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0953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洋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Word格式.docx

2010年,我县工业增加值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38%,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4亿元。

3、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保障了重点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5家,比2000年的85家增加120家,其中亿元企业达45家,比2000年的9家增加36家。

与此同时,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宏光”牌酚醛模塑料、“双轮”牌轮胎硫化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青山”牌牛皮卡纸、“宏光”牌氨基模塑料、“Dareglobal”均刨花板、“栖息园”牌水煮笋、“浣溪”牌白炭黑、“皓辉”牌彩色涂层钢带等12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

“宏光”商标被评为驰名商标;

“宏光”、“天河”、“麦丹”、环化橡胶集团的图形商标等10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虬凤”、“沙阳”、“老潘头”、“环宇”、恒升碳化硅图形等13个商标被评为市知名商标。

4、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平台效应逐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力度,为我县工业经济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平台与空间。

至2010年底,金沙园、金古园已开发面积19700亩,入驻园区企业达231家,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配套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引进落户各类工业项目201个,总投资144.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超亿元的项目36个,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010年1—12月金沙园、金古园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15亿元,占全县总量的56.1%,园区经济所占比重超过全县总量的半数。

5、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做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招商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促进了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和骨干企业的壮大。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工业资金63.13亿元,年均增长20.02%,其中县外境内资金55.69亿元,境外资金11215万美元,成功引进三和番茄酱加工、金立轻工、金煌新能源、丽达环保竹纤维等一批大项目,全县招商项目的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转变和提升。

在项目建设上,我县对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县领导挂包制,以项目增后劲,每年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全县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共181个,累计完成投入103.67亿元,年均增长52.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总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提升,部分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新型工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

1、产业集中度不高。

产业结构松散,行业集中度偏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具有支撑作用和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偏少,群体力量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较低。

2、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企业技术水平总体不高,缺少核心技术,产品档次偏低,外向度不够,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3、企业规模偏小。

以小型企业和分散状态为特色,行业集中度较低,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具有广泛影响的知名品牌不多。

4、企业生产要素瓶颈约束仍然存在。

能源紧缺,用地、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对一些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不利影响。

二、“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㈠有利因素

1、独特的地理优势。

沙洋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又称“双肩挑两市”,与三明、南平两个工业城市相邻。

沙洋城区周围多为丘陵,平均海拔高度为130—160米之间,便于工业企业的规划、建设和拓展。

2、凸现的区位优势。

沙洋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新一轮规划中公路运输枢纽之一。

近年来,随着福银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沙洋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已赫然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十二五”期间,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向莆高速铁路和中心枢纽站、南三龙城际铁路、厦沙高速公路、沙洋至三明快速通道、沙溪五级航道及港口、三明沙洋机场等——将陆续建成,沙洋与福州、泉州、厦门等大城市和海峡西岸港口群联系更加紧密,融入省内沿海2小时经济圈,成为湘、鄂、赣等内陆腹地至福建出海口快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沙洋的对外通达性将得到根本性提升,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

3、特色产业优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随着大亚木业、厦工三重、三和番茄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金沙园、金古园两大特色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已形成机械制造业、林产加工业、生物化工等三大产业集群,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7.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0%,已成为推动沙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

同时,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园区平台。

此外,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该开发区地处枢纽,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为工业经济对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业、林产加工业、化工、食品加工和现代物流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㈡不利因素

1、生产要素制约明显。

一是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短缺,企业融资困难。

沙洋地处山区,山坡地多,平整土地,完善园区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园区开发建设的瓶颈。

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因厂房、土地等两证未办理,抵押困难,融资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回笼困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阻碍了企业发展。

二是存在人才短缺和招工难问题。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沙洋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目前沙洋人才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特别是机械制造产业需求的切割工、冷作工、电焊工、钻工、镗工、专业起重工等技术工人的储备、培养不足,企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短缺。

2、产业层次较低。

产业特色不够鲜明,结构不尽合理,具有支撑作用和带动能力的大项目偏少,企业聚集的规模较小,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资源型、初加工型的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行业集中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3、环境容量日趋饱和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我县造纸、化工等企业的集聚,使环境容量日趋饱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在进一步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海西先行先试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福建省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新机遇。

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吹响海西跨越发展的号角。

总书记此行对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寄予了厚望,对台胞释放了极大的善意,极大地鼓舞了台商扩大投资福建的热情。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CECA)的签订,进一步增加了台商来闽投资的热情和信心。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国家大局,也是福建发展的重大机遇。

面对这些有利条件,沙洋今后五年,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科学发展,争先创优,不断壮大和优化沙洋工业经济。

三、“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工业,突破三产,调优农业,做靓城市,构建和谐,加强党建”的发展思路,把打好工业战役作为实施“强化主轴”发展战略的首要战役,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突出项目工作,壮大园区经济,以产业链延伸为纽带,进一步拓展四大大产业(机械加工业、林产加工业、化工产业、食品加工业),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把沙洋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新兴的产业集中地。

