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1885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导入

二、指导学法

(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

(2)谁怎么样问童子?

(3)问什么?

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鼓励求异思维,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

(三)悟诗情,咏诗句。

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同学讨论,板书:

兴奋)

2.根据你所体会的感情,吟诵诗句。

三、总结学法

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学生针对诗中字词提“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五、配乐吟诵。

教师播放古曲,学生配乐吟诗,从而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体会诗人羡慕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和神往之情。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诗文意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导入:

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

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师:

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

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屏幕演示:

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师(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

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揭示诗题

3、齐读课题。

知道这首诗吗?

自由读诗。

四、认读生字

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

(出示课件)

五、学习诗文

1、体会诗意

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小组比赛,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相机理解“尽”、“孤”、“独”、“闲”、“只有”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

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配乐读

⑷ 学生练读,朗诵

《游子吟》教学设计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

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5-6分)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师述:

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

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

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

(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

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7分)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

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借助:

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方法: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

——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

——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10分)

  师述: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

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

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

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

(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

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

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6)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乡井土,旧田地,几丘几池;

     人已异,景依稀,几回梦里。

     山千仞,水万里,阻断归期;

     一根烟,一支笔,一纸乡思。

     谁能会,游子意,点点滴滴;

     待何日,归故里,落红春泥。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

你展开了哪些想象?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

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

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

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自制的谱曲的诗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诗的课件。

  2、学生准备:

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

   师:

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

山),什么字?

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

喜欢游山玩水吗?

都游过哪些山?

还想去游哪些山?

一、揭题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

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

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

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生鼓掌。

)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

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

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

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

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

(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

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

有何依据?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

这是——?

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

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

(高、俊秀、险……)

    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

老师画的是什么?

(水)怎样的水?

(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

(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所见》解释“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

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杂诗》教学设计

  1、会认本课的“君、绮”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反复低吟李白的《静夜思》。

  2、此晌此刻,假如你已经离开了家,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好久都没有回去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3、那你想不想见一见从前的朋友呢?

见到了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同学们见到了以前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诗人也有话想说,他把自己要说的话写成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吗?

那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5、教师板书课题:

杂诗

  6、指名读课题,读准“杂”

二、自主读诗,读准字音

你们想知道王维说了些什么,那咱们必须把生字认会了,把字音读准了。

你们自己能行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重点指导“绮”。

  4、刚才同学们真樟,这么快就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那我请你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你的字音能读准吗?

  5、教师指名读,相机指导:

    “应知故乡事”中的“应”读一声,后鼻音。

    “来日绮窗前”中的“绮”读三声。

  6、学生自由练读,将每个字音都读准,教师巡视检查,

三、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老师想请你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诗读给我们听一听。

  2、指名读诗,师生互动。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①从他的朗读中,你们能够感受到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

      ③你能读一读这句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你非常想知道故乡的事吗?

      ④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①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②诗人已经好久都没有回家了,他想知道一些事情,他会怎么问呢?

      ③谁再来试一试。

      ④指名读、同伴邀请读、齐读。

  3、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好,那你们读懂了王维说了些什吗?

  4、指名简单地说一说。

(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

  5、出示cAI课件,播放动画,教师讲述诗意。

  6、王维说了些什么,咱们知道了,那我想请你来当王维,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7、指名读。

  8、有谁能把这首涛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学得真不错,通过你们的朗读,将王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维离开家很久了,肯定不会只有这些话要对他的朋友说,他为什么单单只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呢?

  2、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提示。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梅花的古诗和文章,可引导学生背一背,说一说。

  3、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大雪纷飞、百花凋零的寒冬,只有梅花傲霜斗雪,争相怒放。

一句“寒梅著花未?

”不光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会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战胜困难的决心。

下面让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

《忆江南》教学设计

    

  1.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

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

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

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

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

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

(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

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

江南——好。

     引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

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

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

(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

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

(读词)

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

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

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

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

诗人庆幸。

(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出塞》教学设计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