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9622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 

F=3×

5-2×

7=1

f) 

A、B、C、E复合铰链 

n=7 

F=3×

g) 

A处为复合铰链n=10 

=14 

10-2×

14=2

h) 

B局部自由度n=8 

=11 

=1 

8-2×

11-1=1

i) 

B、J虚约束C处局部自由度

n=6 

=8 

6-2×

8-1=1

j) 

BB'

处虚约束A、C、D复合铰链n=7 

10=1

k) 

C、D处复合铰链n=5 

=6 

=2F=3×

6-2=1

l) 

n=8 

F=3×

11=2

m) 

B局部自由度I虚约束4杆和DG虚约束

6-2×

8-1=1

2-9

n=3 

=4 

=1F=3×

3-2×

8-1=0不能动。

n=5 

=6F=3×

5-2×

6=3自由度数与原动件不等,运动不确定。

2-10

n=7 

=10F=3×

10=1二级机构

=7F=3×

7=1三级机构

7=1二级机构

习题解答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和分析

3-1~3-5(略)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3-17(略) 

3-18 

3-19~3-24(略) 

 

3-10

CB 

方向:

⊥CD 

⊥AB 

⊥BC 

C→D 

⊥CD 

B→A 

C→B 

⊥BC

大小:

速度图、加速度图如上图中( 

)所示。

扩大构件法,将2构件和3构件构成的移动副扩大到B点

⊥BD 

⊥AB 

∥CD 

B→D 

⊥BD 

B→A 

∥CD

大小:

速度图、加速度图如上图中(b)所示。

扩大构件法,将1构件和2构件构成的移动副扩大到C点

⊥CD 

⊥AC 

∥BC 

C→A 

⊥BC 

∥BC

速度图、加速度图如上图中(c)所示。

首先分析C点,再利用影像原理分析E点,最后分析F点

⊥AB 

⊥BC 

C→D 

C→B 

⊥BC

FE 

⊥FG 

√ 

⊥EF 

F→G⊥FG 

F→E 

⊥EF

速度图、加速度图如上图中(d)所示。

3-11解:

速度分析:

VC 

VB 

VCB

⊥AB 

=s

选择绘图比例尺 

,绘速度图如图示,

=s

VCB 

=0 

2构件瞬时平动。

加速度分析:

C→D⊥CDB→AB→C⊥BC

0?

选择加速度比例尺 

,如图示绘加速度图,由图可知 

,利用加速度影像原理求出 

,如图示, 

= 

习题解答第四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4-1~4-8(略) 

4-9 

4-10 

4-11 

4-12 

4-13(略) 

4-14 

4-15 

4-16 

4-17 

4-184-19 

4-20

4—9题

解滑块1所受三力F、Q和R21处于平衡,因此,F+Q+R21=0,作出力三角形,标出相应的夹角,由正弦定理可得,则理想驱动力,由此可得机械效率

4—10题解

滑块1在三力作用下平衡,即,滑块2在三力作用下平衡,即由此作出两封闭力多边形,由正弦定理

即得?

4—11题 

解此夹具的自锁条件可用三种方法来确定:

(1)根据的条件来确定。

取楔块3为分离体,其受工件1(及1'

)和夹具2作用的总反力R13和R23以及支持力P'

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楔块3的力平衡条件,作力封闭三角形如图c所示。

由正弦定理可得

当时,,于是得此机构反行程的机械效率为

令,可得自锁条件为

(2)根据生产阻力小于或等于零的条件来确定。

由正弦定理得生产阻力,若楔块3不自动松脱,应使,即,得自锁条件为。

(3)根据运动副的自锁条件来确定。

如图b所示,楔块3受有夹具2及工件1作用的总反力R23和R13,当总反力R23作用在相对边的摩擦角之内时,楔块3即发生自锁,即?

或 

4—12题 

解 

1)当被轧坯料接触轧辊时,如图所示,其正压力为N,摩擦力为F,由图可知:

使坯料右移之力为 

2f 

Ncosβ,使坯料左移之力为2Nsinβ。

故坯料自动进入轧辊之条件为 

Ncosβ>

2Nsinβ 

f= 

tan>

tanβ 

即 

?

