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1912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展开,++++++++++地块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4.基础工程

4.1地下室防水工程

4.1.1混凝土墙裂缝漏水

现象:

混凝土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

有的裂缝因贯穿而漏水。

治理:

1.墙外没有回填土,沿裂缝切槽嵌缝并用氰凝浆液或其他化学浆液灌注缝隙,封闭裂缝。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3.设计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控制地下墙体的长度,对特殊形状的地下结构和必须连续的地下结构,应在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

4.加强养护,一般均应采用覆盖后的浇水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

同时还应防止气温陡降可能造成的温度裂缝。

4.4.2施工缝漏水

沿施工缝渗漏水。

治理1.选择好接缝的形式

2.处理好接缝:

拆模后随即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

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缝上铺设1:

2.5水泥砂浆2mm左右。

浇筑混凝土须细致振捣密实。

3.平缝表面洗刷干净,将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居中粘贴在接缝上。

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

随后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沿漏水部位可用氰凝、丙凝等灌注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涂刷施工缝内面,宽度不少于600mm。

4.4.3变形缝漏水

地下室沿变形缝处漏水。

1.采用钢板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钢板止水带必须连续。

2.表面附贴橡胶止水带,缝内嵌入沥青木丝板,表面嵌两条BW橡胶止水条。

上面粘贴橡胶止水带,再用压板、螺栓固定。

3.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除,用BW橡胶止水条嵌入变形缝底,然后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

4.4.4穿墙管漏水

周边漏水。

1.管下混凝土漏水的处理。

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深250mm。

如果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

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

水玻璃和水泥的配合比为1:

0.6。

从搅拌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操作时应迅速压在漏水处。

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

水泥和快燥精的配合比为2:

1,凝固时间约1min。

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

经堵塞不漏水后,随即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1:

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

养护22d后,涂水泥浆一度,然后抹第二层1:

2.5水泥砂浆,与周边要抹实、抹平。

也可用其他有效的堵漏剂堵塞。

2.在预埋大管径(直径大于800mm)时,在管底开设浇注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内加灌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泌水排出,以使管底混凝土密实。

3.预埋管外擦洗干净,要有专人负责:

粘贴BW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黏性粘贴在外管上。

位置同止水环。

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

4.4.5后浇带漏水

地下室沿后浇缝处渗漏水。

1.必须全面清除后浇缝两侧的杂物,如油污等;

打毛混凝土两侧面。

2.后浇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完成30~40d之间。

宜选择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可避免混凝土因冷缩而裂缝。

要配制补偿性收缩混凝土。

3.要认真按配合比施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灌筑,振捣密实,两次拍压,抹平,湿养护不少于7d。

5主体工程

5.1模板工程

5.1.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绘出模板排列图。

翻样员与技术员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做详细交底。

对运至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2.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拼缝要紧密。

当拼缝>

1mm的要用海绵或白铁皮封钉,跨度大于4m时的梁应起拱0.003L(L为梁跨度),悬挑梁净挑跨>1.5米的梁端应起拱,拱高不小于15。

3.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横平坚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模板严格按排列图安装。

浇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柱箍、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孔洞、埋件等应正确留置,建议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错放漏放。

安装时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5.模板拆除应根据“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

现场增加砼拆模试块,必要时进行试块试压,以确保质量与安全。

6.模板周转使用应经常整修、刷脱模剂,并保持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5.1.2通病预防措施

1.模板支设偏位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预防措施:

①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②墙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③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④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⑤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⑥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变形

拆模后发现砼墙梁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①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

②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天然地基,应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③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④梁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浇捣混凝土墙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⑤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⑥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3.标高偏差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①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②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③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4.接缝不严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①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②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自然膨胀使缝隙挤密。

③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

④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严禁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5.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拆模后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①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尔后再刷脱模剂。

②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的水性脱模剂。

③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6.防止结构外墙竖向施工缝烂根、漏浆、错缝的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5.2钢筋工程

5.2.1钢筋错位

柱、梁、板、墙主筋位置及保护层偏差超标。

1.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

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

对柱头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绑扎好,然后用Φ8~Φ10钢筋焊成的井字形铁卡固定。

对墙板钢筋应设置可靠的钢筋定位卡。

2.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

浇捣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

5.2.2焊接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

接头处轴线弯折或轴线偏心过大,并有烧伤及裂纹。

1.焊接前应矫正或切除钢筋端部过于弯折或扭曲的部分,并予以清除干净,钢筋端面应磨平。

2.钢筋加工安装应由持证焊工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注意钢筋或夹具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钢筋是否安装牢固,过长的钢筋安装时应有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延长架,如机具损坏,特别是焊接夹具垫块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经验收合格后方准焊接。

