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298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篇 第7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docx

第九篇第7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第7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A级 基础演练(时间:

30分钟 满分:

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13·潍坊一模)直线4kx-4y-k=0与抛物线y2=x交于A,B两点,若|AB|=4,则弦AB的中点到直线x+=0的距离等于(  ).

A.B.2C.D.4

解析 直线4kx-4y-k=0,即y=k,即直线4kx-4y-k=0过抛物线y2=x的焦点.设A(x1,y1),B(x2,y2),则|AB|=x1+x2+=4,故x1+x2=,则弦AB的中点的横坐标是,弦AB的中点到直线x+=0的距离是+=.

答案 C

2.(2012·台州质检)设斜率为的直线l与椭圆+=1(a>b>0)交于不同的两点,且这两个交点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B.C.D.

解析 由于直线与椭圆的两交点A,B在x轴上的射影分别为左、右焦点F1,F2,故|AF1|=|BF2|=,设直线与x轴交于C点,又直线倾斜角θ的正切值为,结合图形易得tanθ===,故|CF1|+|CF2|==|F1F2|=2c,整理并化简得b2=(a2-c2)=ac,即(1-e2)=e,解得e=.

答案 C

3.(2012·吉安二模)抛物线y2=2px与直线2x+y+a=0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FA|+|FB|的值等于(  ).

A.7B.3C.6D.5

解析 点A(1,2)在抛物线y2=2px和直线2x+y+a=0上,则p=2,a=-4,F(1,0),则B(4,-4),故|FA|+|FB|=7.

答案 A

4.(2013·宁波十校联考)设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过F2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A,B两点,若△F1AB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2=(  ).

A.1+2B.4-2

C.5-2D.3+2

解析 如图,设|AF1|=m,则|BF1|=m,|AF2|=m-2a,|BF2|=m-2a,∴|AB|=|AF2|+|BF2|=m-2a+m-2a=m,得m=2a,又由|AF1|2+|AF2|2=|F1F2|2,可得m2+(m-2a)2=4c2,即得(20-8)a2=4c2,∴e2==5-2,故应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椭圆+y2=1的弦被点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设弦的两个端点为A(x1,y1),B(x2,y2),

则x1+x2=1,y1+y2=1.

∵A,B在椭圆上,∴+y=1,+y=1.

两式相减得:

+(y1+y2)(y1-y2)=0,

即=-,

∵x1+x2=1,y1+y2=1,

∴=-,即直线AB的斜率为-.

∴直线AB的方程为y-=-,

即该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4y-3=0.

答案 2x+4y-3=0

6.(2013·东北三省联考)已知椭圆C:

+=1(a>b>0),F(,0)为其右焦点,过F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所得的弦长为2,则椭圆C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

解得∴椭圆C的方程为+=1.

答案 +=1

三、解答题(共25分)

7.(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

(1)如果直线l过抛物线的焦点,求·的值;

(2)如果·=-4,证明:

直线l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

(1)解 由题意:

抛物线焦点为(1,0),

设l:

x=ty+1,代入抛物线y2=4x,

消去x得y2-4ty-4=0,设A(x1,y1),B(x2,y2),

则y1+y2=4t,y1y2=-4,

∴·=x1x2+y1y2=(ty1+1)(ty2+1)+y1y2

=t2y1y2+t(y1+y2)+1+y1y2=-4t2+4t2+1-4=-3.

(2)证明 设l:

x=ty+b,代入抛物线y2=4x,

消去x得y2-4ty-4b=0,

设A(x1,y1),B(x2,y2),

则y1+y2=4t,y1y2=-4b,

∴·=x1x2+y1y2=(ty1+b)(ty2+b)+y1y2

=t2y1y2+bt(y1+y2)+b2+y1y2

=-4bt2+4bt2+b2-4b=b2-4b.

令b2-4b=-4,∴b2-4b+4=0,∴b=2,

∴直线l过定点(2,0).

∴若·=-4,则直线l必过一定点.

8.(13分)给出双曲线x2-=1.

(1)求以A(2,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2)若过点A(2,1)的直线l与所给双曲线交于P1,P2两点,求线段P1P2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3)过点B(1,1)能否作直线m,使得m与双曲线交于两点Q1,Q2,且B是Q1Q2的中点?

这样的直线m若存在,求出它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设弦的两端点为P1(x1,y1),P2(x2,y2),则两式相减得到2(x1-x2)(x1+x2)=(y1-y2)(y1+y2),又x1+x2=4,y1+y2=2,

所以直线斜率k==4.

故求得直线方程为4x-y-7=0.

(2)设P(x,y),P1(x1,y1),P2(x2,y2),

按照

(1)的解法可得=,①

由于P1,P2,P,A四点共线,

得=,②

由①②可得=,整理得2x2-y2-4x+y=0,检验当x1=x2时,x=2,y=0也满足方程,故P1P2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是2x2-y2-4x+y=0.

