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4526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四常用的化学思想和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事实的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4.(2015·

烟台)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B.乙是氧化物

C.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1

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

5.(2015·

黔东南)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6.(2015·

揭阳)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A.3 4B.3 8C.1 3D.1 5

7.(2015·

扬州)六硅酸镁可表示为aMgO·

6SiO2·

bH2O。

确定六硅酸镁组成的方法是:

取10.6g六硅酸镁,充分加热失水后,得到固体8.8g;

另取相同质量的六硅酸镁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经处理得SiO2固体7.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3B.a=4C.b=5D.b=7

8.现有下列事实: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b.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了,c.湿衣服晾干后变轻了,d.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变小,其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

河南)在点燃的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

则x=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5·

大庆)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常见氮肥

①NH4NO3

②NH4HCO3

③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

80

79

60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

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x+

)O2

xCO2+

H2O。

判断等质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11.(2015·

江西)《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

“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

塑料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鉴别棉布和涤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

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白酒B.柠檬酸

C.食盐溶液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

“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

其中的一个反应为:

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

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

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

①一定有________元素;

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

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1)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____________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

(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实验

(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

实验

(1)和实验

(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________元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二 归纳演绎法

由一系列个别的、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的、普遍的结论,称为归纳推理法;

由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个别的、特殊的结论,称为演绎推理法。

黄冈)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构成物质的粒子常见的有分子、原子、离子;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三个条件;

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掌握常见的概念,物质的构成、化学反应的特征、燃烧的有关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015·

菏泽)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

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大庆)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值<7的雨水是酸雨

B.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同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烧碱是碱,同理纯碱也是碱

D.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理,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

3.(2015·

聊城)“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资阳)下列有关概念应用的判断正确的是()

A.CO2、Fe2O3、H2SO3、O2等都含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B.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属于燃烧反应

C.生铁和钢都与铁的性质有所不同,都属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

D.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佛山)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Na2CO3属于碱

B

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

Fe属于金属

C

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

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

D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6.(2014·

广安)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B.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C.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

C.CH4、C2H5OH、CH3O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8.(2015·

荆门)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

反应的因素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9.(2015·

宜宾)在化学反应中,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这类化学方程式往往采用“化合价升降法”更方便快捷,即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例如:

Al+

MnO2===

Al2O3+

Mn,具体配平步骤如下:

①“标变价”:

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并标出改变前后的化合价。

l+

nO2===

2O3+

n

②“列变化”:

列出改变的价态数。

l→

升高3价 

n→

n 降低4价

③“找倍数”:

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3×

4=12,从而确定Al、MnO2的系数。

Al+

Mn

④“配系数”:

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系数。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系数写在横线上,所有系数必须填写):

C+____HNO3(浓)===____CO2↑+____NO2↑+____H2O。

10.(2014·

德州)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

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2)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

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告诉同学们:

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名称或俗称)。

11.A、B、C三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发生反应的现象及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问题:

(1)三组实验有多个共同点:

①试管中反应物都是无色溶液;

②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三 相关比较法

利用物质性质、现象等彼此相关联的内容,通过比较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解题方法。

安徽)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__。

【深入研究】

(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

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2:

_________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3:

……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1)过氧化氢溶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重要药品,分解得到氧气。

(2)催化剂的效果,就是看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快慢。

(3)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主要利用气压原理,要产生压强差,先要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由于注射器活塞是可以移动的,不太适合采用加热法,可以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产生压强差,观察松开手一会后活塞是否能回到原位。

(4)FeCl3溶液中的成分有Fe3+、Cl-、H2O,设计实验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有无Fe3+,来验证猜想1。

本题考察了H2O2分解反应,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化学反应快慢的比较方法,解答此题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在进行实验对比时,要注意实验的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S2-、SO

、SO

是比较常见的离子。

对这三种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三种离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B.SO

和SO

都属于氧化物

C.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2、+4、+6

D.S2-和H+不能结合成酸分子

娄底)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CuB.Cu>X>Y

C.Y>Cu>XD.X>Cu>Y

安徽)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方法

示例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4.(2015·

江西)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5.(2014·

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南昌)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于它们的产地,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是()

俗名

产地

主要成分

化学式

大理石

云南大理

CaCO3

信石

古信州(今江西

上饶信州区)

As2O3

口碱

张家口,古北口

Na2CO3

智利硝石

智利

NaNO3

7.(2015·

广东)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2014·

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燥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实验一

实验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MnO2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5g氯化钠加入20mL20℃的水中

将5g硝酸钾加入20mL10℃的水中

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模拟酸雨的危害

10.(2014·

丽水)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

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的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11.H2、CO2、CO、CH4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与其他三种物质具有不同之处(其他三种物质在这一点上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按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

物 质

该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之处

例:

H2

H2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他三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

CO2

CO

CH4

12.(2014·

烟台)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

管中空气

的体积

反应前注

射器中空

气体积

反应后注

射器中气

体体积

实验测得

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________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5·

宜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

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如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

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三: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

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四 反例分析法

用可以反驳原结论的事例进行解题的方法,常用于判断“一定”“都是”“可能”等来表达问题的结论是否正确。

随州)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或酸或碱或盐或氧化物;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灭火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D.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有的盐的溶液显碱性。

此类题主要考查有关概念的辨析,化学原理的理解,以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物质间的关系,必须逐一判断解答。

孝感)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