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068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docx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

林业局巡视员先进事迹材料

三条建议促成三个国家级项目,搭起西藏林业生态全面保护建设的框架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也因此成为林业人向往的工作“圣地”。

  2004年3月,新一轮援藏文件下发,。

黄正秋同志主动报名,而且是全局第一个。

最艰苦的地方最能锻炼人,他希望自己能到西藏去“补课”,补上了解基层、增长才干、增加阅历的课,帮助西藏林业干成点事、干点大事。

  如愿以偿。

当年7月,黄正秋赴藏,担任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兼任国家林业局援藏干部领队。

  待到以援藏干部的身份踏上雪域高原,西藏林业的现实却着实让他没有想到:

  全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形势十分严峻,林业机构不健全,设施落后,人才匮乏;

  全区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的1/8,但每年国家对西藏林业建设的投资不到全国的1%,而且,项目周期短、投资小。

  5年间,黄正秋先后深入40多个县开展调研。

随着对西藏特殊区情、林情的逐步了解,他的建议相继提出:

  2004年底,在相关会议上,黄正秋向自治区政府建议:

“将西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

这一建议,后经自治区政府向中央汇报,被2005年中央12号文件《关于促进西藏发展稳定意见》所采纳,为西藏新争取藏东南国家防沙治沙和全区防护林建设项目莫定了政策基础。

  2005年初,他又通过区林业局向政府提出建议:

“将全区现有零星分散、建设周期和投入标准不一的林业项目,系统整合成一个‘航空母舰式,的林业大项目,单独报国务院审批立项”。

黄正秋配合局主要领导,组织项目工作方案和规划初稿,两度在京组织全国林业知名专家论证,规划先后得到国家林业局、自治区政府大力支持,将最终建设内容扩大到农业、水利、环保等方面,形成了《2008-2020年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项目》。

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该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多元,其中林业投资40多亿元。

  2006年初,他又提出“请求国务院将西藏近9000万亩地方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生态基金补偿的建议”,据此,自治区林业局会同自治区财政厅组织项目方案,由区政府上报国务院有关部委。

2009年初,该项目已得到批准,成了百万农牧民最大、最稳定的增收项目。

  此三个项目都是当前国家在西藏自治区投资多、建设周期长、覆盖全区的大项目,搭起了全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框架,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第一个援藏任期结束时,其中两个重大项目都处在申报、论证的关健阶段。

自治区林业局主要领导向他提出,西藏的生态建设事业需要你留下,为此,他们还专程到国家林业局,代表西藏林业局党组挽留黄正秋。

  不谋而合。

黄正秋毫不犹豫就接受了,他要为西藏林业生态建设继续贡献一份力量。

  事实上,中央第四批援藏干部有900多位,延期的只有17位,比例尚不足2%。

  优惠政策和中央投资,林业生态建设促发展保稳定反分裂

  西藏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无力投入林业。

西藏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决于中央的投入。

  黄正秋援藏期间,业务分工有过调整,但编制规划、协调项目、争取资金一直主要由他负责。

  概括自己援藏工作的基本思路,黄正秋说是“三个一”:

积极向中央相关部委汇报,争取一些特殊林业优惠政策;通过系统整合现有林业项目和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争取上马一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重点项目;通过规范项目管理和传帮带,逐步培养和引进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5年来,他先后30多次往返北京、拉萨,把自己对西藏生态状况的所见所闻,向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汇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大项目要争取,中小项目不能丢。

  在黄正秋和自治区林业局党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委加大了对西藏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

拉萨周边造林工程、防沙治沙山南示范项目、林业种苗项目、重点森林火险区治理项目、自然保护区项目、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等相继上马。

大项目逐年增多,投资总量大幅增长。

2009年,全区林业项目总投资达10多亿元,是2004年的5倍多。

  黄正秋还为西藏争取了“同意西藏调整‘十一五’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林区非商品材调往非林区”等全国唯一特殊优惠政策,为全区20多万户农牧民安居工程木材供应提供了保障,大大减轻了农牧民建房木材运输费用。

  大项目、大投资和特殊优惠政策,带动了西藏生态建设规模和生态保护水平的大发展:

  西藏天保工程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全区仅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达40.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30.8%;8700多万亩地方公益林、6380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覆盖全区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项目启动。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西藏反分裂、促发展、保稳定作出了贡献。

  援藏期间,黄正秋以一个生态建设和保护者的身份,始终站在了反分裂的前线。

西藏生态和林业事业近年来又好又快发展,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的谬论一一西藏生态遭破坏,遭到了有力回击。

  来自西藏日报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56.04元,同比增长15.62%。

这其中,林业惠农功不可没。

  仅地方公益林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一个项目,就可为全区224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338元。

未来,随着国家补偿标准的进一步提高,项目促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援藏期间,黄正秋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做法。

西藏林业不少遗留历史问题得以解决。

  在局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先后规范了全区资源林政管理办法,解决了西藏首批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中的遗留问题,农软民安居工程木材供应中无证、票据不符或超方运输问题,拉萨、日喀则、山南三地区群众3000多万元的造林补偿等一系列遗留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避免了群体上访事件,促进了林区的和谐与稳定。

  黄正秋和他的同事也因此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表扬。

  在西藏林业系统,黄正秋有许多藏族朋友。

在工作上,他讲原则却不失灵活;在生活上,他能帮则帮。

  2005年,自治区林业局办公室原副主任顿珠在成都不幸病逝,黄正秋及时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为他的家属解决了一些特殊困难补助;

