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488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赖以教育孩子的唯一资本,是来自祖父母当年教育自己的一点亲身体验,或者是从周围朋友、同事那里借鉴来的一些感性经验。

由于缺少专业的理论指导,缺少对当今社会背景下孩子成长规律的理性把握,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难免好心办坏事,巨大的付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有些父母在经过艰苦的探索后往往陷入困惑而不知所措。

有的家长说: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里时非常听话,而到了家里可不怎么听话?

我想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可能在家时候,家里比较宠爱,造成了在家里我最大一切都得听我的,平时也不要求他们做什么事,开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

另一方面可能你们的孩子处在一个班集体中,他也要面子,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办到。

同时在班集体中形成了相互监督、都要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或是一种促进努力的动力,所以人人都能力争做得更好,我想真有了这种压力或动力的长期作用,使得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也真是在这种压力或动力的作用下才使得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形成各种良好习惯,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在平时的学生、生活、活动中外显为良好的素质。

我想我们每一位家长只要在家庭教育方面,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持之以恒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你的孩子的素质一定很棒。

曾经听一位家长抱怨说:

现在教育孩子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是的,“老办法不管用”。

我们无法重复上一代人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传统的甚至是封建的家庭教育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其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如不 敢为天下先,不鼓励创新,害怕打破常规,认为听话就是最好等等。

每天在孩子上学的时候都要嘱咐一遍:

“听话,别惹事儿,早点儿回来。

”但是,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当我们推开窗子看世界的时候,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再也无法死守古训了。

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不能用与时代脱节的办法来对待他们。

孩子不再接受,也不应该接受你原来的那一套了。

“新办法不会用”。

作为父母,知道老办法不行,有些孩子常常让父母头疼不已。

但是,我们又都忙于生活和工作,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去探讨一下有关现代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一些现代家庭教育的信息。

而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孩子的体验都是一次性使用的,经验的到来总是在孩子成长之后。

就像的家长在我们家访时对教师说:

“没有经验呀,当有了经验,孩子又长大了。

我们现在只能把孩子当成试验品,摸着石头过河。

“硬办法不能用”。

有的家长对孩子动不动就动手,结果,孩子练成了“一身铁骨”,不仅没教好,反而惹来孩子对父母的仇视。

相信我们很多家长都看到过报道,现在孩子伤害父母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软办法不顶用”。

有的家长无奈中对孩子迁就,说好话,以满足种种要求来换取孩子的合作,可长期下去,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拿父母当回事。

孩子成了家里的太上皇。

所有这些就对我们每位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去学习现代家教理论,才能更好地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二、要深刻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由于血缘关系、生活保障关系将家长和孩子联系在一起,而家庭教育又是由家长和孩子一同完成的一种教育。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其它任何形式的教育也替代不了的。

(一)家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前途

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都已经感受到,如今这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们的孩子长大后面临的将是更激烈的竞争,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这种竞争中胜出呢?

是那些既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

六七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变化比较大的时期,是人生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一般来说,重视家教、方法正确的家庭,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重视家教,但方法不对头的家庭,小孩健康成长就会打折扣;

而在家教态度和方法都不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问题比较多,后果也比较麻烦了。

无论你以前的家庭教育如何,都希望你从现在起,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切都还不算晚。

但如果你到现在还不能引起重视,等到孩子大了,什么习惯、性格都定型了,想改就来不及了。

(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

在我们周围,一些人在工作上、事业上是成功者,走在街头,人人尊敬,而在家庭教育上却是失败者,孩子的“不争气”、“不成才”给他们本可以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人生留下莫大的遗憾。

家庭教育方法对头,效果好,那么家庭生活更加幸福;

反之,家庭整天生活在一种来自社会和孩子的压力阴影之中,甚至家庭不和睦,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事实上许多家庭中夫妻的分歧和矛盾大都与孩子有关,往往是由于教育孩子的态度、方法、效果引发的。

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父母脸上有光,可以引为自豪和骄傲,扬眉吐气一番;

而一旦孩子走向堕落,甚至违法犯罪,父母则愧对世人,挺不直腰杆。

(三)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方法正确、态度好、效果好,孩子在学校表现就比较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就能够顺利进行。

家长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和老师得到理解和配合,会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对你小孩的情感投入和关怀自然会多些。

反之,家长自以为是,不理解、不配合学校的工作,甚至诋毁学校、诽谤老师,老师前往家访还冷落老师,这实质上是在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怨恨和对老师的轻视,必然影响老师的情绪和教育效果。

不光学校和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受损失的还有你的孩子!

