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215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2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假山庄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3、布设大门并设立门卫室。

4、做好出入口道路。

按总平面布置要求设混凝土道路。

5、铺设施工用水电线路。

6、设置场地排水系统。

靠整个工程现场场地周围设排水沟,引到城市公用排水管网中。

三、技术准备

1、项目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对合同文件及相关文件学习,深入、仔细、全面熟悉、审核图纸,重先学习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和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提出审图具体意见,以便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加的图纸交底,解决图纸和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并由施工单位将会议内容整理成文,经各参加单位签字认可后,由建设单位印发各有关单位,将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2、编写分阶段的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方案。

四、组织准备

建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施工管理各岗位人员,选好施工班组。

1、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工程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专业工长

操作工人

2、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及简介

项目职务

姓名

职称

学历

项目工作职责

备注

项目经理

卢培

工程师

大专

全面负责项目对内、对外协调生产、质量、进度、安全管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朱荣军

负责技术管理

项目施工员

姜云华

中专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项目质量员

吴桂均

助工

负责现场质量管理

安装工程师

陈立军

负责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项目安全员

葛永祥

负责项目安全工作

项目材料员

宋建彬

负责项目物资采购,供应

项目资料员

龚李梅

负责项目资料管理

第二节施工部署

一、部署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生产单位的相互干扰;

根据本工程将进行滚动开发的特点,综合工程成本考虑,尽可能的避开后期用地。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安全技术和防火规范。

二、施工平面布置

通过现场勘察情况后,进行了综合考虑,拟将现场划分为生活、办公、加工、堆场及施工五个分区,其中生活、办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不变;

加工及堆置区根据施工阶段的变化作局部调整;

总平面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生产区布置

加工场地布置:

本次工程开挖同步进行的,考虑现场在短时期内同步开挖,对现场设备、加工区有所影响,在场地10#、11#南侧、东侧及7#南侧沿线位置浇一条6.5米宽、200厚的C20混凝土施工道路,沿10#13#道路东侧设置钢筋加工区、搅拌机台、木工加工区及临时仓库,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在1#楼东侧主入口处施工道路北侧设置临时办公室、保管室、配电间。

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在7#和11#楼南侧,各安装一台QTZ40M塔吊,臂长45米,确保主体工程优质、高速完成。

钢筋、木工机械各配备两套,布置在各自的加工棚内。

2、文明施工设施布置

道路:

为保证车辆畅通,从东主入口穿过场地中央,南北、东西贯穿方向各设置6.5m宽施工主干道,做200厚C20素混凝土,在场地靠近状元大道路上设一个7m宽临时大门,大门采用双开钢板门,并在门边设置门卫室。

排水布置:

沿施工道路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为ф=200,每隔30m设一个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600*600*1000,排水沟设有3‰泛水,排水沟上设置盖板,排水口通向场地外排水管道井。

3、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根据现场各用电设备的布置情况,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见《施工临电平面布置图》。

临时用电主干线分两路采用120、70型电缆埋地设置。

埋设电缆线路的沟槽采用砖砌,深度0.3-0.5m,沟底铺砂100厚;

禁止将电缆从排水沟中穿过。

4、施工临时用水的布置

根据提供的总平面图,结合设计规范要求,用水总管自源头采用枝状布置,沿施工主干道采用φ100mm镀锌钢管接市政给水管引入施工现场,水管埋入地下200mm。

分四路进行供水,一路办公区域,三路引入施工现场,引入施工现场内的设上水管,各上水管在每层留一阀门,作为混凝土养护及消防之用。

洗车用水设在大门处,同时卫生、搅拌等部位,做分流支管。

第三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定位测量

一、测量方案

按照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按照设计院提出建筑物的坐标控制点和城市坐标控制点、水准点,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投测、建筑物定位、控制网布设及高程引测。

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大尺等)均经鉴定合格,在使用的有效期内。

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首先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3、熟悉和了解本工程的水准点位置、标高、场地标高、建筑物首层±

