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4488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肖和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5、单性花有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和杂性同株三种情况

16、果实根据来源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三大类。

17、森林演替按演替起始状况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8、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发展,一般经历了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形成初期)、

裸子植物阶段(形成盛期)和被子植物阶段(形成末期)3个阶段

19、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包括碳循环过程、养分循环过程、森林水文过程、森林能量过程和森林生物过程。

20、森林生态因子的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2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种组成成份。

22、苗圃地按苗圃使用年限的长短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23、苗圃地区划中的生产区一般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苗区、采穗圃几个区域。

24、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实现目的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市场需求原则、综合高效原则和注重树种配置原则五个原则。

25、中幼林抚育主要技术措施有修枝、施肥、浇水、割灌、林内间种等

26、花卉苗木主要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27、花的形状千姿百态,通常由花梗(花柄)、花托、花萼、花冠、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组成。

28、果园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和灾害防治等方面。

29、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到2006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2349处,总面积14994.90万hm2,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其中2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30、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

31、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32、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可分为林地资产、林木资产、野生动、植资产、景观资产。

3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一般的资产评估一样具有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时效性、规范性、公正性、权威性、责任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34、我国第一个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10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35、自然保护区一般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部分进行管理。

36、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包括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景观资产、野生动物资产、野生植物资产。

二、名词解释:

1、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亚种--------一个种内的类群。

形态上有差别,分布上或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这样的类群称~

2、不定芽-----除顶芽和腋芽以外,着生于根、茎的节间、叶片等非固定位置的芽。

3、变态叶----- 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叶。

叶变态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

4、森林-----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

指的是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5、森林演替-----是从裸地开始,由简单的先锋植物入侵、定居,逐渐改变环境条件,导致后继植物入侵、定居,形成新的群落,经过不同植物群落的更替、发展,最后形成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群落的过程。

6、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7、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8、森林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所形成的有规律组合的集合体。

9、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之为食物链

10、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认识及其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

包括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两大部分

11、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12、生理后熟--------有些树种种实的外部形态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的特征,但种胚并未发育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这种现象叫~。

13、种子安全含水量-------指能够保持种子生命力的最低水分含量。

确保种子能够发芽的最低含水量

14、被迫休眠-------因环境条件不适,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15、营养繁殖育苗(又称无性繁殖育苗)------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如枝、根、茎、叶、芽等)培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6、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7、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18、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森林资源又是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财富,林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森林资源资产是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内涵的资产。

19、森林资产评估-------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专业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适用原则,依据法定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20、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

21、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

22、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生命周期。

23、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

24、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称离心生长。

25、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

26、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27、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而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有水平。

三、选择题

1、下列四个生态系统(图5-7)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

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图5-7

解题思路: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能量流动的中间环节,缩短食物链。

答案:

A

2.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禽的肉类为主

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总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产品为食的生物与植物(生产者)组成的共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

3.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能量循环如图5-8,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和转移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

b+c+eB.秋季,e+f<

g

C.春季,g=b+e+fD.冬季,d>

c+f

图5-8

能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在题目给出的生态系统中,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量最大;

b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能量;

c代表通过食物链流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d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能量;

e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到分解者的能量;

f代表动物流到分解者的能量;

g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能量。

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

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流动到动物体的能量+流到分解者的能量。

其他选项判断的依据都嫌不足。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图,要弄清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和能量动向。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各个环节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C

5.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千克的鹰要吃10千克的小鸟,0.25千克的小鸟要吃2千克的昆虫,而100千克的昆虫要吃1000千克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为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为绿色植物化学能的百分比则为(  )

A.0.05%B.0.5%C.0.25%D.0.025%

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是递减的,其转化效率的计算是该营养级的生物量除以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即它所吃的食物的重量)。

本题可分步计算,也可一次性计算。

分步计算的方法是:

①2÷

10=0.2,②0.25÷

2=0.125,③100÷

1000=0.1,④0.2×

0.125×

0.1×

100%=0.25%。

一次性计算方法是:

(2/10)×

(0.25/2)×

100/1000)×

6.在一个食物链中,兔不会吃狼,食物不能倒流,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中(  )

A.氧循环是单向的B.碳循环是单向的

C.水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原因是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而散失掉。

由于热能不能被绿色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整个生态系统必需要太阳能不断予以补充。

D

7、大气中每年大约有1×

1011t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体,同时水中每年也有相同数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在陆地和大气之间,碳的交换也是平衡的,陆地的光合作用每年大约从大气中吸收()碳,植物死后被分解约可释放出1.7×

1010t碳,森林是碳的主要吸收者,每年约可吸收3.6×

109t碳。

因此,森林也是生物碳的主要贮库,约储存482×

109t碳,这相当于目前地球大气中含碳量的2/3。

A.1.5×

1010tB.3.6×

109t

C.1×

1011tD.482×

答案:

A.

8、在一次人工杉木林分的调查中,调查出其株行距为1.5×

2.02米,则该林分的每亩株数为()

A.210株B.220株

C.110株D.330株

B.

9、到2006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处,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994.90万hm2,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A.234915%B.174012.6%

C.234925%D.77320%

10、在2004-2008年的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49.13亿立方,森林覆盖率()

A.13.92%B.16.55%

C.18.21%D.20.36%

D.

11、现存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门,其中藻类植物包含()个门,菌类植物()个门。

A.1638B.883

C.1683D.8163

C.

