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0734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

草原小姐妹、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3

铁路修到苗家寨、田野的呼唤

14

/

田野的呼唤、我心爱的小马车

15

西风的话、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16

春节序曲、音乐七巧板

%

17

期末复习

18

期末测试

;

{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一课茉莉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读谱演唱歌曲《知了》。

3、认识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4、初步学会划拍唱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读谱唱歌《知了》。

1、导入

2、.

3、读歌词想画面。

4、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模仿知了的叫声:

“知·

了知·

了”)1=bB2/43·

56116︱5·

65‖

5、划拍唱谱练习:

1=bB2/43·

6、学习歌曲《知了》:

(1)师范唱。

(2)学生聆听《知了》。

边听边想画面,感受初夏听闻知了声的欢快心情。

(3)教唱歌曲的旋律:

A:

“×

·

”附点四分音符,学生学知了的叫声。

B:

让学生随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哼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划,有感情的唱一唱歌曲。

二、、茉莉花

1、播放古筝曲《茉莉芬芳》导入

2.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

(1)你听到了些什么说歌词

(2)简介江苏民歌《茉莉花》。

!

3.学唱歌曲《茉莉花》。

(1)随乐划拍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轻声唱歌词,感受歌曲的委婉与细腻。

(3)完整跟唱。

三小结

>

1

第一课采茶舞曲

第二课时

1、听赏跟唱扬州方言民歌《杨柳青》。

2、听赏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学跳简单地“采茶舞”动作,能随乐进行歌舞表演。

感受轻快的舞曲节奏与欢快的音乐情绪。

感受方言的特色。

学跳采茶舞。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一、听赏《杨柳青》

1、初听歌曲《杨柳青》。

~

2、讲解扬州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及江苏地域方言特点。

3、再听歌曲思考:

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仔细找找苏州方言。

4、引出并学唱最后一句“杨柳叶子”要求:

“软”、各歌词之间的时值长短。

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

听全曲思考;

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

6、讲解歌曲衬词的唱法

7、学一学唱一唱(歌曲中的衬词)

8、随乐表现。

二、采茶舞曲

1播放乐曲,提问:

从歌词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

2歌曲的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3对《采茶舞曲》这首歌的背景简介:

4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味一下这首江南民歌。

5、请学生说出特别的字、词:

水、长、岸、茶。

6、模仿用方言随乐演唱。

7、舞茶

<

为歌曲编创几个动作表演,重点提示采茶的动作。

8、随乐跳舞表现。

三、小结

2

第二课运动员进行曲

第一课时

1、认真聆听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积极参与听赏活动。

并哼唱主题,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句式、结构特点,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积极参与节奏游戏。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1、出示比赛节奏:

见书P13页节奏一

2、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拍手

三、四部节奏卡农练习——掰手腕比赛比赛

1、指导训练用堂鼓进行四部节奏练习

2、比赛并宣布结果,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音乐拍手

四、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小小足球赛

|

1、指导学生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力。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歌曲第13—20、24—27小节的准确演唱。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录音机、钢琴、足球场地挂图、不同踢球姿势的足球小人图片、足球图片若干。

一、播放球场比赛,说一说球员的表现,激发兴趣,点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

感受歌曲中失败和胜利的情绪变化,学生自由表达。

2、学习歌曲第一段。

①、用听唱法分句教唱。

第一遍初步印象。

第二遍注意音准节奏。

a、67│i5│43│26│(附点音符、2—6的演唱)

b、5—│50│(唱三拍、休止一拍)

c、i6666│4606│55555│350│

(这一句节奏较复杂,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前八分休止符等,注意示范、反复教唱。

第三遍注意感情处理。

②、学生跟琴分句唱一遍。

③、学生小声跟琴齐唱第一段。

第一遍轻声唱,第二遍稍大的声音演唱。

3、学习歌曲第二段。

学生小声跟琴齐唱第二段。

第一遍轻声唱,教唱结尾句。

第二遍稍大的声音演唱。

4、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5、变换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6、跟录音演唱。

三、课堂小结。

4

第三课“告别”与“惊愕”

第一课时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3、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一、情景导入:

介绍海顿;

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音乐知识:

渐强〈〉渐弱

]

PP〈FF〉PP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

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

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

5

第三课听赏《小夜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2、通过让学生自主搜索音乐家海顿,是学生了解并记住音乐家海顿。

3.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请同学们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老师总结

师总结:

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有“交响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称。

三、欣赏《小夜曲》

1、全班同学聆听《小夜曲》。

2、猜猜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3、师介绍弦乐四重奏与小夜曲: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

然后试一试用竖笛轻轻吹奏音乐主题

四、总结

第四课我的家乡日喀则

第一课时

1、能学会两声部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能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积极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歌曲的节奏舞蹈。

3、能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听赏歌曲《拉萨谣》

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声部合唱的学习,踢踏舞步。

图片、藏族服饰、哈达、VCD、光碟等

一、情境导入听赏《拉萨谣》

二、引导掌握

1出示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

介绍藏族的生活、文化特点。

2、播放一段藏族的踢踏舞。

(背景音乐:

《我的家乡日喀则》)边看边想藏族的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节奏是什么谁来模仿模仿?

