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831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案.docx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案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材P6~8)

授课时间:

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能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特点,观察到昆虫的细微构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

难点:

活动过程中将昆虫的细微构造记录下来。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

昆虫标本(蝴蝶、蝗虫、蚕蛾、天牛)、放大镜、显微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资料。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

(教学提示:

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

)图片中哪些动物是昆虫?

你们是怎么分辨的?

(预设:

蜻蜓、蚂蚁、苍蝇、蚜虫等是昆虫,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追问:

昆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你们知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吗?

(预设:

有复眼、口器、翅膀上有鳞片……)

3.揭题:

上一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将微小的物体放大,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身边这些微小的物体吧!

(板书: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身边微小物体的好奇,顺势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探索微小世界。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

观察昆虫的方法

1.过渡:

现在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蝴蝶的标本,请同学们用肉眼观察它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看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探索

与研讨

2.交流:

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

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信息?

学生1:

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足,我们可以观察到足很小,能看清轮廓,看到全部,但看不清细节。

学生2:

用肉眼观察蝴蝶的翅,能看到翅的形状、颜色、花纹,看不清细节。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在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时,有哪些发现?

小组1:

我们发现在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时,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形状、颜色、花纹,但是因为它们很小,看不清细节。

主持人:

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汇报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

小组2:

我们有补充,我们发现在用肉眼观察时,能看见物体的全部。

主持人:

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4.小结:

我们通过肉眼可以观察昆虫某一部分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

5.提问:

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到不能看清楚细节,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用放大镜;用显微镜。

6.过渡:

同学们的反应很快!

用肉眼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更深入地观察。

你们会使用显微镜吗?

7.布置任务:

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填写活动帮助卡。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二: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

1.布置任务: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2.交流:

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

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让你们最惊奇的是什么?

学生1:

我观察了蝴蝶的翅,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翅比

探索

与研讨

较小,只能看到整体的颜色、形状等,看不清细节;在放大镜下,翅的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则的网格状纹路;在显微镜下,蝴蝶翅膀的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能看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鳞片。

让我最惊奇的是鳞片的数目很多,排布整齐,每个鳞片的形状大致相同。

学生2:

我观察了蝴蝶的足,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足是细细的,一节一节的;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图像中足变粗了,边缘有些毛刺;在显微镜下,图像中蝴蝶的足变得更粗了,上面有很多毛。

主持人: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有什么不同?

学生3: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从大到小排列是显微镜、放大镜、肉眼;视野从大到小排列是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相信同学们对昆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身边其他的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观察下也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教学提示:

出示显微镜下的花粉、灰尘图像图片。

)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肉眼观察时有很大的不同。

拓展

与小结

1.拓展:

展示书上拓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小结:

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蝴蝶的彩色翅膀是由许多细小的鳞片组成的,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用肉眼却完全看不出来。

人类从昆虫的身体结构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蝇眼探测系统”“温感百叶窗”等一系列仪器,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板书

设计

1.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观察方式: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细节越清晰,视野越小

教学

反思

  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本课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身边的微小物体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并领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的特点。

在探索与研讨过程中,如果直接开展观察活动,学生在观察时观察方向不明确,记录比较杂乱,但如果先讨论、预测观察到的结果,则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在观察、记录时能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更容易获得结论。

课后

作业

一、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选择题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无关。

A. 电池节数                                  B. 线圈圈数                                  C. 导线绕向

【答案】C

【解析】【解答】电磁铁能够产生磁性,磁性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有关、与缠绕方向无关。

故答案为:

C

【分析】缠绕方向只能够改变南北极,无法改变磁力的大小。

2.小明用3节相同的新电池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1)这个实验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A.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品牌有关

B.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C.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_。

(2)在使用3节电池的实验中,第1次实验不成功,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接通电流

B.回形针太重了

C.线圈绕反了 

(3)实验中,使用3节电池的电磁铁能吸引回形针数量,最合理的是(   )。

   

A.22个

B.33个左右

C.67个以上 

(4)实验中,使用1节电池的磁力大小实验被安排在最后进行。

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被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预想的要少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线圈数量减少了.

B.电流方向改变了

C.电池使用次数太多,电量不足了。

 

(5)实验中,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大头针的磁能

B.实验中电能不仅转化为磁能,还能转化成导线的热能.

C.通电时,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下面的做法,依据上述实验原理的是(   )   

A.给电动机接入能量高的电源中,增强转速

B.长江三峡利用强大的水能进行发电   c.杭州萧山火力发电站使用天然气发电

【答案】

(1)C

(2)A

(3)B

(4)C

(5)B

(6)A

【解析】【解答】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分析】牢记影响电磁铁的影响因素。

3.选择题。

      

(1)( )不是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

B.天然气

C.风能

(2)亿万年前,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的植物生生死死,渐渐被泥沙掩埋,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变成了(   )。

  

A.石块

B.金属

C.煤

(3)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于(   )。

  

A.煤

B.石油

C.太阳

(4)下列选项中,(   )是清洁能源。

  

A.煤

B.石油、天然气

C.太阳能

【答案】

(1)B

(2)C

(3)C

(4)C

【解析】【解答】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是经过亿万年植物的尸体慢慢形成的,实际上就是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分析】了解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保护地球。

4.选择题。

        

(1)三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   )转化而来的。

 

A.水的机械能

B.太阳能

C.风能

(2)下列设备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电动机

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电池

(3)下列发电站中,没有利用水力来发电的是(   )。

 

A.秦山核电站

B.新安江水电站

C.三峡水电站

(4)如图是我国“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的模拟图。

“神舟十号”宇宙飞船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于2013年6月11日由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仔细观察图片,我们会发现,“神舟十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请你推测它的用途可能是(   )。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

B.看起来更美观

C.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答案】

(1)A

(2)C

(3)A

(4)C

【解析】【解答】三峡发电站是利用水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神舟飞船的两侧是为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

【分析】牢记各种发电站的类型以及利用能源的类型。

5.激光可以像电钻和刀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

A. 具有能量                                       B. 很硬                                       C. 锋利

【答案】A

【解析】【解答】激光可以切割材料、能够具有能量进行动作。

【分析】激光是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

6.选择题。

 

(1)小电动机内的转子实际上是(   )。

   

A.铁块

B.磁铁

C.电磁铁

(2)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大小和(   )无关。

 

A.转子的转动速度

B.转子的转动方向

C.输入的电流大小

(3)(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A.换向器

B.电刷

C.铁芯

(4)一个小电动机上一般有(   )个转子。

   

A.1

B.2

C.3

(5)下列电器中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

B.

C.

【答案】

(1)C

(2)B

(3)A

(4)A

(5)B

【解析】【解答】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