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358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pad商标权官司文档格式.docx

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不在台北唯冠的手中,而在深圳唯冠手中。

  2011年12月,苹果公司与唯冠科技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以苹果一审败诉而暂时告一段落。

该案终审将于本月29日在广东高院开庭。

  “苹果公司如果输了,意味着它可能失去在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权。

”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的执业律师张健对记者说,“而对深圳唯冠来说,也可能是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

  消息传出后:

  债主纷纷上门讨债

  据唯冠公告显示,其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对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

  “欠银行的钱、欠供货商的钱、欠工人的工资,据我所知,唯冠欠了一屁股的债。

”保税区内一位工作人员说,“最近许多债主听说唯冠与苹果公司的商标权争夺案一审胜诉后,纷纷再次上门讨债。

  律师说法:

唯冠维权精神值得肯定

  说法一:

  苹果犯了“低级错误”

  在广东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金焰律师看来,苹果公司为了收购“iPad”商标“可谓煞费苦心”。

  “苹果的知识产权战略是正确的,就是利用在英国设立一家名为IP的壳公司出面购买IPAD商标,这样苹果公司就可以‘廉价’购得。

算盘是如意的,但是法律手续出了瑕疵,苹果公司并未意识到,大陆iPad商标的所有权并不在台北唯冠,而是在深圳唯冠的手中,最终难以想象,苹果公司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说法二:

  银行才是“幕后推手”

  有网友指唯冠公司“胃口太大”。

对此说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张健律师认为,深圳唯冠提出诉讼从法律来说无可厚非。

“100亿元是否过分,还不太好简单定论,但唯冠这种商标权意识和敢于维权的精神值得大陆企业学习。

  张健提醒,“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唯冠进行资产重组,是8家债权银行为获得债权利益,借力唯冠联合向苹果公司索偿百亿元人民币。

  代理律师:

  从未关闭过协商渠道

  唯冠代理律师肖才元承认,他们从未关闭过双方协商的渠道。

但“苹果方面没有诚意,多次拖延时间,在核心问题上‘兜圈子’。

苹果最高层如今意识到错误后希望通过低成本的方式找个台阶下,从而阻碍和拖延案件的进程”。

  唯冠前世:

  曾是全球第四大平板显示器制造商

  “负责人早就不在这儿了,工人也早就没了。

”正在施工的一个大叔摇着头说。

“这厂以前可是保税区响当当的名企业,就几年的工夫,啥都没了

……”

  而一位在沙头角保税区工作了四年的保安也告诉记者,“过去的厂子很红火,仅工人就有五千多,待遇也很不错,还有自己的股票。

2010年开始,工厂就再也没有招过人了,而且老员工也分批撤出了,那时我们才知道厂子的经营出问题了。

  记者从保税区公布的资料中看到,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唯冠集团最大最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公司于1991年落户深圳,1994年进驻沙头角保税区,拥有员工5000多人,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外贸出口百强之一。

  “深圳唯冠确实风光过一时,曾是全球第四大平板显示器制造商,但如今债台高筑,几乎没什么值钱的资产了。

”保税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苹果回应iPad商标权纠纷:

唯冠拒绝履行协议

23:

32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2月14日晚间消息,iPad在华商标权纠纷愈演愈烈之时,苹果公司也打破沉默作出回应。

今日晚间,苹果在一份简短声明中指责唯冠拒绝履行协议,并称香港法院已支持苹果。

  苹果与深圳唯冠有关iPad在华商标归属权的问题始于2010年6月,当时苹果在深圳起诉深圳唯冠,要求确认其为iPad商标专用权人。

2011年底,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苹果败诉。

随后苹果上诉至深圳高院,案件目前还在审理过程中。

  在案件的推进过程中,深圳唯冠频频向媒体透露官司进展,并在媒体上指责苹果侵犯其权益,而苹果公司则一直保持沉默。

  不过,今天晚间苹果公司突然打破沉默,用一份声明重申权利。

苹果在声明中表示,“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

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

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

我们在中国大陆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苹果没有透露更多香港法院对其支持的细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份声明对外公布前,苹果公司刚刚通知亚马逊(微博)中国、苏宁易购(微博)等电子商务网站将iPad下架。

