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2607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各区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科普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反应。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科普阅读理解〗(1小题,共5分)

28.(5分)

(1)Fe+2HCl=2FeCl2+H2↑

(2)氧气(只要写氧气即给分)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4)BC(5)C

西城区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

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

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

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

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

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

图一就是

图一

“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

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

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

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29.(5分)

(1)有机物

(2)烹饪

(3)abc(4)光、TiO2

(5)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海淀区

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

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

表二

表一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B.煤C.酒精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B.1910~1940C.1940~1980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

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29.(5分)

(1)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2)ABD(3)AC(4)碳封存(答案合理)(5)BC

某某区

豆腐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钙、磷、铁)、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健脾、润燥、除湿等功效,因其营养价值极高而素有“东方奶酪”之称。

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是:

豆腐切块→长出毛霉→加盐腌制,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卤汤装瓶,形成独特风味→密封腌制发酵。

腐乳发酵分为前酵与后酵。

前酵是培菌累积酶系的过程,一般为36~48h。

后酵是酶系作用于腐乳坯体的过程,耗时较长,一般为3至6个月。

因菌种、配料、腌制时间和后熟时间等的不同,腐乳按色泽风味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臭豆腐”)、酱腐乳等。

红腐乳的红色主要是红曲菌产生的红色色素;

白腐乳的乳黄色是黄酮类物质,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产生;

青腐乳的淡青色是氨基酸分解生成的硫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的。

腐乳发酵过程中食盐含量对化学组分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腐乳中食盐和嘌呤含量普遍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臭腐乳发酵后,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另外臭腐乳豆腐坯中的蛋白质会氧化产生含硫的化合物,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影响身体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1)豆腐乳被称为“东方奶酪”,是因为。

(2)下列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A.豆腐切块B.长出毛霉C.

(3)臭腐乳中的含硫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转化生成的。

(4)腐乳制作过程中,不应加入过多的食盐,其理由是。

(5)下列关于腐乳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腐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在腐乳发酵过程中,pH逐渐减小

C.高血压、心血管病人应少吃或不吃腐乳

D.白腐乳的颜色,是通过氧化反应形成的

(1)营养价值高

(2)AC(3)蛋白质

(4)NaCl含量高会减少蛋白质含量(5)ACD

丰台

【科普阅读】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

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

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

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

107℃

115℃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时,鲜味最强;

当pH值小于时鲜味较弱;

当pH值大于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

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

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味精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

29.

(1)白色柱状结晶体

(2)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

(3)15:

2(4)CD

(5)适量加入(或其他合理答案)

石景山区

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就像空气一样平凡。

在粮食、豆类、蔬菜、肉类、蛋类等食物中,都可以检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当体内+3价铁血红蛋白达到20%~40%就会出现缺氧症状,达到70%以上可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X围内使用,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而且它对预防致命的肉毒梭菌中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和许多国家都批准把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改进肉类颜色。

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不稳定易分解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肌红蛋白结合产生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产生稳定的红色。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了测定。

实验1温度为20℃,实验2温度为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2、4、6、8、10、12、24小时的熟白菜汁3滴,滴入1滴稀硫酸,再滴入2滴0.03%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

实验记录见下表:

时间/h

2

4

6

8

10

12

24

实验1

不褪色

由稍褪色到褪色且速度逐渐加快

实验2

褪色且速度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______。

(3)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

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

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为了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种植过程中应该适当减少______肥的施用。

(5)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建议是______。

(1)高锰酸钾

(2)它能将人体内血红素中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

(合理即可得分)

(3)AC(4)氮(5)①低温下贮存②尽早食用

顺义区

【科普阅读理解】

27.(5分)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文化。

不久前,海昏侯墓葬出土了青铜“蒸馏

器”(右图),“蒸馏器”上遍体的铜锈[Cu2(OH)2CO3]见证了我国蒸馏酒

的历史,使现代人对蒸馏酒的认识提早了1000年!

白酒一般是用高粱等谷物做主料或佐料酿制而成。

制酒工艺主要流程包括:

投料→发酵→蒸馏→老熟(贮存)。

发酵是指借助酵母菌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使高粱等籽粒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发酵环境pH为4-5时,发酵速度快,超出这个X围,就会抑制酵母繁殖,发酵速率减慢,且出酒率降低。

在正常条件下,发酵池中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发酵得到的并不是通常市场上见到的饮用酒,其

酒精含量一般在6-7%,同时含有多种脂类、醛和酸。

一般需要蒸馏和浓缩,使酒精浓度达到50-70%,蒸馏

得到的酒中还含有杂酯油及酯类等。

新蒸出的白酒,气味不正,因为新酒中含有硫化氢、

硫醇等臭味物质。

硫化氢、硫醇等低沸点物质挥发出来后,酒的杂味会大为减少,所以需要贮

存老熟的过程。

老熟过程中臭味物质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酒别(单位:

g/100ml)