你对自己的孩子都不关心,老师每天要面对数十个学生,自然就难以对你的孩子倾注特别的情感。

(四)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位,孩子当然就是社会的一员。

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稳定。

反之,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效果不好、方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林堂县一赵家,有兄弟5人。

父亲赵升海是闻名乡里的火爆脾气,管教儿子肯下狠手。

大儿子被打掉两颗门牙,三儿子被打断左腿骨,小儿子更是身上的伤从没断过。

五兄弟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得跟父亲一样暴烈、野蛮、冲动。

他们把在家里所受的气全发泄到别人身上:

老大因班长批评了一句,就把班长打得鼻青脸肿还烧掉了班长所有的书;

老二因抢课桌、“争地盘”,多次把同桌同学砸得头破血流;

老三经常在放学后堵住校门口,收取学生的保护费;

因老四调戏女同学被学校处分,老五纠集一帮人将校长家砸了个稀烂。

初中毕业后无事可做,五兄弟群殴械斗、砸抢店铺、拦路抢劫……不到一年就成了横行乡里的流氓头目,号称“赵家五虎”。

赵家五兄弟(最大的20岁,最小的16岁)被判一年零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徒刑。

老大在法庭上喊道:

“我们有罪,我爸打我们就没有罪吗?

我们变成今天这样,都是我爸打出来的!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

1.总内容:

包括两方面,一是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二是家庭所特有的:

情感教育、健康教育、社会生活技能教育。

2.总侧重点: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分工,家庭教育侧重对孩子的品质修养、生活技能、社会知识、身体素质培养等。

3.阶段侧重点:

小学低年级抓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中年级重在开发潜能,防止落伍,培养意志;

高年级侧重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升中学的准备。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

没有专门的教室和完整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计划和内容,任何时候、地点、事情都可以进行教育,洗衣做饭、上街买菜、走亲访友、娱乐旅游、生活、学习,都可以教育。

2.随机性:

没有明确周密的教育计划,主要是随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和生活事件的性质不同以及孩子的年龄、性别、身心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3.个别性:

基本是一对一的个别教育,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

家庭教育是长期的、连续的、终身的,父母是连任教师。

四、要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就要避免进入一些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主要存在哪些误区呢?

(一)放弃责任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说:

世界上有三件事最难,第一是安邦治国,第二是精神分析,第三是为人父母。

社会越发展,父母就越难当,有关孩子的问题就会显得越来越复杂。

很多父母看着孩子摇头说:

现在的孩子太难搞了,怎么就不象我们那个时候呢?

所以一些家长也以种种理由来放弃或者说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

有的家长说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教育孩子;

有的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

有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了;

有的索性就把孩子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年不管。

另一种则是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只关心小孩的衣、食、住、行,甚至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生活需要,但就是不认真教他学习与做人。

学校老师说,最怕的就是把一切推给学校的家长。

不是你交学费就给孩子交了成长成才的保证金。

不错,学校是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每一个孩子,但是再好的校长、老师也不能代替家长的作用啊!

(二)自身不正

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

甚至影响带坏自己的孩子。

《中国青年报》有一次对143名少年犯进行调查,结果来自行为不检点的家庭的占26%,家庭不和睦的占70%。

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未成年的孩子最善于模仿,所以父母一定要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好的示范。

有一位母亲很希望孩子能成才。

他自己省吃俭用,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自己上班时得过且过,下班时敷衍度日。

他常说:

我这辈子是没什么出息了。

我的儿子比我能干,只要他将来考上大学,我这辈子就别无他求了。

可惜孩子偏不争气,不爱学习,不爱劳动,对同学不关心,对集体不热爱,上初中时就已成为班里的差生。

其实这孩子成为差生,他母亲有一定的责任。

母亲对儿子的做法是养而不教。

她工作时得过且过,无所追求,下班后也敷衍度日,这种不求上进、混日子的生活方式为儿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

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孩子。

你们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可是,我们周围有许多父母,他们对孩子要求很严,对自己却十分放纵。

他们叫道孩子要遵守学校纪律,自己上班却自由散漫;

教育孩子要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自己却常常整夜不归玩扑克、麻将;

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粗话、脏话不离口。

这样的教育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因为父母的言传与身教自相矛盾。

教育孩子,不要只是言传,其实,身教更重要。

(三)期望过高

家长对孩子的适度期望,对小孩有激励作用,但有的家长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实际,只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要求,这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一是家长恨铁不成钢而打骂孩子造成悲剧。

但有一点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大多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就可以了,但到了小学,家长就觉得孩子正式上学了,要考试了,要排名了,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就随之而来。

其实,在这种期望中,有两个层次:

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学到知识,另一方面,是关系到自己的面子问题。

所以希望家长们能有一个平常心,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名次等等,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就看你是否能开发出来。

