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466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评写作十讲Word文件下载.docx

其一,最好不要照搬概念,而要在理解和掌握后用自己的语言将理论表达出来,明白易懂,没有术语,也没有复杂的长句和从句之类;

其二,要使用理论工具去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炫耀”,不少新学者在文章中使用理论,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卖弄,卖弄的结果,只是生搬硬套的罗列。

理论运用到评论中,一要贴切,二要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第二讲 

评论的附加值

一、 

写评论要比读者知道得更多

评论的附加值就是那些“你知道得比读者更多的信息”:

读者能通过读你这篇评论获得他所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信息和知识,你的评论中包含着你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是读者虽然明白某个道理,但不能像你这样以明白和精彩的方式表达出来。

换句话说,让读者读完你评论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有所收获的感觉。

附加值是“附加”在什么上面的“值”呢是附加在新闻报道上面的值,即超越新闻已预设的判断和已包含的信息,用你独到的分析告诉读者从新闻中看不出的结论和读不出的信息。

这样的“附加值”,正是人们在读了新闻之后还要来读你写的评论的理由。

二、亲身经历讲故事 

“我”的附加值

作为一个评论编辑,我并不喜欢看那种站在云端上玩弄宏大概念、谈论大问题、空泛地抽象说理的“大话评论”,而喜欢那种放低身段、脚踏实地、从自己熟悉的身边小事和切身经历说起的“小我评论”。

从自己的经历讲故事,能让文章有一种“我”的附加值。

“我”的故事,“我”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在生活的“共鸣”中悟到一个道理,这就是“我”的附加值。

中青报《青年话题》专门设立了两个这方面的栏目,“校园来信”和“百姓说话”,鼓励评论作者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以自己的经历为评论由头。

如今许多学生在校园中就开始写评论,我常跟他们讲,你们不要动不动心怀天下,写那些事关金融安全、三农问题、政治改革方面的宏大评论,最好还是从身边校园内的事务、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起,金融和政改,你的认知水平还停留于很浅的层次,写这样的文章你只是从网上搜一些资料写,写不出什么新意来。

而谈你身边的事情,学术腐败,校园民主,发表论文的经历,评奖学金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你很熟悉,又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话题才是你的优势。

写这样的话题,你的评论才会有附加值。

当然,“我”的经历在阐释一个道理时可以用,但在作为逻辑推理中的论据时,就要慎用了。

这种纯粹个人的经历,如果具普遍性还好,如果仅仅是个案,用你的经历推断出一个普遍的公理,就缺乏公信力了,论证效果就会很差。

第三讲 

评论的表达效率

一、尽量少谈抽象概念

初写时评者,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在评论中谈论一些抽象的概念,将过多笔墨用在给某个名词下定义、辨析某个大词的概念上面,这也是违反评论的表达效率要求的。

像《论自由》、《论正义》、《论平等》、《论宽容》这类题目,可以做很大很大的论文,可以写成小册子,但不适合在时事评论中花过多的笔墨去辨析。

时事评论应该尽可能在常识、共识、众所周知的意义上使用那些抽象的概念,以约定俗成的理解来用那些大词,而无须纠缠于这些概念的语义学分析上。

表达效率要求,评论作者在论证时应尽可能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论据,而不是抽象的。

二、评论的结构和节奏

表达效率,再就是考验我们缩写新闻和提炼新闻事实的能力。

新闻评论,是依据新闻作出的评论。

一开始就得引新闻,最好的是缩写和提炼,一般评论只有1000来字,新闻由头超过必须控制在200字以内。

那就得对新闻进行缩写,把你想评论的新闻点提炼出来。

缩写和提炼的时候,还是要忠实于新闻文本和真相,尽可能以简短的文字概括新闻的核心。

一般在第二段中,你就得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了,这也是表达效率提出的要求。

初学评论者一个常犯的毛病是,进入评论主题的节奏太慢,起承转合之间很不协调,绕来绕去说半天都没有进入主题,在“起”上作过多的铺垫和说明,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时候刚“起”,无承无转无合,就不得不赶紧收尾了。

再就是,为了表述效率,在写作中要尽可能少地使用修辞和铺陈。

总之,写评论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性的节奏和结构意识,不能意识流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起承转合心中一定要有数。

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注意,言简意赅,就是观点应该比较短,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让读者很清楚地把握你的观点。

