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1872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齿轮油泵说明书Word下载.docx

1

布置任务、拆装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绘制零件草图(除标准件外)

2

第一阶段检查

第二阶段(第8周~第11周)

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并装配并绘制部件装配图

第二阶段检查

第三阶段(第10周~第13周)

绘制零件工作图(UG制图)

第三阶段检查

第四阶段(第14周)

修改图纸、完成说明书、出图(部件装配图)

第四阶段检查

第五阶段(第15周)

整理课程设计资料、装档案袋并上交

第五阶段检查、评定成绩

三、课程设计过程

(一)拆装与测绘

1.拆装测绘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认真阅读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准备测量工具、绘图工具、参考资料、设计手册、仪器用品等;

认真复习与测绘有关的知识,如尺寸测量方法、视图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等。

2.拆装

拆卸零件时应注意的几点:

1)注意拆卸顺序,严防破坏性拆卸,以免损坏机器零件或影响精度。

2)拆卸后应将零件按类别妥善保管,防止混乱和丢失。

3)要将所有零件统一编号登记并注写零件名称,最好对每个零件都能贴一个对应标签。

拆卸顺序及注意问题:

表2齿轮油泵拆卸顺序及注意问题

内容

数量

工具

零件信息

注意问题

去掉主动轴保护胶套,卸下键

胶套:

一般零件

键:

标准件A型

去掉进、出油孔胶盖

平口螺丝刀

胶盖:

动作要轻,以免破坏零件

3

拆卸定位销

细铜棒

锤子

圆柱销:

标准件

需记录原始安装深度位置和拆卸方向,以便安装

4

拆卸紧固螺钉

6

内六角扳手(5号)

紧固螺钉:

标准件,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安装较紧,注意安全

5

分离泵体和左右泵盖

动作要轻,以免破坏接触面

拆卸左泵盖

拆卸外侧封口

动作要轻,避免碰坏孔壁

拆卸轴套

同上

记录原始(距接触端面1.8mm左右)和拆卸方向以便安装

7

拆卸右泵盖

取出轴(带齿轮)

2对

拆卸从动轴孔外侧封口

拆卸主动轴外侧骨架油封(内带弹簧)

锤子(可不拆)

动作要轻,不要破坏零件;

若不拆卸也可直接识别结构参数和类型

需记录原始(距接触端面0.5mm左右)和拆卸方向以便安装

油封外侧大轴套

不拆,直接测量

8

拆卸主动轴

拆卸挡圈

卡簧钳

另一侧不用拆

取下主动齿轮

取下键

主动齿轮:

常用件键:

标准件A型

键可能不完整,按键槽和键查表确定参数

9

拆卸从动轴

另一侧也可不拆

取下从动齿轮

从动齿轮:

常用件

注意:

拆卸时应标记好左右泵盖与泵体只见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左右泵盖与泵体时务必严格按照拆卸的相对位置(观察外形轮廓应对齐,避免上下倒置错位)安装。

3.测绘

(1)测绘步骤

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A.指导教师布置测绘任务,强调测绘过程中的设备、人身安全等注意事项。

B.学生自选测绘部件,领取相关的量具、工具等。

C.学生准备绘图工具、草图图纸并做好测绘场地的清洁工作。

了解部件

仔细阅读指导书及有关参考资料,全面分析了解测绘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装配关系等。

绘制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是在机器或部件拆卸过程中所画的记录图样,是绘制装配图和重新进行装配的依据。

它是通过目测,徒手用简单的线条示意性地画出部件的图样,主要表达部件的结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传动路线等,而不是整个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各个零件的形状。

画装配示意图时,应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4460-84)中所规定的符号。

画装配示意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图形画好后,应在图样上注写零件的统一编号或名称。

B.标准件应及时确定其尺寸规格

(2)绘制零件草图

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草图是实测零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随后建立零件三维模型、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草图不能简单理解为潦草的图样,而应认真地对待草图的绘制工作,所绘制的草图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零件草图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内容和要求与零件工作应一致。