曾经发生的夏母打死自己亲生儿子夏斐的悲剧就是非常典型的。

夏斐因成绩没有达到母亲规定的分数而被其母亲打死,最后母亲自杀。

在杭州、武汉等地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阳春市一个13岁的男孩子因学习成绩不好而遭母亲经常打骂,甚至捆绑,不给饭吃。

9月6日晚上黄母用铁丝捆绑住孩子的双手将其吊在屋梁上,第二天早上6时30分,孩子说自己不行了,要求母亲将自己放下来,母亲不予理睬,7时许黄母买菜回来,发现情况不妙,马上将孩子送医院抢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二是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山西省就发生了一起小孩因不满家长给予的压力而试图用老鼠药毒死自己的母亲(幸好药是假的)。

有的小孩用砸烂钢琴的方式来进行反抗。

在金华市发生了中学生将母亲杀死的事件,原因就是母亲对儿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令孩子感到无法达到母亲的要求。

(四)重智轻德

有的家长认为成绩好,聪明伶俐就是好孩子,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和分数,其他一概不管,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质教育。

在上海闵行区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原本老实本分的年仅14岁的少年,只为10元钱,竟将邻居家的老太太残忍杀害。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由于第二天要考试,当天就提前放学了。

提前回家的张潮并没有去做考试前的准备工作,而是拿着螺丝刀、尖嘴钳,去撬邻居家的门。

在屋内居住的老太太听到响声,就急忙开门查看。

张潮便随老人进入屋内,并向老人索要10元钱。

老人不给,并说要把此事告知其父母,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张潮恼羞成怒,竟用手中的螺丝刀猛刺老人,老人身负重伤当即倒在血泊中。

此时,张潮自知闯下大祸,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跑到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还在痛苦中呻吟的老人活活劈死。

案发后,张潮被公安机关拘押审查。

张潮所在的学校和居委会,对此事都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在他们看来,平日里文质彬彬的张潮是个好孩子。

在班里是体育委员,与同学相处得也比较融洽,更没有不良行为,偶尔被老师批评,还会脸红。

在社区里也能尊老爱幼。

学校校长在谈及此事时说:

“学校对一些成绩较差、有某些行为偏差的学生实行重点教育,可对于类似张潮这样的学生,在人生观和法制观上的教育却相对较少。

当今我们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都存在着这样的偏差,认为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不错,就是好孩子,就放松了对他们进行道德观、人生观、法制观的教育。

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设施迅速普及,港澳台录像、电脑网络、游戏机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往往会侵蚀孩子的心灵和意识。

像张潮这样的孩子在披着“乖孩子”的外衣的同时,其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一种极度自私的反社会的人格倾向。

(五)方法不当

1.简单粗暴——沈阳一位8岁的孩子,被父亲一记耳光,猛踢两脚送上西天;

武汉一位孩子被父亲边捆绑边数落,吊在梁上致死;

贵州一位孩子死里逃生,腿上屁股上留下二道由父亲用火钩烙下的红黑相间的伤痕,肚皮与烧焦的猪皮一般……这些报道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许多父母对子女教育视同喂牛养马,栽花种草一般,其方法之简单,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不能不使人对某些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资格问题产生疑问。

许多父母虽然还不具备“第一任教师”的资格,但谁也不能请这些父母下岗——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们的作用。

这是一个大难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父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要求不一——

(1)前后不一;

(2)宽严不一;

(3)父母不一。

造成小孩无所适从,有空子可钻,后果十分严重。

3.乱请家教——不管需不需要都乱请,花了钱还得到负作用。

一位家庭教师说,她带的一个学生,已经上初一了,说是请家教,其实就是陪做作业。

这个孩子家中很有钱,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请家庭教师,现在这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教师不到就不做作业。

4.闭门施教——深圳某教育机构在对1500名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调查中发现,当孩子空闲时,48.8%的家长让孩子继续温习功课,47.4%的家长让孩子读课外书或发展业余爱好,只有3.5%的家长让孩子出去找同学或朋友玩。

家长的心态非常明显,就是想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学习。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孩子的封闭,孤独,孩子往往会把家看作“监牢”。

5.过度保护——在一些家庭,孩子生活上的一切均由家长包办代替,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优待,怕孩子吃苦受累,后果是孩子独立意识差,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得不到锻炼,人格和身心也得不到正常发展。

温室里是长不出大树的。

有小学生的家长代孩子值日,扫地擦黑板,作业由保姆代做,放学了留在教室等保姆抄黑板上的数学题。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诉说她的苦恼:

她的孩子已经十一岁了,还要喂饭,帮他系鞋带,整理书包,削铅笔等等。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儿子从小体质差,她怕累着孩子,过度保护,完全的包办代替造成的恶果。