观点是否言简意赅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将观点浓缩到标题之中。

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感。

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

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表达效率,当然还要求出手迅速

过去形容一个人写新闻时出手快,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倚马可待”。

新闻要快,要是不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迅速进行报道,第二天就成旧闻了。

评论同属新闻,当然也需要快,快了,才有表达效率。

既然是时评,就要密切地关注时事,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事节奏,对每天发生的时事要有快速的反应。

其实,评论应该是分层的,第一时间的评论往往并不深刻,纸媒第二天的评论可以更深刻和独到一些,而隔几天后的“评论周刊”再针对此事的评论,可以提供更深刻和专业的视角。

说这些,并非一味鼓励快而反对深刻、精致和独到,也并不认同那种过度苛求时效的做法。

三、表达效率让评论付出的代价

时评为了追求这种表达效率,有时候不得不放弃许多其他价值,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

评论的效率性,是以某种程度的模式化、快餐化、粗糙化作为代价的。

第四讲 

评论的选题

时评的选题,就是选什么题材、针对什么话题进行评论的问题。

选题的过程,就是一次评论价值的衡量过程:

认为某件事有可评论的空间和应评论的价值,或认为这个话题比那个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选题,也与选题者擅长的领域有关。

关于这个方面,我在大学讲课时常与大学生们讲,你们在学校时当然也可以写评论,可在选题时,你们不要动不动就谈国家大事,什么房价高啊,医疗问题啊,这些不是你们所擅长的,你们应该选与校园相关的话题去写。

因为你们身在校园之中,对校园事件、校园话题有切身的理解和独到的观察,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比一般的评论作者有优势。

选题,也与一个人的选题渠道和视野、与选题者所在媒体、所处的地域有关。

一个以评论为业的人,要把自己的评论使命与这个时代的使命结合起来,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呼应时代需求的责任感。

我们的评论家们在选题的时候,要有这样的问题关怀意识:

我将要评论的这个话题,与我们身处的时代是怎样一种关系评论,不是个人的事情,不是小文人的创作,也不是孤芳自赏地玩弄文字,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是在公共事务上运用自己的理性,必须与一个人身处的社会和时代发生关系,必须追问你评论的意义。

我常常以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为荣,为什么呢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每天一篇评论,让我将自己与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起来。

感觉自己的评论影响着社会,影响着时事进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舆论进程中有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我评,故我在,我将我的评论与时代结合起来,就有一种与时代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感觉。

这就是意义。

每一年年终的时候,我都会打开电脑翻阅一下这一年我写过的所有的评论,我个人这一年的评论史,就是这一年社会的发展史。

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

还有一类评论选题是这样产生的:

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形成了某种问题意识,但苦于缺乏新闻由头,无法与时事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时候就需要等待,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找到新近发生的某个由头时,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

或者是自己一直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比较模糊,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某天看到一条新闻时,突然触发了自己那种模糊的想法,对那个问题有了全新的想法和清晰的认知。

不过,无论是什么选题,出于表达效率的需要,最好选择一个引人注目的由头、新近发生的事件或公众熟悉的现象作为“引子”,即跟“时”结合起来谈。

选题是写作的起点,选什么样的题,往往决定着你评论的认知高度。

选什么样的题,也决定着你是一个平庸的作者还是一个有洞察力的作者。

很多人认为选题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撞上什么题材就写什么,这样的作者往往是三流四流的。

上流的作者,能主动地把握和选择题材,能通过自己独到的观察力发现题材,带着问题意识去选题,发现话题、制造话题并引领讨论。

第五讲 

评论的角度

角度不是迷信,角度非常重要

在新闻评论的角度问题上,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

如果新闻事件本身有足够的新闻性,那么评论无须在角度上费过多的精力,充满新闻性的事件本身就让读者有了关注的兴趣,无论你如何切入,读者都会因为事件的荒唐而关注你的观点。

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

二、跳出思维局限 

“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

虽然是老问题,但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职业评论员,无法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失语,不能不去关注去表达自己的见解。

评论的角度与批评的价值次序

第六讲 

评论的观点与判断

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评论的灵魂和核心。

读者看新闻,想看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和真相是什么”,而看评论,则是为了知道“应该怎么看这件事”、“新闻反映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评论的观点。

新闻往往是提供事实,而评论则是提供判断。

一篇千余字的评论,可以缩减成百字以内的内容一言以概括之,这种能概括文章意思的精粹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观点。