0.000的绝对标高。

4、在熟悉和掌握总图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交圈。

5、根据总图上提供的直角坐标,计算出测量时所需的距离、角度以及通过坐标反算,换算成极坐标后进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己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己测量出的坐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7、每次用直角坐标测设后用极坐标进行校核。

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线。

根据需要控制线的间距保持30~50m之间。

9、然后测设出建筑物的轴线与主要控制点。

10、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三、垂直控制测量

1、在每栋建筑物的±

0.000处分别垂直基准控制点。

设置3—6个点。

2、以此基准控制点来进行主楼的垂直控制测量。

并且在该基淮控制点上的楼板上留出200mmx200mm的通视孔,并设置盖板。

测量时打开,结束后关闭,以防坠物伤人。

四、垂准测量主要测量方法

1、本工程±

0.000以上的轴线控制测量采用激光经纬仪测定主控制轴线基准点。

2、在装饰阶段,立面各部位的装饰线条均要求,上下垂直一致。

五、高程控制测量

1、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1)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若业主提供二点)。

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

(2)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破坏的地方。

(3)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淮点进行复测。

2、±

0.000以下部分的高程测量

(1)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

(2)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

(3)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下同时测量。

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

下面的—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

3、±

0.000以上部分的高程测量以基准水准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主楼埋设的水准点上。

4、楼层结构高程测量

(1)用全站仪测量出仪器的高程,然后垂直向上引测至高程接收平台。

(2)用水准仪将接收平台上的高程传递至电梯井筒的侧面作为层高控制的标准。

六、沉降观察测量

在地上部分施工时,应根据图纸要求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发现不均匀沉降时,应立即通知设计人员现场检查,确定处理方法。

七、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

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

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4、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

10秒。

5、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6、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mm。

层高垂直偏差在±

2mm。

7、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8、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9、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10、在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

11、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12、在3个月内,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

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1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第二节土方工程

一、准备工作

1、设置排水设施。

沿基坑外围设400宽,坡度5‰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引排到就近的排水总管道中。

2、设置运输道路。

正式大门处,基坑至大门外城市道路均铺6.5m宽,200mm厚C20混凝土路面。

3、修临时设施。

修好现场供水、供电线路,保证使用。

4、做好设备试运转。

进场前应检查,试运转合格方可进场。

5、做好各幢号的定位、复核工程,并将有关轴线控制点引至坑外的控制桩上,便于坑内的轴线引测工作等。

基坑底标高的控制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由测量技术人员将水平高度引测到基坑周边稳定的结构上,并做好明显的标志。

督促有关部门完善挖土前的手续。

二、一般要求

1、开挖前对施工方案和措施层层交底,使现场所有挖运人员都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责任。

2、挖运中不得碰支护结构和工程桩。

3、为不破坏基坑底土的结构,应在基地标高以上预留一层300mm厚的土用人员清理。

4、挖运中遇到问题,应及时报告研究处理。

三、基坑土方开挖总的指导思想

1、基坑土方采用现场短驳与外运相结合。

2、基坑上层土一般为杂填土等松散层,挖土深度约2m—3m,为确保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基础房心部分的土均挖出,并与基础垫层同时浇筑素砼,阻止地下水、松散土等对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局部土质为粉质粘土松散层,且在压桩期间影响的地下孔隙水压力较大,没有时间释放,因此在挖土期间,如发现地下水较大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增加地下轻型井点降水,确保基础工程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和连续。

地基排水采用明沟与水泵抽水相结合的方法。

四、施工方案

1、机械开挖时必须控制好标高并随挖随打水平桩以便随时测量挖土深度,挖土时应在坑底预留300高的土,安排人工随挖机的施工速度进行人工清土修到设计标高,严禁有超挖现象,如遇到有暗滨应挖至老土,会同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商处理方案,并采取加固措施。

应用低标号素砼C15填补并振实。

2、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并马上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对基坑进行验收、签证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基坑开挖时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

