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6096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精计的使用Word文档格式.docx

35.1

59.6

81.2

4.6

31.6

90.8

40.0

61.4

80.8

5.1

33.1

90.5

63.4

80.4

5.5

34.5

89.7

50.2

65.4

80.0

6.0

35.8

89.2

54.0

66.9

79.8

6.5

37.0

89.0

69.6

79.6

6.9

38.1

88.3

64.1

71.9

79.3

7.4

39.2

87.9

70.6

75.8

78.8

7.9

40.2

87.7

76.0

78.6

8.4

41.3

87.4

81.8

78.4

8.9

42.1

87.0

86.4

78.2

9.4

42.9

86.7

89.4

78.15

9.9

43.8

78.3

10.5

44.6

86.2

酒精计是用来测量白酒或者酒精溶液里面酒精含量的。

测量方法如下:

在标准温度下(一般是20度)将酒精计垂直放入酒中,待稳定以后,上面和液面平齐的读数就是酒精含量。

酒精计操作规范

1目的

规范酒精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检测数据正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的测量。

精密酒精计单支分为:

0-10度,10-20度,20-30度,30-40度,40-50度,50-60度,60-70度,70-80度,80-90度,90-100度,10个型号。

分度值0.1度,精确度±

0.1度。

【测量原理】酒精度计的原理应该是根据密度计的原理设计的,我们知道乙醇的密度是小于水的,而相应的酒精(乙醇)度越大,那酒的密度也越小而浮力也越小。

酒度计就是根据这种差异而算出乙醇的含量的。

 

测量酒精酒度通常用酒精表,酒精表又称酒精比重计。

酒精表是根据酒精浓度不同,比重不同,浮体沉入酒液中排开酒液的体积不同的原理而制造的。

当酒精计放入酒液中时,酒的浓度越高,酒精计下沉也越多,比重也越小;

反之,酒的浓度越低,酒精计下沉也越少,比重也越大。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酒精的度数,表示酒中乙醇的体积与酒体积的比化为的百分数,以V/V作为酒精度的单位。

例如:

7%(V/V),其意思是100单位体积的酒中含有7单位体积的乙醇,也表示100升酒中含有7升的乙醇。

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ol.”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3.分析步骤

将试样液(密度瓶法制备)注入洁净、干燥的量筒中,静置数分钟,待酒中气泡消失后,放入洁净、擦干的酒精计,再轻轻按一下,不应接触量筒壁,同时插入温度计,平衡约5min,水平观测,读取与弯月面相切处的刻度示值,同时记录温度。

根据测得的酒精计示值和温度,查表,换算为20℃时样品的酒精度。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0.5%。

【使用方法】

测量浓度时,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注意不要倒得过满,再把温度表和酒精表放入量筒里不要贴筒壁,稍等片刻,目光平视看准温度与酒度,通过《酒度、温度换算表》,然后查出标准(20℃的酒度)。

使用酒精计测量酒度时,应注意:

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酒精表面与酒精计长轴的接触处会出现弯月面。

因此,我们在读数时,应以水平面为准

4工作程序

4.1仪器配件

4.1.10~100℃工业、实验玻璃温度计(1支)

4.1.20~30规格酒精度计(玻璃浮计)(1支)

4.1.330~60规格酒精度计(玻璃浮计)(1支)

4.1.460~100规格酒精度计(玻璃浮计)(1支)

4.2操作步骤

4.2.1把欲测量的酒精先盛入玻璃量筒内(量筒容量不小于300毫升为好),酒精内不应有脏物或混浊现象;

4.2.2将温度计擦净竖立于玻璃量筒中(酒精温度应在0℃~40℃范围内,否则应升温或降温),然后再将30~60的酒精计擦净徐徐的沉入玻璃量筒中,这时会出现三种情况。

4.2.2.1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这样可准备读数。

4.2.2.2液面低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歪斜,这时可将酒精计取出更换0~30规格的。

4.2.2.3液面高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沉底了,这时也将酒精计取出更换60~100规格的。

4.2.3读数

当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静置5分钟后即可读数,读数位置是液面与分度标尺相切的地方(按下缘读取)记下酒精计示值,同时读取温度计示值。

4.2.4查表(温度在0~+40℃范围内的酒精浓度的换算)

在换算表的横向上查记下的酒精计示值,在换算表的纵向上查找温度计示值,二者都查到后,再看酒精计示值从上往下查,温度计示值从左往右查,二者相交处的数值即是欲测量酒精的实际浓度。

4.2.5根据检测结果,记下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数值。

4.3注意事项

4.3.1温度计

4.3.1.1温度计必须按规定的浸没深度或按尾部长度浸入介质测温,可得准确示值;

4.3.1.2温度计浸入深度:

50mm。

4.3.1.3局浸温度计在使用时,室温高于或低于25℃,必须进行修正,才能取得准确示值。

修正计算公式,参照如下:

