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011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docx

《外科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

外科学教学大纲

Surger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外科学是将发展到需要手术或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作为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外科学涉及外科总论、颅脑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科,各专科既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又相互渗透,密切相关。

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以及妇产科学的相关知识均与外科学密切相关。

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外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掌握外科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

外科学的教学的目的:

首先要让医学生全面熟悉并掌握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是让医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重危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治疗及手术原则,为日后从事临床外科工作或学习其它临床医学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通过外科学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能正确书写外科专科病历;对常见外科病例能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对急危重外科病人能及时运用外科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作出相应急救处理。

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能够具有临床外科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8版配套使用,适用于我校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教材。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支持下的课堂讲授、标准案例教学、PBL教学、临床病例讨论、临床实践训练和教学结合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

既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着重对学生在实践、动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它为熟悉和一般了解的内容,对于少见病等内容采用自学等方式进行。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外科学总课时130学时(理论100学时、见习30学时)。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学生课程结束后理论课考核采用闭卷笔答考试为主,主要考核内容为本大纲覆盖下的知识点,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主要以课堂点名、临床病例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毕业考试主要考核内容为本大纲覆盖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生在临床病例分析、诊断、鉴别诊断和实际处治的能力方面,仍以闭卷考试进行为主,考查更多涉及临床病例分析。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数

实验学时数

第一篇外科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无菌术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四章输血

第五章外科休克

第六章麻醉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八章疼痛治疗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

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第十二章创伤

第十三章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

第十四章肿瘤

第十五章移植

第十六章外科微创技术

24

1

0

3

1

3

3

2

0

3

1

3

0

3

1

0

0

6

第二篇颅脑外科

第十七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第十八章颅脑损伤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

6

2

2

1

1

0

3

第三篇普通外科

第二十二章颈部疾病

第二十三章乳房疾病

第三十一章腹外疝

第三十二章腹部损伤

第三十三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第三十四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三十五章小肠疾病

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第三十七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三十八章肝疾病

第三十九章门静脉高压症

第四十章胆道疾病

第四十一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

第四十二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十三章胰腺疾病

第四十四章脾疾病

第四十五章周围血管疾病和淋巴疾病

30

1

2

1

2

1

3

2

1

3

2

1

3

1

1

3

0

3

9

第四篇胸心外科

第二十四章胸部损伤

第二十五章胸壁、胸膜疾病

第二十六章肺部疾病

第二十七章食管疾病

第二十八章原发性纵隔肿瘤

第二十九章心脏疾病

第三十章胸主动脉疾病

12

3

1

2

3

0

3

0

3

第五篇泌尿外科

第四十六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第四十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

第四十八章泌尿系统损伤

第四十九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第五十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第五十一章泌尿系统梗阻

第五十二章尿石症

第五十三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五十四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

第五十五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五十六章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和节育

9

0

0

2

2

1

1

2

1

0

0

0

3

第六篇骨外科

第五十七章运动系统畸形

第五十八章骨折概论

第五十九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六十章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

第六十一章下肢骨、关节损伤

第六十二章脊柱、脊髓损伤

第六十三章骨盆、髋臼骨折

第六十四章周围神经损伤

第六十五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第六十六章股骨头坏死

第六十七章椎间盘突出症

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六十九章骨与关节结核

第七十章非化脓性关节炎

第七十一章骨肿瘤

19

0

3

3

0

3

1

1

1

2

1

1

1

1

0

1

6

合计

100

30

总计

130

第一章绪论(自学)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学的定义与外科学疾病;熟悉外科分科;熟悉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2、了解外科学发展概况,我国外科成就与现状。

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与外科疾病,外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外科专科分科。

3、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

4、外科学科发展简史。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掌握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2、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3、了解手术室管理。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消毒和灭菌的定义。

2、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3、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

4、手术进行中无菌操作规则,手术室管理。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正常的体液分布和酸碱平衡调节;掌握各型缺水、水过多、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各型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及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3、了解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

1、体液的正常代谢:

体液的成分和分布,酸碱平衡的维持;

2、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缺水及水过多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四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

2、熟悉输血的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3、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及血液成分制品、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教学内容:

1、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2、输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3、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方法。

4、血液的成分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5、血浆代用品。

第五章外科休克

目的要求:

1、掌握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一般监测;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休克的特殊监测,外科休克的分类。

教学内容:

1、休克发生的原因、分类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

2、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监测和治疗方法;

3、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其诊治原则。

第六章麻醉

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ASA分级、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局麻药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2、熟悉麻醉选择和处理的原则、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了解常用全麻药和全麻并发症及其处理。

教学内容:

1、麻醉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麻醉的临床任务。

2、麻醉前准备,ASA分级、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3、全麻诱导的概念,全麻常用诱导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深度判断的方法

4、各种常用局麻方法,剂量和浓度。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5、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意外和麻醉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与管理。

7、乙醚吸入麻醉的分期。

气管内麻醉。

(自学)

8、臂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等局部麻醉。

(自学)

9、椎管的解剖生理。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

(自学)

10、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功能和实施。

(自学)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目的要求

1、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胸外按压方法。

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原则。

2、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处理的原则。

3、了解重症监测治疗的概念及ICU的工作内容。

复苏的概念及复苏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1、复苏的概念。

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心脏按压的原理。

胸外心脏按压法。

药物除颤和电击除颤的原则。

2、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心肺脑复苏的辅助治疗及心肺脑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3、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

4、呼吸器的使用。

胸内心脏按压法。

(自学)

第八章疼痛治疗(自学)

目的要求:

1、熟悉疼痛的临床分类、疼痛对生理的影响;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2、了解癌性疼痛的治疗。

教学内容:

1、疼痛的临床分类、疼痛程度的评估;

2、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3、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

4、术后疼痛的处理。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1、手术前准备:

外科手术的分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分类,一般准备,对耐受力不良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后的处理:

常规处理、卧位、活动和起床、饮食和输液、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合的记录、引流物的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3、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病人补充营养的方法;熟悉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防治。

2、了解创伤和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及判定病人营养状况的方法,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了解常用的营养制剂及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2、禁食、创伤、手术或感染所致的人体代谢改变和随之而产生的营养问题。

3、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4、肠外营养治疗:

营养制剂配制及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5、肠内营养治疗:

营养制剂配制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