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541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3阮郎归 西湖春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

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

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蕙风词话》谓其"

番腾妆束闹苏堤"

句,形容粗钗腻粉,可谓妙于语言,天与娉婷,何有于"

翻腾妆束"

,适成其为"

闹"

而已。

字值得玩味,"

是说"

妆束"

,相当于"

闹妆"

的"

,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

"

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如见其人,如闻其身之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曾与《宿渔家》同作为2014新课标II卷语文诗歌鉴赏

含山店梦觉作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②。

灯前一觉江南梦③,惆怅起来山月斜。

本段作品注释

①含山:

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

含山,又名横山。

《清一统志》说:

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

《太平寰宇记》又说;

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

一说含山在今山西闻喜。

②袂:

衣袖。

③觉:

睡醒。

本段作品鉴赏

在唐代诗人那里,"

回家"

与"

仕进"

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

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

一醉任天涯"

,决不轻易还家,必须坚忍地前行。

这便有了韦庄将"

流离"

别家"

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

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

等闲挥袂客天涯"

,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

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气度。

但是乡思功名两不弃,又谁也克服不了谁,自然会让许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份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韦庄一生又是饱历艰辛,读书时数米而炊,秤薪而爨,加之早尝寇乱,间关顿踬,其漂泊流浪之苦、去乡怀国之痛的体验不可不谓深刻,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

斜月"

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疑,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作者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

羁旅漂泊本是人生常有的际遇,而在离乱的时代更不足为奇。

他善于从内在的角度契入,以其深刻的感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这种人之常情显得格外动人。

全诗的境界直白而不深隐,其间却处处涌腾着感情的潮流,那淡定,那昂扬,那思念,那怆然,甚至那惆怅迷茫的叹息都发自内心深处,若隐若现,既不激烈,也不哀怨,厚重深挚,令人品味不尽,使人想见风度。

夜深人静,好梦搅醒后的诗人,兴尽悲来,他心头袭上的哀感绝不止一己的生命飘泊无着之感,更是人类生命的苍然之悲感。

韦庄这种清丽柔婉诗风,属于典型的晚唐格调,于此诗犹见一斑。

宿渔家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本段注释译文

生涯:

生活。

海涯:

海边。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

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从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七绝诗。

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

首句"

几代生涯傍海涯"

中叠用两个"

涯"

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

两三间屋盖芦花"

句中的"

芦花"

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灯前笑说归来夜"

灯前笑说"

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

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

诗的最后两句写得极自然、优美、有意境,令读者和诗人一起欣然神往。

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是很不容易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译文

⑴将晓:

天将要亮。

篱门: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迎凉: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

银河。

⑶怆:

悲伤。

⑷三万里:

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

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

n):

形容它的高。

仞:

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

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

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

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

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

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

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

远眺南方。

王师:

指宋朝的军队。

白话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和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鉴赏

赏析一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

一再鸣"

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

三四句写"

有感"

正面。

一个"

欲"

字,一个"

怆"

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

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三万里河"

指黄河,"

五千仞岳"

,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

陆游诗中的"

岳"

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

陆游传》以及陆游的诗词中找到证据。

《宋史·

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的,那么"

五千仞山上摩天"

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

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

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

泪尽"

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

但即使"

眼枯终见血"

,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

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

以"

胡尘"

作"

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一个"

又"

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

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

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全诗以"

望"

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赏析二

陆游已经罢官回山阴(今绍兴)四年了,平静的乡村生活并没能让这位已经68岁的爱国诗人心情平静下来。

时值初秋,但仍有残余的暑热,天气的闷热与心头的煎熬,使他不能安睡。

即将天明的时候,诗人披衣下床,出门迎凉,心中深有感触,于是作诗二首,这是第二首。

黄河三万里,华山五千仞,多么壮美的河山,却都沦陷于胡人之手!

