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1248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取虫、毒杀、针插标本、整姿、展翅、装标签、标本的保存

时间:

0.5天。

二、各目标本采集与制作

采集和制作各种类别的昆虫标本。

采集和制作与林业关系密切的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类别的昆虫标本。

方式:

野外采集和室内制作。

1.各类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

标本的采集方法有:

标本的制作方法有:

取虫、毒杀、针插标本、整姿、展翅、装标签、标本的保存

2.各类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时,对于蝴蝶﹑蛾﹑蜻蜓及其它大型翅易破损的昆虫,取出时要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先捏住虫子胸部,使翅折在背后。

要注意保护昆虫的完整性,昆虫身体上的附肢,腿、翅和触角等极易损坏,应格外加以保护,若损坏了这些鉴别种类时所必需的特征,便失去了所采标本的价值。

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或攻击性的昆虫可用大型镊子或戴上较厚橡皮手套取出。

捕捉到的昆虫要及时制作成标本,以免过于僵硬而不易制作。

制作标本前必须将捕获的昆虫装入毒瓶中进行毒杀,以免因虫子的挣扎而断脚断翅。

毒毙后的昆虫要小心的包装,以免标本破损。

在制作标本时,插针时昆虫针插的部位因种类而异,一般插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偏右,以保持标本稳定,又不至于破坏中央的特征。

3天。

三、昆虫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对所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鉴定和描述。

借助检索工具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并加以描述。

室内工作。

1.5天。

结果

标本号

主要特征

标本数

1

体中型,前胸背板发达,跗节3节,爪有中垫,触角为丝状且不超过体长,咀嚼式口器,前翅为覆翅后翅为膜翅

直翅目

蝗科

9

2

体扁或狭长,两侧缘平行,触角线状,有单眼,体壁坚硬,中胸小盾片小,无楔片,前胸背板前倾,呈梯形或六角形

半翅目

缘蝽科

4

3

触角锥状,体色鲜艳美丽,有两个单眼,触角第二节膨大如球状,前胸背板宽阔,中足基节长,着生在体的两侧,互相远离;

后足基节短,固定不能活动,并互相接触,前翅基部有肩板

同翅目

蜡蝉科

6

体为半球形,背面弧形或半球形拱起,具鲜艳色斑,头嵌于前胸,触角锤状

鞘翅目

瓢甲科

5

体小至大型,体多毛、毛有分支,触角膝状,上唇宽大于长,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后足胫节与第一跗节侧扁、密生用来携粉的细毛

膜翅目

蜜蜂科

体细,为黄色及红黑色,具黑色及褐色斑点及条带。

胸部与腹部宽相等。

翅狭长,前胸背板达翅基片,后翅无臀叶,中足2端距爪不分叉

胡蜂科

7

头大、呈倒三角形,一对复眼分置头部两侧,咀嚼式口器,前胸狭长,前足为发达的镰刀状前脚,脚上还长着尖锐的锯刺,前翅覆翅,后翅膜翅、扇状

螳螂目

螳螂科

8

翅面多为白、黄、橙,有黑及或多或少的红色斑点,前翅近三角形、后翅近卵圆形,无尾突,前足发育正常,有两分叉的两爪

鳞翅目

粉蝶科

体色暗,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翅上有较醒目的外横列眼状斑或圆斑且反面更明显,翅基有粗壮脉

眼蝶科

10

喙发达,翅面常缺鳞片,形成透明窗状,前翅矛形、翅顶稍圆,中室为翅长的一半以上,后翅显著小于前翅

鹿蛾科

11

后口式,刺吸式口器;

体长扁圆状,触角线状,5节;

中胸小盾片发达,近三角形。

蝽科

12

体长椭圆形,触角线状,4节;

有单眼。

长蝽科

13

体小,略成卵形,单眼2;

后足胫节有2侧刺及端刺。

沫蝉科

14

前口式,咀嚼式口器;

体小型,长椭圆状;

有艳丽的金属光泽,触角线状,复眼圆形,前胸背板两侧无边框,其中部具数齿

叶甲科

15

咀嚼式口器;

触角膝状,端部3节锤状;

喙显著,由额向前延伸而成。

象甲科

16

舔吸式口器,体具蓝绿光泽;

头部有新月缝,触角芒全羽状;

前胸侧板和腹板具毛。

双翅目

丽蝇科

17

体细长,灰黑色;

前足捕捉足,中、后足细长;

