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8692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因此,科学发展所依赖的科学精神往往被科学发现的巨大光环所湮没了。

对科学和技术的简要概括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人们对未知的一种远征。

科学的目的在于不断地有所发现。

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成果。

技术的发展在于不断地有所发明。

什么是科学精神?

狭义的科学精神=理性,即求真广义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善、求美求真=理性求善=人性求美=超越性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所以科学精神首先体现在好奇和探索精神。

科学始于好奇。

“天上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

它最早是好奇:

为什么人生下来是人?

猫生下来是猫?

狗生下来是狗?

好奇,所以人的好奇心是科学诞生的第一动力。

所以我们经常说,在教育当中要保持我们孩子们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正是从对指南针的好奇中开始探索物理学的。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好奇心就是探索为什么。

物质是什么组成的?

过去我们说金木水火土,那么近代科学发现金木水火土它又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质子、中子、电子又是最基本的电子,基本的电子由更基本的电子组成的,一直到现在发现了三对夸克,那么夸克又是什么组成的?

科学家还在不断地探索。

如果我们不了解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就没有现在的化工产业,所以科学精神首先就表现为要去探索。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第二是实证精神,也就是猜谜精神。

科学源于事实,成于思维,一个是实一个是证,要多次重复的事实,找到规律,但是,还要思考。

说白了,就是不断地去猜谜。

比方哥白尼当初提出日心说的时候,除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以外,他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因为当时还没有望远镜,所以观察还是很粗略的。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科学的思维方式,一般说来我们把它概括成为:

一个是归纳的思维方法;

一个是演绎的思维方法。

当然还要加上想像、灵感、直觉等等。

所以科学精神就表明一个人善于去观察,而且还要善于去怀疑,就叫有根据的怀疑精神。

然后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假设,然后再去慢慢地去证实它。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第三是科学精神,我们又把它叫做原理精神。

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根本,最根本的原理。

像我们的物理学,F=ma,就是我们就找到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那么任何物体动则恒动,静则恒静,惯性的原理,加速度的原理,这样呢我们就解释了事物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

万有引力之谜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第四就是创新精神。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它必须要能够解释现实,也要能够预测未来。

当一个科学理论既不能解释现实,也不能预测未来的时候,它就要发生突破,发生革命。

就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家认为已经非常完美的经典物理学,甚至认为它就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小数点多少位的完善问题了,但是突然发现它解释不了光速不变的原理,这就是当时说空中飘来了两朵乌云一样,所以就给物理学确确实实带来了危机,那么这样就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来以后,它就是反传统的,当时许多经典物理学家,坚决反对,不赞成。

他作为一个26岁的年轻人,敢于提出新的见解,所以他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当然这种创新精神呢,必须产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当中。

就是说我们暂时不赞成你的意见,但是我们尊重你的意见,所以有这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大多数人都不赞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果最后呢,诺贝尔奖还不得不授予爱因斯坦,所以他是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边呢,它就有利于人的创造性。

科学精神的五个方面科学精神最后一条就是独立精神。

因为科学它是一种社会的事业,它研究的是自然界或者人文的社会的现象。

但是它是有共同体,是社会行为当中的一部分,它必然就要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制约。

那么一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必须要有独立的精神,不依附于某种权威或者权势,必须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那么像我刚才谈的这五条,就是体现着一个人的勇气,不仅是科学家,而且是一个国民的勇气。

人文精神的内核第一个就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就是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精神;

第二个是理性,你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头脑对真理的思考,这个含义就是科学精神,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第三个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这个含义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和理想、信念等等东西人文精神=人性(以人为本)+理性(科学精神)+超越性(理想信念)什么是人文精神1、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超越性)2、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人性)3、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理性)什么是科学精神?

狭义的科学精神=理性,即求真广义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善、求美求真=理性求善=人性求美=超越性科学与人文精神本质相通由以上的讨论不难看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求真、求善、求美。

科学精神除了求真以外,也需要追求完美和超越,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也是要追求理性、以人为本。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最缺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什么?

从“人性”方面讲,缺乏对他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从“理性”方面讲,最缺乏对科学和自然事物的神圣的好奇心从“超越性”方面讲,缺乏一种理想主义的献身精神。

好奇心与学习的动力做老师的,往往特别喜爱爱提问题的学生。

为什么呢?