>

β 

2)当β=?

时,h为最大,由图可得h=d+a-dcos=

4—14题正行程时,总反力R应切于摩擦圆右侧,方向向上;

反行程自锁的条件为:

,(即H)

4—15题 

R切于摩擦圆右侧,方向向上,

4—16题 

螺杆B为右旋螺纹,因此千斤顶起重时从螺杆顶部俯视螺杆B为逆时针旋转,每转一周,上升10mm,此时载荷Q为轴向阻力。

若不考虑螺杆A,则所需的驱动力矩为

因螺杆A不能旋转,故当螺杆B转一周时,螺杆A相对于螺杆B沿轴向下降6mm,重物实际上升s=sB-sA=4mm。

当螺杆A相对于螺杆B下降时,Q为轴向驱动力,为了为此等速下降,所需阻力矩为

因MB为驱动力矩,MA为阻力矩,它们方向相反,故总驱动力为M=MB-MA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将、和代入驱动力矩M,则得到

4—17题 

方牙螺纹的平均直径d2为

螺纹升角为 

摩擦角为

起重时,环形摩擦面间的摩擦力矩为 

螺旋副的摩擦力矩为 

故起重时所需的驱动力矩为 

无摩擦时,理想驱动力矩为

故千斤顶的机械效率为

因为M=F 

=

所以能举起的重量为

4—18题 

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为

所需弹簧压力应满足

式中a=8为摩擦面,所以 

4—19题 

串联机构的总效率为各级效率的连乘积,故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4—20题 

习题解答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

5-3题 5-8题 5-9题 5-12题 5-13题 5-14题 5-15题 5-16题 5-17题

5—1题

  a);

  b);

  c)当时,为摆动导杆机构;

   当时,为转动导杆机构。

5-2题

  该机构为摆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A、B必须为整转副,即AB杆为最短杆,则必须满足杆长条件,即 

,则得 

该机构为摆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A、C必须为整转副,即杆AC为最短杆,则有;

即,则得 。

一铰接四杆机构

(1)∵a+d=,b+c=4 

∴a+d<

b+c 

又∵最短杆为连架杆

∴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可以实现连续转动与往复摆动之间的运动变换。

(2)机构的两极限位置如下图:

(3)传动角最大和最小位置如下图:

5-3题

解:

若使其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则最短杆必为连架杆,即a为最短杆。

所以此题有两种情况,即:

(1)机架d为最长杆,则应满足a+d≤c+b

d≤c+b-a=+3-1=

∴dmax=

(2)连杆b为最长杆,则应满足 a+b≤c+d

d≥a+b-c=1+=

∴dmin=

5-8题

5-9题

设计一铰接四杆机构,要求主动的连架杆A0A逆钟向转120°

,另一连架杆B0B顺钟向转90°

,并要求在起始位置机构有最好的传力性能。

5-12题

5—13题 

  本题是为按两连架杆(摇杆与滑块)的预定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的问题,故可用反转法求解。

作图如下:

将DF1线绕D点顺时针转动一大小为∠C1DC2的角度,得转位点(即将C1D线与F1的相对位置固定成△C1DF1,并绕D点转动使之C1D与C2D重合),同理将DF3线绕D点逆时针转动一大小为∠C2DC3的角度,得转位点,然后分别作连线和连线的中垂线f12、f23,其交点E2即为所求连杆与摇杆CD的铰链点。

所以连杆E2F2的长度为,式中μl为作图时所用的长度比例尺。

(本题是将连架杆CD的第二位置C2D当作机架,所以求出的是E2点。

当然也可选连架杆CD的第一或第三位置当作机架,再用反转法求解)

           

                         题5-13图

5—14题 

以位置Ⅰ为起始位置,作相对转动极R12,R13及半角β12/2,β13/2。

两半角的(r12)和(r12)线交于B1,则(m12),(m13)线的交点即铰链A1的中心。

图中OAA1=42mm,所以=×

42=21mm,A1B1=91mm,所以,作曲柄存在条件检验如下,满足曲柄存在条件。

               题5-14图

5-15题 

  

(1)极位夹角

  