3、拍一拍基本节奏,用脚来踢踏踢踏。

4、随着音乐来试一试。

(加手的动作)

5、想一想:

藏族的舞蹈动作和他们的服饰特点有什么联系。

"

三、学唱歌曲

听赏《我的家乡日喀则》学唱二声部

(1)听辨歌曲的最后两小节高低声部的不同吗(分声部弹奏)

(2)分声部唱一唱。

高声部先用u来轻声哼唱,低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

低声部的用a来轻声哼唱,高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

(3)两个声部都跟着琴声来唱一唱自己声部的曲谱。

(4)加歌词演唱二声部。

(5)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三、生随乐边唱边跳。

四、课堂小结

7

第二课时

1、能认真聆听钢琴独奏曲《阿坝夜会》,记忆乐曲主题,能随乐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

3、听赏与跟唱歌曲《卓玛》,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听赏与跟唱。

感受音乐风格,记忆主题,随乐表现。

一、听赏《阿坝夜会》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教师介绍钢琴独奏曲《阿坝夜会》。

同学们体会乐曲的民族风格与音乐的特点。

4、复听乐曲,设问:

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体验

@

5、聆听乐曲主题部分。

6、合着音乐的节拍来做一做。

(学生设计声势动作)

7、出示主题音乐旋律,学生随乐模唱,记忆音乐主题。

8、随乐表演。

二、听赏与跟唱

1、承上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

3、听歌词,讲故事。

4、比一比谁记得歌词多。

5、再听歌曲,随乐哼唱。

6、随乐跟唱。

7、唱唱演演(学生边唱边加动作表现)。

?

第五课踩雨

1、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踩雨》。

2、用声势节奏积极参与表现。

3、学习音乐知识—四四拍子

*

学唱歌曲《踩雨》。

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体验夏季踩雨的欢乐情趣。

教具准备:

一、看雨

1、导入

动画出示:

雨“啪啪啪”的敲在小路上你能用一个动词形容雨落下的动作吗“敲”更能体现夏雨的活泼和节奏感雨落下来像什么

2、讨论出现歌词这些词怎么读才能表现夏雨呢生从情绪、速度、力度、声音上分组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3、朗读请你们试着读一读,看哪种读法更能表现下雨的精灵和“我”欢快的心情

二、踩雨——学唱歌曲

1、导入有了这样的心情,我们一起去踩雨吧

2、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

(1)出示《踩雨》的歌谱。

(2)随音乐自由的踩雨

3、自由的评价看谁踩得好

4、用“XOXO|XXXO|”节奏型,自编声势节奏,边唱边随乐踩雨

5、学唱旋律

(1)启发学生用雨落下时的声音摸唱旋律

(2)唱曲谱

(3)听一听,唱一唱。

随音乐哼唱歌曲

(4)从情感、速度、力度、声音上说说,这首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学唱歌词请同学们唱一唱,体会小朋友们在雨中嬉戏的欢乐情趣。

三、学习音乐知识—四四拍子

1、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2、《练一练》

四、自编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全班边唱边随乐踩雨。

五、总结9

第五课

第二课时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力度对比的声音学会演唱《大雨和小雨》。

3、能积极参加音乐听赏活动,体验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一、《大雨和小雨》

2、聆听《大雨和小雨》的范唱。

学生用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

3、出示《大雨和小雨》歌谱,学生自由选择大雨、小雨两种角色,合作划拍视唱歌谱,教师指导学生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对唱,表现大雨和小雨。

4、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单。

(1)学生边读歌词边用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

(2)学生分两大组对唱,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

5、在教师指挥下,学生集体随乐完整演唱歌曲。

二、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乐曲表现了自然界中怎样的情景

(2)介绍作品

3、再次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2)乐队中有些什么乐器你能模仿演奏一下吗

4、分段聆听音乐

(1)播放第一段音乐,随音乐模拟乐手演奏。

(2)播放第二段音乐,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3)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听一听这部分音乐与那部分相似

通过师生交流,引出乐曲的曲式结构----ABA三段式。

5、复听全曲。

(学生随乐自由表现)

10

第六课

第一课时可爱的家

1、能与他人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能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温馨、甜蜜、祥和的气氛。

2、能在歌曲演唱体验中认识弱起小节,并感受歌曲弱起的手法带来的富有推动的、深情的作用。

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声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

课件、钢琴、全家福照片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以“赏”引领,感受新歌

1、聆听歌曲范唱,谈歌曲带来的感受。

2、教师范唱,交流:

那些地方有力度变化,怎样变化的,演唱时的表情、声音上有那些变化。

三、,

四、学唱歌曲,加深体验

1、分析歌谱,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特点。

2、认识弱起小节。

3、随琴哼唱、视唱第一部分齐唱的旋律。

4、学习第二部分合唱的旋律。

5、学唱歌词。

五、师生探讨,表现歌曲

六、小结

11

第二课时回家

1、能认真聆听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表达的情境。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3、复习巩固表现合唱《可爱的家》。

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

1、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可爱的家》(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

家:

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

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3、初听《回家》

4、认识演奏乐器——萨克斯管课件

5、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

6、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

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7、、复听:

设问:

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

师:

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8、再听:

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9、小结:

任务:

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12

第三课时

1、能认真听赏并跟唱歌曲《吉祥三宝》,感受歌曲中孩童的纯真以及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和谐亲情。

2、能分角色合作演唱。

听赏与跟唱

感受和谐的亲情。

一、导入

出示音乐,欣赏歌曲,初步感知音乐《吉祥三宝》 

-

二、介绍相关文化

教师系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

(CAI演示,马头琴演奏背景音乐)

三、听赏

1、听内容好听的歌,我们要再听,边听边想,歌曲中有几个人对话第一段是谁问谁答第二段是谁问谁答第三段呢仔细听。

(CAI播放)第一段是孩子问爸爸答,孩子问了什么爸爸怎么回答的

(读第一段歌词)师读爸爸用低沉的音色生读孩子

师小结:

爸爸告诉孩子:

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彼此为对方让位,原来他们这三个宝贝是吉祥的一家。

吉祥的一家需要彼此理解、彼此支持。

那第二段是谁问谁答呢(读第二段歌词)男生问,女生答。

妈妈告诉孩子什么呢

植物的叶子为了托起花儿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花儿为了结成果实奉献了自己美丽的容颜,果实为了发芽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能量,原来他们这三个宝贝是吉祥的一家。

吉祥的一家在对方需要的情况下毫无怨言地为对方做出牺牲。

第三段还是孩子问,回答的谁(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在心里读,并想一想,“我们三个”为什么也是吉祥三宝(因为我们家人也象天上三宝和植物三宝一样关爱着彼此、达到和谐)

2、听音色

歌曲中有一个地方特别能听出这种和谐,你们听,哪个是爸爸的声音,哪个是妈妈的,哪个是孩子的CAI播放,出示这个乐句的乐谱,学生根据听到的、感受到的选择。

之后学唱每个声部曲谱、歌词各一次,合一次。

四、表现

1、跟唱熟悉歌词一遍CAI播放

2、纠正学生演唱时出现的词曲错位现象。

3、自由组合选角色模仿带表情地演唱(CAI播放春晚录象)

4、分角色表演唱

选出几位同学当孩子男生唱爸爸女生唱妈妈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合作来演唱《吉祥三宝》,愿每一个家庭都和谐、吉祥、温馨、幸福!

可别忘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哦。

13

第七课

第一课时小小鼓号手

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

2、能与同学合作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进行综合表演唱,并从中体验鼓号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听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能准确模拟鼓号队乐器的节奏,并积极参与表演。

CAI课件、电子琴、大鼓、小鼓

一、听赏《草原小姐妹》

1、组织教学导入

2、听赏全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了解故事梗概。

3分段听赏,逐步深入音乐。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

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

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3、完整听赏,随乐哼唱主题。

二、学习歌曲《小小鼓号手》1、过渡导入

14

2、看鼓号队表演的视频 

3、 

认识乐器(大鼓、小鼓),引导学生说出乐器名称并模仿演奏姿势

4、节奏练习

【1】、 

师敲击大鼓:

4/2 

x|x 

0|x 

xx|x 

0||

1)、引导学生拍击节奏

2)、出示课件齐拍一遍

【2】、敲击小鼓 

 

xx|xx 

xx|x 

xx||

2)、出示课件 

齐拍一遍

5、聆听音乐第一段

1)、引导学生手敲击桌面模仿大鼓声音,随音乐轻轻敲击大鼓节奏

2)、引导学生用筷子敲击桌边模仿小鼓,随音乐轻轻敲击小鼓节奏

6、学习歌曲

同学们,挑战成功!

当一个小小鼓号手,你的心情怎样(自豪,骄傲)今天鼓号手们唱出自己的心声!

你们听

1)、 

聆听全曲

2)、 

老师用铃鼓伴奏,有节奏地读歌词第一部分

3)、 

请学生跟着铃鼓的节奏朗读歌词的第二部分及结尾部分

4)、 

跟着琴声轻声唱曲

5)、 

跟着琴声轻声唱歌词,及时纠正

6)、 

分组唱

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7)、 

齐唱

7、表现

老师当指挥,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大鼓,一组小鼓一组号

要求:

第一段歌词时,大鼓组为演唱组伴奏,小组作吹号状。

在小鼓声音中作准备。

第二段歌词时,小鼓组为演唱者伴奏。

小号组依旧,结尾部分大家一起演唱。

三、小结

`

15

第七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第二课时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