  2006年,森林公安局年轻民警雪花的丈夫因长期住院,债台高筑,不幸病逝后,家庭经济一时十分困难,黄正秋又及时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预借给她三万元解决燃眉之急;

  2007年,局里家庭经济最困难藏族工人单增同志病危住院,黄正秋多次前去探望,个人还送去1000元。

同时,并多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单增同志的女儿在桑日县就业,单增感动到流泪:

“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领导来看过我、这么关心我。

  黄正秋说,维护民族团结和党的威信,并不空洞。

藏族同胞会从一个个干部的身上,寻找党和政府的影子。

  编制规划引进智力要为西藏留下一批不走的专家和骨干

  西藏高寒、缺氧、干燥。

有评价说,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在内地需要一份付出,在西藏需要三四份的努力。

 造化弄人,事业找人。

黄正秋2004年到任,随即就面临编制“十一五”规划。

工作一拥而至,就是在内地完成,都不轻松。

5年时间,黄正秋具体组织或牵头协调的规划或项目有十几个:

《“十一五”全国林业援藏实施方案》中,涉及西藏林业建设的46个子项目;((2008-2020年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项目》(林业部分);《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项目初步作业设计》;《西藏贡嘎机场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关于西藏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关问题的请示》;《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周边造林绿化规划》;《西藏阿里地区西四县“十一五”城镇周边造林绿化规划》。

除了组织、协调项目和规划,他还负责组织了对10多个重点项目的专业技术审查和评审会。

  一个规划完成,带起一支队伍。

  项目资金争取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好项目还要有能人干。

黄正秋坚持一个理念,与项目援藏相比,留下一支不走的专家和骨干队伍更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传帮带,不仅经常与他们探讨管理问题,还指导和帮助他们如何高质量地起草各种公文、如何有效主持会议、如何规范管理项目甚至如何汇报工作,带着大家干中学、学中干,一起进步。

  他经常组织和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生态建设的专家学者到西藏考察指导工作,给自治区林业局干部职工提供了近距离请教学习的机会。

他还组织开展了全区资源林政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林政执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多个大型业务骨干培训班。

  在他的积极协调下,自治区林业局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被选派到国家林业局挂职,到相关学术机构学习;协调引进6名林业系统内的援藏干部充实到局主要业务处室工作;专家请进来、人员派出去、思想有交流,干部职工能力提升的速度空前加快。

  除了制度保障,还有言传身教。

  黄正秋自己牵头或协助组织的重要会议,往往采取倒计时,亲自逐项抓落实。

  2004,2005,2006年度的三次全国林业系统援藏工作会议南京首届全国绿化博览会和成都第六届全国花卉博览会,对负责组织起草的一些重要讲话报告和请示、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各类应急预案和项目建议书,他都亲自动手拟订三级提纲,并与同事一起讨论,最终修改完善。

  也正因此,西藏林业局组团参加的南京全国绿博会、成都全国花博会、第三届长沙全国城市森林论坛、全国林业科技大会等,均得到主办单位和相关机构的肯定和表扬。

  如今,随着中央对西藏林业投入力度的大幅增加,各项林业工程顺利实施,林业机构、基础设施、资源调查等基础性工作明显加强,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完善,西藏土生土长的骨干林业人才已成长起来。

  事业责任家庭,一个都不能少,但以西藏为家、以事业为重

  每次返回拉萨,透过舷窗,看座座雪山和山间的一潭潭净水,黄正秋总会莫名地兴奋和激动。

  成长在湖南、家庭在北京、工作在西藏,哪儿都让他牵挂。

  自己援藏的5年,只是林业援藏14年的一个片段;自己只是一批又一批林业援藏者的一员,要让这份责任、坚守和荣光延续下去。

  从进藏那天起,黄正秋就要求自己,实实在在地当好高原林业人,摆正位置,不当看客。

  参谋到位不越位。

  中央机关援藏干部有业务管理优势。

黄正秋清楚,所以他超前思考,主动为一把手出好主意。

他的“将西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和将全区现有林业项目系统整合、单独报国务院审批立项的建议,就是超前思考重大问题的结果。

  西藏干部每年休假一般要1-2个月。

在局党组班子成员休假、忙不过来或是出差期间,黄正秋总是愉快地代理他们分管的工作,事后又主动认真搞好交接。

与所有班子成员,他配合得都很好。

  作为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在临时主持全局工作期间,黄正秋注意方法,大事主动与班子成员商量沟通,实行民主协商、集体决策。

他还注重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各处室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近年来,中央对西藏林业投资多、项目大。

项目和资金往哪儿安排,基建招标选择谁?

这是大原则。

局党组会议研究人事安排和项目资金分配,黄正秋坚持按规定办,不搞人情项目,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公务的宴请,更不接受社会上一些推销苗木的个体老板的宴请。

  援藏第四年,黄正秋开始偶尔心脏不适。

2009年4月,经北京享外医院确诊,他患上了心脏病(左前降支血管中段部分堵塞)。

  黄正秋不能相信,因为身体一直很好。

其实,他刚刚赴任1个月,高原反应就曾给过他下马威。

  2004年8月,黄正秋到海拔4200多米的藏北地区那曲县调研。

因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吃不下饭,头痛欲裂,憋气,呼吸困难,曾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黄正秋认为,这是因为初来乍到,身体习惯了自然会好。

如今,他调研已经跑了全区40多个县。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