(2)取比例尺

  (3)按已知颚板长度和颚板摆角作出颚板CD的两个极限位置DC1和DC2,如图所示。

连接C1C2。

过点C2作C2M⊥C2C1;

过点C1作C1N,并使∠C2C1N=900-θ=73039‘,则直线C2M与C1N相交于点P。

作△PC2C1的外接圆。

以C2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圆弧S2。

在圆周C2PC1上试取一点A为圆心,并AC1以为半径作另一圆弧S1,如果圆弧S1恰巧与圆弧S2相切,则点A即为所求的固定铰链点。

由图可得连杆长度为,()。

当机构处于图示ABCD位置时,具有最小传动角,量得,符合要求。

                   

                         题5-15图

5—16题 

    

, ,。

5—17题

  导杆的摆角,由图可见D1D2=E1E2=H=320mm,并从△CGD1中可得,从△AB1C得。

为使刨头在整个行程中有较小的压力角,刨头导路应通过GF的中心,故得

       

              

习题解答第六章

6-4题

H=r+b-r0=6mm 

δ0=BOC=arccos((r0-r)/b)=°

δs=0

δ0′=δ0 

δs′=360-δ0-δ0′=°

αmax=arctan(BD/r0)=°

6-5题

(1)当凸轮转过δ角,相当于从动件转过-δ角,即A→A′,则从动件的位移为:

S=OA′-OA=BO′-OO′cosδ-OA

=8(1-cosδ)

(2)h=16mm

(3)v=ω*s′=8ωsinδ 

ω=8π

当δ=90°

时,v 

max=64π

当δ=0°

时,amax=512π2

(4)b=16mm

6—8题 

    1)当n=30r/min时: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余弦:

正弦:

2)当n=300r/min时,增加了10倍,则增加了100倍

6—9题 

(1)理论廓线是以A为圆心,半径的圆,见图(a);

(2)基圆是以O为圆心,以OB0=25mm为半径作的圆。

即r0=25mm;

(3)压力角如图a所示,量得;

(4)曲线如图b,各点数据见下表:

      

(5)h=30mm,见图a。

         题6-9图

6-10题(略)

6—11题 

(1)轴心范围如图阴影线区域。

(2)由于工作行程在从动件移动轨迹线的右侧,所以凸轮为顺时针转动。

(3)凸轮轴心应偏在右侧好,原因是可减少推程的最大压力角。

             

                    题6-11图

6-12题

  利用凸轮不动,原机架反转的“反转法”作凸轮廓线,如图所示。

   

                   题6-12图

由压力角的计算公式 

,其中e=0(对心),所以有。

               时

又从图上知:

           ,即,此两位置压力角最大。

6-13题

按 

,设计的凸轮廓线见图。

由可判断:

在对应着升程最大压力角;

在对应着回程最大压力角。

与上题比较,偏置后升程最大压力角减小,回程最大压力角增大。

题6-13图

6-14题

  按给定的位移曲线可知:

00~1500为等速运动规律,1500~1800为停歇,1800~3600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按给出数据先按画出位移曲线,并按反转法画出凸轮廓线,如图所示。

         

                    题6-14图

6-15题

(1)先绘制角位移曲线线图

凸轮转角

0~900

900~1800

1800~3600

从动件转角

150

300

从动件运动规律

等加速上升

等减速上升

等速下降

题6-15图

(2)用作图法确定从动摆杆的起始位置(B0点在基圆周上),。

(3)凸轮不动,原机架绕O以顺时针方向反转,按关系绘制凸轮廓线。

题6-15图解

习题解答第七章齿轮机构

7—21题 7—22题 7—23题 7—24题 7—25题 7—26题 7—27题 7—28题 7—29题 7—30题 7—31题 7—32题 7—33题 7—34题 7—35题 7—36题 7—37题 7—38题 7—39题 7—40题

7-1

  答:

共轭齿廓一定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一定是共轭齿廓,

只要给出一条齿廓曲线,就可以通过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求出与其共轭的另一条齿廓曲线。

7-2(略)见书126~130。

7—3

  答:

模数是决定齿轮尺寸的重要参数;

