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9598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安装项目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手册Word下载.docx

(2)公司质量系统分析会:

公司质量系统质量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由质量管理部部长主持召开,质量管理部各专业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参加;

经理部如实汇报存在的质量问题,上报质量报表;

质量管理部做好汇总,并做好本月的质量小结。

(3)项目经理部质量分析会:

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工程、技术、质量、材料等相关人员参加。

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在施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总结,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根据发生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继续出现的潜在趋势,做出整改方案、措施。

质检员做好《质量分析会记录》。

(4)班前质量交底会:

利用每天的班前教育,工、班长或质量员,对前一天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警示,同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3.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度

(1)在经理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领导下,由质量总监、专职质量工程师、专业工程师、作业队工长组成质量检查评比小组,负责质量检查评比工作。

(2)由质量检查评比小组,每周组织检查考核,对参与施工的各工种、分包项目质量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根据考核评比得分,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对检查出的问题,处以罚款。

(3)针对本项目特点,制定质量奖罚细则,对一次验收合格率高、工程质量好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工程质量差的班组和个人给予罚款。

(4)积极参加公司月度、季度质量检查评比,评出一、二、三名,给予奖励;

对存在的问题视可整改程度及整改及时性给予罚款。

4.全员质量教育制度

(1)开工前管理人员教育

开工前组织经理部所有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工程概况、质量目标、工期要求进行教育,使每个人都清楚了解本工程的特点和各项要求,把创优质工程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职责编写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和相关人员签订《责任状》。

(2)施工人员入场前教育

工人入场后先组织学习,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质量工程师、专业工程师进行讲课,内容包括:

本工程的概况、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奖罚办法;

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创优质工序、优质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作业队生产、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教育

施工队入场后,及时完善施工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中。

组织生产、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协助施工队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质量奖罚办法。

(4)重要工序施工前交底教育

在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由专业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对从事本道工序施工的班组长、技术骨干进行专门的交底教育,使上述人员明确施工要点、质量要求;

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并指导作业人员做好各项质量要求。

5.样板先行制度

(1)所有工序施工前、新进场工人进行操作前都必须先进行样板工序、样板间、样板套施工,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大面积组织施工。

(2)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由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制定样板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公司质量部备案。

(3)样板工序由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质量及监理共同验收,并填定样板验收记录,做为该工序的施工标准。

重要样板工序、装修施工的样间、样板套除设计验收外,由公司质量部组织验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装修质量标准(高于国家规范标准)。

(4)对于质量达不到样板标准的不得验收。

6.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度

(1)组织施工前,必须有技术方案、措施交底,明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

施工时严格按交底要求实施。

(2)技术、质量人员随时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工序完成后,由负责施工的工、班长或质量检查员,按施工标准进行自检,填报《自检表》报经理部质量科,组织内部检查、验收。

(4)内部验收合格后,由经理部质量工程师填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报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组织工序验收。

(5)对验收合格的工序,下道工序进行交接验收,合格后上、下工序签订《工序交接记录表》,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检查、验收技术资料、验收记录、隐(预)检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及时移交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编目、归档。

7.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验收制度

(1)做好材料的选样、送样工作:

所有材料采购前,在公司合格分供方内选取三家以上的厂家,进行比较,并报甲方和监理审查、批准,有条件的、重要的材料,要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2)进场时做好材料复试和报验:

材料进场时立即组织甲方和监理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

对需进行复试的材料(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及时按规定取样复试和有见证取样,合格后连同其它材质证明资料,报送监理审验,批复后方可使用。

(3)对进场的材料、半成品做好妥善保管:

材料验收合格后,由材料科按不同类别进行入库、现场存放保管;

做好标识,做好防火、防水等保护。

(4)对使用中出现问题材料,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违章使用。

(5)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按公司《物资管理程序》进行处置;

由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签署降级使用、退场等处理意见。

(6)验收合格材料的产品合格、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及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交资料员收集、整理、编目、归档。

第四章质量管理职能分工

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收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编制本项目的《项目质量控制点监控计划表》

