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514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琥珀》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琥珀发现的过程。

(14---19)

《琥珀》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琥珀的形成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

(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

“约摸”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

  (“约摸”,大概估计。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

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

  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

”(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

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

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

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四、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讨论:

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

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

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

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

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

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五、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讨论:

  1.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

(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

  2.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

(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老师小结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

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附:

板书

  琥珀

  一万年前(化石、琥珀)

  夏天,热辣辣(大地的松脂)

  蜘蛛捕苍蝇

  陆地下沉,海水上涨、淹没

  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科学价值

  教学反思:

  《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

阅读课的任务和讲读课的任务是不相同的。

一般地说,讲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知本课语文基本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而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显然,这两类课文的任务是有差异的。

因此,其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琥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

理解“飒飒、松脂、柔嫩、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断绝、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1.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2.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你们见过琥珀吗?

如果见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

出示图片。

  3.最后一幅图为书上的琥珀图片:

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呢?

谁想说一说?

  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样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的。

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小组交流朗读成果,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

并说一说小组内解决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全班讨论解决。

  四、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这篇文章,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理解课文。

  1.假如你就是科学家,面对这样一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生答)

  2.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

  默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

  (3)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

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

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4.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组讨论后回答。

  三、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琥珀》语文教案4

  《琥珀》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根据一块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其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教学这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如下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课前,我让学生观看多种多样的琥珀图片及实物,介绍它们的价值,以激起学生学习这课的热情。

  二、认识“琥珀”

  1、出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包裹物等。

  2、根据所看到的图象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

  三、自学,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结合预习要求,画出文中有关写琥珀形成、发现及其科学价值的句段。

  3、细读课文,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深入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与别的琥珀主要区别在于:

它不仅有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

  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这样的一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想象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

②“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松脂的香味”与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第4—8自然段,思考:

①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

②苍蝇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们起初的挣扎是根据什么想象出来的?

  3、默读第10—11自然段,思考:

文中为什么要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

  4、读第13自然段,思考:

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与琥珀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情境教学法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琥珀》语文教案5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读准“树干、埋没、重重”等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出示树脂图片)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

这种从树枝上渗透出的黏性液体,我们称为(板书:

树脂)古代松树脂在地壳变化后,被长期掩埋在泥沙里,一万年后就形成松脂化石,也叫作琥珀。

(板书:

琥珀)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琥珀有关。

不过文中介绍的可不是一般的琥珀,而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补全课题)谁来读课题?

谁能读好课题?

  二、感受奇异,大胆推测

  1、文中有一段这块琥珀近距离的描写,就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块琥珀究竟奇异在哪?

苍蝇、蜘蛛)

  2、琥珀的种类很多,有蜜珀、花珀、血珀等。

其中包裹昆虫的琥珀称为虫珀,也叫灵珀。

灵珀是琥珀中最珍贵的,像这种包裹两个完好昆虫的更是绝无仅有,珍贵之极。

那这两个小家伙是如何跑进琥珀里的呢?

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就是根据这块琥珀推测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推测)谁能说说推测是什么意思?

(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想象。

  3、就请同学们也来根据这已知的事物想象一下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预设生: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一天,一只苍蝇在树林里飞累了,停在一棵松树上。

一只蜘蛛看见了,想把苍蝇当作美餐,于是它慢慢爬过去。

正当蜘蛛扑过去的时候,一滴松脂落下来,把两个小东西一齐包在了里头。

  注: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4、对于他的推测有什么不同意见?

  根据你们的推测,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在蜘蛛、苍蝇间的一件事。

那么你们的推测与作者有何不同呢?

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文中哪几节写了这个故事。

  三、学习1-8节,正确复述故事

  1、文中有些词在读时要注意,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媒体出示:

飒飒、掸掸、拂拭、黏稠

  2、这些词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要注意读准多音字)

树干、重重包裹、当作

  3、刚才同学们轻声地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哪几小节写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4、就请学号是1——8号的同学分节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刚才你们推测的故事,在不同之处作上记号,等会儿进行交流,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找的不同之处最多。

  5、你们推测的和作者推测的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交流不同之处)

  6、你觉得这些地方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写呢?

