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924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节能减排信息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3月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行业内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管理。

行业主要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能具体如下: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3、行业主要政策

(1)国家总体政策

(2)信息产业相关政策

(3)节能减排行业信息化相关政策

(4)煤炭行业信息化相关政策

二、行业概况

1、我国软件行业基本情况

软件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主导性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产业已逐渐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柱行业,成为拉动整个电子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根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我国软件行业销售额为37,234亿元,同比增长21.68%。

近两年,软件行业的平均增速维持在20%左右,远高于GDP增速。

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软件行业市场总量近年来保持加速增长的趋势,软件行业的销售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

工信部在2014年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表示,我国将采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拓展应用市场、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五大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服务能力。

根据信息产业部历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2014年中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2.19%上升到2014年的5.85%。

从软件行业子行业上看,2014年信息系统集成与软件产品收入之和占到软件行业总收入的52%,信息系统集成与软件产品仍是软件行业占比最大的子行业。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类服务收入分别占到软件行业总收入的10%、18%。

2、节能减排及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背景

(1)节能减排信息化的背景

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能源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加深,不可再生资源的能源消耗日益加大,政府和全社会越来越重视能源问题,节能环保的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加强并最终作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长远战略发展方针。

我国节能行业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作为我国首部以能源节约为立法宗旨的综合性法律,《节约能源法》明确提出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要求“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在此阶段,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设备改造和以能耗监测为主要功能的软件系统开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同时市场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节能改造的企业。

2)2006年,我国将节能减排正式写入“十一五”规划,相关国家部委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节能有关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兴起了一批以工业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同时整个市场也逐渐开始细分,出现了部分以设备制造为主业的工业节能产品公司和以节能服务为主业的工业节能服务公司。

进而相继出现以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应用为主的综合能效管理业务公司,工业节能市场由产品节能为主导逐渐过渡到以流程优化为主导。

3)2012年7月和8月,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

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同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

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

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相应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中指出要加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计量与统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构建完整的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监测、核查体系,确保相关指标数据准确一致。

加强分析预警,研究制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预警调控方案,定期发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

随着国家对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均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需依靠先进科学的管理工具和决策分析工具,切实掌握全社会和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基础数据和过程数据,进而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过程考核和动态监管。

在此背景下,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研发能力、能够为节能减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的服务型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现阶段,中国节能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其边界和内涵的不断延伸和丰富,在政府引导、工业转型升级、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化的背景下,节能产业预计在未来将得到大力发展,中国节能市场将会进一步走向成熟,中国节能产业将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2)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背景

随着国家对能源行业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的重视,对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管理要求在近年来不断升级。

各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规划设计,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能源行业市场对IT集成、管理系统的需求得到了迅猛增长,具体如下:

①煤炭行业的稳步发展是煤炭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煤炭行业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我国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和安全程度。

2003-2013年期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在世界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为67.50%,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地位。

2014年全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达38.7亿吨,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79亿吨,我国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49.00%。

煤炭信息化产业是伴随着煤炭行业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②“两化融合”为煤炭行业信息化指明了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列为重要任务,并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因此,“两化”深度融合将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各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也将是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我国煤矿开采条件差、灾害类型多的客观情况使信息化成为煤炭工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为井工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灾害类型多、分布面广,多数矿井同时具有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隐患,是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差、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开采条件方面来说,我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少,而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456米,采深大于600米的矿井产量占28.50%,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1,000米,并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加深。

在国有重点煤矿中,地质构造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00%。

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相关的信息具有动态性、灰色性、模糊性的特点,其数据是活跃的、实时的、海量的且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企业必须借助诸如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实时分析、实时发布、及时处理,以克服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实时数据严重不足、信息传输严重不畅、分析方法十分简单、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落后局面。

④煤炭行业的兼并整合加快了信息化在全行业的推广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于2011年12月联合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安监总煤装[2011]187号)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9,535处、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吨。

经过兼并整合与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型煤矿产量占比逐步提升。

兼并整合将改变我国煤炭行业的竞争格局,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煤炭生产企业将不再简单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张与利润的提升,而愈加重视日常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

信息化作为提升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成为煤炭生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3、信息化软件供应商与上下游的关系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的上游为计算机及辅助产品、网络硬件设备、系统软件行业,下游为各级政府部门、煤炭等行业。

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

上游行业的产品质量会影响本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质量,上游产品的价格变动将会对本行业的产品价格产生联动影响。

当前,电子类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推动本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完善;上游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产品价格总体下行趋势明显,对本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国家已将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日益加强,公司重点的业务领域如电子政务、煤炭信息化、智慧城市等都属于国家长期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预计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下游行业对本行业产品先进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较高,使得本行业必须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便更好满足下游行业客户的自身业务需求和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

4、相关领域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节能减排领域信息化主要是结合工作实施过程的组织特点和产业特点,以建立健全能源环境监测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潜力,构建以目标为导向、发展为原则、机制建设为基础、资金调控为手段、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创新节能减排管理模式,集成能耗、经济、利税、污染物排放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方法科学的建立分析、诊断、预警、调控、研判一整套的过程评估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协同工作机制的形成,固化各实施阶段的执行管理流程,通过目标分解与定额分析模型比对国内外能效水平、排放限值标准,挖掘减排量化潜力,制定市场化倒逼机制,借力资金政策机遇,细化财政阶梯补助的申报、批准和发放程序,利用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两个发展目标。

煤炭行业信息化主要指通过综合自动化及在线检测、办公自动化、安全与生产技术信息化产品的应用,满足企业对生产、安全、技术、调度、设备、人力、财务、物流等业务的管理控制,将煤矿的地测信息、生产流程、安全监控、事务处理、销售管理、资金流动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加工成可以方便了解和使用的信息资源,实现生产过程及管理流程的优化配置,达到了信息完全共享,为生产矿井、集团、监管机构的分析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并通过提供丰富科学的数据分析预测、预警模型,显著提高了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及决策效率。

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市场空间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稳定而持续的巨大需求。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球IT支出将稳步达到3.80万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2.40%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在企业级软件市场方面,支出将稳步增长至3,350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5.50%,全球信息技术投资市场容量巨大。

我国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