上周,国内部分地区的工商部门还查扣了少量在售的iPad。

  苹果公司就iPad商标权纠纷发布声明后,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也接受了新浪科技连线。

他认为,苹果公司的声明表述不详,很难作出评论。

  不过,他表示,香港法院从来没有表态支持苹果,并且苹果在香港起诉唯冠的诉讼现在还处于开庭前阶段,距离开庭遥遥无期。

  而对于苹果公司声明中“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马东晓认为,这是苹果与唯冠台北公司之间的纠纷,与深圳唯冠没有任何关系。

(罗亮)

  案件回放:

  iPad在华商标争议的起因要追溯到2000年。

当时,唯冠国际旗下的子公司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深圳唯冠公司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

当时苹果公司并未推出iPad产品。

  2006年,苹果公司开始策划推出iPad时发现,iPad商标权归唯冠国际所有,于是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为由,在英国起诉唯冠国际,唯冠赢得这场商标权官司。

  根据苹果公司的诉讼,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兼主席杨荣山授权员工麦世宏签署相关协议,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IP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

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IP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将iPad商标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苹果”。

英国IP公司是一家苹果的关联公司。

  2010年起,苹果推出iPad。

在iPad进入中国内地时,苹果公司起诉深圳唯冠,要求法院判定商标归属权,因为苹果认为唯冠国际曾将iPad在华商标权转让给苹果。

  这次诉讼中,原告是苹果公司和英国IP公司,他们请求法院判令注册号1530557“iPad”、注册号1682310“iPad”商标专用权,即iPad的中国内地商标权归其所有,深圳唯冠同时赔偿其因商标权属调查费、律师费所损失的人民币400万元。

  深圳市中级法院于2010年4月19日受理此案,并于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此案。

2011年12月初,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全部诉讼请求。

随后,苹果向深圳高等法院提起诉讼。

苹果称多年前已购买唯冠iPad商标权

2012年02月16日 

01:

22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徐洁云刘佳

  部分电商下架iPad

  从aPad至zPad在中国已全被抢注

  这场围绕iPad在华商标权的争议正越发扑朔迷离。

  昨天晚间,有人发现亚马逊(微博)中国、苏宁易购(微博)等电子商务网站将iPad下架。

昨天下午,京东(微博)、国美(微博)商城也被发现下架了iPad。

在此之前,国内已有9个省市的20多家工商部门开始调查iPad商标权一事。

人们很自然地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与此同时,苹果也首度打破沉默,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苹果表示:

“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

香港特区法院已支持Apple。

我们在内地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部分电商下架iPad?

  昨日,亚马逊中国方面说,苹果iPad2在该网站下架主要是因为苹果对线上线下销售策略进行调整,与苹果商标权诉讼案只是时间上巧合。

苏宁易购则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表示,只是暂时缺货所致。

截至发稿前,记者发现苏宁易购已恢复了iPad销售。

  目前,大部分电商渠道都在观望事件的最终结果,数家电商企业负责人说,除非争议诉讼判决苹果败诉,或接到工商部门要求,否则不会对iPad正常销售造成影响。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则表示,对于iPad电商渠道如何维权,目前正在考虑当中,暂时还未采取行动。

  而对于苹果方面的表态,谢湘辉昨日对记者说:

“这是一个误导性的表态,这是苹果与唯冠台北公司之间的纠纷,与深圳唯冠无关,而且香港的诉讼根本还没有正式开庭。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微博)合伙人游云庭认为,“除了二审改判外,相信各方也在运用智慧,找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和解方案。

  在某门户进行的一项关于苹果唯冠iPad商标权之争的投票,上万名参与网民中有74.6%的用户认为唯冠要求赔偿合情合理,13.9%的用户认为苹果可以无偿使用iPad商标。

不过有超过50%的用户预计,双方最终将达成和解。

  水货商成最大受益者

  苹果CEO蒂姆·

库克(TimCook)新近透露的数据显示,iPad的全球销量已达5500万台,销售速度超过了iPhone。

易观国际(微博)的数据也显示,从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iPad系列平板电脑累计在中国销售了362万台。