温度计的示值允差℃

感温液体

温度计上限或下限所在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

0.1

0.5

1.0

5.0

局浸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

-100~<

-60

4.0

-60~<

-30

1.5

-30~+100

3.0

>

100~200

200~250

200~300

7.5

300~400

12.5

400~500

500~600

4.3.2玻璃浮计

4.3.2.1浮计使用前必须全部揩拭清洁,不得用手直接擦抹;

4.3.2.2最高分度线以下切勿用手握持,以免影响读数;

4.3.2.3液体温度与浮度标准温度不符时,记取之读数应予以校正;

4.3.2.4读数时须注意浮计与液面接触处应有良好之弯月面,否则读数不准,须重新清洁管茎后再行读数,作精密测定时,应以同样方法测定若干次,取其平均值;

4.3.2.5读数时,除特殊规定外,如弯月面上缘读数,均以液面之水平线与浮计管茎相交处读取之;

4.3.2.6浮计应妥善保管,不得置于易受震动及温度骤变之处;

4.3.2.7如发现分度纸位置移动,玻璃管裂痕、挫伤和表面有污秽附着而无法去除时,该浮计立即不能使用。

4.3.2.8玻璃浮计允许误差为±

1个最小分度。

4.4《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见说明书附表。

4.5使用完毕后将可仪器进行清洗擦揩干净,并按规定摆放位置放入包装箱。

5相关文件

《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

6记录表式

《现场检查笔录》

二、酒精计法

1.原理

用精密酒精计读取酒精体积分数示值,查表进行温度校正,求得在20℃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2.仪器

精密酒精计:

分度值为0.1%vol。

3.分析步骤

将试样液(密度瓶法制备)注入洁净、干燥的量筒中,静置数分钟,待酒中气泡消失后,放入洁净、擦干的酒精计,再轻轻按一下,不应接触量筒壁,同时插入温度计,平衡约5min,水平观测,读取与弯月面相切处的刻度示值,同时记录温度。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0.5%。

三、新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变化

1.新标准中仲裁法的名称由原标准中的比重瓶法改为密度瓶法。

2.新标准增加了冷却水的温度,宜低于15℃。

3.新标准增加了沸腾后的蒸馏时间,应控制在30min-40min内完成。

4.新标准中规定测定的平行误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0.5%,原标准中规定测定的平行误差不得超过0.2%(V/V)。

四、讨论

1.样品在装瓶前的温度必须低于20℃,若高于20℃,恒温时会因液体收缩而使瓶内样品不满带来误差。

2.当室温高于20℃时,称量过程中会有水蒸汽冷凝在密度瓶外壁,而使质量增加,因此要求称量操作非常迅速。

为此,可先将密度瓶初称一次,将平衡砝码全部加好,然后将密度瓶用绸布再次擦干,放入天平,迅速读取平衡点刻度。

3.密度瓶所带温度计,最高刻度为40℃,干燥时不得放入烘箱或在高于40℃的其它环境中干燥。

4.酒精计要注意保持清洁,因为油污将改变酒精计表面对酒精液浸润的特性,影响表面张力的方向,使读数产生误差。

5.盛样品所用量筒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量筒与桌面垂直。

不要用手握住量筒,以免样品的局部温度升高。

6.注入样品时要尽量避免搅动,以减少气泡混入。

注入样品的量,以放入酒精计后,液面稍低于量筒口为宜。

7.读数前,要仔细观察样品,待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8.读数时,可先使眼睛稍低于液面,然后慢慢抬高头部,当看到的椭圆形液面变成一直线时,即可读取此直线与酒精计相交处的刻度。

①、使用说明:

酒精计是测定各种酒类及酒精水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容积百分数,以百分数表示之,即30。

酒精内,等于100份溶积酒精水溶液,含30份容积无水酒精。

②、本表所标温度全部为摄氏,计量范围温度0-40℃ 

,浓度0。

-100。

,酒精计示值标准温度是20℃。

③、查对办法:

观察测定酒精的温度、浓度后,在表中温度栏找出与溶液相同的温度,在浓度栏找出与溶液相同的浓度,两栏的交点

数即为观察酒精的溶量百分,即所求的换算度。

观察酒精温度是26℃,浓度是88。

,换算度为86.3。

④、观察溶液:

在温度0-30℃内,浓度0-100内但不是整度的换算方法,采取两相邻整度的换算数据除以10的绝对平均值进行递增

或递减。

计算到小数二位,用“五”舍“五一”入的方法调整小数后第一位。

①、观察酒精温度是24.5℃,浓度73。

,换算度为71.5。

②、观察酒精温度是24℃,浓度是73.5。

,换算度为72.2。

③、观察酒精温度是24.5℃,浓度是73.5。

,换算度为72。

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的具体方法 

当尾数小于或等于4时,直接将尾数舍去 

例如将下列数字全部修约到两位小数,结果为:

10.2731——10.27 

18.5049——18.50 

16.4005——16.40 

27.1829——27.18 

当尾数大于或等于6时将尾数舍去向前一位进位 

16.7777——16.78 

10.29501——10.30 

21.0191——21.02 

(三)当尾数为5,而尾数后面的数字均为0时,应看尾数“5”的前一位:

若前一位数字此时为奇数,就应向前进一位;