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按照常规应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

挖土顺序:

按照压桩的施压顺序进行。

(2)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时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3)基底保护。

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4)开挖尺寸正确。

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基础大放脚(地下室底板垫层)外侧留1000mm的工作面,按1:

1放坡,必要时可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钢筋网片喷浆护坡以防止土坍塌。

(5)基坑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的缺陷,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6)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控制桩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控制桩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7)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8)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9)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10)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4、本工程采取的突击挖土施工方法,可按机械挖土、人工配合一次挖至标高,因此不宜让地基土长时间的暴露,以防受雨水浸泡,桩基动测测试、地基验收等工作,应随挖土进度同步进行,紧接进行垫层砼的施工。

第三节地下室工程

地基验槽后,根据先浅后深的原则,浇筑地下室垫层,采用平板振动抹平。

然后在垫层上弹出轴线。

一、排水沟、集水井

为防止基坑受雨水冲蚀,排除局部坑壁渗水,确保基坑保持干燥,在基坑四周设置400*300排水沟,每15m设一400*600的集水井,排水沟底做3%坡度,以使水顺利向二侧排至集水井,利用泵排出基坑。

在浇捣地下室混凝土垫层时,将该垫层混凝土表面做出2‰坡度,就近向四周排水沟排水,以保证基坑中间部位干燥。

二、底板施工顺序如下:

垫层面轴线引测、弹线—底排钢筋绑扎—保护层垫块固定—预埋管道安装—“Z”形撑脚固定—上排钢筋绑扎—柱插筋绑扎—内外墙板的绑扎及固定—外墙板及底板外侧模板支设—外墙板止水带安装—隐蔽验收、钢筋、模板整理—底板混凝土浇灌—养护

底板外侧模选用木模板,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九夹板,方木支撑。

地下室模板配一套模板。

钢筋的搭接方法,竖向钢筋Φ14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Φ14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水平筋采用电弧焊或闪光对焊,尽量减少搭接接头。

板内上下排筋之间设置同底板规格相同钢筋支架,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为确保绑扎钢筋位置正确,应预先弹线,墙板竖向筋一次到顶,固定在外侧模板上或钢管架上,以防倾覆。

底板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混凝土泵车。

混凝土质量管理详见主体结构施工部分。

浇灌速度考虑60m3/h,浇灌方式采用从一端开始,一个坡度,薄层浇灌,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三、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控制基础裂缝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内产生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时的温度应力,固施工中采取下列措施来降低温差,防止出现结构裂缝。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选用中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粗骨料选用粒径为5—40mm连续级配或5—16mm,20—40mm双级配碎石,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2.50左右的中砂,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石子控制在1%以下,黄砂控制2%以下,如果含泥量大的话,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且会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抗裂不利。

掺入具有缓凝、减水作用的WL-1型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加入外加剂后,可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并可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冷锋的可能性。

蹋落度:

控制在120+20mm。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为9-10小时,综凝时间为12-13小时。

(2)切实做好混凝土保温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徐变特性,减小温度应力。

(3)测温监控,及时调整温控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实施方案

混凝土采用一次连续浇捣的施工方案。

1)混凝土采用汽车泵直接灵活布料。

2)各作业段由西向东大斜面分层布料,分皮振捣,踏步式向前推进。

每皮厚度为50cm左右。

3)每台泵车供应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范围内应有不少于6台振动机进行振

捣,要求不出现夹心层。

4)每台泵的浇捣速度平均每小时不少于25m3。

严格组织安排混凝土供应速度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确保了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

5)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

首先按面标高用煤撬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

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

最后纵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

6)混凝土浇捣前及浇捣时,基坑表面积水由设置在垫层内的临时集水井、潜水泵向基坑外抽出。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

为保证养护质量,并从经济角度考虑,本工程养护拟采用浇水养护。

4、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了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为了能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价格便宜考虑,保温、保湿养护在混凝土表面用木蟹紧压整平后,覆盖草袋及塑料薄膜,草袋上应经常浇水湿润。