东入海"

上摩天"

,劈空而来,气象森森,"

入"

摩"

两字,更显得虎虎生风,这样壮丽开阔的大好河山却落人他人之手,同时饱含了诗人内心的极大愤慨。

泪尽胡尘"

一词,写出了故土人民处于异族统治下的无限酸辛;

枯眼望穿盼望王师,年复一年。

字,故土遗民那种失望复希望、希望复失望、千转百回的心情呼之欲出,诗人那种煎沸焦急的感情也跃然纸上。

诗境雄浑阔大、苍凉悲愤,令人奋起。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淮河中的舟船相背而驰,连激起的波痕接触一下也难以做到。

只能看到天上的鸥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南北岸之间飞翔。

折本段创作背景

淳熙十六年(1189)冬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

贺正使"

(互贺新年的使者),这组诗是他来到原为北宋腹地,当时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的四首绝句。

诗题中的淮河,是宋高宗时期"

绍兴和议"

所规定的宋金分界线,淮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被全部割让给金国。

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

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

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

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飞翔。

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

波痕交涉"

之后,著以"

亦难为"

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

含思婉转,颇具匠心。

诗人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弛、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初入淮河四绝句》以"

意不佳"

为贯穿全组诗的感情主线:

有"

长淮咫尺分南北"

中流以北即天涯"

的沉痛感喟;

也有"

北去南来自在飞"

一年一度到江南"

的向往和痛苦。

前两首侧重于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写,后两首则为淮河两岸人民、特别是中原遗民代言,主题鲜明。

全诗寓悲愤于和婉,把悲愤之情寄托在客观景物的叙写之中怨而不怒,风格沉郁,语言平易自然,时用口语。

这些都体现了"

诚斋体"

的特色。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

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低鸣。

头上白发始终难以变黑,炼丹中仙药也至今未成。

要知怎样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学佛修成不灭不生。

本段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全家人虔信佛法。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苦行斋心,除饭僧施粥外,"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整体赏析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

这诗题曰"

秋夜独坐"

,就像僧徒坐禅。

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

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

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

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

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

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

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

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

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

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

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

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后二联便是写觉悟和学佛。

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

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

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

诗人感叹"

黄金不可成"

,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的虚妄,而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

无生"

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

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

从情入理,以情证理。

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

而后半篇则纯属说教,归纳推理,枯燥无味,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夜深宋·

周弼空荡荡的堂室没有人的声响,独坐书床,灯下夜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就连打更声也没有听见。

门外不知什么时候雪已经停了,遥望一轮残月挂在远峰半腰,近看门外一溪流水已悄然成冰。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鹊桥仙·

己酉①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②,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③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①己酉:

淳熙十六年(1189年),时词人闲居带湖。

②归女:

嫁女儿。

古时女子出嫁称"

于归"

③"

酿成"

三句:

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

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

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词与《西江月·

遣兴》一样,同为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

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

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

写的是他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

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

在这里,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所以要问问"

几度"

句中特别点出一个"

闲"

字,实际上,不是作者闲情逸致的"

,对作者来说,是很可伤的。

文学赏析

辛弃疾决不是贪"

而是怕"

的人,"

是被迫的。

他总希望有早一日能回到疆场,为国效力,可现实生活又是他不能有所作为。

正如陆游《病起》诗所说的:

志士凄凉闲处老"

,他自己的《临江仙》词说的: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

接下来,作者写道:

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

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

他酒醉未醒,走路时身体摇晃不支,只好扶着一块怪石,停在那里看飞泉,朦胧中以为这是新停留的地方,可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也还是经常止息的地方。

这两句特写,从怪石、飞泉表现作者的热爱自然,更主要的是表现他的醉酒。

所以要写他的"

和"

醉"

,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他那无奈之情,他对朝政的失望。

不过,作者寓居乡下,鸿图难展,心情沉重,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从他在上饶所作的一些词看,他谪居乡下的生活中,也有亮丽的一面,而这两者都是真诚的,都是来自他的高尚性格的。

由于后者,使得他在农村中,不但有热爱自然的感情,而且也有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农民的感情。

这首词的下片,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

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格外感到寂寞的。

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慰,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这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对农民的爱和关心。

总之,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身世之痛,在描写农民的纯朴生活中,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

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本段译文介绍

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

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

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

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

本段相关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突显了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情态,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

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平”字。

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平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

“淡磨”二字颇可玩味。

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

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

“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

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平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

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

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

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平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

“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

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⑴阮郎归:

词牌名。

⑵薰风:

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

有始》:

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

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⑶水沈:

即"

水沉"

,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⑷然:

燃"

,形容花红如火。

⑸玉盆:

指荷叶。

纤手:

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⑹琼珠:

形容水的泡沫。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

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

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

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怨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

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绿槐高柳咽新蝉"

,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

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

熏风初入弦"

,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

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据《礼记·

乐记》载: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

这里的"

,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

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进入室内描写。

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

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

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

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

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

诗句有云: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