硫化氢

硫醇

新酒

痕迹

贮存一年的酒

未检出

贮存二年的酒

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应,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达到最佳值,酒香气增加,酒味柔和。

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在老熟1年半左右时间达到最高值,贮存期延长,主体香成分反而下降,老熟10年的酒,其主体香成分降低大约75%。

说明白酒必须有一定的贮存期。

回答下列问题:

(1)铜锈由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

(2)酵母菌繁殖的适宜环境属于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在粮食发酵生成酒精过程中,酒精含量增长最快的时间。

A.发酵前两天B.发酵7天以后C.在发酵中期

(4)酿酒过程中“老熟”的目的是_________。

(5)在饮酒、酒酿制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酒越陈越香

B.老熟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发酵期越长,发酵池中酒精含量越高

D.白酒的香味是酒精的气味

【科普阅读理解】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得分

(1)C、H、O、Cu

(2)酸性(3)C

(4)使硫化氢硫醇挥发掉,通过反应调节醇酸醛酯的含量(5)ABCD

通州区

29.(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发酵而成。

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它们转化成酒精(红酒的酒精度大多在8%~15%之间)。

所以,发酵越充分,转化就越完全,最后的成品中酒精就越多,糖就越少。

糖的残留量决定了葡萄酒的“干”度,“干红”是指糖含量很低的红葡萄酒,而含糖量高的叫做“甜葡萄酒”。

但在右图的原料中有二氧化硫,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害气体,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呢?

葡萄汁的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但还有一些有害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

所以必须控制有害菌的繁殖。

一方面在葡萄刚榨出汁,还未发酵之前,需要“保鲜”,否则有害细菌会把葡萄汁破坏掉;

另一方面,葡萄汁一旦开始发酵,为避免细菌将糖全部转化为酒精,要在成为“干葡萄酒”之前,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菌的活动。

酿造好的葡萄酒依然有糖,同样可以成为细菌的乐园,它们继续生长,会改变葡萄酒的口味,还有可能会把酒精继续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

所以进一步灭菌是必不可少的。

加热当然不行——加热固然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汁的风味。

所以,加入某种“保鲜剂”或者“防腐剂”,也就是不得已的事情。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

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不过这个量比较少,还需要额外添加。

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

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类似的功能。

部分国家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上限标准如下表(1ppm=1mg/Kg=1mg/L):

国家

干红

甜酒

澳洲

250ppm

350ppm

中国

400ppm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

300ppm

450ppm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

“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其中糖和酒精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硫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B.硫酸钠C.亚硫酸钠D.氯化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

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

B.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42mg。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

(5)酒精有杀菌作用,请推测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29.

(1)有机物

(2)保鲜或防腐(合理给分)(3)C(4)ABCD

(5)浓度不够(合理给分)

怀柔区

28.(5分)认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C不能由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制造出来,只能通过摄入获取。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储存量约为1500-3000mg。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可防治坏血病,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

如果人处在缺乏维生素C的临界状态,会出现嗜睡、疲乏,易发生感染,严重的话,可出现牙龈出血、受伤后伤口愈合延缓等情况。

除治病外,目前有意识地服用维生素C的人也较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喜欢经常或长期服用。

当一个人口服维生素C达到相当的量,即24小时达到-200克时,由于肠道渗透压的改变,会产生轻微的腹泻,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的摄入量为100-1000mg/日。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都不少,比如半杯新鲜橙汁便可满足100mg/日这个最低量。

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

维生素C极易受到热、光和氧的破坏,因此,在贮藏、加工、烹调时,要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

(1)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有。

(2)维生素C能够防治或预防的疾病是。

(3)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4)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5)对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损失的建议是。

28.(5分)

(1)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AD

(3)AB(4)AB(5)吃新鲜的;

贮存在冰箱里;

现吃现切,减少暴露在空气的时间;

烧煮时间要短(合理即可)

房山区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

石墨烯具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

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的石墨烯,可以做成一块1平方米的石墨烯吊床。

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

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柔性糖尿病管理贴片

石墨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

目前已经研制出用石墨烯制成的柔性糖尿病管理贴片。

这种仅有一X扑克牌大小的透明塑料薄片,被贴在皮肤上后,不仅能监测血糖,还能在必要时通过皮肤释放药物降低血糖水平。

该贴片若能替代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患者将免于服用药物所带来的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副作用。

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

铅笔里用的石墨就相当于无数层石墨烯叠在一起,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

2004年,科学家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将得到的石墨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地这样操作,最后,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

这以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