3.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焊接完成后,应视情况保持冷却1~2min后,待接头有足够的强度时再拆除机具或移动。

4.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5.焊接完成后必须坚持自检。

对接头弯折和偏心超过标准的及未焊透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对脆性断裂的接头应按规定进行复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5.2.3套筒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

套筒接头质量检测不合套筒接头接头处轴线弯折或轴线偏心过大,并有烧伤及裂纹。

1.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按钢筋翻样单采用砂轮切割机断料,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有挠曲、马蹄形现象,不得用气割下料。

下料后做好需要攻丝头型式的标记,如标准接头、正反丝扣接头等;

3.连接套筒质量:

进场的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原材料合格证,套筒规格应与钢筋规格对应,套筒表面应刻有标识。

表面应无裂纹和影响接头质量的缺陷,套筒长度和螺纹质量用卡尺和止、通端螺纹塞规进行检查。

4.钢筋丝头加工:

控制的主要项目有:

钢筋规格、剥肋直径、螺纹规格、丝头长度、完整丝扣圈数。

丝头的螺纹规格必须与套筒相匹配;

5.现场连接及质量控制:

1)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与连接套筒规格应一致,并检查丝头和套筒的丝扣是否洁净、无损;

2)由于直螺纹连接法不存在扭紧力矩对接头的影响,现场连接时可使用管钳安装拧紧。

连接时钢筋应对正轴线,拧紧后套筒两侧外露的完整丝扣不得超过1个;

5.2.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加工前,首先对进场的钢筋原材进行试验,复试合格、质保资料齐全后方可加工,加工成型的钢筋分类堆码整齐。

2.施工前钢筋施工员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

要特别注意对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梁柱节点严禁漏放环箍。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依设计图纸规定进行。

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4.严格控制柱插筋的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柱钢筋绑扎前必须清理根部的水泥浆水,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绑扎,并注意竖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倾斜的情况下绑扎水平筋及箍筋。

柱的插筋上绑扎一个柱箍,将插筋上部连成一片防止任意移位及弯曲。

5.工程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根据实际情况确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商量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办妥技术核定单。

6.弯曲变形的钢筋须矫正后才能使用,钢筋上的油污,泥浆要清除干净。

7.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梁主筋与箍筋的接触点全部用铁丝扎牢,墙板、楼板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

上述非双向配置的钢筋相交点,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可按梅花形交错绑扎牢固。

8.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按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协商,严禁任意拆、移、割。

9.浇捣砼时要派专人进行监控,随时随地对可能出现的钢筋偏差进行整修。

10.质检员必须签署隐蔽验收单,对每阶段的施工情况要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协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保证工程质量。

在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2.5通病预防措施

1.钢筋表面锈蚀

钢筋露天堆放时,采用钢筋垫枕木架空堆放,避免钢筋受雨雪侵蚀。

2.钢筋同截面接头过多,钢筋同截面接头百分率超过规范规定。

由熟悉规范的专业工程师负责钢筋配料工作,钢筋配料时考虑原材料的长度和规范规定的接头位置,必要时购买定尺的钢材。

3.钢筋保护层不足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不满足规范要求。

保证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位置、尺寸准确,同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设置垫块数量,加设定位梯子筋、定位箍筋。

5.3混凝土工程

5.3.1混凝土坍落度差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

1.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保证合理的坍落度指标,充分考虑因气候、运输距离、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及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其坍落度值,有问题时,及时由搅拌站进行调整,严禁在浇注时随意加水。

3.所用原材料如砂、石的颗粒级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泵送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泵管内径的1/3;

细骨料通过0.35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15%;

通过0.16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5%。

4.外加剂掺量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应通过试验确定。

5.3.2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入模前后产生离析或运输时产生离析。

1.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浆稠度和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握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控制运输小车的运送距离,并保持路面的平整畅通,小车卸料后应拌匀后方可入模。

3.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浇50~1OO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竖向落料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采用串筒、溜管落料。

4.正确选用振捣器和振捣时间。

5.3.3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

混凝土初、终凝时间过长,使得表面压光及养护工作无法及时进行。

1.正确设计配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工地上发现混凝土和易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与搅拌站联系,采取调整措施,严禁任意往混凝土中加水。

2.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对于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应事先进行与所用水泥的适应性试验,以确定合理掺量。

5.3.4混凝土表面缺陷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及孔洞。

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进行整形,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

2.按规定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3.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方案(如开门子板、后扎等)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顺利通过。

5.3.5混凝土表面裂缝

1.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的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甚至上下裂通。

2.混凝土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

3.大体积混凝土纵深裂缝。

1.按施工规程及时进行养护,浇注完毕后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时间不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

