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493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李秀芳、石茹花、朱利红、孙来振、胡俊星

一、课题的意义

中小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实际教育效果却差强人意。

深入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违背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

从反思中不难发现,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另外,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际看,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

它既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这对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

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鉴于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生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

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找出解决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主要弊端的对策与措施,而且也可以探索出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下如何进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以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需求。

对中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

”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由于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多,大多由奶奶、爷爷照管,而很多学生的奶奶、爷爷连字都不认识,学习上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德育方面主要管学生的温饱,其他方面没什么精力对学生进行管教,没怎么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

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德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班风、学风、校风。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适应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实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

(1)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

 ①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把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②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对学生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③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强对学生青春期健康心理、交往、恋爱观的教育以及行为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④良好的学习习惯。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法宝,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研究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要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切人点,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

  

(2)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①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礼仪常规》等,规范学生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为使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日见成效,将《规范》、《守则》、《礼仪》编成小册人手一册,要求每位小学生熟记在心,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给予量化。

学生在明确了细则之后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古人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从小事做起。

许多中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

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向雷锋学习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养成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慢走右行,见到班里门窗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上学衣帽整齐,放学站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却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种积累。

②用良好的师生行为陶冶学生。

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行举动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

另外,号召同学们向学校里、班级内、小组中遵守纪律、成绩优异、品行良好的同学学习,进而达到将不良行为同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③用制度强化。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这就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制约。

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课教学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小学生在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

在此基础上,让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写出计划安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

做好一朝一夕,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在长期熏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中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中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利用好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

如组织小学生到街道驻地、敬老院、集市、工厂去锻炼、实习,组织队员举行莒南一日游活动,参观卧佛寺公园、天马岛、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旧址、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小学生情操的目的。

⑥及时总结,奖惩结合。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

注意随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利用红白菜单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利用升旗仪式、校会、班会、队会等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让全体同学了解,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二是调查任课教师,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2)文献资料法: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途径。

(3)个案研究法:

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行动研究法:

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5)经验总结法:

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四、研究进程和主要研究工作

我们以八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一)第一阶段(2014.09------2014.11):

研究的准备阶段

(1)面向所在年级任课教师问卷调查:

八年级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行为习惯主题词。

(2)面向所在班级全体学生调查:

(3)合并教师、学生问卷产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题词候选主题词,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最终确定最有价值的良好行为习惯主题词主题词。

(二)第二阶段(2014.11------2015.4):

研究实施阶段

在前阶段准备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教研活动,邀请县专家对“培养学生良好学惯”进行了专题讲座。

学校课题组加强了对理论的学习,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并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全体实验教师转变了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的熏陶,激发了老师们参与实验的热情。

为了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月评”的常规教育活动。

1.编制学年德育活动计划

(1)将确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主题与学年时间结合列出班级德育活动计划运行表,注意:

①突出良好行为习惯德育主题词;

②时间一般以一周为单位;

③结合时间段内具体特点,如国庆节等节假日;

2.编制每周德育课程内容

(1)围绕一周主题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收集资料:

①主题解读:

简要解读本周主题词,使学生明白主题的基本含义。

②励志名言:

辑录本主题下的名人名言,经典美文,总字数因年级而异,尽量不超过100-500字,内容要贴近学生,便于理解,便于保持学生兴趣。

③经典故事:

辑录本主题下的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视频、图说等形式,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保持学生兴趣,方便学生理解。

④体验感悟:

要求学生写日记,谈感悟,每人每周提供一篇心得体会。

日查:

每天由学生会成员根全天对各班进行细致检查,量化评比。

设立卫生安全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周结:

在周一班会上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评选红旗班级。

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堂上每位科任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困生转化案例,每学月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困生辅导记录,耐心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例如:

教师处处带头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

课内课外都要讲好普通话,带头营造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事事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

如:

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做家务的习惯。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不断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第三,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每学期请得胜派出所的民警、泸县交警五中队和宋观社区的领导来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第四,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队教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诚信评价”、“评选诚信小标兵”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

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诚信小标兵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第五,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建立校园文化走廊。

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美化绿化校园,办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黑板报,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成果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

(2015、04------2015.10)

实验效果分析,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推广经验成果。

本阶段主要是筹备结题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进展

  自开展《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课题以来,我班的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学生自主管理为特色,以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础,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健全德育制度,使德育管理精细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精致的管理制度,会对德育工作的效果和学生的行为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1、细化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方法等详细地列入计划之中,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认真设计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班会课等具体内容的安排。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学校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级工作月考核细则(由模糊评价到量化评价)及学期考核制度。

在学生方面,学校以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等活动,控制如“乱抛杂物、随地吐痰、仪容仪表、言行失范、不戴校章”等细节性的不良言行,提升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意志力、注意力”水平。

 3、强化德育工作考核。

我校每天由德育处安排了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值日,对全校的班级实行随机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并及时反馈。

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后进的有压力。

(二)、降低德育重心,使德育要求精细化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降低德育重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好的个人修养才是当务之急。

把距离学生最近的事做好,是我们工作的策略。

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各项守则,让每一个学生完全熟悉学校管理制度,自觉适应学校管理要求。

我们细化了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利用班会课时间和课前五分钟安全警示教育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发言,让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熟记于心,从一言一行的小事中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学生明确在学校应该干什么,怎样干才最好。

让学生们从“上好一节课,做好一节操,扫好一次地”做起,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让他们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怎样做才是有修养的表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自主管理精细化

  “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

德育的主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我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升华,实现自我超越。

  2、在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满足自我发展的精神需求,塑造良好的自我人格形象。

  3、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体,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

  (四)、开展主题教育,使学生活动精细化

 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课外活动,做到主题活动系列化、社会实践经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

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学校主流文化,让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得到规范,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学生的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闪耀光芒。

  五、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作为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已经成功地开展了一年,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置课题研究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养成教育之中,并结合在学校和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之中,促成了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校风、班风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参研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活动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育人目标更为明确,课题组成员特别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注重积累经验,认真撰写课题论文。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新的一学期里,由于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学生各种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各种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有多名学生获得市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六、研究的反思与下阶段设想

  在围绕课题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应是中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并具有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教育层次;

明确的行为目标、具体细致的训练方法,且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才能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但我们也看到,精细化管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也离不开责任心的支撑。

  因此,我们认为,德育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来体现出来的。

一心渴望奇迹,追求奇迹,奇迹却无影无踪;

甘于平淡,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一丝不苟地抓严每个细节,奇迹却不期而至。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精细化管理的主线,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方向主要达到以几方面:

1、逐步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和德育队伍建设。

  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建立健全一套全新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使学生成长为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既能顺应时代发展,又能有丰富精神世界。

  3、通过研究,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学校德育管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这方面拟聘请专家多多给予指导。

  4、继续深化、完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汇总、整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