㈡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二大精品园区(三明高新区、金古工业集中区),创建三大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林产加工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氨基酸生产基地、全省最有竞争力的机械加工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十家重点骨干企业(青山纸业、厦工三重、大亚木业、双轮化机、三和集团、明光公司、丽达竹纤维、麦丹集团、宏光实业、环科集团),逐步迈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轨道。

㈢发展目标

1、经济规模目标

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到2015年达到12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8%,到2015年达到460亿元;

力争亿元以上企业达8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10家。

2、技术进步目标

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年均递增15%,到2015年达到40亿元;

创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家。

3、引进外资目标

工业招商引资年均递增15%,到2015年引资达到10亿元。

㈣发展重点

1、做大做强工业园区。

园区是产业发展平台,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沙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集聚地。

为此,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是提升对沙洋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与保障。

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一城两线集中”的思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京福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为主干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形成沙洋工业“三园崛起,八区争辉”的发展格局。

2、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发展工业产业化是提升总量、壮大规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沙洋现有及今后的区位优势来看,发展工业产业化大有作为。

今后要在现有已成一定规模的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坚持产业发展“有进有退”的原则,调整不符合规划区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产业,坚决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企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工业园区平台作用,加快配套项目引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培育发展机械制造、林产、化工、食品及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

——机械制造产业。

以金沙园机械产业园为平台,充分发挥双轮化机、厦工三重等机械制造的技术优势,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业,将我县建成闽西北重要制造业基地。

计划在金沙园二期北侧建设机械工业园,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

重点引进铁建工程机械及机车工业,兼有环保工程机械,同时配置周边配套产业——黑色金属精深加工业、铸锻件以及零部件加工业,努力构筑一条完整机械制造产业链。

同时,重点抓好双轮化机投资6亿改造提升特种材料化工装备、海水淡化装备项目、投资6.5亿改造提升液压式轮胎硫化机、造纸洗浆机项目、投资1.5亿改造提升石油化工专用阀门和特色阀门开发项目;

厦工三重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800台高性能平地机、500台大型推土机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建设。

争取5年内我县机械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林产加工业。

整合现有的林产企业,培育青山纸业、大亚木业等大集团大企业,提高资源转化的附加值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引进深加工设备和技术,以青山纸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低定量、高档次、专门用途的特种纸制品;

以大亚木业为龙头,建立各类家具、音响设备、装饰装修生产基地,形成以刨花板为基材的深度加工产品体系,加快推进丽达竹纤维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开发高端、终端产品,提高资源转化的附加值和产业集中度,力争2年内我县林产加工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化工新材料业。

利用宏光化工、环科集团异地搬迁,扩建、新建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并增加产品品种,在此基础上抓好两个集团公司的上市工作,不断壮大我县化工产业的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在制定硅化工专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硅化工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建立硅产业专门研发中心,至2015年底我县硅产业的产能达50万吨以上,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要突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招商,着重引进产业链条上的缺失项目,加快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促进我县化工产业主打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延伸,力争能通过3至5年的努力,我县化工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食品加工业。

充分发挥三和食品集团、麦丹集团在国际市场的潜力,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提升质量,拓展壮大我县出口市场。

力争5年内建成麦丹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苯丙氨酸产能由目前年产4000吨提升为10000吨,并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医药中间体等下游产品,产值达50亿元以上,在国际市场中保持领先水平。

三和番茄制品八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同时,以沙洋小吃进世博为契机,引进战略投资,建设小吃配料市场、加工基地,把沙洋小吃提上一个新的层次;

加快2万吨黄酒生产线建设、黄酒展示中心、瑞其士冷冻食品项目等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我县食品加工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现代物流业。

树立“大物流”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我县综合交通枢纽的良好区位优势和旅游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推城南现代物流园的开发建设,抓紧推进“陆地港”、新华都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整合物流资源,主动跟踪对接一批商贸知名企业,通过引进资金我、技术、人才,扶持专业配货企业发展,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加速培育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力争通过5年,建成在福建中部规模最大的物流主枢纽,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沙洋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和支撑力量。

3、大力提升传统产业。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综合成本,不断增强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以嘉宇纺织、天泰实业为龙头,引进培育关联企业,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积极开发出口产品,加快形成纺织、后整、服装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4、发展循环型工业。

工业是沙洋“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及产生污染的重点领域,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动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是沙洋今后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发展循环型工业从“企业、产业、园区”三个层面入手,企业层面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产业层面发展循环型产业,不断壮大和延伸产业链,通过“补链”把工业链发展成生态链;

园区层面发展生态化园区,大力发展静脉产业,严格实行园区管理,完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在园区产业之间形成资源能源的闭路循环,实现园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提高工业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㈤发展对策

1、一个工程

一个工程是指着力培育“双百双十”工程,即:

着力培育百亿级园区(金沙园)、百亿级产业(林产加工业);

着力培育十亿级企业、十亿级项目。

一是高标准建设百亿级大园区。

强力推进以金沙园为龙头的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

继续举全县之力推动园区加快发展,重点围绕园区升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

按照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大园区企业用地清理整顿,进一步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园区容积率和土地综合利用率。

力争“十二五”期间,金沙园的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二是高水平打造百亿级大产业。

结合沙洋现有的产业基础,大力提升林产加工业发展水平,拓展林产加工业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林产加工基地,并积极向省申请为省级产业基地,争取上级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林产加工业发展壮大。

力争“十二五”期间,林产加工业的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三是高质量培育十亿级企业、十亿级项目。

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调度帮扶,大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对“双百双十”工程所涉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项目审核(备案)、用地、水电煤气、资金、技术、用工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帮助一批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创建名优品牌,促其做大做强。

2、两大核心

两大核心是指要以抓好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握沿海产业转移机会,突出抓好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有效承接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沙洋工业的高效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三园八小区”的建设。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一城两线集中”的思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京福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为主干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形成沙洋工业“三园崛起,八区争辉”的发展格局。

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项目规划、项目引进和项目服务,以项目发展,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3、三大战略

三大战略是指特色发展战略、产业集聚战略、结构调整战略。

一是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县域工业要发展,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第一,特在资源。

沙洋可利用林业资源和地方特色,以林产品深加工、家具制造、生物制药、森林旅游开发和林地资源利用为突破口,通过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加强与客商联系,借力引资,实现沙洋特色林产加工产业聚集拉动。

第二,特在品牌。

以三大工业园区为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每个支柱产业都有1-2个品牌企业。

以品牌带动三大支柱产业在经济要素上的优化配置、在消费需求上的有效拉动、在产业优化上的集聚驱动、在吸引资金引进技术上的凝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区域竞争力。

第三,特在技术。

县域工业在发展中要加强技术改造和升级,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要主动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从而提高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

二是实施产业集聚战略。

产业集聚战略,既有利于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工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为此,沙洋“十二五”期间,要加强三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集聚,通过具有产业链联系的上中下游企业在工业区内的相对集聚,可以增强企业间的分工合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业用地的产出效率。

三是实施结构调整战略。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沙洋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潮流,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高增长性行业,实现工业结构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

第一,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在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中注重研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品牌和专业化服务,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有品牌,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转变增加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和环节的比重。

第二,适时发展低碳经济。

新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未来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点之一。

为此,沙洋应主动适应全球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适时发展生物、生化制品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㈥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实施工业生产性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306.88亿元。

其中,金属深加工项目17个,总投资28.49亿元;

林产加工项目4个,总投资16.67亿元;

化工项目11个,总投资29.65亿元;

食品项目7个,总投资17.4亿元。

四大产业集群项目39项,总投资92.21亿元,分别占项目数的68.42%,投资额的30%。

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有40项,总投资297.54亿元。

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

大唐国际三明火电项目及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

金煌新能源建设项目、丽达环保纤维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硅产业循环经济园建设及硅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三明双轮化机改造提升项目;

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青纸制浆系统技改工程、正元化工白炭黑项目、汇华缸套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等25个项目。

四、主要保障措施

㈠解放思想,先行先试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就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未来五年年沙洋工业经济社会能否快速增长、超常发展,关键在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

抓好今后工业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弘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洋精神,强化海西大局和主轴发展意识,善于讲大局、着长远,通过开放的体制驱使、全新的观念冲击,实现思想大解放,当好全县经济发展排头兵,先行先试,创先争优,努力实现在重大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在产业集聚上有新的突破,在增长方式转变上有重大突破。

㈡强化招商引资,壮大四大产业

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层次和水平。

突出主题概念招商,以建设福建山区新兴的林产加工中心、海西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海西中部重要物流集散地、长江以南最大的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氨基酸生产基地等主题概念,增强主导产业对外知名度与吸引力,切实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名牌企业落户沙洋,促进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依托“6·

18”、“9·

8”、“12·

8”及专场招商会平台,着力瞄准、嫁接、引进央企、500强企业、大型民企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一批低排放、低能耗,税性收入高、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好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支撑力。

同时,从政策上扶优扶强四大产业。

对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年工业产值达1亿元以上、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且税收、产值增幅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生产企业进行补助。

企业上市后的三年内,公司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地方财税实得部分按30%奖给企业。

对上市企业募集资金投向本县的项目,前三年新增项目上缴企业所得税县留成部分按50%奖给企业。

对凡在境内外成功发行股票上市且注册地在本县的企业,奖励给企业经营决策层200万元。

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所募资金投在本县的,按其融资额每1亿元奖励100万元,奖励最高限额200万元。

拟上市企业向证监部门提出发行上市申请并经正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