(3)参加设计交底、技术交底,负责对工程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4)负责编制工程质量目标设计,参加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5)参加工程隐、预检和工程分部、单位工程验收。

(6)督促施工人员落实“三检制”和“样板制”,组织本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查,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及现场经验交流会。

(7)负责组织本单位质量检查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

(8)及时做好工程质量记录、报表、台帐,并按要求上报。

2.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类技术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收规范的和质量管理制度。

(2)参加本工程项目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质量设计和质量保证措施的制定。

(3)扩时积累和整理质量评定资料,建立隐患通知书、质量奖罚、质量事故台帐。

(4)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上报。

(5)及时上报年、季、月工程质量统计报表和工程质量分析总结。

(6)负责对所管工程项目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核定,参加隐、预检,参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样板间检查、审定。

(7)参加上级单位对本项目的质量检查,提供所需的各项质量资料。

3.质量总监/质监工程师质量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和国家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以及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2)组织制定工程的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目标总设计、创优工程的组织和申报工作。

(3)督促检查各施工单位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召开质量情况分析会。

负责质量竞赛的评比工作,通报质量好坏典型。

(4)参加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熟悉施工方案。

(5)参加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及时向监理申报工程验收资料。

(6)参加样板间、样板工序的验收工作。

(7)组织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8)控制工程质量,纠正违章施工。

对由于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单位及个人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整改,并奖罚规定给与酌情处罚。

4.专业工程师质量职责

(1)努力学习、掌握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关标准,以及上级制定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

(2)认真熟悉施工图,做好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编制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各级技术交底。

(3)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指导,纠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4)做好全部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参加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5)制定样板间、样板工序的方案,做样板的验收工作。

(6)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质量问题(事故)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报告。

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文件控制

(1)文件分类和标识:

序号

文件名称

控制方法

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登记、盖受控章

2

图纸、图纸变更、图纸会审记录

编号、登记

3

规范、规程、标准*

4

工程材料分析单*

5

工程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6

检试记录、资料*

登记、资料员收发

7

行政文件、会议记录

8

月度进度、要料计划

登记、资料员收存

注:

“*”为受控文件。

(2)文件控制

收交和发放应由资料保管员负责登记,以便查阅。

文件的借阅应按有关档案管理制度办理手续后方可借出。

文件需要复制时,需经项目经理签字方可实施。

文件内容如有部分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管理,其更改必须经文件拟制人修改,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正式施工图纸、变更通知收发要登记(变更通知要及时在图纸上予以标注),并且在工程部登记备案。

所有已被替代或作废的文件和图纸,应及时销毁,如需作为资料保存应加盖“作废”图章。

收文和发文均按发生的日期顺序排列。

2.采购质量控制

工程要料总计划,由项目经理部施工员编制,主任工程师审核批准,项目各专业施工员根据工程要料总计划及施工进度要求,编写材料月度申请计划,工程部审核,生产主任批准,交物资部实施。

工程变更时应对要料总计划作相应调整。

工程需用材料设备申请计划应说明的要求包括:

①规格、型号、形式、式样、数量及其它准确表示方法。

②规范、图样、甲方要求、检验规范的名称和技术资料。

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的更改,由原拟制人更改,报生产主任或主管工程师审批。

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由生产厂家提供材质证明及合格证。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商必须是合格分供方名册中的厂家。

3.甲供产品控制

1)甲供产品由物资部和工程项目经理部仓库保管员接收保管并责维护保养。

2)甲供产品由物资部、项目经理部施工员会同甲方代表作开箱检查记录。

3)甲供产品必须随材料设备有开箱清单、技术资料、质保书和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和国家商检局商检报告。

4)接收甲供产品必须按原合同内容中供货清单办理手续,并做好文件记录。

4.产品质量标识和可追溯性

1)材料的标识是通过仓储和堆放处的标牌、入库验收单、保管台帐和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等方式来实行的,由二级库保管员负责。