作者写评论,往往都是先有某种概略、粗糙、模糊的观点。

评论写作中所谓的“写作灵感”,其实就是妙手偶得的某个观点,由观点产生表达冲动,然后组织资料、寻找论据、梳理逻辑、构思结构、谋篇布局,最后由“百余字的观点”在论证中扩展成一篇完整的评论。

编辑选稿,往往也主要先看作者的观点,然后再评判文章其他的要素:

逻辑、文字、结构、文本,等等。

评论的境界:

一、把众所周知的道理讲清楚;

二、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

三、权威;

四、有情怀。

第七讲 

评论的思维

评论的批判思维

什么是批判思维就是当面对一件事物时,不是用欣赏、赞美、鼓吹、叫好之类的眼光和角度,而是保持一种怀疑、质询、审视、揭露和批评的视角。

一事当前,即使看起来是好事,也当以质疑为先,而不是忙不迭地去叫好。

当其他文体都取向赞美之时,这个社会需要有一种文体去扮演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时评无法推卸这种挑刺的责任。

为了社会的进步,时评要担当起那种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角色。

一个再完美的政策,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它也可能有缺陷和漏洞,有政策的设计者没有想到的地方,有某种思维的死角和理性不及之处,需要目光锐利的时评家毫不留情地指出其缺陷。

指出缺陷,既是为了补上漏洞,也是为了提醒决策者对制度可能导致的问题进行先在的防范。

一个再客观的制度,由于决策者的利益立场,也可能隐含着某种利益偏向,隐藏着既得利益者某种自利的安排,这时候,时评家要目光敏锐地发现这种包裹着利益的规定,并将其挑出来,吁求更公平的制度。

一种再完美的善,它也可能隐含着某种问题,它可能在个案上满足人们的某种道德感,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却不符合普遍的正义价值。

正义优先于善,时评家这时要突破那种浅层的道德感和廉价的同情,而选择追求一种更深层、更普遍的正义。

公权力需要怀疑,而且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怀疑,这应该是时评家永远的格言。

基于公权力的侵略性和伤害性,还有其巨大的合法伤害权,应该永远对公权力的所作所为保持质疑的目光,正像政治学常识所告诫我们的,要将其想象成一个随时会作恶的魔鬼,而不是想象成天使。

不用担心这种怀疑和批判会伤害公权力的积极性,只有以不信任和“最坏可能的想象”为制度起点,才能在制度上保障一个有公信力的、好的结果。

人性需要怀疑,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自私和幽暗的。

歌颂人性伟大的任务交给那些宣传家和鼓动家们,时评家应致力于发现和揭露那些幽暗的一面,并不留情面地去防范和鞭策。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评论家应该就是这个社会的牛虻。

那些被赞美的事物需要怀疑,被捧上神坛的东西需要质疑,包裹着道德优势的人值得怀疑,喜欢把正义放在嘴里的人需要质疑,拿弱者和穷人说事的人需要怀疑。

不是只批判强者,只批判制度,只批判别人,弱者也需要批判,个人也需要批判,自己骨子里那些劣根性和偏见同样需要反省和批判,不放过所有的恶,一切成为某种定论的东西都不能逃避质疑。

这样的批判才算彻底,才是真正的批判。

我之所以强调评论者要有批判思维,还基于这样一种认知: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在一个批评不太自由的舆论语境中,当批评成为一种禁忌的时候,时评家更要争取那种批判的权利,争取更多的批判话语空间。

不能自由地批评,那么,赞美就没有意义了。

二、不可不重视的求新思维

论最大的价值在于独到,独到的评论才能体现一个评论版的品质。

评论要避免成为新闻的配角和附庸,必须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这就是观点和观察的独到,要有某种“新”东西。

避免重复那些众所周知的大道理,避免写那些每个人看新闻第一眼就能想到的观点。

简单的道德批判是思想懒惰的表现。

在一般人能想到的地方再作进一步的思考,你就会有新的发现。

第八讲 

评论的逻辑

评论是一种讲理的艺术,在我看来,这种“理”,起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是理性,其二是逻辑,其三是伦理。

理性是知识论上的,逻辑是方法论上的,而伦理则是道德层面对这个职业的规范。

三种“理”中,最基本的“理”应该是方法论层面上的“逻辑”。

看评论,一般人都注重看评论的结论,看评论者对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判断。

这是外行人阅读评论的习惯。

而在内行人眼中,作为判断的结论当然重要,但他们更注意的是方法论,即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能不能支撑结果,论证和推理合不合规则,引用的事实是不是真的,等等。