压力角是决定齿轮齿廓曲线形状、影响齿轮传力性能的

重要参数;

分度圆是齿轮计算和度量的基准。

模数和齿数相同的齿轮,若压力角不同,其分度圆

曲率半径不同,因为。

7—4题~7—20题(答案略)

7—21题 

  解:

参考书124~125页内容,建立动系,其中齿轮1在与其固联的动坐标系

中的齿廓矢量方程为,其中为参变量,

建立固定坐标系(参看图7-2),由于两轮齿廓接触点必为齿廓上的点,所以轮1上的

啮合点方程为

          

(1)

参考书125页,通过变换,啮合方程为 

     

(2)

同时对照设定方程和给定的已知条件得:

    ;

同时得到:

又根据提示:

代入

(2)式,经过整理得到:

          (3)

啮合线方程为以为变量

     ,

将(3)代回

(1)中得到以为变量的齿廓啮合线方程式为

    

根据书中推导可以得到的齿廓方程为

7—22题

  解:

(1)

(2)因为 

查表得到,

利用插值法求得:

7—23题

 

7—24题

根据公式 

令,求得

7—25题

(1)确定两轮的齿数 

求得

(2)基本尺寸

尺寸名称

小齿轮

大齿轮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全高

齿顶高、

齿根高

齿距

齿厚、

齿槽宽

7—26题

可以知道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齿数大的齿轮的齿顶圆齿厚大,同时,它的基圆齿厚也大。

因为,在模数等条件相同条件下,渐开线的弯曲程度决定于基圆的大小,齿数越大,其基圆越大,

则渐开线越平直,由于它们两个齿轮的分度圆齿厚相同为,并且齿顶高和齿根高均完全相同,则,渐开线越平直的齿厚必然越大。

7—27题

由得 

若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当时,齿根圆大于基圆。

7—28题

证明:

  提示:

假设卡尺的卡脚与齿廓的切点a,b恰好在分度圆上,如图7-1所示。

在齿廓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公法线长L,且为基圆切线,由图7-2可知:

式中:

又由图知道,L所对的圆心角为,则

并将单位“rad”改为“度”,故有

         图7-1                    图7-2

7—29题

(1)求

(2)当刚好连续传动时

求解上式,得到

分度圆间的距离为 

7—30题

(1) 

     

(2)   

7—31题

(1)根据齿轮和齿条间是节圆的纯滚动。

且第一种情况为标准安装。

从齿轮上看节点P的速度为:

     

远离时,速度依然是 

(2)由于齿条主动,啮合结束位置为齿条齿根推动齿轮的齿顶部分。

首先计算齿轮的齿顶圆大小:

    ,

根据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相对速度方向一定沿着垂直于啮合线方向(即沿着齿条轮齿方向),

则,相对速度大小为

7—32题

  

(1)计算两轮变位系数

标准中心距:

啮合角为:

因为两轮齿数相等,故取

,所以,在加工齿轮时不会根切。

由于,该传动为正传动。

  

(2)计算两轮几何尺寸:

中心距变动系数:

齿高变动系数:

分度圆半径:

齿顶圆半径:

  

   

齿根圆半径:

基圆半径:

  (3)校验重合度及齿顶厚

齿顶圆压力角:

重合度:

分度圆齿厚:

齿顶圆齿厚:

由于齿顶厚大于,且重合度也符合要求。

7—33题

  解:

  

(1)因为 

,,

所以 

因为  

所以  ,

因为 

节圆侧隙为 

  

(2)无侧隙

由无侧隙方程式:

可以得到 

7—34题 

首先计算中心距 

比较合理的设计为,保证220mm为实际中心距,对齿轮1和轮2采用正变位。

则标准中心距:

由于两轮齿数均大于17,采用正变位肯定不根切。

可以合适分配两个齿轮的变位系数。

7—35题 

    首先计算中心距 

小于实际中心距,采用斜齿轮来满足要求。

7—36题 

    

(1)计算中心距

法面周节

端面周节

当量齿数

  (3)计算重合度

所以  

7—37题 

    已知的标准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和传动比分别为 

改为斜齿轮传动后,其参数应为:

,,。

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