2)材料堆放场地的标识标牌应设置在通道附近的明显位置,标牌上注明名称、规格、等级等项目。

甲供产品加注“甲供”字样标记。

3)过程的标识通过印章、钢印和记录来实现。

4)过程完成后由施工员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和试压记录等,并由质监员签字确认,其中隐蔽工程、试压等记录需由现场甲方代表签字方可生效。

5)紧急放行的产品及时做好专门标识,做好记录,以便追溯。

5.质量过程控制

⑴拟建工程水、电、风专业施工所采用的规范、标准:

a.<

<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J242-82

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97

c.<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JJ/T29-98

d.<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W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96

e.<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f.<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

h.<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2-88

i.<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3-88

j.<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4-88

(2)检验和试验:

产品分为现场检验和规定送检,明确检验所采用的依据标准、工具方式方法、检验人。

照明灯具、阀门允许紧急放行,其它设备材料不得紧急放行。

紧急放行必须有工程部的批准单方可放行。

拟建工程主要设备材料检验和试验要求:

产品设备名称

检试方法

依据标准、工具

检试人

备注

给水塑料管

见证送检

GB3091-82

质检站

现场抽样

管、型材、板材

现场检试

GB3091-82,

游标卡尺、钢卷尺

施工员、班长

外观检查

阀件

水压试验

JB308-75

试压泵

一级库质检员

DN<50抽检

≥50全数检

电线、电缆

GB5023-2-85

GB13033-91

配电设备

GB50150-91

第23章

泵、三箱

第5章

电器开关照明灯具

GB50259-96

排水用聚氯乙烯管及管件

GB5836-86

焊条

GB5117-854303

保管员

(3)施工过程中的检试:

a.项目经理部质监员根据检验项目和施工进度,组织施工过程中的检验,主要包括:

隐蔽工程检验、自检、专检、交接检等。

b.过程中的试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专业试验,另一部分由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

c.以下项目的检验必须由监理、甲方、主管部门参与见证。

检验项目

标准、规范

方法

管道试压

按设计和GBJ242-82规范,给水管试验压力为0.6MPa。

排水试漏

按GBJ242-82规范要求执行

气囊法试验

接地电阻测试

通过接地电阻测量

绝缘电阻测试

通过绝缘电阻测量

隐蔽工程验收

GBJ242-82

按图纸及变更要求

管道冲洗消毒

水质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加压水冲洗

空调风量测定

GBJ243-82规范、GBJ304-88标准

测量风速

(4)最终试验项: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和调整试验,电气系统的全负荷试验、水泵单机试验。

过程试验的授权人是各分项施工员。

6.设备质量检验和试验

(1)设备科负责检试设备的采购和送检,质监员负责对工程中检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准确度进行监督检查。

(2)检试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精度

用途

检验周期

半年一次

压力表

Y-100,1.6Mpa、2.5MPa,1.5级

电阻测量摇表

ZC-8型,1.5级

接地测量

二年一次

绝缘电阻摇表

Z-25型,1.5级

绝缘测试

一年一次

热电风速仪

QDF-2A,1.5级

风量测试

水平尺

设备安装

钢卷尺

管道测量

百分表

水泵安装

每年一次

对于操作人员使用的量尺(仅限于一般管线测量)、水平尺、力矩手、温湿度计等自备器具作检验手段时,使用前由质监员加以校验,证明其能用于检验,并保存复检记录。

7.不合格品的控制

物资工程师对外来不合格产品负责标记与隔离,施工员负责对不合格过程进行标识并填写“不合格过程记录表”,质监员对不合

格品过程标识隔离进行监督。

不合格品退回一级库,由物资部、技术部、质监部评审处置,工程部、技术部、质监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依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过程进行处置,处置方法有:

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返工结果由质监员重新检验;

本项目不允许返修,让步接受。

8.质量记录的控制

质量记录的标识用统一的编号来标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采用相应的国家、部委发布的规范、标准规定的记录表式,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采用相应的省、市、建委规定的记录表式。