B.表达完整、线型分明、投影关系正确、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绘制零件草图时的注意事项:

A.注意保持零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及投影关系。

B.注意选择合适的比例,一般按1﹕1画出,必要是可以放大或缩小。

视图之间要留足标注尺寸的空间

C.零件的制造缺陷,如刀痕、沙眼、气孔、及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不必画出。

D.零件上因制造、装配需要的工艺结构,如倒角。

倒园、退刀槽、铸造圆角、凸台、凹坑等,必须画出。

视图的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视图的基本原则: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形状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的数量,以方便绘图和读图。

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所表达零件最主要的一个视图,在选择主视图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A.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原则是尽量符号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这样便于加工和安装。

通常对轴套类、轮盘类回转体零件选择其加工位置;

对叉架类、箱体类零件选择其工作位置。

B.确定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选择最能明显地反映形状和结构特征以及各组成形体之间的互相关系,这样能够较快地看清楚零件的形状与结构。

其他视图阅读选择:

主视图确定以后,其他视图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

A.根据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复杂程度全面地考虑所需要的其他视图,使每个视图有一个表达重点,注意采用的视图数目不宜过多,以免繁琐、重复,导致主次不分。

B.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或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C.合理布置视图位置,使图样清晰美观又有利于图幅的充分利用。

作图步骤

A.用2H铅笔画出各视图的对称中心线、作视图基准线。

B.画零件的外型轮廓、主要结构部分。

C.画零件的细微结构部分,可采用局部视图。

局部剖视、局部放大和剖面,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

D.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然后用HB或H型铅笔按国家标准线型要求加深。

尺寸测量及数字处理

测量工具的选用:

在测量零件时,应根据零件尺寸的精确程度选用相应的量具,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卡、外卡、钢尺、角度规、螺纹规、R规等,精度低的尺寸可用内、外卡及钢尺测量,精度较高的尺寸应采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进行测量。

尺寸测量时的主要事项:

A.使用量具测量零件时不要施力过大,以免损伤零件表面的量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B.在测量过程中,应主要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仍是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C.测量时应尽量避免尺寸换算以减少错误。

尺寸的数字处理:

零件的尺寸有的可以直接量得,有的要经过一定的运算后才能得到,如中心距等,因此通过直接测量所得到的尺寸还必须进行尺寸处理后方能确定,尺寸处理的方法如下:

A.一般的尺寸,大多数情况下要圆整到整数。

B.重要的直径要取标准值。

C.标准结构(如螺纹、键槽、齿轮的轮齿)的尺寸要取相应的标准值。

D.没有配合关系的尺寸或不重要的尺寸,一般圆整到整数。

E.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如配合的孔轴)只测量它的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质和相应公差值,查阅手册。

F.有些尺寸必须通过复核才能确定,如齿轮传动的轴孔中心距计算结果进行核对。

G.因磨损、碰上等原因而使尺寸变动的零件要进行分析,标注复原后的尺寸。

H.零件的配合尺寸要与相配的零件的相关尺寸协调,即测量后尽可能将这些配合尺寸同时标注在有关的零件上。

尺寸的标注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且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标注尺寸时应做到:

A.从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出发,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B.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的外边、两视图之间。

C.部件中两零件有联系的部分,尺寸基准应统一。

D.对于标准结构,如螺纹、退刀槽、轮齿,应将测量结果与国际标准中的参数进行核对,采用标准值。

E.零件上一些常见结构,如底板、端面、法兰盘图形要按要求的标注方式进行尺寸标注。

技术要求

材料:

零件的材料可根据实物并结合对有关的标准、手册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确定,也可结合参考同类型零件的材料,用类比法确定。

表面粗糙度:

零件表面粗糙度等级可根据各个表面的工作要求及精度等级来确定,可用参考同类零件的粗糙度要求或使用粗糙度样板进行比较确定,表面粗糙度等级可根据下面几点决定:

A.一般情况下,零件的接触表面比非接触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高。

B.零件表面有相对运动时,相对速度越高所受单位面积压力越大,则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C.间隙配合的间隙越小,表面粗糙度要求应越高;

过盈配合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也应有较高要求的粗糙度。

D.在配合性质相同的条件下,零件尺寸越小则粗糙度要求越高,轴比孔的粗糙度要求高。

E.要求密封、耐腐蚀或装饰性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F.受周期载荷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配合表面的Ra值为3.2~0.8;

接触面的Ra值为6.3~3.2。

如零件的定位底面为3.2,一般端面为6.3;

零加工的自由表面Ra值为25~12.5,如普通的螺栓孔等。

行位公差:

可参考同类型零件,用类比法确定,或参阅有关手册。

无特殊要求时一律不标注。

公差配合的选择:

可参考结构和功能相类似部件的公差配合,通过分析比较来确定,或参阅有关手册。

其他要求:

凡是用符号标注不便于表示,而在制造时或加工又必须保证的条件和要求都可注写在“技术要求”中,其内容参阅有关资料手册,用类比法确定。

(2)建模

利用UG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

1.左泵盖

图2左泵盖

泵盖外端面上的两个带螺纹的孔并非是通孔,如图3所示:

图3

2.右泵盖

图4右泵盖

3.泵体

图5泵体

4.主从动轴

图6从主动轴

从动轴和主动轴比较简单,最重要是确定好挡圈所在的沟槽的位置。

(三)装配与爆炸

1.装配注意事项

(1)在装配时一定要用非主模型,否则会由于零件过多而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的过慢而影响装配的速度。

在实际操作时,最好能为每一个主模型都创建必要的引用集,还要养成随时保存的习惯,有一次因为电脑死机而且没有保存,导致几个钟的工作成果白白浪费了,只能从头再来。

(2)在装配的过程中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装配,在装配件与装配件的接触时要必须进行配对。

(3)在装配时有些旋合的部件不能完全配对,如油封,轴套等,可尝试通过基准配对,把替换引用集设置成整个部件,再图层调出,即能显示约束的基准,找准配对的方向进行配对。

(4)在装配时注意打开装配导航器,因为装配导航器提供装配结构的图形显示,为在其他功能中使用选择和操纵组件。

(5)配对条件通过规定在组件间的约束关系,在装配件中定位组件。

(6)在装配件自动更新反映引用部件的最后的版本。

2.装配的过程

A.由于装配部件繁多,以及有许多相同的小部件,如螺钉,油封等,可先以左右泵盖各为一组装配件,先行组合配对。

图7配对上轴套、螺钉和销的右泵盖

B.同理,将主动轴和从动轴作为一组装配件,先行配对组合。

图8配对上齿轮,键,挡圈的主动轴

图9配对上齿轮,键,挡圈的从动轴

C.建立非主模型,以左泵盖为初始部件,先添加泵体,配对好,顺移方向逐一添加其他部件。

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右边泵盖为原部件,先装配泵体,

再装配主动轴和从动轴,

接着装配右泵盖以及剩余装配件装配上去,完成装配。

3.齿轮油泵的爆炸效果图

(四)绘制零件图

1.在绘制零件图时应注意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法(参考绘制草图时所确定的表达方案),同时还有检查零件草图上的尺寸是否协调合理。

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1)软件环境设定(UG的制图首选项相关项目);

(2)绘制图框、标题栏(可利用图样);

(3)绘制视图;

(4)标注完整的尺寸;

(5)标注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

(6)填写标题栏内容;

2.