触角4节,明显伸出。

黾蝽科

18

体小、肥短,头比前胸宽;

触角棒状,基部远离,端部有钩,复眼有睫毛;

翅贴连锁,密被鳞片。

弄蝶科

19

体中等至大,通常具光泽和浓厚的色彩,头顶常露出前胸背板之前,单眼明显,前、后翅均发达,极少退化,翅脉显著,多分支,足较细长,多刺,中和后足股节腹缘具刺,跗节各节具有跗垫,爪对称,爪间具中垫。

蜚蠊目

蜚蠊科

20

体小,头部具较明显的单眼,唇基缝不明显,前胸背板通常不透明。

前、后翅发达或缩短,极少完全无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缺端域,臀脉域呈折叠的扇形。

中和后足股节腹面具或缺刺,跗节具跗垫,爪间具中垫。

姬蠊科

21

身体呈扁或圆柱形前胸背板发达,常呈马鞍形,颜色多呈绿或褐色。

触角一般长于身体,跳跃足发达

螽斯科

22

体较扁平,常为粉红色,前胸背板宽,前宽后狭。

体表有臭腺

荔蝽科

23

体长椭圆形,无单眼,多为红色或黑色,翅膀有着亮红色和黑色的花纹

红蝽科

24

体中型,软圆形或椭圆形,触角鳃叶状,一对爪不等长,具蓝、绿等光泽,三角形小盾片发达,前胸背板横阔,前狭后阔

丽金龟科

25

体小至中型,体壁多十分坚固,头面唇基发达,基侧在复眼的前方内凹,使触角基部于背面可见,宽圆形,色泽艳丽并常有斑纹,中胸腹板中央具前伸的圆形突

花金龟科

26

体粗壮,头大,翅宽,刮吸式口器,复眼发达,足前端有绒毛,翅中央具长六边形中室,爪间突发呈垫状。

虻科

27

身体修长,形状细长似竹节绿色或褐色,头卵圆形略扁,下口式。

前胸节短,背板扁平足细长或扁,中胸节和后胸节长

竹节虫目

竹节虫

28

体型大,头部在背观,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的直线,下唇端缘纵裂,体色蓝色、绿色或褐色,复眼发达,腹部常有环。

蜻蜓目

蜓科

29

体小型,细长,体色非常多样化,有红色、黄色、青色等。

无金属光泽,翅有柄,具2条原始结前横脉,翅痣形状多变化,多数为菱形;

盘室四边形,其前边短于后边;

翅端无插脉。

蟌科

30

小到大型,通常中型的蛾子。

身体一般细长,翅宽,常有细波纹,少数种类雌蛾翅退化或消失。

通常无单眼,毛隆小,喙发达

尺蛾科

31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成圆桶状,触角丝状且长于体长,咀嚼式口器,后足发达为跳跃足

蟋蟀科

32

小型至中大型。

背面强烈圆隆,腹面平坦,有鲜艳的色彩和花斑。

头多短宽。

触角4或5节。

小盾片极大,U形,能盖住整个腹部和前翅的绝大部分。

前翅与体等长,膜片不能折回。

臭腺发达。

盾蝽科

33

体小型,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翅端有脉缘脉,后足基节扩展到腹侧缘,后胫有刺2列

叶蝉科

34

体小至中型,头部阔大,触角膝状,前胸背板达翅基片,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

蚁科

35

体狭长,小至中型,触角丝状、棒状或羽状,前胸背板后缘深凹入,前足胫节2端距,爪有齿

叶蜂科

36

体小至中大型,触角芒全羽状,灰色、灰黑或具金属光泽,体表被鬃和毛。

头部大,喙肉质,可伸缩。

下颚须棒状,复眼发达,通常为离眼

蝇科

37

体大型,触角基部互相靠近,端部无钩、端部棒状,前后翅三角形,后翅外缘呈波状或有修长的燕尾状尾突。

凤蝶科

38

体中至大型,翅色鲜明,翅面有色种鲜艳色斑,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长且端部膨大呈锤状,翅外缘波纹状

蛱蝶科

39

体中大型,喙发达,触角中部粗壮、末端钩状,前翅近三角形,前翅大而狭长,翅顶角尖

天蛾科

40

体小至中型,腹节上常有黄黑相间的斑纹,头部大,喙短,翅大,胸部一般无刚毛,腹部扁宽

食蚜蝇科

总结

11个目

40个科

165

四、实习心得体会

森林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一、昆虫的标本的采集方法:

(一)、采集用具的构造和使用

捕虫网在捕捉空中善飞的昆虫时,应动作敏捷、轻快,迎头一兜,并立即将网口转折过来,将网底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圈上来,这样入网的昆虫就不易跑掉,此时握住网底上方,揭开毒瓶盖,将毒瓶送入网底,使所采到昆虫进入毒瓶中。

毒瓶专门用来迅速毒杀昆虫。

一般应用封盖严密、磨口广口瓶和直径较粗的厚玻璃管或塑料管等做成,以保证毒气不易泄漏,内装敌敌畏。

采集箱保存标本的采集箱。

采集袋外出采集需要携带必备的采集工具,如毒瓶、镊子、剪子、记录本、采集盒等。

三角纸用坚韧的硫酸纸,裁成3与2之比的长方形纸片,并有大小不同数种,外出采集,采到昆虫不能立即做成标本,可以先用三角纸包好,编号记载后,带回去制作。

(二)、昆虫的采集方法

1.网捕法在捕捉空中善飞的昆虫时,应动作敏捷、轻快,迎头一兜,并立即将网口转折过来,将网底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圈上来,这样入网的昆虫就不易跑掉,此时握住网底上方,揭开毒瓶盖,将毒瓶送入网底,使所采到昆虫进入毒瓶中。

如捕到的是大型蝶蛾类,可在网外用手捏压其胸部,使其不能活动,然后放入毒瓶。

如捕到的是中、小型昆虫,数量很多,只要将网袋抖动,使昆虫集中到底部,送入毒瓶即可。

要捕捉叶簇间、灌木丛或杂草丛中的昆虫,采用边走边扫的方法,扫几网后,将集中在网底的昆虫连同部分碎枝叶一起倒入毒瓶,待昆虫毒死后,再倒在白纸上挑选。

也可打开网底,将昆虫装入容器中或毒瓶中。

2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

3、振落栖息在灌木丛中的许多昆虫,受到振动惊吓,会掉落地面装死,所以可以手持木棍或徒手敲动树枝,让虫子掉下,另一手可将雨伞撑开倒持在底下承接。

伞面颜色以浅色为佳,因为较易发现虫子。

在树下也可用白布或白色塑料布铺在地面承接虫子,掉落的虫子可用徒手拣拾或吸虫管吸取。

4、观察和搜寻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

主要根据昆虫的栖境、寄主植物来搜寻采集在地面上、植物上、砖石下或枯枝落叶层中的昆虫。

(三)、采集昆虫的时间和地点

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日出性的昆虫,多自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盛。

夜出性昆虫在日落前后及夜间才能采到。

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而阴冷有风的天气,昆虫大多蜇伏不动,不易采到。

采集地点可根据不同种所处生态环境而选择合适地点。

一般果园、苗圃、经济作物林、灌木丛都能采到大量有价值的标本。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昆虫标本常用工具

1.昆虫针用来插制昆虫,因昆虫的大小不同,昆虫针的型号也不同。

2.三级台又称平均台,是用三块长短不同,但厚度相等的优质木板或有机玻璃粘合在一起作成,每级中央钻有小孔。

3.展翅板是专用来展开蝶蛾、蜂、蜻蜓等昆虫翅膀而用的工具,用硬泡沫塑料板制成简易的展翅板:

取泡沫板板,用锋利的小刀裁两条宽约两厘米的长泡沫条,然后用大头针固定在一块大的泡沫板上,两泡沫条间的宽度与虫体大小相适应。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1、取虫当虫子入网后,大型的虫子可用手直接取出,小型的虫子可以用镊子取出。

蝴蝶﹑蛾﹑蜻蜓及其它大型翅易破损的昆虫,取出时要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先捏住虫子胸部,使翅折在背后。

2、毒杀制作标本前必须将捕获的昆虫装入毒瓶中进行毒杀,以免因虫子的挣扎而断脚断翅;

待昆虫死亡后便可进行标本的制作。

3、包装毒毙后的昆虫要小心的包装,以免标本破损。

包装材料常用有三角纸﹑糖果纸小型的塑料封口袋﹑塑料瓶等。

4、针插标本按照昆虫体大小选用适当的昆虫针,昆虫针插的部位因种类而异,一般插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偏右,以保持标本稳定,又不至于破坏中央的特征,鞘翅目插在右鞘翅基部约四分之一处,不能插在小盾片上,腹面位于中后足之间,半翅目小盾片很大,插在小盾片上偏右的位置;