  如:

一万年前和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大松树和松树一个夏天和一个夏天的晌午一大滴松脂和一滴松脂

  师:

看来作者用词很准确,写得也很生动。

  7、那么还有哪些内容是你们没想到,作者却写到的呢?

就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找到后,也请作上记号。

(交流没有推测到的内容)

  8、你觉得这些内容是不是一定要写?

松脂继续滴太阳火辣辣远处有海等

可见作者推测得合情合理而且十分严密,使得这个科学小故事引人入胜,让我们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这也是科普文章的一个特点。

  9、就请同学们根据板书提示,再来说说这个故事,尽量做到推测严密合理,用词准确,语言生动。

小声准备。

  课后小结

  四、小结复习

  1、齐读全文

  2、按下列词语的先后顺序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看见想象推测知道

《琥珀》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1、琥珀形成过程课件。

  2、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揭题,板书课题。

(学生可能提出:

它是怎样形成的?

谁发现的?

  2、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学生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你可以介绍自己记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某个生字的读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

  (4)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

(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形态)

  三、学习琥珀样子部分。

  1、图文对照,认识琥珀的样子。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

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确:

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1、熟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块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琥珀,同学们提的问题还有一个没有解决:

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出示)

  二、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

  

(二)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条件。

  1、描写松脂球形成的过程是哪些自然段?

  2、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3、学生汇报、交流。

  

(1)夏天,阳光强烈。

  

(2)老松树

  (3)苍蝇、蜘蛛巧遇松脂

  (4)松脂继续滴下来

  4、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

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

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5、学生独立赏析课文。

  ①“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

  ②“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小心翼翼)

  ③“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事情发生得巧极了)

  ④“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

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

  ……

  (三)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

  讲得真好。

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又需要哪些条件。

  1、谁还记得古生物变成化石这一知识我们曾经在哪一课学到过?

《黄河象》你还记得必需几个条件吗?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如果是,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3、这说明任何古生物变成化石所需的条件基本相同。

这部分讲化石的形成,为什么又提到了苍蝇、蜘蛛?

(如果说不出)师出示有关句子。

(请你读有关的句子。

)“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四)课件展示琥珀形成的过程。

  三、了解想象的依据。

  1、引导学生阅读13-18自然段,讨论想象的依据。

  四、了解课文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1、(出示)动脑筋:

《黄河象》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

先讲_________,再讲_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_。

《琥珀》这篇课文,作者是先讲_________,再讲_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_。

  五、当解说员。

  这一个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老师昨天上网,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我想:

假如我们班有同学被招聘上了,那该有多棒啊!

同学们想试试吗?

  1、(出示)招聘广告:

  天宇博物馆招聘优秀解说员,应聘内容:

以“琥珀”为题材,运用优美语言,按一定顺序向参观者解说琥珀。

  学生练习。

  汇报。

  2、假如你是馆长,你会招聘谁?

(颁发聘书)

  六、拓展延伸:

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

《琥珀》语文教案7

  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流浪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

  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与(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教学准备

  1.晓拍卖物或仿制品以及挂图。

  2.收集有关琉璃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激起,揭示课题。

  出示瑰油实物或者挂图。

(板书课题。

)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什么是琥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流浪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2.字词检查。

  (l)读准字音:

脂(zhi)渗(shen)拭(Shi)澎湃(pengpai)

  

(2)注意字形:

辣湃拭黏

  (3)多音字:

黏(nian)黏稠(zhan)黏贴

  (4)理解:

拂拭——掸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三、结合预习,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1.叙述顺序。

  故事发生的时间(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过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

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发现过程(第13~17自然段)。

  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第18自然段)。

  2.比较和《黄河象》一课的叙述顺序有何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