工程部资料员负责质量记录的发放工作,使用人员应办理签字领用手续并妥善保管。

质量记录填写签字按规定的人员签名,不得由他人代签。

填写时字体端正,不得涂改,填写规范,各种附图的画法应正规、清晰、明确,采用蓝墨水或碳素墨水。

质量记录应及时填写,工程质量记录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应与运行体系同步。

项目经理部按公司归口部门对质量记录、施工技术资料的要求以及发生的时间顺序,记录特征,分专业按分部工程编目、汇总,每册要有封面、目录,其中封面上应有建设单位、工程名称、编制单位、单位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等内容。

第六章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1.专项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1电气安装工程

(1)工艺流程图

(2)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分项工程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准备

材料计划和送审、施工方案

认真编制

孔洞留设

漏留、错留

编制孔洞留洞图和留洞检查表

管路暗敷

接线盒、过线盒接线正确

管路弯扁度合格

详细交底,消除质量通病

管路明敷

支架间距、管路平直

与其它管道间距正确

管路弯扁度

穿线配线

导线涮锡、导线损伤

严格涮锡工艺,穿线时注意保护导线

电缆敷设

电缆平直、固定牢固,弯曲度合格,排列整齐

编制方案,根据电缆排布图进行协调,按次序敷设

器具安装

器具固定方法正确

位置标高正确

明确各种照明器具的安装方法,熟悉装修做法,准确定位

安装方法、位置标高正确

制订专项施工方案

调试

绝缘摇测全面开关动作可靠

制订专项调试方案

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杜绝质量通病

1.2管道安装工程

(1)工艺流程图如下:

(2)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安装准备

操作人员明确施工方法

技术交底落实到位

孔洞预留

尺寸、位置、标高准确

绘制管道留洞图

套管安装

套管类型正确、防腐合格

套管类型根据使用部位进行明确

套管防腐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

管道安装

位置、标高、坡度正确

分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提前进行管道平面和竖向布置

防腐处理

除锈、防腐处理彻底

认真检查

填堵孔洞

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均匀

套管高度一致

套管调正固定牢固后方可填堵,明确土建地面做法

各类试验

分区分系统试验

系统复杂时要编制专项方案

保温

表面平整、美观

专人进行操作,采用样板制

稳固

编制专项方案

系统平衡工作

编制单项方案

1.3通风空调安装工程

风管制作

消除制作质量通病

严格按工艺标准操作

风管及阀部件安装

支吊架间距及安装方向性

确定阀部件安装方向

设备安装稳固、震动

气密性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材料粘接和连接缝处理

成品保护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工艺操作

系统运行平稳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

编制专项方案,严格操作

2.关键工序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详细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另行编制)

2.1预留预埋

(1)结构预留洞口

根据结构留洞、套管图绘制相应洞口、套管检查表,供施工和检查使用。

(2)钢管暗敷设

a.钢管暗敷设工艺流程:

b.配合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加强检查,杜绝遗漏,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看护。

c.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暗配的电线管路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墙内的管子,离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净距必须不小于15mm。

d.进入配电箱、接线箱盒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一管一孔,箱盒严禁开长孔,不得用电、气焊开孔。

e.管径在20mm以下时,使用手扳煨管器煨弯,管径为25mm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煨弯。

f.切断管子时,断口处必须平齐不可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

g.埋地的电线管路严禁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基础时,必须加保护管。

h.管径在20mm以下的钢管连接时必须用管箍连接,管径在25mm以上的钢管连接时,可采用管箍或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为连接管径的2.2倍。

i.钢管用丝扣连接时,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采用通丝管箍,外露2-4扣。

j.钢管安装时,无弯时不大于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

k.暗埋在砼墙内的钢管外壁不用防腐处理,但必须除锈,暗埋于砖墙或其它墙内的钢管必须用防锈漆处理。

2.2卫生器具安装

卫生洁具安装的基本工艺流程:

卫生器具依据器具所附安装图册要求进行,安装完后做好通水试验和成品保护措施。

2.3配电箱安装

(1)工艺流程:

(2)在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时,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