因为爱提问题的学生,都是好奇心强的学生,同时也是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

尽管他提的问题可能非常幼稚,但却代表了他想去探索这个问题的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

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从我这些年从事计算机教育的经验看,一个人能否学好计算机,不看他原来的学历,而主要看他能否迷上计算机,能否为此而废寝忘食。

只要他对计算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他的计算机水平是会与日俱增,无师自通的。

兴趣从何而来?

那么,人的兴趣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来自于好奇心,由于有了好奇心而主动去探索。

其次来自于成就感,当你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一些成就时,就会倍受鼓舞,由此越发来劲。

由此得出结论:

兴趣不是天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如果对科学不感兴趣怎么办?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

“我对科学就是不感兴趣怎么办?

”我要建议你反问一下自己:

我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

世上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升官、发财、做学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道、黄道、黑道”。

但现在走这三条道,哪条离得开科学呢?

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你既然来到社会上,就得干点什么才行。

那么你想干点什么呢?

比如现在在女士们中间流行一句话: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似乎也是一句真理。

但反过来想一想:

你如何才能“嫁得好”呢?

这是其一。

其二,假如你真的突然被哪位事业有成的英俊小生看中了,从此你可以养尊处优了,但你的人生位置在哪里呢?

你的危机是否也就从此开始了呢?

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又如社会上现在流行着一句老话:

“能干的不如能站的,能站的不如能捣乱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似乎说学习没用。

这些话发发牢骚还行,但真作为自己不学的借口,将来肯定会碰壁的。

和珅的本事与才能和珅是一个中国官吏史上创造记录的官员,他一人同时兼任清王朝数十个重要官职;

他是一个中国王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贪官,他的家产是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但和绅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仅靠钻营就可以成功的。

他还是真有本事的。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明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这样才能有希望成为优秀的科技人才。

三、从张衡和晁错的教训谈科学家的素质和修养张衡的发明为何没流传下来?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70年、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

张衡山"

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

张衡星"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掼车”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侯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归田赋》、《思玄赋》、《四悉诗》等30余篇。

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座。

1956年10月,郭沫若先生曾题词道:

"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990年5月,严济慈先生也曾为张衡墓敬献题词: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张衡的发明为何没流传下来?

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成功地观测到当时的三次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早的观测记录。

但是,这架仪器却屡造屡毁,一直未能流传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从公元96-125年的30年中,就曾发生了23次比较强烈的地震,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

132年,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张衡将候风地动仪安置在都城洛阳。

起初,满朝文武都不相信这台地动仪能够测出地震的方向。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不料第二年6月18日,突然地动仪朝向西北方向的钢球落了下来,掉进仪器下面的蟾蜍口里。

可是,洛阳居民谁也没有感觉到地震。

几天后,陇西驿者日夜奔驰来京师,报告陇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级约为6.5级)。

陇西正好在洛阳的西北方向。

在事实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候风地动仪的灵验,佩服张衡的发明。

相隔1700多年,欧洲人才制造出“第一台”地动仪。

但是在科学史上如此有名的一个伟大发明,却没有流传下来,这是为什么?

原来,当时的官员和学者都相信“天人感应”,都认为地震是上天对皇帝的警示。

张衡更是如此。

他根据观测结果不断上奏皇帝,要求撤换当朝大臣,偏偏那时地震频繁,搞得朝廷惶惶不安,人人都对张衡恨之入骨,他的仪器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所以张衡后来官场并不得意。

张衡的教训值得记取。

公元132年张衡创制地动仪,第二年133年6月18日京师地震,张衡上书汉顺帝。

必须改变执政方略,上天才能降福于人间。

汉顺帝刘保,被迫下诏,向天下人承认错误。

大臣司空王龚被免职。

然而没想到第三年134年12月13日,陇西地震。

由于京师“地不觉动”,而铜丸却突然掉落,说明这次地震是检验“地动仪”科学水平的最佳震例。

伴随着铜丸掉落“振声激扬”,神奇的地动仪成为了皇家神器。

但是司徒刘崎、司空孔扶两名高官,又遭到免职的处分。

于是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就成了众矢之的。

张衡的命运在公元134年这一年,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即使张衡这样的天才也无法理解,地震只是一种天地间的自然现象。

