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859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0.324

1160

0.254

益元兴隧道

DK164+270~DK174+744(474米)

262

0.553

212

0.447

西土村隧道

DK177+472~DK178+032(560米)

297

0.53

169

0.301

94

0.169

芦家卜子隧道

DK179+090~DK179+630(540米)

343

0.635

101

0.187

96

0.178

隧道总长

6134

4.2地质概况

东土村隧道地形、地貌:

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大部自然坡度较陡。

隧道场区由于受太古界侵入岩影响,变质作用类型及程度局部地段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岩性及岩体的完整程度变化较大,局部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基岩裂隙水富集。

地表水未见地表径流,沟谷中见局部积水及水塘。

地下水分为松散型孔隙潜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水。

钻孔揭示地下水出露地段埋藏深度12~20m,里程DK170+380附近段落水量丰富。

由于构造裂隙和各类蚀变岩类结构面可成为良好的地下水通道,一旦隧道开挖形成排泄廊道,引导地下水汇集渗流,不但软化各类蚀变夹层,而且冲蚀蚀变物质,为岩体大变形和发生坍塌提供了诱发条件。

益元兴隧道地形、地貌:

隧道穿越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大部自然坡度较陡,纵向自然坡角一般为30°

左右,横向自然坡角一般为10°

,隧址区以草地及荒地为主,隧道进口山坡坡角7°

左右,外侧较平坦开阔,分布草地,出口位于山体半坡上,山体坡度约30°

隧道场区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隧道出口段发育的落石,DK174+690-DK174+800段山体坡度35°

左右,植被覆盖率约40%,多为草地,坡表散布碎石块、密度15~20块/m2,粒径多在2~10cm,最大粒径30cm。

施工开挖时应采取必要的地质超前预报等措施,防止塌方、冒顶、落石伤人等灾害的发生。

西土村隧道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不大,相对高差约50m。

进口坡度较缓,分布旱地,洞身段自然坡度较陡,变化较大,上部为荒地,基岩多裸露,山坡坡脚10°

~17°

隧址区植被不发育,植被覆盖率30%。

隧道场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洞身围岩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属硬质岩,岩体较完整,围岩整体稳定,局部裂隙发育。

DK177+472~DK177+611.7进口段及DK177+944~DK178+032出口段埋深较浅,岩体受风化及地表水影响较大,围岩相对破碎,地下水相对富集,可能出现局部坍方及渗流水,需加强支护。

隧道进口北侧约85m处为大理岩采矿区,地表破坏严重,形成坑体范围为150m×

40m。

芦家卜子隧道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不大,相对高差约40m。

隧道由东向西向展布,进出口坡度较缓,进出口分部旱地,洞身为荒地。

遂址区基岩多裸露。

山坡坡脚8°

~10°

隧道场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洞身围岩为弱风化花岗岩,属硬质岩,岩体较完整,围岩整体稳定,局部裂隙发育。

DK179+090~DK179+256进口段及DK179+417~DK179+630出口段埋深较浅,岩体受风化及地表水影响较大,围岩相对破碎,地下水相对富集,可能出现局部坍方及渗流水,需加强支护。

5、施工安排

5.1施工部署

根据隧道长度、地质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决定隧道掘进作业面数量和方向。

其中:

东土村隧道由进口、出口、斜井三个作业面同时掘进;

益元兴隧道由进口向出口单向掘进;

西土村隧道由出口向进口单向掘进;

芦家卜子隧道由进口向出口单向掘进,隧道围岩级别为Ⅱ~Ⅵ级,进出口段以Ⅴ级围岩为主,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要紧跟开挖,以先支护、后开挖、快封闭为初期支护的施工原则。

5.2劳动力安排

隧道工程是本标重点工程,设立两个架子队,第一架子队负责东土村隧道施工,第二架子队负责益元兴隧道、西土村隧道、芦家卜子隧道施工,具体工班安排见下表:

隧道初期支护作业人员安排表(每个作业面)

施工

队伍

工班

人数

工作内容

备注

隧道队

加工工班

6

隧道隔栅钢架、钢筋网片、中空锚杆、砂浆锚杆的加工

支护工班

15

隧道隔栅钢架、钢筋网片、中空锚杆、砂浆锚杆的安装及注浆

喷浆班

隧道喷射砼

保障工班

12

隧道风、水、电,材料加工

6、施工准备

6.1技术准备

认真作好熟悉图纸和复核图纸工作,了解清楚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对作业工班和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施工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