(3)假设满足题设条件的直线m存在,按照

(1)的解法可得直线m的方程为y=2x-1.

考虑到方程组无解,

因此满足题设条件的直线m是不存在的.

B级 能力突破(时间:

30分钟 满分:

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2013·皖南八校联考)已知直线l:

y=k(x-2)(k>0)与抛物线C:

y2=8x交于A,B两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若|AF|=2|BF|,则k的值是(  ).

A.B.C.2D.

解析 法一 据题意画图,作AA1⊥l′,BB1⊥l′,BD⊥AA1.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θ,|AF|=2|BF|=2r,

则|AA1|=2|BB1|=2|AD|=2r,

所以有|AB|=3r,|AD|=r,

则|BD|=2r,k=tanθ=tan∠BAD==2.

法二 直线y=k(x-2)恰好经过抛物线y2=8x的焦点F(2,0),由可得ky2-8y-16k=0,因为|FA|=2|FB|,所以yA=-2yB.则yA+yB=-2yB+yB=,所以yB=-,yA·yB=-16,所以-2y=-16,即yB=±2.又k>0,故k=2.

答案 C

2.(2012·沈阳二模)过双曲线-=1(a>0)的右焦点F作一条直线,当直线斜率为2时,直线与双曲线左、右两支各有一个交点;当直线斜率为3时,直线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不同交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5)B.(,) C.(1,)D.(5,5)

解析 令b=,c=,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

据题意,2<<3,如图所示.

∵=,

∴2<<3,

∴5

答案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2013·南昌模拟)过椭圆+=1(a>b>0)的左顶点A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M,与y轴的交点为B,若|AM|=|MB|,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A点的坐标为(-a,0),l的方程为y=x+a,∴B点的坐标为(0,a),故M点的坐标为,代入椭圆方程得a2=3b2,∴c2=2b2,∴e=.

答案 

4.已知曲线-=1(a·b≠0,且a≠b)与直线x+y-1=0相交于P,Q两点,且·=0(O为原点),则-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将y=1-x代入-=1,得(b-a)x2+2ax-(a+ab)=0.设P(x1,y1),Q(x2,y2),则x1+x2=,x1x2=.·=x1x2+y1y2=x1x2+(1-x1)·(1-x2)=2x1x2-(x1+x2)+1.所以-+1=0,即2a+2ab-2a+a-b=0,即b-a=2ab,所以-=2.

答案 2

三、解答题(共25分)

5.(12分)(2012·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

2x2-y2=1.

(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设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

OP⊥OQ.

(3)设椭圆C2:

4x2+y2=1.若M、N分别是C1、C2上的动点,且OM⊥ON,求证:

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1)解 双曲线C1:

-y2=1,左顶点A,渐近线方程:

y=±x.

不妨取过点A与渐近线y=x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y=,即y=x+1.

解方程组得

所以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S=|OA||y|=.

(2)证明 设直线PQ的方程是y=x+b.

因为直线PQ与已知圆相切,故=1,即b2=2.

由得x2-2bx-b2-1=0.

设P(x1,y1)、Q(x2,y2),则

又y1y2=(x1+b)(x2+b),所以

·=x1x2+y1y2=2x1x2+b(x1+x2)+b2

=2(-1-b2)+2b2+b2=b2-2=0.

故OP⊥OQ.

(3)证明 当直线ON垂直于x轴时,

|ON|=1,|OM|=,则O到直线MN的距离为.

当直线ON不垂直于x轴时,设直线ON的方程为y=kx,

则直线OM的方程为y=-x.

由得所以|ON|2=.

同理|OM|2=.

设O到直线MN的距离为d,

因为(|OM|2+|ON|2)d2=|OM|2|ON|2,

所以=+==3,即d=.

综上,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6.(13分)(2012·临沂二模)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D为垂足,点M在线段PD上,且|DP|=|DM|,点P在圆上运动.

(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过定点C(-1,0)的直线与点M的轨迹交于A,B两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设P(x0,y0),M(x,y),则x0=x,y0=y.

∵P(x0,y0)在x2+y2=4上,∴x+y=4.

∴x2+2y2=4,即+=1.

点M的轨迹方程为+=1(x≠±2).

(2)假设存在.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k≠0),A(x1,y1),B(x2,y2),N(n,0),

联立方程组

整理得(1+2k2)x2+4k2x+2k2-4=0,

∴x1+x2=-,x1x2=.

∴·=(x1-n,y1)·(x2-n,y2)

=(1+k2)x1·x2+(x1+x2)(k2-n)+n2+k2

=(1+k2)×+(k2-n)×+k2+n2

=+n2

=+n2

=(2n2+4n-1)-.

∵·是与k无关的常数,∴2n+=0.

∴n=-,即N,此时·=-.

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若n=-,则·=-.

综上所述,在x轴上存在定点N,使·为常数.

特别提醒:

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