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326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②气压带是由于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的

C.③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

D.④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和①气压带是相同的

12.据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9月27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市一位4岁的小女孩6周前放飞的一只气球居然随风飘到了9656km外的中国。

放飞时气球所处的风带为()

A.aB.bC.cD.d

读南半球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a气压带为()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4.下列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半球为冬季B.b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

C.c风带风向为东北风D.d为低纬信风带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题。

15.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16.图中P风带的名称是()

A.东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C.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

1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Q风带风向的是()

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的中心于8月17日凌晨4时5分在上海浦东新区南部沿海登陆。

读中央气象台8月20日发布的台风路径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当台风在上海登陆时,杭州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19.下列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移动的路径无任何规律B.经过地区均有洪涝发生

C.监测主要通过RS技术D.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小

20.若地球自转方向与当前相反,则地转偏向力也相应发生变化,下图中能表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的是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

2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分布形势图。

23.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B.5、6月C.7、8月D.10、11月

24.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5.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

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

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回答下列各题。

26.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

C.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西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27.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B.bC.cD.d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28.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9.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

30.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C.

二、填空题

31.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具有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

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

之中;

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的上部。

这些圈层之间

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2.读某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的气压值为__________hPa,②地的气压值为_________hPa。

(2)图中A锋面为__________锋,B锋面为__________锋,①④两地中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②地风向为_________,③地风向为__________。

②③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地。

33.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km/h,A城市目前是12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_____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__________。

(3)该锋面将于__________(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4)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小题2】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考查学生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波长认识。

熟悉各种辐射的特点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②湖面反射仍然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③湖面辐射是长波辐射,④是云层辐射,属于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C对,ABD错。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源。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悉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对地面辐射强烈吸收。

图中③湖面辐射属于地面辐射,C对,ABD错。

3.【答案】

【小题1】D【小题2】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指太阳辐射,A错;

②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数量很少,B错;

③指大气逆辐射,C错;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对应箭头④,D对。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与图中箭头③对应,C对;

④指地面辐射,D错。

ABD错误,C正确。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及其原理。

【解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A对;

白天山峰与山谷之间,谷地气温较山峰低,故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山峰盛行上升气流,B对;

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C错;

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D对。

6.【答案】A

本题考查台风的成因。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风的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台风的实质为热带气旋,为低压系统,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答案】

【小题1】C【小题2】A【小题3】B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斜交等压线,根据风向的画法,此处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据左图可知,台北北部是一个高压中心,故台北附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方,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可判断此时刻,台北的风向是东北风。

C正确,ABD错误。

本题考查低压系统与天气及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图可知,此时北京在低压中心,垂直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云层较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夜晚,厚厚的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小。

A对,BCD错。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图,从(a)时刻到(b)时刻,可判断出台北地区的等压线变得稀疏,气压梯度变小,风速减小,A错误;

(a)时刻上海的气压值在1020hpa-1022hpa之间,(b)时刻上海的气压值变为1018hpa-1020hpa之间,气压降低,B正确;

图中(a)时刻北京位于低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南风,图中(b)时刻北京位于低压中心的北部,盛行东北风北京的风向发生了变化,C错误;

从图中(a)时刻到图中(b)时刻,平壤的气压升高,气温应该下降,D错误。

故选B。

10.【答案】

【小题1】D【小题2】A【小题3】A

【分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可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可知,①气压带横跨赤道,为赤道低气压带;

②③气压带位于南北纬30°

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气压带地处南北纬60°

附近地区,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成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然后再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全球气压带的成因分为两类,一是热力因素形成气压带,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二是动力因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即热力因素形成的,故A正确;

②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形成因素是动力因素,故B错误;

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不是风带,故C错误;

④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和②③气压带是相同的,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知道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位置,然后再结合图示信息及风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世界地理可知,英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小女孩放飞气球所处的风带应该为北半球西风带,即图中a风带,故选A。

13.【答案】

【小题1】A【小题2】A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高于其他地区,温度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解答】图中a位于赤道附近,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于南北两侧,形成赤道低压,A正确,BC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和移动方向,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具体是下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解答】根据图,赤道低气压带偏南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南移,为北半球的冬季,A正确,BCD错误。

15.【答案】

【小题1】B【小题2】B【小题3】B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明确自然带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据图可知,图示气压带在北纬30度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ACD错误,B正确。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明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P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压带之间,应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ACD错误,B正确。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特征,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明确各气压带风带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自转方向为逆时针,Q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北半球西风带。

据图可知,A位于南半球,A错误;

B位于北半球西风带,B正确;

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CD风带错误,CD错误。

18.【答案】

【小题1】A【小题2】C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掌握风向的判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如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在东部是东风,南部是南风,西部是西风,北部是北风。