如果“方法”不对,结论再怎么符合公众的期待,都不是一篇成功的评论。

这种将论据和结论联系起来的论证过程和方法,就是逻辑。

逻辑无涉价值,它是一套比价值更优先的元规则。

逻辑学是一门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学问,听听这些概念你的头就会大了,什么复合命题、联言推理、相容和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假言推理、模态命题,等等。

不过,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文体,它对逻辑的使用牵涉不到这么复杂的概念,论证时常用的逻辑也就集中在几种基本的推理上:

演绎、归纳和类比。

五、评论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以偏概全

推不出

假性因果

假性因果,假性相关,也叫“后此谬误”(后此,故因此),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虚假的,只不过是时间上先后发生,不是因为发生在前面,就是原因,不是因为发生在后面就是结果。

历史研究上经常犯这样的逻辑谬误,因为某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前面,就把这个事件当作另外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冠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索”、“推动了进程”之类因果标签。

强迫症的一大表现,就是在毫无联系的两个事件间扯上因果关联。

评论者在归因时如果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很容易陷入这种假性因果的谬误中。

滑坡谬误

这个从名字也能看出谬误的意思:

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并无充分证据支撑该推论。

这样的推论断定,如果再往前一步踏上“滑坡”,就必定会一路滑跌到沟底,亦即假定我们不可能中途停住。

避免滑坡谬误的最好方法就是,每一步的论证都拿出充分的论据,而不能忽略条件、含糊其辞地连锁推理。

或然不能推出必然,滑坡之滑在于,用一连串弱关系、微相关的“或然”,在连环的推理中,推出一个吓人的结论。

小案例

概念偷换

这是实际中见得最多的逻辑谬误。

因为概念非常容易被偷换。

与偷换概念类似的是转移论题。

诉诸非逻辑

使用非逻辑的方式代替论证。

这些非逻辑手段包括权威、民意、情感、无知、道德、沉默、比喻等。

反问谬误

评论中经常会出现反问: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假如你是受害者,你会有什么反应以这样的反问进行反驳。

这种把人推向具体情境、逼人设身处地考虑的道德绑架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其实是一种谬误。

设身处地是不错,可是,即使我也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并不能证明我的反应是正确的。

评判一种行为正当与否,衡量的标准是法律,而不是诉诸“同情”。

“言行不一”是一种伦理问题,而跟逻辑无关。

你可以以“言行不一”来批评一个人的道德,而无法以此质问一个人的逻辑。

只要其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行为并不能否定其逻辑。

稻草人谬误

也就是“假想敌”,这样的谬误常常出现在观点交锋中:

设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耙子进行批判。

对手的观点明明是A,可为了自己批评的方便,将对手的观点推向某个极端或贴上某个标签,说成是B,然后对着B观点大加批评。

这样的谬误在争鸣中非常多,这体现了观点交锋的浮躁,不准确地解读对手的观点,而是戴帽子、贴标签或归类到某种主义,将对手的观点归类为某个公众痛恨的理念,那样就很方便自己批评了。

虚假两难

在一个向别人提出的问题中悄悄地置入自己的倾向和结论,就是复杂问题谬误。

11 

词语歧义

词语歧义的谬误很好理解,就是因词语歧义而产生的谬误,这种谬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偷换概念”。

这种谬误在纸媒的评论写作中较少见到,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是很容易发现词语歧义的,纸上线性的阅读对逻辑有较高的要求。

而广播电视评论中,就容易利用这种谬误故意偷换概念了,电视评论一播而过,没几个人会细细品味一句话一个词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歧义,是不是同音词,这种谬误轻易就能骗过读者的耳朵和眼睛。

12 

小众统计

就是仅仅根据个案作出推论。

评论写作以个人体验、个人身边事、个人观察为依据时,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谬误。

以个人体验为据,可以增加评论的附加值,但一定要意识到“个人体验”的局限性,认识到这种直接经验可能存在的边界,不能将一种小众统计和特殊个案作为普遍性的材料。

13 

实体化谬误

这是指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设的构想,当作是实在的事物所产生的谬误。

评论作者一般都喜欢用他们所学到的那些抽象的理念、理论去分析时事热点,特别要注意这种实体化谬误,当将抽象的理论用到实在的事物上时,要考虑到理论中包含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