若前一位数字此时为偶数,则应将尾数舍去。

数字“0”在此时应被视为偶数。

12.6450——12.64 

18.2750——18.28 

12.7350——12.74 

21.845000——21.84 

(四)当尾数为5,而尾数“5”的后面还有任何不是0的数字时,无论前一位在此时为奇数还是偶数,也无论“5”后面不为0的数字在哪一位上,都应向前进一位。

12.73507——12.74 

21.84502——21.85 

12.64501——12.65 

18.27509——18.28 

38.305000001——38.31 

按照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进行数字修约时,也应像四舍五入规则那样,一次性修约到指定的位数,不可以进行数次修约,否则得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例如将数字10.2749945001修约到两位小数时,应一步到位:

10.2749945001——10.27(正确)。

如果按照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分步修约将得到错误结果:

10.2749945001——10.274995——10.275——10.28(错误)。

附表2乙醇溶液相对密度与百分含量对照表

d420

乙醇质量%

乙醇摩尔%

0.99823

0.96020

26

12.09

0.90936

52

29.80

0.84835

78

58.11

0.99636

1

0.39

0.95867

27

12.64

0.90711

53

30.61

0.84591

79

59.55

0.99453

2

0.79

0.95710

28

13.19

0.90485

54

31.47

0.84344

80

61.02

0.99275

3

1.19

0.95548

29

13.78

0.90258

55

32.34

0.84096

81

62.52

0.99103

4

1.61

0.95382

30

14.35

0.90031

56

33.24

0.83848

82

64.05

0.98938

5

2.01

0.95212

31

14.95

0.89803

57

34.16

0.83599

83

65.64

0.98780

6

2.43

0.95038

32

15.55

0.89574

58

35.09

0.83348

84

67.27

0.98627

7

2.86

0.94860

33

16.16

0.89344

59

36.02

0.83059

85

68.92

0.98478

8

3.29

0.94679

34

16.78

0.89113

60

36.98

0.82840

86

70.63

0.98331

9

3.72

0.94494

35

17.41

0.88882

61

37.97

0.82583

87

72.36

0.98187

10

4.16

0.94306

36

18.04

0.88650

62

38.95

0.82323

88

74.15

0.98047

11

4.61

0.94114

37

18.68

0.88417

63

40.00

0.82062

89

75.99

0.97910

12

5.07

0.93919

38

19.34

0.88183

64

41.02

0.81797

90

77.88

0.97775

13

5.52

0.93720

39

20.00

0.87948

65

42.09

0.81592

91

79.82

0.97643

14

5.98

0.93518

40

20.68

0.87715

66

43.17

0.81257

92

81.83

0.97514

15

6.46

0.93314

41

21.38

0.87477

67

44.27

0.80983

93

83.87

0.97387

16

6.93

0.93107

42

22.07

0.87243

68

45.41

0.80705

94

85.97

0.97257

17

7.41

0.92897

43

22.78

0.87004

69

46.55

0.80424

95

88.13

0.97129

18

7.90

0.92685

44

23.51

0.86766

70

47.74

0.80138

96

90.38

0.96997

19

8.41

0.92472

45

24.25

0.86527

71

48.92

0.79846

97

92.70

0.96864

20

8.92

0.92257

46

25.00

0.86287

72

50.16

0.79547

98

95.08

0.96729

21

9.42

0.92041

47

25.75

0.86047

73

51.39

0.79243

99

97.51

0.96592

22

9.94

0.91823

48

26.53

0.85806

74

52.68

0.78934

0.96454

23

10.46

0.91604

49

27.32

0.85564

75

54.00

0.96312

24

11.00

0.91384

50

28.12

0.85322

76

55.34

0.96168

25

11.53

0.91160

51

28.93

0.85079

77

56.71

在200C时酒精水溶液容量百分数与密度换算表

容量(%)

密度g/cm3

 

0.998202

0.965803

0.922094

0.856496

6722

4633

0004

3666

5262

3433

0.917874

0796

3822

2213

5734

0.847886

2412

0973

3554

4926

1032

0.959693

1354

1906

0.989712

8363

0.909134

0.838847

8422

7013

6884

5717

7162

5603

4595

2517

5932

4163

2285

0.829237

4732

2683

0.899965

5877

3532

1163

7615

2447

2362

0.949613

5235

0.818907

1203

8033

2835

5237

0063

6414

0415

1417

0.978943

4764

0.887965

0.807457

7833

3054

5485

3318

6753

1314

2995

0.798948

5673

0.939534

0485

4228

4623

7724

0.877935

``

3573

5884

5355

2503

4014

2746

1423

2104

0126

0333

0164

0.867466

0.969223

0.928194

4776

8093

6184

2046

6953

4154

0.859296

数学内插法即“直线插入法”。

其原理是,若A(i1,b1),B(i2,b2)为两点,则点P(i,b)在上述两点确定的直线上。

而工程上常用的为i在i1,i2之间,从而P在点A、B之间,故称“直线内插法”。

数学内插法说明点P反映的变量遵循直线AB反映的线性关系。

上述公式易得。

A、B、P三点共线,则 

(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变换即得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