而公元132年到140年,恰恰是中国地震频发的高潮期。

张衡错误的把地震和政治联系在了一起。

他认为地震是因为皇家政策失误的报应,是朝中大臣弄权所致,因此上天震怒。

然而这竟触犯了官场之大忌。

朝中人人视张衡为妖魔,视地动仪为不详之物。

这个时候张衡一看情况就不是很好了,所以地震以后马上上书,我干脆降职吧,我不当侍中了。

两年后136年,京师再次发生7级左右的地震。

面对上天的再次惩罚,张衡无法解释。

因此皇帝下诏张衡被贬出京到河间为官。

从此张衡的命运步入凄凉的晚景。

然而在张衡的内心深处,直到临死前仍然强烈地怀念着地动仪在134年所创造的辉煌。

他在诗中写道: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公元139年张衡抑郁而终,此后,再没人提起过他的地动仪了。

因此可以推测,在张衡死后,地动仪很可能遭到人为破坏,直到彻底失传。

从晁错削藩谈大学生修养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重蹈秦朝覆辙,便大封同姓诸侯,立为藩王。

可刘邦没有预料到,同姓王势力强大后,同样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晁错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家。

他少习儒法,知识渊博。

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

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

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

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而且此举得到满朝文武一致的喝彩。

晁错何许人也?

首先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就是学政治法律的,是法家的东西,后来又学了儒家的东西,这叫做学贯儒法,声名也很大,就让他去辅佐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晁错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外号叫“智囊”。

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的:

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还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的冤死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一个相当于政.府总.理,一个相当于公安部长,一个相当于司法部长,三个人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

“亡臣子礼,大逆不道”。

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

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

晁错的冤死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

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晁错的冤死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

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皇帝的后悔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

邓公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

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

邓公说:

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

皇帝的后悔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

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

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

还有人说真话吗?

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

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

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晁错为何被杀?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

汉景帝继位以后重用晁错,任命晁错为内史,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

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第二个问题,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

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

应该夹起尾巴做人。

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汉景帝说:

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这个事提出来,汉景帝说:

哎呀!

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

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

就是晁错一上台就气死一个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啊?

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啊,这样的人都搞不定晁错,还谁能摆平他?

晁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这个申屠嘉,他不是小人。

我们去看《史书》对申屠嘉的评价,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什么叫“门不受私谒”?

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员你不要到我家里来谈事,有事咱们上朝,到办公室去谈。

袁盎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

袁公有什么事吗?

公事明天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如果是私事,本丞相无私事,清官嘛,所以申屠嘉在这个朝廷当中威望是很高的。

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

比方说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欧,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个原则,就是他拿了这个判决来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发现如果这个案子有疑点,比方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对,发回去重审,如果交上来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确实是证据确凿,这个人也确实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能赦免他,他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流着眼泪,一边哭,一边读,说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弄点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

你想这样一个人都主张杀晁错,你说晁错得罪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想而知了晁错为什么不得人心呢?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政见不和,他主张削藩,其他人主张不动,“道不同,不相与谋”。

第二个原因,性格不好,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

峭、直、刻、深。

什么意思呢?

严厉、刚直、苛刻、心狠。

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

不讨人喜欢。

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谁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呢?

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而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

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

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

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

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

大公无私的两分法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

怎么不好呢?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国情。

奋不顾身的两分法国家是什么?

国家是具体的人民构成的,人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够没有人之常情,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你既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话,你怎么为民众谋福利呢?

一个连自己都保卫不了的人,你能够保卫国家吗?

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奋不顾身,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承认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耿耿的两分法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

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会以自己来划线了,他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

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嘛。

那么你要兼听的话,你就不能说我是一心为公的,你们是一心为私的。

晁错就是这样,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一往无前的两分法第三个问题,就是他那个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我们以前也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品德,当然我们某些时候是需要一往无前,需要奋不顾身的,也需要执着,需要认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儿,什么情况。

比方说你做学问,执着是好的,为什么呢?

追求真理,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执着,一定要认死理,我认准了这个,我就这条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墙,我绝不回头,也许就在我探索过程中,我还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找到真理了。

一往无前的两分法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