6.一味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地满足,百依百顺。

惟恐孩子不满意,有时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使得孩子变得自私和横蛮。

2000年4月30日长春市一13岁的学生,因向父母要500元跟同学去旅游,父母怕孩子太小,不放心没有答应,儿子当即表示不想活了。

由于平时孩子经常以死要挟家人,父母不在意,半夜发现儿子说胡话,又呕又吐,追问下说是吃了一大把安眠药。

送医院急救,5月2日出院,当天晚上又住了进来。

因为借照相机给同学,父母说了几句,又吃20片安眠药。

出去几天,7天后又再次入院,原因还是要求得不到满足。

有个小学生王波,平时学习成绩较好,零花钱从未断过,几乎是要多少给多少。

今年开学前,王波向父母要钱,父亲不给,他就将家里的一卷皮线弄断,拿出去当废品卖了。

父母知道后大怒,在儿子的头上轻轻敲了几下,王波想不开,上街买了瓶老鼠药喝下,后抢救无效死亡。

7.评价极端

有些家长会当众过高地赞赏自己的孩子,使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甚至会因为家长的夸奖,把别人的批评不当一回事,从而导致孩子盲目自大,形成自我中心。

而有些家长故意抬高别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想通过与别的孩子的比较来激励自己的孩子,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总是觉得不如别人。

8.要求苛刻

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将来就能出人头地。

所以,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求孩子每次考试必须取得好成绩,这样就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些家长主要关注对孩子智力开发,过分重视“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父母未取得或未能实现的都想在孩子身上得到满足,不注重科学教育,甚至拔苗助长,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要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原则与方法

(一)家教原则

家庭教育中要把握这样一些原则:

以身作则、严慈相济、平等尊重、因人施教、教育一致。

如何遵循这些原则呢,刚才在讲到家庭教育误区时已经融入了这些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家庭教育的规则及基本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务必使孩子接受自己,这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孩子不接受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地位,毫无威信可言,任何教育终究会归于失败。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接受自己呢?

1、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权利,平等地与孩子相处。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是被当作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来对待,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能得到父母的尊重。

而要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的关系,这一点说来比较容易,大多父母也懂得这道理,但是真正平时在与孩子的相处的过程当中,就很难真正做到与孩子平等。

家长可以蹲下来或者都坐下来,用平视的目光与孩子交谈。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怎样才能算是做到平等了?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拿一个录音机,把自己和朋友聊天以及与孩子的交谈分别录下来,然后仔细分析两种情况下讲话的声音和方式,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与同事或朋友说话时应该是比较随和的,不会声音很大,或是一种商量的口气,而与孩子说话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式口气,甚至大声训斥。

2、除非父母有把握改变孩子,否则不要轻易要求和指责孩子。

不管父母的主观愿望如何,不管你对孩子倾注了多少关怀和期待,一种普遍存在的形象是:

父母付出越多,得到反而越少。

唠叨和指责在拉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因此除非你的要求和指责孩子能够接受,否则,暂且什么也不要说,等待机会来临。

3、父母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

很多父母自己承认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其实分析原因很简单,就是父母没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要真正做到也是不容易,但称职的父母必须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父母必须演好“老师、朋友和学生”三种角色。

一是老师。

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懂的比孩子多,所以应随时给孩子教育和引导,告诉他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道理。

二是朋友。

朋友对孩子的影响的是父母所不能替代的。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更希望父母是自己的朋友。

父母也只有在成为孩子的朋友以后,才能做好老师。

三是学生。

要当好孩子的老师,还必须当好孩子的学生。

这里面有两方面含义:

首先,要教导孩子,父母必须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父母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去感受、去欢欣、去鼓舞。

而这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就得先做学生。

其次,在很多方面,孩子也许比父母知道得更多些,更大胆,思维更有创造性,(电脑、绘画、棋等,父母都可能不如孩子)做父母的就应该以小学生的姿态去尊重、欣赏和赞美孩子,将孩子放在老师的位置上,使他们从中获得一种鼓舞的力量。

父母必须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是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情景发生变化后,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角色状态应作相应的变化。

当孩子需要训导和约束的时候,你应该演好老师的角色;

当孩子需要平等交流的时候,你要演好朋友的角色;

当孩子找到了展现自己的舞台的时候,你需要演好学生的角色。

三个角色状态有着是互相交错,彼此重叠的,但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你必须恰当的演好你的主导型角色。

六、给家长提出几条建议

最近,美国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出了10条建议:

1.尽量多表扬孩子;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3.经常给孩子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目标;

4.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

5.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

6.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

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

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

9.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

10.要使孩子重视上学,重视功课,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