双翅目体多毛,常用毛来分类,插在中胸偏右;

直翅目前胸背板向卮延伸盖在中胸背板上,针应插在中胸背面的右侧。

鳞翅目需要展翅,针插在中胸背板中央。

5、整姿蝽、甲虫、蝗虫等昆虫针插好以后,尽量保持活虫姿态。

需将触角和足进行整姿,使得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向左右。

6、展翅蝶蛾、蜻蜓类需要展翅,最好是在虫体刚毒死后进行,这时胸部肌肉松软,不但展翅容易,而且经展翅后的标本也不易走样。

如虫体己干燥僵硬,必须充分还软后,才能展翅。

用昆虫针刺穿的虫体,插进展翅板的槽沟里,使腹部在两板之间,翅正好铺在两块板上,然后调节活动泡沫板,使中间空隙与虫体大小相适应,将活动泡沫固定。

两手同时用小号昆虫针在翅的基部挑住较粗的翅脉调整翅的张开度。

蝶蛾类将两前翅的后缘拉成直线为标准;

蜻蜓要以后翅两前缘成一直线为准。

移到标准位置,再用细针固定前翅后,再固定后翅,以硫酸纸条覆在翅上,并用大头针固定。

针插后放入通风处,约两天后,干燥定型即可取下。

7、装标签使用三级台的方法整理针插昆虫的标签的位置。

制作标本时将昆虫针插入孔内,使昆虫、采集地点及时间和寄主及采集人的标签在针上分别于三级、二级和一级的高度上。

8、标本的保存制成的昆虫标本要放在阴凉干燥处,放在有防虫药品的标本盒里。

昆虫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昆虫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来对昆虫标本进行鉴定,例如通过观察昆虫标本的颜色和斑纹,触角类型及节数:

丝状、毛状、念珠状、羽毛状、膝状等等;

头式:

前口式、后口式、下口式等;

单复眼:

单眼的有无以及单眼的个数;

足的类型:

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等;

口器的类型:

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等;

翅的有无、质地以及翅脉相,身体附属物类型及其大小,以及其在个体发育中的变化;

外生殖器及其他结构部位的形态特征来初步确定标本的目与科。

有一些目与科很难通过直接观察昆虫标本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其所属的目与科,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查找课本《昆虫学通论》或者查找《中国经济昆虫志》、《中国森林昆虫》、地方昆虫志及经济(森林)昆虫志、昆虫鉴定手册等来鉴别昆虫以及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或者查看图片等形式,把标本与图片及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与查找到的资料及图片进行对比,从而来鉴定那些不常见或者难以鉴别的昆虫标本。

实习效果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班于2012年9月22日至2012年9月28日在校内进行《森林昆虫学》课程的实习。

经过五天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掌握了常用捕虫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昆虫的采集方法。

在室外捕虫过程中,捕昆虫不仅要捕眼前飞过的闪过的,更要去搜索,去发现那些躲在暗处的。

在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就抓到了很多,大部分是一些小的蝶类昆虫,也抓到了一些小鞘翅目。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蝴蝶的翅弄坏,后来就变得更小心了,也就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抓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各种昆虫的栖息习性和活动规律。

每次抓到虫子都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把虫子顺利地放到毒瓶中去。

后来发现所有的昆虫中,蝴蝶是最难抓的,因为它们总是不停地飞行,即使抓到了一只也不能保证是完整的,它们太脆弱了。

通过室外昆虫的采集,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各类采集标本的方法,以及各类标本的保存方法。

而通过室内标本的制作我们熟悉了标本尤其是蝴蝶标本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要求。

基本掌握了昆虫科以上的分类原理、方法和特征,以及检索标的制作和应用,加深了课本理论知识,对昆虫的习性等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昆虫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让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快速掌握了昆虫学这么课程的很多知识。

实习结束后,我们大致能辨认出一些常见昆虫的目与科,以及对昆虫的外部形态进行描述和对昆虫进行鉴定,本次实习我们充分利用野外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同时通过内业标本的制作,使我们掌握了常用捕虫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昆虫的采集方法。

本次森林昆虫学实习中,在室外昆虫的采集与室内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中,我们组4名同学均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协调合作完成各个实习环节,使本次实习非常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