12、杉木历来是江西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其商品林造林密度一般为第公顷()株

A.1050~2500株B.1650~4500株

C.2200~3000株D.1650~3300株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A.印度尼西亚巴厘岛B.巴西里约热内卢

C.日本东京D.南非德班

四、判断题

1、林业产业是以经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

(√)

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区内所有野生的植物。

(×

3、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类植物均为低等植物。

4、裸子植物门是世界是最早出现的植物之一,是现在仍存活在地球上的高等植物。

5、被子植物是真正多含叶绿素,具有真正的花的植物。

6、高等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7、在生长季节活动的芽,即在生长季节能形成新的枝、花或花序的芽叫休眠芽。

8、托叶是叶柄基部或叶柄两侧或腋部所着生的细小绿色或膜质片状物。

托叶通常先于叶片长出,并于早期起着保护幼叶和芽的作用。

9、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叶就是变态叶。

10、植物的单性花只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两种情况。

11、有些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会不经传粉受精而结实,这种果实没有种子或种子不育,故称无子果实。

12、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是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

而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肺(×

五、简述题

1、简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

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

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

碳被固定后始终与能流密切结合在一起,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高低也是以单位面积中碳来衡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于植物体内。

食草动物吃了以后经消化合成,通过一个一个营养级,再消化再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

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的碳,则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中。

 除了大气,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它的含碳量是大气的50倍,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体中,同样由水生植物将大气中扩散到水上层的二氧化碳固定转化为糖类,通过食物链经消化合成,再消化再合成,各种水生动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

动植物残体埋入水底,其中的碳都暂时离开循环。

但是经过地质年代,又可以石灰岩或珊瑚礁的形式再露于地表;

岩石圈中的碳也可以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火山爆发等重返大气圈。

有部分则转化为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通过呼吸和分解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体相同。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受到很多地理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例如,夜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使地面附近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而白天由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到平均水平以下;

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因此,从大气中所摄取的二氧化碳超过了在呼吸和分解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冬季正好相反,其浓度差可达0.002%。

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相互交换。

二氧化碳的移动方向,主要决定于在界面两侧的相对浓度,它总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

借助于降水过程,二氧化碳也可进入水体。

1L雨水中大约含有0.3ML的二氧化碳。

在土壤和水域生态系统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可以和水结合形成碳酸,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反应进行的方向取决于参加反应的各成分的浓度。

碳酸可以形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后者又可以进一步离解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由此可以预见,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局部短缺,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补偿反应,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更多地进入大气圈中;

同样,如果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耗尽,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或从大气中得到补偿。

总之,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而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有水平。

2、简述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过程。

在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数量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在不断地获得养分,同时也在不断地输出养分。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在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交换。

每年都有一定的养分随降雨、降雪和灰尘进入到生态系统中。

森林中的大量叶片有助于养分的吸取,岩石的化学风化也能增加生态系统的养分数量。

活的植物体能够产生酸,而死的植物体的分解过程中也能产生酸,这些酸性物质能溶解土壤的小石子以及下层的岩石。

当岩石被溶化时,各种各样的养分元素得到了释放并有可能被植物吸收。

这些酸性物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山体上坡的雨水通过土壤渗漏也可以为下坡的生态系统带来养分。

多种微生物依靠自身或与固氮植物结合可获取空气中的游离氮(这种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并把它转化成有机氮为植物所利用。

一般地说,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地球化学物质的输出量小于输入量,生态系统随时间而积聚养分。

当生态系统受到火灾、虫害、病害、风害或采伐等干扰后,其形势发生了逆向变化,地球化学物质的输出量大大超过了其输入量,减少了生态系统内的养分积累,但这种情况往往只能持续一、两年,因为干扰后其再生植被可重建生态系统保存和积累养分的能力。

当然,如果再生植被的生长受到抑制,那么养分丢失的时间和数量将进一步加剧。

如果森林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未受干扰,使得树木、小型植物及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停止了积累,养分贮存也随之结束,那么此时地球化学物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达到了一个平衡。

在老龄林中,不存在有机物质的净积累,因此它与幼龄林及生长旺盛的森林相比贮存的地球化学物质要少。

地球化学物质的输出与输入平衡在维持生态系统长期持续稳定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简述人工杉木林植苗造林的过程。

(答案:

略)

4、试述营造混交林的优点。

优点:

①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

通过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发芽与落叶迟早不同、前期生长型与全年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喜氮与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时间性)不同的树种的搭配,可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

②改善立地条件:

混交林较之单纯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

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③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

森林的防护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分结构。

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地上地下部分结构比单纯林复杂,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其他防护效益方面都优于单纯林。

④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混交林与单纯林比较,由于树种多,生境条件好,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天敌增多,又招来各种益鸟益兽,因而混交林的病虫害不象单纯林那么严重。

混交林内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各种可燃物不易着火,因而火险性小。

针阔叶混交林有阔叶树的隔阻,可以防止树冠火和地表火的蔓延和发展,不象针叶树单纯林那样一旦发生火灾,便成燎原之势,难以扑救。

混交林对不良气象因素的抗性较强。

如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减轻风害;

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可以减轻雪压雪倒等

5、怎样进行脐橙园园地的选择?

6、简述一般用材林的幼林抚育管理。

7、简述城市林业的特点。

城市林业的特点:

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

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既是园林的扩大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①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②城市森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未来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③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

④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应用题:

1、下图1-1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