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0453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集7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

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

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

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

(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

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

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是怎样形成的?

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古人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

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

斜、掠过、唧)

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8、师:

“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小圆晕”是什么?

想过吗?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的是什么?

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

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教学后记:

2古诗两首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

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

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

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4、小组交流: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

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

指导书写生字;

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

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

“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3荷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

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2、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

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

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

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

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

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坐讨论,全班交流。

  3、看课件,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

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板书

           荷花

         姿势美 陶醉

4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

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

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

读后说说体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

自由结合小组合作。

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

(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

背诵指定的段落。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

(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

泉的位置:

同学张贴绘画。

导游配乐朗读。

游客谈体会。

同学评议。

(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

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你喜欢哪一部分?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

(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

你这次旅行愉快吗?

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语文园地一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

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

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

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

一(身)羽毛。

  句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认读生字:

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

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

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

写日月的

  第三行:

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5翠鸟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

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

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

它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