为掌握基础内部实际温度变化情况,防止内外温差超限值而产生收缩裂缝。

我们对基础内部进行测温记录,密切监视温差波动,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度以内。

为了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温保湿养护。

保温养护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保温养护还能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松弛特性,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保温养护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再且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升强度。

为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须做好混凝土的蓄温养护的同时做好测温工作。

控制及了解底板施工时,混凝土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变化,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要对整个底板施工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五、地下室墙板

墙板连同顶板一次浇筑。

模板选用九夹板、钢管支撑,在墙板模板支设前,先把顶板支模架搭好,先支内模,钢筋隐蔽验收后支外模,内外墙板模板用φ14穿墙螺杆(带止水片螺杆)。

墙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把墙板竖向钢筋按墙板边线校正,使两边保护层一致,墙板中部绑扎塑胶垫块一道,墙板上部模板尺寸固定后,用绑扎铁丝把墙板钢筋固定在模板上口,使两边保护层厚度一致。

墙板混凝土的浇筑,先浇筑外墙及与之相连的内墙板,后浇内墙板,浇捣方式,从伸缩缝一侧往前推进,每次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一个坡度(自然流淌),往复覆盖前面一皮混凝土,三点振捣要到位、及时、防止漏振。

地下室墙板与底板处施工缝采用金属止水带。

六、地下室顶板

顶板模板采用九夹板,钢管支撑架,车库顶板较厚,经计算立杆间距为600*600纵横,设三道牵杠,组成井字型顶面铺放50*100木方,间距为400中至中,面铺九夹板。

钢筋绑扎,先扎梁钢筋,后扎下排板钢筋,然后与预埋管线,再扎上排钢筋,钢筋搭接与底板同。

顶板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往另一端推进(浇捣顺序同底板混凝土)。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与底板面同。

七、回填土

土方回填时,在靠近墙板边一侧应采用素土回填,严禁将断砖、块石之

类填入,并应分层夯实。

确保外墙防水层不受破坏。

在回土前应将水抽净。

第四节基础工程

一、施工顺序:

轴线定位→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放线→桩基测试→凿桩→桩筋接长→桩基验收→基础钢筋绑扎→支设模板→浇捣基础砼→养护、放线→砌筑基础墙→支设基础柱模板浇筑地圈梁等→验收。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基础部分的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应立即送检。

强度、冷弯性能都必须合格方可使用。

(2)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发现问题提前请设计院修改或采取技术措施。

(3)钢筋在绑扎前将垫层清扫干净,而后施工时严格防止垃圾杂物落入。

(4)为确保钢筋砼内的钢筋位置正确,绑扎前须在垫层面上弹出基础梁的位置线,划出钢筋的间距标志线,方可铺料绑扎,并应加强对班组人员钢筋绑扎的技术交底。

(5)基础梁钢筋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支座1/3处,下部钢筋在跨中附近处,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钢筋的1/4。

(6)为了保证柱钢筋位置准确应预先弹线,必要时采用焊接的办法固定钢筋,插筋出砼面过长时,应设斜撑以保持插筋的垂直。

若墙板内预埋管道剪割钢筋应按结构要求补强。

(7)直径大于φ16mm的粗钢筋接头均采用闪光对焊或电渣压力焊,由专业技术人员任专业工长,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并持有效证件者方可施工焊接。

(8)立焊专职检查员现场跟班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在外观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同质检员、现场监理、取样员等进行现场随机抽样,送试验室检验。

(9)基础梁模板内上下设置2Φ16@500撑筋,确保基础梁截面大小符合规范要求。

(10)后浇带处钢筋安装及加工应按图及有关标准施工,后浇带处分隔做法见图:

(11)为了加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消除传统钢筋保护层水泥垫块宜碎、宜动、固定不牢、尺寸不准的质量问题,确保结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