若按照均价每台3000元计算,苹果在中国iPad系列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08亿元。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微博)则认为,唯冠行为有点过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

”此前也确有先例,如Gmail在英国和德国就因为商标问题,决定改名为GoogleMail。

  但要想改名也非易事。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官方网站上查询结果显示,涉及Pad的商标大多被注册,苹果公司如果仍想保留“Pad”标识,很难在26个字母中选择前缀。

  唯冠的另一招是对苹果的供应链进行釜底抽薪。

谢湘辉说,唯冠早已完成了商标权海关备案,他们正向海关申请禁止iPad产品在中国的进出口。

其中出口一项或许杀伤力更大,苹果iPad由代工企业在中国的工厂组装继而输往全球,若真限制其出口或将造成其全球缺货。

  不过,业内观点认为这一申请获批的可能性不大。

一位代工业者说,iPad代工厂富士康在大陆提供了上百万就业机会,若禁止出口将对其造成巨大影响,考虑到就业和维稳因素,政府显然会慎重考量。

  游云庭表示,考虑到在中国的iPad代工厂多位于保税区内,多数情况下被视为已在境外生产,海外iPad商标权在苹果公司手里,境外销售不侵权,海关通常不会对其作出禁止出口的处罚。

而谢湘辉则持不同观点,保税区仍被视为境内关外,并不能豁免禁止出口。

  在这场纠纷中,苹果、唯冠都在承担风险,国内苹果的各类正规渠道商也在对此担忧,而唯一可能受益的则是水货商。

  深圳华强(5.91,0.12,2.07%)北一名大水货商对本报表示,据估算,目前国内iPad产品保有量中,来自水货渠道的数量不会少于一半,“如果行货渠道被封,那么水货渠道将会大大受益。

”他说,他们近期将会针对线上渠道进行iPad促销,进一步扩大份额。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易说,行货或者水货,对于苹果而言其实并没太多差别,并不影响iPad产品超高的人气吸引诸多消费者购买。

实际上,苹果新品在国内行货发售通常落后美国数月到半年,国内不少消费者早已习惯了通过水货渠道购买。

苹果出示香港法院关于iPad商标权判决书

2012-02-1706:

37:

06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有3891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网易科技讯2月17日消息,据AllThingsD报道,苹果周三在发给AllThingsD的声明中称:

“几年前我们就在全球10个不同国家购买了唯冠的iPad商标权。

唯冠拒绝履行与苹果达成的协议,而一家香港法院已在这个问题上支持苹果”。

苹果与总部位于香港的唯冠科技的纠纷日益激烈,后者坚持认为自己在中国拥有iPad商标权。

去年7月,香港法官HonPoon在裁决书中称,唯冠的行为让人感觉到,其在财务陷入绝境时玩弄阴谋;

有理由相信,该公司拒绝履行将iPad中国商标权转让给苹果的合同义务,违反与苹果签署的协议。

HonPoon法官认为,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唯冠拒绝将在中国持有的iPad商标权转让给苹果,违反协议。

“所有被告的行为都表明,违反协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损害苹果利益。

唯冠国际控股、台湾唯冠电子与深圳唯冠都在唯冠CEO杨荣山控制之下,这些公司都拒绝采取任何行动,履行将该中国商标以合适方式转让给苹果的协议。

相反,唯冠集团试图以此为商机,向苹果索取1000万美元”。

不过唯冠称,苹果是与台湾唯冠电子签署的协议,而后者从未拥有中国市场的iPad商标权,真正持有该iPad商标权的为另一家子公司唯冠科技。

虽然难以想像苹果在购买亚洲iPad商标权时,没有进行尽职调查,但这确实是唯冠起诉的理由。

(木秀林)

补充资料:

苹果所出示与唯冠就iPad商标转让原始合同图集

苹果所出示与唯冠就iPad商标转让原始资料图集

附:

苹果所委托英国IP公司与唯冠公司部分往来邮件译本

尊敬的乔纳森:

我的老板已经同意接受您提出的3.5万英镑的报价,贵公司要承担转让商标权引起的所有费用。

请把合同发给我审阅。

此致敬礼

HuyYuan

是的,RayMai和我都在深圳,不过商标权并不属于深圳公司,而是属于台湾公司。

因此我方选择台湾作为会谈地点。

另外,唯冠可接受支票付款,RayMai将于12月23日在台湾与您会面。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

尊敬的乔纳森

我方律师告知我,您要在我们双方签约之后付款,然后我方签署大陆商标权转让协议。

除了合同里的第二条条款,一切都没问题,该条款应改为:

IPADL(IPApplicationDevelopmentLimited)公司要在收到此协议的原件后的七天内,向唯冠指定的银行账户付款。

如您所知,我方是一家国际企业,一直都信守承诺。

我能向您保证,我方会在您付款之后签署大陆商标权转让协议。

苹果的中国悲剧:

从APad到ZPad都被抢注

2012-02-1512:

02:

41 来源:

华商晨报-辽一网(沈阳) 有3646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0)

昨日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涉及APad和JPad的商标大多已被注册,苹果公司如果想留下“Pad”标识,很难在26个字母中选择前缀。

日前,苹果公司在中国惹上iPad商标侵权官司。

在苹果一审败诉之后,苹果公司和深圳唯冠公司关于iPad商标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上海、深圳、江苏、北京等多地工商部门均已对苹果公司侵权iPad展开调查,并对iPad进行下架处理。

晨报讯(记者赵威实习记者刘洋)昨日是情人节,面对情人节诱人的商机,苹果产品的经销商们却突然变得蹑手蹑脚起来,甚至有商家将iPad撤架。

而这一切都是缘于iPad近期惹来的商标侵权官司。

下架经销商:

担心销售惹麻烦

“现在iPad产品商场里没有现货,只有一台样品,样品还是我们店员自己的。

”昨日上午,在中街附近一家商场,负责苹果产品展柜的销售人员提醒身旁的顾客。

据其透露,由于最近市场疯传苹果公司iPad惹上商标侵权官司,相关产品在国内多地被下架,商场担心iPad在销售过程中惹来麻烦,因此在情人节当天,商场主动将iPad样品撤下,换上员工自己购买的产品。

上述销售人员随后递给记者一张名片,谨慎地说:

“如果你选好了,给我打电话,敲定好时间,我们给你临时调货。

在另一家商场苹果产品销售区,记者也没有发现iPad产品。

“商标惹官司了,现在不敢卖啊。

”销售人员毫不避讳地说。

据其透露,情人节本是电子产品销售的黄金时段,可是商场担心iPad产品因商标侵权官司惹来麻烦,不得不将iPad暂时下架,估计在这场商标侵权官司彻底打完后,才能恢复上架销售。

据苹果产品在沈阳的多个经销商透露,目前iPad零售终端没有现货存放,客户如需购买,需要提前预约。

苹果公司中国总部工作人员称,目前iPad产品在官网上可以买到,并没有下线。

国内众“果粉”:

担心iPad售后服务打折

随着苹果iPad在全国各地陆续下架,昔日让果粉们青睐的iPad一时间成了烫手山芋。

“我本打算在情人节给女朋友买个iPad,现在只能等等再说了。

”在沈阳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刘旭说,由于担心iPad产品售后服务出问题,只能暂且搁浅购买计划。

昨日,记者随即采访了20名正在使用苹果公司iPad产品的“果粉”,iPad产品的日后售后服务成为果粉们关注的焦点,上述受访果粉普遍担心,一旦苹果公司在iPad商标案中终审败诉,相关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可能会“打折”。

我省工商部门密切关注事件进展

昨日,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工商部门尚未接到涉及iPad商标侵权方面的企业投诉,也未接到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文件。

不过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iPad商标侵权事件的进展情况。

省工商局商标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iPad商标侵权案已进入司法审理阶段,由于法院二审结果尚未出来,工商部门采取任何行动必须要格外谨慎,况且该事件并不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昨日,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得最新统计数据,去年,我省商标注册件数17688件,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省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09095件。

