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281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自主创新Word格式.docx

表1是我们的调查数据。

  由上表可以分析,广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意识:

“有了创新灵感还不够,还必须有为之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创新才华发挥出来,积极吸收新的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但他们不拘泥于现实的生活空间,不太关注已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新自信心不足,从而凸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

造成这种现状的部分原因归咎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限制。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力上,通过对各种需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进行调查,从认识和行动两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

  创造力是一种根据已有信息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而产生,它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是有社会意义的产物。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它主要表现在独立掌握新知识的多少、深度和在处理问题中运用知识的广度方面。

因此创造力是创新能力的心理表征。

  从主观情况看,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方面认识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

而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

大学生的行知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从而转变这一状况。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缺乏动力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致力于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判断一所学校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试金石。

从对天津市各高校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学校支持与教学工作开始把素质教育逐渐向更高的层次提升,而学生在自己的班级生活与日常生活中还未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

尤其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生更加依赖于老师,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和动力。

  调查结果深刻的反应出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是当他们面对不完善的外界条件时,往往不能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而放弃。

这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思考

  面对调查中显示出的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诸多问题,我们从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一)大学生本身

  虽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但大学生自身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

  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

大学生创新的优势在于总体素质较高,理论知识丰富,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抓住变化的趋势。

劣势则是经验非常不足,而且创新多凭一时激情,较冲动,不够成熟和系统化,心高气傲,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学生还应该尽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样才能在大学期间尽可能的学习对将来有用的知识,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等。

大学时代要会学习,更要学会学以致用才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连接起来,迁移到未来实际的工作中去。

  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

许多国外的高等学府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了学生自我管理。

这一机制使得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积极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甚至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这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自天津工业大学成立“义缘”这一社团组织以来,开展了许多社团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实现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开展校园内创业活动。

比如建立校园影视中心,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定期播放国内外优秀的影片,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节省了去电影院花费的时间、金钱,又创造了一定的收入。

“义缘”还广泛联系企业在校园内招收员工、临时工,开展各类产品介绍会和促销活动,帮助这些企业扩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打开市场等。

  

(二)高校方面

  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高校应该从教师队伍和教学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1.学校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用学分纳入考核标准,是学生创新成果的一种记载方法。

目前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有些学校甚至明确规定修满创新学分方可毕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

在创新学分的激励下,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教师变灌输为引导

  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引导和被引导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筛选有用的知识,构建知识的框架、分析知识的正确性,学习并运用知识。

这是一项“穿针引线”的工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所要传授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品质,使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想法。

  3.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课外创新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

高校应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大学生活动小组,提高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开展的学术讨论大会和竞赛等;

另一方面,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竞赛,促使各类顶尖人才脱颖而出。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校方可开展案例设计竞赛、电子模拟炒股、商务模拟谈判、创业设计大赛等有益的课外活动。

通过竞赛类的项目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学习如何运用各种软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以及实际商业活动中的各种惯例、规则、技巧等,甚至可以给学生们一个同外界接触、建立起广泛人脉的广阔舞台。

  我院举办的国际贸易大赛就十分的成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能力的锻炼和知识的攫取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为,展现自我的欲望使得学生不断地寻求有新意的点子来突出自己,理论和实践就会擦出创新的火花。

  4.提供实践平台

  随着社会与高校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专业研究机构等与高校的合作不断加强,这种强调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进行具体实践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法也已被逐步接受。

学生参与学校与研究机构的项目研究、到院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到公司企业参观学习等,不仅可以辅助课内教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协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态度作风、人际交往能力,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5.建立创新基金

  许多学生都曾经历过有了新点子、新创意,却因为资金有限,个人力量单薄无法完成全部工作,缺乏引导等原因不得不放弃。

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收入,高校应建立创新基金,给予学生资金上的支持,使他们有能力从事与创意相关的活动、购买必要的资料设备等。

同时组织社团,不仅可以使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想法,还为学生们的交流提供了场所。

更重要的是,创新基金不能只来源于学校有限的经费,而是要学生们自己去争取。

当有了较为成熟并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创意时,社团成员可以与企业沟通,由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来完成这一项目。

这不仅缓解了高校的资金压力,更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丰富了高校可利用的资源。

  (三)社会方面

  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对教育的支持程度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成员的创新素质水平,因此政府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1.加大对创新型教育的投入

  任何改革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无论是先进教学实验设备的添置、项目课题的研究经费还是各类竞赛、创新活动开支都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否则高校是难为无米之炊的。

  政府还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创新竞赛,奖励新发明、新创造。

建立良好的科研、发明的创新氛围和用各种激励方式掀起全民创新的风气。

  2.引导高校进行创新

  许多高校存在研究盲目,产学研脱钩的现象。

我国科研成果不少,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高校间研究缺乏交流,导致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浪费了许多的资源;

而高校研究与企业也缺乏沟通,不了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

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企业不需要,自然就吸引不到资金的投入,最终导致研究更难。

  要促进产学研结合,除要求高校与企业建立捆绑结盟制度之外,政府还应当建立战略上的引导。

使高校多从事研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项目。

  3.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

  国内已经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不少高校还是安于现状,不肯做出改革,甚至挪用国家的科研经费大建校园,进行没有实质意义的攀比。

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有部分原因是国家的监管力度不足。

政府应严格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定期从学校科研成果、各类比赛获奖情况、硬件软件设施情况、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评价等各个方面来考察学校的推进创新工作。

  4.鼓励大学生创业

  首先可以,降低创业门槛。

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资金,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其次,简化大学生创业的手续,提供一定帮助。

许多大学生由于创业需要的复杂程序而止步,我们认为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其他人,政府都应该简化手续,缩短办理一些必要证明的周期,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在办理执照等复杂流程中提供帮助。

为大学生创业开通一条绿色通道。

再次,可以建立创业园,将有共同理想的大学生集合在一起,将他们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引导他们利用自身的、外部的优势条件去发展,甚至形成产业集群。

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

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

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

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

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

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

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

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

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

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

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

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

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

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

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

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

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

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观念。

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

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

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

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

“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

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

”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

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

二是创新机制。

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

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

“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

“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

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

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

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

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

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

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

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

三是创新队伍。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

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

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

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

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

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

在南京大学现有的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1%。

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

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四是创新环境。

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

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

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

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

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

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

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其中包括:

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

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

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

4.实施专利战略。

这些措施初见成效。

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

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

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

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我国研究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