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东部的东风向北偏,故是偏南风;

南部的南风向东偏,是偏西风;

西部的西风向南偏,是偏北风;

北部的北风向西偏,是偏东风。

台风在上海登陆时风向是东南风,杭州位于台风的西南方向,而且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所以杭州的风向是西南风。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RS的应用。

掌握地理信息技术RS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台风移动的路径一般向西或西北移动,A错;

台风灾害有大风、暴雨和风暴潮,不是所有经过地区均有洪涝发生,B错;

当台风发生时,RS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强风暴雨出现的地区,C对;

台风中心风力最小,D错。

20.【答案】D

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系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若地球自转方向与当前相反,则地转偏向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则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在南半球向右偏转,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合,锋面气旋的右侧是冷锋,左侧是暖锋。

若地球自转方向与当前相反,则地转偏向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在南半球向右偏转。

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合,锋面气旋的右侧是冷锋,左侧是暖锋。

图中能表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的是图D,D正确;

图A左面是冷锋,A错误;

根据锋面符号,图B、图C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BC错误。

21.【答案】

【小题1】B【小题2】B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大气热力过程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读图知,太阳辐射到达大气的上界(①),通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④),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产生地面辐射②,然后通过地面辐射释放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大气增温。

综上可知,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①—④—②,B对,ACD错。

本题考查近地面大气的热源的判读。

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掌握大气热力作用三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是解题关键。

对流层即靠近地面的大气层,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长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故气温降低,即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的是②(地面辐射),B对;

①、④是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ACD错。

23.【答案】

【小题1】A【小题2】D【小题3】C

本题考查气压中心的判读及应用。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据图判断气压中心。

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低压。

读图知,此时亚洲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北半球应为冬季,一般为1、2月,A对,BCD错。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风向的规律。

判断风向规律:

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读图知,A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方,该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A附近等压线,由气压高处指向低处,在地转偏向力的基础上偏转为西北风,D对,ABC错。

本题考查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

冬季大陆冷却速度快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读图可知,图中高低气压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C对,ABD错。

26.【答案】

【小题1】B【小题2】A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读。

要求学生能在等压线图形中判读风向。

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如下图所示:

(蓝色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红色实线表示风向):

因此,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

故ACD错误,B正确。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及风力大小的比较。

要求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及风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本概念等相关知识。

在等压线图中,线疏密相同,比例尺相同的,气压差越大(a图气压差为6百帕、b图为2百帕、c图3百帕、d图2百帕),风力越大。

由图可知,a图、b图等压线稀疏状况、比例尺、图幅相同,a图气压差大于b图,所以a点风力大于b点风力;

c图、d图等压线稀疏状况、比例尺、图幅相同,c点气压差比d大,等压线比d密集,故c点风力大于d点。

若等压线疏密程度基本一致,则比例尺越大(a图、b图比例尺大于c图、d图),风力越大,故a点、b点的风力大于c点、d点。

综上可知,风力最大的点是a点,A对,BCD错。

28.【答案】

【小题1】D【小题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答】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

上海白天阴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反射多(削弱作用强),即②大,白天温度低;

夜晚也是阴雨,云层对地面逆辐射也多,即④大,夜晚温度高,故上海昼夜温差最小,②④正确,D对,ABC错。

【解答】北京为晴天,日最高温出现在14时,A错误、;

上海该日气温高,说明是夏秋季,故该日降水可能是由台风影响所致,B对;

哈尔滨气温高,为夏季,不可能有冬季风,C错;

西宁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温差大,是海拔高所致,故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海拔低所致,D错。

3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熟悉大气受热过程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

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差最大。

C对,ABD错。

31.【答案】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氮气氧气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影响制约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外部圈层各圈层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水圈,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生物圈。

(2)大气圈,其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水圈,大气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

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

32.【答案】

(1)10001025

(2)冷暖④

(3)西北偏东②

(1)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断。

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变化可知,每两个等压线气压差为5hPa,①位于1000hPa等压线上,所以①气压值为1000hPa,②位于1025hPa等压线上。

(2)本题考查冷暖锋的判断。

根据锋面符合可知,A为冷锋,B为暖锋,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①位于冷锋前,④位于暖锋前,所以可能出现降水的是④。

(3)本题考查风向及风力判断。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推知,②地风向为西北风,③地风向为偏东风,且②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强。

33.【答案】

(1)冷

(2)寒潮、沙尘暴

(3)(次日)8时

(4)过境前:

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时:

阴雨、大风、降温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本题考查锋的类型及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锋面为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冷气团势力强,向暖气团前进,为冷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