当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现实不符合逻辑的推演和理论的推理时,不要首先去怀疑现实,更不能篡改现实以使其符合理论,而要检视一下理论本身的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逻辑真的命题,不一定事实就为真。

凡不合逻辑要求的命题,事实上一定为假;

凡是真实的命题,它必合乎逻辑学关于命题的理论。

14 

感觉谬误

就是凭表象和感觉想当然地作出的判断和推理,符合人的直觉,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

评论写作特别要注意这一点,要纠正大众的感觉谬误,而不能跟着大众的感觉谬误走。

15 

烟幕谬误

就是制造烟幕,用复杂的前缀和形容词将谬误掩盖起来,从而混淆视线。

第九讲 

评论的理性

虽然理性已被污名,但我仍认为评论应坚守理性,将理性视为评论最重要的文体属性。

理性这个词被污名,我们所做的应该是为理性正名,而不是抛弃它任其被滥用。

不能因为理性被歪曲、被利用、被当成宣传部门规训媒体的工具,评论者就放弃对理性的坚守了。

评论为什么要将理性摆在文体价值次序的首要位置因为评论不是写给自己看的,不仅仅是喃喃自语的私人表达,而是写出来与别人沟通和交流。

不像日记,日记是纯粹个人的事,而评论是一种带着浓厚公共性的文体。

在大众传媒上发表评论,就公共话题面向大众发言,是为了寻求共识和赢得理解,为了与别人分享自己对某个事件和现象的理解,为了普及某种理念和传播某种思想,为了在某件事上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理解。

既然评论是公共性的,是为了交流和说服,为了分享和传播,那一个人靠什么与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拿什么去说服别人认同你,凭什么让你的观点可以与别人进行分享那就需要介质,这个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介质就是“理性”。

你的文章只有讲理,只有坚守理性,才能使你的表达为人所理解,并实现分享、传播、说服和影响的功能。

在网络民愤前保持独立判断。

第十讲 

评论伦理、评论版与评论员

一、应警惕的一些时评病

警惕拔高和过度阐释

首先,时评人要警惕那种喜欢拔高的“升华癖”。

一事当前,总想着要对这件事赋予一些意义和光环,一二三四,体现了,彰显出,意味着,象征着 

将事件的价值进行升华,仿佛升华得越高越能显示出事情的重要,显示出自己的水平。

升华得符合事实和贴近本原还好,拔得过高,升华得过火,离事物本真、朴素、原始的含义越来越远,将不属于事物本身而纯粹属于个人立场的观念生硬地套到事件上,就容易闹笑话了,也会让人厌烦。

与无限拔高和升华类似的习惯是无限地上纲上线,过度地阐释。

上纲上线,尤其在批判的时候会充分地体现出来,给对方的错误扣一个大帽子,把对方归于某个标签之下进行批评。

过度阐释,则通常表现为对某一个个案进行远离其事实的想象和阐释。

比如,一辆车撞了一个打工者,有些人就会过度阐释成“富二代”群体的嚣张,阐释成富人与穷人的社会冲突。

一个官员与平民发生冲突,就会阐释成官与民的对立。

过度阐释者,能从一个非常细微的行为中,生发出某种宏大的意义和全称的判断,将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和宏大的价值观嵌进事件的分析,而不会就事论事就理说理。

评论圈流行着一种对评论行业的误解,认为写评论比拼的就是阐释能力,谁能作出更新的、更高的、更宏大的、别人没有想到的阐释,谁的评论就更胜一筹,“就事论事”好像是浅薄、平庸的表现。

其实,贴近事实本原的“就事论事”已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

警惕大词、俗词和套话

时评作者常会追逐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并将这些词用到标题上和文章中。

但如果用多了、用滥了、用得不贴切,看大家都用也跟着用,就让人生厌了。

评论语言应该是活泼并开放的,将民间新鲜的、有意味的语言吸纳到写作中,但也要警惕那种语言的轻浮和庸俗,拒绝陷入一种被浮躁的网言网语所裹挟的流俗之中。

大词,也是一些评论人喜欢用的语言,尤其是刚开始写评论的人,喜欢用一些从学术文章中学到的概念和术语去写时事评论。

比如“指涉”、“主体性”、“对象化”、“本体”、“能指”之类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