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243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x

第二部分第九单元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

课后演练(二十三)

一、选择题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面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和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e        B.乙-b

C.丙-aD.丁-d

2.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广人稀B.靠近市场

C.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

3.丙、丁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D.受市场影响大

解析:

1.A 2.C 3.D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a为西欧和中欧的乳畜业,b为亚洲南部的季风水田农业,c为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d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e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f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代表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第2题,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发展均需要便捷的交通,所以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

第3题,商品谷物农业和种植园农业中作物的种植面积、类型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解析:

4.B 5.A 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

第5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中国牛肉进口来源主要是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

在传统的牛肉出口大国中,阿根廷地位严重下滑。

由于限制阿根廷牛肉出口政策的取消导致了出栏量的增长、生产力的改善以及本国工业的升级,因此,预计未来几年,阿根廷会重回牛肉出口大国的地位。

南美牛肉出口大国乌拉圭,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以其优美自然风光和安定社会环境被称为“南美瑞士”。

下图为乌拉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比,乌拉圭的牛肉具有(  )

A.低价优势B.品牌优势

C.牧草优势D.自贸优势

7.限制阿根廷牛肉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全球变暖,草场退化

B.出口政策

C.工业发展缓慢,技术落后

D.人口增多,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解析:

6.A 7.B 第6题,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比,乌拉圭为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地租等成本较低,其牛肉具有低价优势。

第7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解除限制出口政策后阿根廷的牛肉将会极大增产,因此限制阿根廷牛肉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出口政策。

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

下图为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

据此回答8~9题。

8.“奶牛假期”期间(  )

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

B.我国东部城区地面沉降较快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

9.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草场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

C.市场D.土壤

解析:

8.C 9.A 第8题,“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此时气温高、融水多形成夏汛;此时我国东部正值雨季,下渗强,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

第9题,根据图示曲线变化特征,产奶量与草场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5~8月气温较低,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成为“奶牛假期”;新西兰绝大部分区域气候湿润且降水比较均匀,与草场的生长变化特征不一致,所以影响因素不是降水量;草场生长状况与市场因素关系很小;土壤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

下图是①②③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11.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

10.A 11.C 第10题,根据图中坐标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低、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第11题,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种植业比重很低,且商品率很高,故应该为大牧场放牧业。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栽培稻米的起源地之一,在盘锦地区就有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的种植,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

材料二 稻米种植,包含了超多的技术活:

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

日本大米保证口感的秘诀就是培育优良品种。

材料三 下图是亚洲水稻种植分布区和优质稻米产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水稻种植分布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对比其他水稻主产区的优势。

(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知识,分析东北大米品质优于日本大米及日本大米品种在东北种植并销往日本的原因。

(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

解析:

(1)题,描述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实际就是分析水稻种植的共性区位条件,根据图示的有用信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2)题,考查日本水稻产区的特有条件,需根据图示信息,从纬度位置、机械化水平、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3)题,同样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比较,从题干要求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需注意的是共性和差异性、优势和劣势条件分析。

第(4)题,考查日本农业对我国农业的借鉴意义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材料,从科技投入、生态环境、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思考和分析即可。

答案:

(1)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2)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3)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相近,光热条件相似,形成相同的地带性土壤;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东北的水稻种植环境优于日本,日本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赚取高额利润。

(4)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

13.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内蒙古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美誉,近年来不断加快肉牛养殖产业,通过制定科尔沁肉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肉牛产业示范基地。

2017年3月12日,内蒙古通辽市大力发展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采用肉牛标准化养殖,打造牧业现代化。

肉牛养殖标准化,是指在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实施,包括牛舍建设、肉牛管理、饲料管理、防疫管理等,其目的就是实现优良的产品质量、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更好的肉牛饲养效益。

下面两图分别为通辽市位置图和肉牛饲养相关产业不同阶段附加值变化图。

(1)指出通辽市发展肉牛养殖的区位优势。

(2)分析通辽市传统养牛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说明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对当地养牛业的意义。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

通辽市为适应扩大肉牛的业养殖规模,应将玉米生产转变为优质牧草作物生产。

问题②:

通辽市在扩大肉牛业养殖的同时,治理当地沙漠化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

(1)题,通过材料信息可知,通辽市发展肉牛养殖的区位优势在于饲料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养殖经验丰富,距离东部市场近,市场广阔,土地面积广阔等。

(2)题,传统养牛业靠天放牧,没有考虑草地的承载力和草场环境状况,造成草地破坏,加剧荒漠化。

牛粪露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第(3)题,互联网作为新型通讯模式,可以广泛传递信息,从而扩大市场销售区域,增加经济效益。

增加的订单有利于扩大养牛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延长养牛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互联网刺激养殖户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肉牛的品质和品牌效应。

第(4)题,问题①:

将玉米生产转变为优质牧草作物生产,可以为肉牛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牧草饲料;种植优质牧草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种植优质牧草可以节约水源,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

问题②:

治理当地沙漠化可以采取生物、工程、技术等措施,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地表固沙植被面积,采用工程措施固沙等。

答案:

(1)位于农耕区与畜牧区的过渡地带,饲料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距离东部市场近,市场广阔,土地面积广阔。

(2)破坏草地,加剧荒漠化;牛粪露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3)利用互联网可以扩大市场销售区域,增加经济效益;有利于扩大养牛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延长养牛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肉牛的品质和品牌效应。

(4)问题①:

可以为肉牛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牧草饲料;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节约水源,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

问题②:

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地表固沙植被面积;采用工程措施固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