采用硬拼的方法,接缝处宽度不小于1mm。

2、具体施工方法

3、模板拆除

3.1模板拆除条件

a墙体: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方可拆模。

b顶板、梁:

当跨度大于2m、小于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方可拆模;当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才能拆模。

c悬挑板(梁):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才能拆模。

d门窗、洞口:

门窗、洞口的内模拆除时,孔洞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周围不发生裂缝后方可拆除。

e拆模时,实行拆模申请制度,由模板施工员填写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模。

3.2拆除顺序

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构件后承重构件,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4、模板支设注意事项及允许偏差

4.1模板支设时,应先制定出模板的组装方案,遇有不合模板尺寸模数时,可另加木模板补缝。

4.2模板及其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严密、最大缝宽不得超过3mm。

4.3与地基接触的架子立杆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基层上,房心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立杆与基层之间应加垫垫板。

支承立杆的地基土不得受水浸泡,以免土壤湿陷引起架子沉降。

4.4梁模板支设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3‰。

对悬挑构件和大跨度构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可靠刚度足够,同时应按梁长3‰支模起拱,梁底模板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模。

4.5梁柱接头处模板板缝采用粘贴海绵胶条(或胶带)的方法消除缝隙,防止模板漏浆。

4.6模板在支设前后均应涂刷非油性脱模剂。

4.7模板及其架子工序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5、安全措施

5.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5.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5.3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5.4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

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接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在起吊。

第七节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

1、混凝土管理

1.1混凝土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混凝土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