图10左泵盖零件图

在绘制时,按照老师给的模版和结合自己的草图进行绘制。

图11右泵盖零件图

图13从动轴零件图

图12主动轴零件图

(五)绘制装配图

1.装配图是设计和装配机器或部件时用到的图样,主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所需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因此只需标出一些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如特征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以及重要的配合等,具体内容可参阅有关参考资料。

绘制装配工程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1)软件环境的设定;

(2)绘制图框、标题栏(可利用已有图样);

(3)绘制视图;

(4)标注必要的尺寸;

(5)标注必要的技术要求;

(6)绘制序号,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内容;

2.在绘制装配图时,遇到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说怎么局部剖才可以显示出想要显示的零件,还有怎么应用UG软件,使在剖视图中,使一些不需要剖的零件显示等,在经过自己的摸索与询问老师,都相应的解决了问题。

图14齿轮油泵装配示意图

(六)编写说明书

完成齿轮油泵的拆卸测量,建模,零件图以及出图后,以word的文档形式编写一份说明书,文档的格式必须按照《装配体测绘指导书》的要求来编写。

四、本次课程设计的感受

学了一个学期的工程制图,自己也在懵懵懂懂中度过了这个学期,而在我看来,自己学的工程制图只是皮毛而已。

在这次测绘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小麻烦,当然也被我一一解决了,通过这次测绘我也温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

而我也发现,在以前所学的内容中基本上全是来自于书本上的内容,理论知识占了主要的地位。

通过这次的测绘使我深切的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深知只有自己动手的时候才能发现出许多书本上显现不出来的问题与技巧。

当然,实践之中出真知,自己动手所学到的东西才是最真也最牢靠的。

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工程制图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徒手画草图、零件图,合理的选尺寸、基准、布局,清晰地画出要求的全部尺寸,测量零件尺寸时要细心,画图时要精益求精,学会了解工作部件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再拆卸零件然后重新组装从而更深的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测绘中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任何的工作之前都要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在工作中一定要落实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严谨的思维。

附表:

1、书面材料

(1)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2)部件装配图1张(A0);

(3)06100406_ruansiyu_zuobenggai_dwg.prt零件图1张(A2);

06100406_ruansiyu_youbenggai_dwg.prt零件图1张(A2);

2、电子文档

文件名称

所有零件(含标准件)三维模型文件名称

06100406_ruansiyu_bengti.prt

06100406_ruansiyu_chilun.prt

06100406_ruansiyu_congdongzhou.prt

06100406_ruansiyu_dangquan.prt

06100406_ruansiyu_jian.prt

06100406_ruansiyu_jian_4x12.prt

06100406_ruansiyu_luoding.prt

06100406_ruansiyu_xiao.prt

06100406_ruansiyu_youbenggai.prt

06100406_ruansiyu_youfengzuo.prt

06100406_ruansiyu_youfeng.prt

06100406_ruansiyu_zhoutao.prt

06100406_ruansiyu_zhudongzhou.prt

06100406_ruansiyu_zuobenggai.prt

部件装配三维模型文件名称

06100406_ruansiyu_Pump_assm.prt

爆炸效果图文件名称

06100406_ruansiyu_Pump_expld.jpg

典型零件的零件图文件名称

06100406_ruansiyu_bengti_dwg.prt

06100406_ruansiyu_chilun_dwg.prt

06100406_ruansiyu_congdongzhou_dwg.prt

06100406_ruansiyu_youbenggai_dwg.prt

06100406_ruansiyu_zhudongzhou_dwg.prt

06100406_ruansiyu_zuobenggai_dwg.prt

装配图

06100406_ruansiyu_Pump_assm_dwg.prt

《课程设计说明书》

06100406_ruansiyu_01.doc

附图:

1.齿轮油泵三维建模部件图样

图15左泵盖

图16右泵盖

图17主动轴

图18从动轴

图19泵体

图20齿轮

2.零件图的样式

图21左泵盖零件图

图22右泵盖零件图

图24从动轴零件图

图23主动轴零件图

图25泵体零件图

图26齿轮零件图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

高等出版社,2004

[3]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刘向阳,占向辉,张恩光.UGNX4.0中文版CAD详解教程.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