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1440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Word格式.docx

那么,商品价格的波动为什么不是任意的、不受限制的呢?

商品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请同学们一起分析下面的案例:

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钱高;

即使供过于求,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

那么,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思考、讨论、交流。

在师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

(1)虽然商品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2)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

在一个简陋的工作作坊里,生产者纯靠手工生产,生产一双皮鞋要1小时。

情境二:

在一个现代化生产厂房里,生产者生产同样一双皮鞋要20分钟。

情境三:

根据社会调查,社会上大多数的皮鞋生产者生产同样一双皮鞋要花40分钟。

情境展示完毕,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用哪一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为什么?

(2)这对于商品生产者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前后桌4人一组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拨,使同学们明白: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分析下面的案例:

今天,铝制品是物美价廉的普通商品。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情况却截然不同。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1808-1873)每次宴请宾客时,宾客用的都是银碗,唯有他一人用铝碗。

这是因为当时制作一只铝碗要比制作一只银碗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铝碗价钱自然要比银碗贵得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解铝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生产铝的劳动生产率翻了数番,现在铝的价格要比银低得多,一百多年前只有皇帝才用得起的铝产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请同学们思考:

电解铝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铝产品的价值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小结: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更多学科的教学设计请关注教师之梦微信公众号在后台回复教学设计获取更多干货。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请同学们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图示,这个图示反映了商品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

价值规律,那么,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在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环节三:

巩固提高

本节课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__________。

(正比)

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__________。

(无关)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__。

(反比)

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__。

环节四:

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重点掌握价值决定价格以及价格规律的相关内容。

作业:

有句俗语是“同样的生意不一样的财利”。

意思是指从事同一种经营,不同的生产者获利不同;

同一生产者的经营,在不同时间或地点获利也会不同。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四、板书设计

价值决定价格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决定价格》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今天的×

×

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并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熟悉并分析教材是教师收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我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学好本框题能为接下来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本框题也是理念高考的常考内容,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上好一堂课不仅课前要备好教材,也要备好学生。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活跃度较高,但片面性也较大,容易钻牛角尖,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

从认知特征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明了影响价格的多种因素且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以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明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显示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分析归纳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继而增强分析经济问题与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劳动光荣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践行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与品质,增强对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四、教学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高考热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

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只有掌握了供求关系、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难点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因为两者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较难掌握和理解。

五、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知其然”,更要指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以展现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学生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框题的内容和结构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鉴于该阶段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快乐学习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2.自主探究法:

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例,对其进行探究。

3.分析归纳法:

通过对材料及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4.总结反思法: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教师课堂上的点拨相结合,再次归纳总结,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六、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四个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时间上教授本框题接近中秋佳节,所以我将通过对中秋佳节前后月饼价格变动这一经济现象的引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新课教学环节里会设计四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

哪些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变化?

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的4个镜头,并抛出以下2个问题:

1.以上4个镜头反映出导致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2.你还能举出其他价格变化的例子并分析其中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吗?

以前后左右6人为单位,组织小组讨论,在4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最后根据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发言较好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调动学生们继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二是在知识学习方面集思广益,具体分析各种影响价格的因素,引导学生意识到有的因素影响到商品供给,有的因素影响到了对商品的需求,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探究二:

供给是怎样影响价格。

用PPT课件展示去年中秋节前后月饼价格及销售情况的相关材料。

组织学生结合探究一的结论对材料进行5分钟的分析讨论,与此同时在此探究中我也会走到学生当中、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引导学生悟出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图并得出结论: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都是通过影响对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来实现价格变化。

探究三:

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用课件展示一位大爷看到因看到汽车销售4S店门口写着“奔驰600”,拿着600元去店内买奔驰的两幅漫画。

并抛出问题:

大爷能买到奔驰吗?

如果是在奔驰汽车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呢?

为什么?

创设轻松、幽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激发思维,收获知识:

价值决定价格。

探究四: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用课件展示3个情境:

生产同一双皮鞋,情境1生产者靠纯手工生产需要1个小时;

情景2现代化工厂需要20分钟;

情景3社会上大多数的生产者需要40分钟。

在学生观看完3个情境后,提出第问题:

用哪个情境中生产者消耗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皮鞋的价值量?

这对商品生产者有怎样的启示?

组织学生进行5分钟的小组讨论,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引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继而启发学生对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生产率、个别劳动效率、个别劳动时间这些相关量之间关系的发现。

通过以上课堂的学习,随机提问学生归纳总结价格、供求、价值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检测学生对以上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价格波动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3个客观题和1个主观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依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简明扼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小结。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一道来自生活的作业进行训练:

让学生谈谈“同样的生意,不一样的财利”这句俗话的理解。

设计这样的作业既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体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又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因素:

2.供求怎样影响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2.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三、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2.表现形式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