此外,去年我省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到155件,跃居全国第七位。

苹果的两条路:

要么和解,要么改名

针对此商标侵权案件,本报法律顾问秦大军认为,如果苹果公司二审败诉,意味着苹果公司将输掉这场官司。

苹果公司如果想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平板电脑产品,摆在苹果面前只有两条路。

一是选择与原告方达成商标使用权协议,继续使用iPad名称。

二是苹果公司选择为产品改名,并对原告方作出相应的民事赔偿。

iPad商标之争企业不应当“看客”

在辽宁省社科院WTO研究所战略新型产业研究室主任姜岩看来,iPad商标侵权案对于国内其他企业来说,不应该仅仅当做看客,而应该从中意识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引以为鉴。

姜岩表示,商标有可能成为企业最有升值价值的一种商品,不过,知识产权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商标权在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可能侵犯到企业的利益。

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注重对商标的保护,树立专有的品牌,有完整的品牌执行策略。

此外,企业还要注意商标权的法律时效,根据法律上相关规定,商标使用权从生效之日起10年之后就自动失效,企业应该及时延续。

苹果曾因侵权纠纷挽救自己

苹果当年也曾濒临破产过,但正是利用了与微软在知识产权上的纠纷,最终乔布斯迫使比尔盖茨注资苹果,挽救了苹果。

中新

听说唯冠胜诉债主上门讨债

据唯冠公告显示,其对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

“欠银行的钱、欠供货商的钱、欠工人的工资,据我所知,唯冠欠了一屁股的债。

”据《广州日报》

悲催的苹果难留“Pad”

从“APad”到“ZPad”都被占了

很多“果粉”为苹果一旦输掉官司后iPad重新起名而操心。

昨日,记者通过随机走访、QQ、MSN和微博等方式就“iPad如何改名”这一问题向50名果粉征询建议。

多数果粉表示,如果iPad选择改名,最好能将Pad继续保留,在Pad前面可以更换其他字母,比如:

APad、JPad和UPad等。

不过,昨日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涉及APad和JPad的商标大多已被注册,苹果公司如果想留下“Pad”标识,很难在26个字母中选择前缀。

此外,记者查询得知,涉及计算机类的Pad商标也被国内企业注册。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威实习记者刘洋采写

Apad 

Bopad 

Cpad 

Dpad 

Epad 

FPad 

Gpad 

Hpad 

Ipad 

Jpad 

Kpad 

Lpad

Mpad 

Npad 

Opad 

Ppad 

Qpad 

Rpad 

Spad 

Tpad 

Upad 

Vpad 

Wpad 

Xpad

Ypad 

Zpad(以上只列出部分产品名称)

争夺战里的4大焦点问题

iPad内地销售或遭封杀?

唯冠有意申请禁止iPad产品进出口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透露,唯冠方面有意向海关提出申请禁止苹果iPad产品进出口。

一旦从法院拿到禁止令后,唯冠方面将要求苹果在中国大陆的各个渠道停售iPad产品。

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向广东省高院上诉,将于2月29日开庭。

而唯冠方面也已向上海浦东法院提起了商标侵权的诉讼,并定于2月22日开庭。

国内知名律师于国富表示,双方和解的可能性非常大。

唯冠或借iPad“咸鱼翻身”?

负债数十亿,iPad商标成救命稻草

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如今债台高筑,濒临倒闭,只剩下iPad商标这个看似最值钱的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唯冠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1997年在香港上市,由于资金问题,唯冠国际于2010年8月2日停牌。

公告显示,集团之逾期负债总额约为38.34亿元。

深圳唯冠方面曾经向苹果提出100亿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双方僵持的核心在于唯冠的要价和苹果对iPad在大陆更名成本的评估。

如果谈判和解,最终交易不排除采用现金加苹果股票的形式。

同时通过这一仗,唯冠还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苹果或将面临300亿罚单?

iPad系列大陆销售额远超108亿元

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工商方面开出的罚单高达2.4亿元,但目前未进入执行程序。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苹果iPad系列平板电脑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