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

2.所有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3.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前务必制定妥善的温控方案,控制内外温差在规定值以内。

气温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5.3.6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1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砂浆垫块厚度应符合要求。

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

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蹬作支架。

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

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φ10钢筋制作;

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φ12钢筋制做;

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5.3.7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1.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应由专人进行,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2.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监理单位要对其进行复核。

3.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4.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内设置一处。

5.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

6.模板的背楞统一使用硬质木材或金属型材,统一加工尺寸。

浇筑混凝土墙板、柱时,在现浇楼面埋设φ48的钢管,增设斜撑,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

7.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墙、柱自楼面向上根据施工方案采取下密上疏的原则布置对拉螺栓。

8.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3.8梁柱或墙柱节点砼强度不足

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时,且相差>

5MPa时,梁(板)柱(墙)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柱(墙)同,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界面应按下图施工,分格采用钢丝网,先浇筑柱(墙)部分砼,后浇筑梁板砼:

5.4砖砌体工程

5.4.1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

在常用的砂浆中,M5以下水泥砂浆强度易低于设计要求;

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宜按《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并结合现场实际材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2.建立施工用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

3.砂浆搅拌时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再投入其余的砂和水泥。

4.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必须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规定执行。

5.4.2砖砌体组砌错误

砌体组砌方法混乱,砖柱垛采用包心砌法,出现通缝。

1.应使操作者了解砌墙组砌形式:

墙体中砖搭接长度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五皮砖就应有一皮丁砖拉结(五顺一丁)。

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或非承重墙中。

2.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3.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皮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4.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一般清水墙面常选用一顺一丁和梅花丁组砌方法;

在地震地区为增强齿缝受拉强度,可采用骑马缝组砌方法。

由于一般砖长度正偏差、宽度负偏差较多,宜采用梅花丁的组砌形式,可使所砌墙面竖缝宽度均匀一致。

为了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形式,在同一幢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生产的砖。

5.4.3砖缝砂浆不饱满

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规范规定);

竖缝内无砂浆(瞎缝或空缝)。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如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可掺水泥量10%~25%的粉煤灰。

其掺量必须经试配确定,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砖砌体工程应采用“三一法”砌筑;

砌块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500mm,且应保证顶头缝砂浆饱满密实。

3.严禁用干砖砌墙。

应严格控制砖砌筑时的含水率。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各种砌体砌筑时,块体材料含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灰砂砖:

8%-12%。

2)加气混凝土砌块:

≤15%。

3)混凝土砖和小型砌块:

自然含水率。

砌筑施工时,监理人员应在现场对含水率进行抽查。

4.砌筑砂浆宜优先用预拌砂浆,预拌砂浆的性能应满足莎江苏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预拌砂浆技术规程》DGJ32的规定。

加气混凝土、小型砌块等砌筑砂浆宜使用专用砂浆。

5.施工洞、脚手眼等后填洞口补砌时,应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

外墙等防水墙面的洞口应采用防水微膨胀砂浆分次堵砌,迎水面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刷。

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5.4.4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

砌筑时随意留槎,且多留置阴槎,槎口部位用断砖砌筑;

阴槎部位接槎砂浆不密实,灰缝不顺直。

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

外墙大角应同时砌筑。

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也应同时砌筑。

如不能同时砌筑,应按施工规范留砌斜槎,如留斜横确有困难时,也可留直槎,且应留阳槎,并按规范规定加设拉结筋。

2.退槎宜采取18层退槎砌法,为防止因操作不熟练,使接槎处水平缝不直,可以加小皮数杆。

3.后砌非承重120mm的隔墙,宜采取在墙面口留榫式槎的作法,不准留阴槎。

接槎时,应在榫式槎洞口内先填塞砂浆,顶层砖的上部灰缝,用大铲或瓦刀将砂浆塞严,以稳固隔墙,减少留槎洞口对墙体的影响。

5.4.5砌体裂缝

1.材料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3.施工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底板时应留预留25~26cm,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以后,方可用60~75°

斜顶砌筑挤紧;

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2)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

(3)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再抹灰,并不少于30d。

(4)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5)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6)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

(7)在砌筑第一皮砌块前,应按设计排块的要求进行试摆,对于所需的非规格尺寸砌块应采用手提式电锯或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切割成规则长方体,严禁刀劈斧砍。

砌筑施工时,在每皮砌块砌筑前,要用毛刷清理砌块表面浮砂(尘),处理干净后再铺水平、垂直灰缝处的粘结剂、混合砂浆。

5.4.6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

(1)砌体施工时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应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砌筑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控制线。

施工人员应认真做好测量记录,并及时报监理验收。

(2)装饰施工前,应认真复核房间的轴线、标高、门窗洞口等几何尺寸,发现超标时,应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