各项技术准备措施均已完毕,具备开工条件。

隧道初期支护根据围岩级别采用格栅钢架、锚杆、挂网、喷砼或喷锚联合支护等方法:

洞口加强段初期支护参数为:

26cmC25喷射混凝土

φ6.5钢筋网20×

20cm

格栅钢架纵向间距50cm

Φ25中空注浆锚杆L=4.0m

Ⅴ级初期支护参数为:

25cmC25喷射混凝土

φ6.5钢筋网20×

格栅钢架纵向间距75cm

Φ25中空注浆锚杆L=4.0m

Ⅳ级初期支护参数为:

20cmC25喷射混凝土

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0cm

Φ25中空注浆锚杆L=3.5m

Ⅲ级初期支护参数为:

15cmC25喷射混凝土

20cm(拱部)

Φ22砂浆锚杆L=3.0m

6.2隧道施工前期准备

隧道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风、水、电管线、设备的安装:

(1)施工用水:

隧道施工及砼拌合站均需较大用水,因此供水设施必须满足以上施工需要。

在东土村隧道进出口、斜井适当位置各设一座150m3的高压水池,进出水管路都铺设Φ100的钢管,由于地表水匮乏,水源通过打深井获取。

(2)施工用电:

根据用电情况,采用T接系统电供隧道施工用电,同时配备发电机,以防突然停电。

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生活区、洞内开挖及支护作业照明的电压为36V的安全电压,非作业区照明电压为220V,动力线电压为380V。

动力线和照明线采用绝缘良好的电力线分开安装在绝缘支撑板上,工作区附近的临时动力线和照明线采用防水绝缘的电缆线。

洞内电力线应做到平顺、绝缘、美观。

(3)施工供风设备:

在各隧道口设6台22m3/min的电动空压机,以满足隧道开挖和喷射砼用风需要。

各隧道口各设一台3×

135KW轴流风机,压入式通风,通风管采用φ1800mm的软式风管。

6.3机具准备

隧道初期支护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各作业面)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风动凿岩机(台钻)

ZQ4132

1台

2

电动空压机

L3.5-8/20

5台

3

混凝土湿喷机

ZSP-Ⅱ

2台

4

交流弧焊机

BXl-500A

3台

5

混凝土拌合站

l套

钢筋切断机

YS90L2

7

钢筋弯折机

XLY6

8

钢筋调直机

GQ12

9

砂轮机

M3030A

l台

7、隧道初期支护施工

初期支护包括中空注浆锚杆、普通砂浆锚杆、格栅钢架、湿喷混凝土施工。

7.1中空注浆锚杆

钻孔:

先用凿岩机按设计位置、深度、角度钻孔,后用高压风清孔。

人工安装锚杆。

注浆:

采用注浆泵注浆施工。

注浆压力一般为地下水静水压的2~3倍,同时考虑岩层的裂隙阻力,根据现场情况试验后确定。

检测标准:

锚杆孔的方向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垫板与基面密贴。

孔位允许偏差±

50mm,钻孔深度允许偏差±

50mm。

中空锚杆施工工艺见下图:

钻孔/清孔

注浆配件加工

浆液配制

下道工序

施工准备

中空锚杆安装

注浆

注浆站布置

注浆配比设计与试验

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7.2砂浆锚杆

施工方法:

锚杆采用螺纹钢筋现场按设计长度制作,锚杆孔间距按设计钻孔。

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将孔内杂物吹净,将砂浆注入锚孔,将锚杆插入钻孔内,轻轻锤击锚杆使之深入孔底。

钻孔圆而直,孔口岩石整平,并使岩面与钻孔方向垂直。

锚杆水泥砂浆拌合均匀,随拌随用,灌浆时导管伸入孔底,边灌浆边抽拨导管,要求锚孔内砂浆饱满,灌浆工作连续不中断,保证锚杆、砂浆、围岩间的粘结力。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见下图:

锚杆孔位放样

钻孔设备就位

准备注浆材料

锚杆制作

钻锚杆孔

注浆设备就位

锚杆孔冲洗

锚杆成孔检查

搅拌砂浆

插入锚杆/加垫板拧扣

砂浆饱满度检查

锚杆抗拔力检查

锚杆完工验收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锚杆孔的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孔的深度偏差±

锚杆孔位允许偏差±

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位于孔的中心。

施工要点:

根据围岩开挖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确定孔位、孔深和倾角。

如围岩情况变化,需调整孔位和间距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执行。

锚杆、注浆材料进行规定的试验和检查,在确认其质量基础上使用。

施工前要选择相同地质条件地点进行拉拔试验,从而确认可以获得足够的锚固力。

锚杆原则上按设计图所示布置方式布设,锚杆孔确认所规定的孔数、位置、长度、方向及孔径。

施工时在现场遇到局部节理、裂缝等情况而加以变更,长锚杆在靠近掌子面处无法垂直于隧道壁设置而变更布置方式,确认其与原定布置的作用相同。

施工中注浆材料的计量、混合等要认真进行管理,并确认锚固材料沿锚杆全长填充饱满。

锚杆长度在保证设计的锚固长度外计入工作长度。

锚杆施作后采用闪光焊将锚杆接头焊接在钢筋网片上,使其与网片连接成一整体。

格栅钢拱架施工工艺框图

7.3格栅钢架

格栅钢架施工工艺见上图:

格栅钢架制作加工:

格栅钢架按设计要求预先在洞外结构件厂加工成型。

先将加工场地用C15砼硬化,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

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的加工余量。

将钢筋冷弯成形,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格栅钢架加工后进行试拼。

格栅钢架由拱部、边墙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

 格栅钢架架设工艺要求:

为保证型钢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在钢架基脚部位预留0.15~0.2m原地基;

架立钢架时就位,软弱地段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

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格栅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设骑马垫块,型钢钢架与围岩(或垫块)接触间距不大于50mm。

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

沿钢架设直径为φ22cm的纵向连接钢筋,并按环向间距1.0m设置。

钢架架立后尽快喷砼作业,喷射顺序从下向上对称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后喷射钢架与钢架间的砼,并将钢架全部覆盖。

使钢架与喷砼共同受力,喷射砼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处向上喷射以防止上部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脚)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脚)失稳。

钢架安装偏差满足下表要求。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安装间距

±

50mm

拼装偏差

3mm

安装偏差

横向

竖向

不低于设计标高

倾斜度

保护层厚度

≥20mm

为抑制松驰围岩早期变形,开挖后须尽快采用相应强度和刚

度的钢架支撑,架立后能立即发挥支撑机能。

钢支撑的标准施工是按“规定间隔和高度架设置→接头安装→连接螺栓的紧固”的顺序进行。

并要求使其在喷射作业中不产生移动。

钢拱架支撑脚部座落在基岩上或用锁脚锚杆稳定,钢架与围岩之间的较大间隙部位用钢楔间隔楔紧,再用喷砼填充密实,避免留下空隙和隐患。

7.4喷射砼

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减水剂

速凝剂

空气压缩机

受喷面

喷嘴

喷射机

搅拌机

水泥

粗集料

细集料

喷射砼施工工艺框图

按施工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用料在洞外搅拌机中进行拌合,用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然后送入TK-961型喷射机中,在喷射机喷头处加入速凝剂,采用空压机压缩空气动力将混合料喷出,施喷压力为0.1~0.15MPa,喷射分段、分片、分层,由下向上,从无水、少水向有水、多水地段集中,多水处安放导管将水排出。

施喷时,喷头与受喷面基本垂直,距离保持0.6~1.2m。

喷锚支护喷射砼,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

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暴露岩面,防止表层风化剥落,第一次喷混凝土厚4cm,喷后要平整圆顺。

复喷砼在锚杆、挂网和钢架安装后进行。

钢筋网在洞外加工,一片钢筋网尺寸为1×

1m,钢筋在使用前要清除锈蚀。

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喷射砼应覆盖钢筋网2cm以上。

钢架被喷射混凝土所覆盖,保护层不得小于4cm。

如有大凹坑,先找平。

喷射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新喷射的混凝土按规定洒水养生。

喷射砼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一次喷射厚度控制在6cm以下,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喷层厚度控制用,后一层喷射在前层砼终凝后进行,新喷射的砼按规定洒水养护。

喷射砼分层喷射时,底层喷射厚度不小于4cm。

采用湿喷方式的喷射砼拌合物的坍落度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喷射砼表面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锚杆头钢筋无外露。

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

10mm,钢筋网搭接长度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

喷射作业前,要检查水泥、砂、石、速凝剂、减水剂、水的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喷射机、砼搅拌机等使用前均检修完好,就位前要进行试运转;

并埋设好测量喷射砼厚度的标志。

检查开挖断面,欠挖处要补凿够,敲帮找顶、清除浮石。

用高压水或高压气清除附着岩面的泥污、灰尘和细岩碴等。

喷射作业时,喷嘴与岩面的角度一般垂直于岩面;

适宜的一次喷射厚度在不错裂、不脱落的情况下达到的最大厚度。

并使围岩的凹凸面完全被覆盖,有钢支撑时注意使喷射砼与钢支撑结成一体,要注意在钢支撑背面不留空隙。

涌水量较小时,可以增加水泥用量和速凝剂掺量,变更配合比后喷射;

涌水量较大的地方,可先采用集中排水措施后,再进行砼喷射。

对超挖部分喷射同标号砼或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8、现场监控量测

采用ZW20型收敛计监控隧道围岩收敛。

根据隧道围岩情况,参照有关规范在施工中进行的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隧道围岩变形量测、隧道地表下沉变形量测、锚杆抗拔试验。

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严格按围岩分类和规范要求执行。

8.1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

1)喷锚支护施作2h后即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

2)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

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3)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

每次测试都要认真作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量测数据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监控量测资料须认真整理和审核。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见下图: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图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见下表: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详表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测量时间间隔

1~15天

16~30天

31~90天

90天以上

地质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等

开挖后或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进行

水平收敛

ZM20型收敛计

每20~5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3对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拱顶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

钢尺或测杆

锚杆轴力

及抗拔力

各类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及拉拔器

每1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3根锚杆

地表沉降

洞口浅埋段,每10~15m

1个断面,每断面至少11个测点

8.2量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

将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位移—距开挖面曲线,位移速度—时间曲线,并对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位移——时间曲线,当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0.1~0.2mm/天时,拱顶位移速度为0.07~0.15mm/天以下时一般可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此时可施作二次砼衬砌。

当位移速度增大,位移量过大,围岩有长期不稳定,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则加强量测并采取补强措施:

包括提前施作仰拱,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长度和数量,当围岩仍达不到稳定,初期支护难以制止围岩变形,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用以承担部分压力。

9、危险因素分析

9.1危险源辨识

(一)、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照明光照度不足;

2、找顶不彻底;

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

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二)、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工作面坍塌;

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4、突泥、突水,断层破碎带坍塌。

9.2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米;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

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加强施工监管,必须保证锁脚锚杆(管)的施工质量,并保证锁脚锚杆(管)布设与围岩情况相匹配。

必须保证钢拱架纵向连接的施工质量,防止结构失稳。

确保措施到位;

加强工序管理,确保工序紧跟,尤其是开挖与初支、初支与衬砌及仰拱超前施做与拱墙二次衬砌工序间的合理步距控制。

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安全红线步距:

①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1榀拱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拱架间距。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拱架锁脚锚管施作,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②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米;

③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开始正洞的施工;

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

1、洞口浅埋偏压及明洞工程段支护技术措施

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及洞口段衬砌、洞门施做等。

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减少开挖”的原则,洞口采用明挖法施工,及时进行边仰坡防护施作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具体施工工艺分述如下:

(1)洞口排水:

首先施工隧道洞顶截水沟,截水沟距坡顶开挖线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3‰,以免淤积。

(2)洞口边仰坡开挖与防护: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布置,在洞口范围内测量放样边坡控制桩,按照设计坡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高度2m,采用随开挖随防护的方法。

开挖洞口时以尽量减少破坏原有植被和岩体为原则,按设计坡度一次性整修到位,围岩破碎的部位用网喷锚杆加固。

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

洞口段开挖应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机械停放场地。

2、软弱围岩及浅埋段预防坍塌、冒顶的其他技术措施:

(1)施工中遵循“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原则;

调整、优化开挖方法,视围岩稳定情况,决定喷砼封闭与出碴的先后顺序,原则上先初喷封闭,再进行出碴,尔后复喷直到达到设计厚度。

对Ⅳ、Ⅴ级围岩浅埋段,在掘进施工中很有可能出现塌方,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做到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

及时施做小导管超前支护,如果小导管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多,应停止施工,打超前探孔,如实掌握隧道围岩情况,根据超前探孔地质资料,上报设计院,变更施工方案。

每循环进尺控制在60至100cm之内。

应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施工,开挖后,对掌子面及拱顶初喷封闭,并及时施做钢架,锚喷支护。

拱架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做,必要时缩小拱架间距,拱架连接板处设置锁脚锚杆。

系统锚杆交错布置于拱架两侧并与拱架焊接牢固,钢筋网片紧贴初喷面,纵环向搭接至少一个网格长度,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监控量测,留足沉降量,保证施工安全和二次衬砌的设计厚度。

(3)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监控量测分析,及时调整设计参数。

(4)要严格控制掌子面、仰拱、二衬各工序间的步距,严格按规范作业,尽早完成二次衬砌施工。

(5)施工作业期间,值班技术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