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789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科自评报告Word格式.docx

⑵提供必修和选修课程,适应学生个性选择

数学教学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

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算法的内容

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应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同时,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⑸继续抓好“双基”训练

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数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贯彻“课程标准”放在首位,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要明确教师在新课标中的地位:

在教学中体现“生本意识”、“素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走下讲台,要逐步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另外,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性的合作、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定理、运算法则、有一个感性和直观的认识。

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会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必要的理论,从而加强用数学理论(定义、定理、公理、法则等)指导数学实践(计算、数据处理、逻辑推理等)的能力。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去发现、探讨、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对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用数学的目的,为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科组和备课组以及教师个人每学期都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制订各级的工作计划,用以指导该学期的教学,在每学期末每位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和小结。

2.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教师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要求,直接影响到课程标准实施的成与败。

为探讨在常规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数学科组经常性地组织全科教师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每学期进行2--3次的学习研讨。

教学中教师按照课标要求上课,课后对照课标组织全科组进行反思。

同时,先后安排组内的教师如梅昌伦,杨奉文,黄淑鑫等老师通过示范课,进行交流,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全科组老师进行研讨和评价。

同时还请专家学者介绍他们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学习与交流,使教师充分认识了执行新课标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研讨与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我们数学科组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通过“做数学”,通过自主探究与“再创造”来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数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课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逐步形成了具体实施新课标的规划方案。

3.树立“创新式教育的学生观”。

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上要做到“精细管理”和有“精品意识”,争创一流的科组。

使数学教学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把“教”转向于“学“的学生观,也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程还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和“主动学习”的过程。

4.积极参加课改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

数学科组的教师都认真参加“新课程标准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的有关理论学习,并进行“研究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及对这些“研究课”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讨论。

在“研究课”的教学中,教师们逐步转化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设计上要指向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设计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作为切入点。

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结构,充分体现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最后,用新课程标准去评价课堂教学。

5.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我们以国家课程规划为根据,制定了《南海执信中学数学科新课标实施方案》,开足所有的必修课、选修课,高一开设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等部分;

高二文理科统一开设必修3、选修4—4,文科、理科分别开设选修系列1-1、1-2、4-4和选修2-1、2-2、2-3及选修系列3的《球面上的几何》,选修系列4的《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平面几何选讲》,理科增开设选修系列4的《不等式选讲》。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校本课程,如:

高中数学竞赛、高中学数学解题研究、数学提高班、以及结合数学学习的探究性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多样性的课程选择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6.在数学课程中采多种模式的教学形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如开展“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分层教学”等学习活动,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二、有一支高素质的数学专业队伍和学校提供的良好的教学条件

我校中学数学科所有的教师都具备有效的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和职称证书。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课标实施的成败。

仁荣中学数学科组有着优良的传统:

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乐于奉献、团队精神强、老教师关心帮助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尊重关照老教师,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新老教师互教互学。

这些优良传统是我们科组宝贵的精神财富、优质教学的法宝。

我们科组又是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朝气蓬勃、富有协作精神的队伍。

1.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科组每位教师每学期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期教学分析和总结,都做到严格律己,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参加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意识,教师们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信息,以充实自己,全组教师经常撰写论文并获奖、参加汕尾市的各种论文和“教学设计”竞赛,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2.青年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数学科组的特点是教师年轻化,创新意识强,每位青年教师都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科组定期进行考核。

青年教师经常参加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竞赛和各种培训。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落实学校的“师徒结对制”,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每一对师徒结对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位老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在数学科组通过这些互帮互学的活动,青年教师到良好的培养,中老年教师知识也得到了更新。

年轻教师刚从大学毕业不久,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敢于创新,和学生有较好的沟通且易于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的。

因此,我们采用新老搭配和建立“师徒结对制”,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我们理解新课标、实施新课标,同时也有利于科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每学期结对的老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0次,有的青年教师尽量做到先听课后讲课、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

老教师向新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和创新精神,以及做课件的技巧。

他们互相交流课改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科组或备课组每周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有关教学和课改信息、以及关于有效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且和教学紧密结合。

同时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组内相互听课,教学资源互享,如教学过程设计、导学案和课件都是集体劳动的成果。

正因为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科组及时向全组教师介绍组内教师在教学和课改方面的先进事迹,使到全科组的教师能共享他们的成功,也使一些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在科组内形成一个向上的氛围。

5.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科组长100%的教师都能用多媒体辅助教学,90%以上的老师能够自制课件,80%以上的老师能熟练地利用几何画板授课。

为实施主动发展下的开放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了平台。

6.学校每年为数学科组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学校图书馆根据数学科组的需要订购了足够量的数学刊物和相关的书籍,为老师们教学参考和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条件。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专用电脑,每个教室也有相应的多媒体平台,学校还购买了“第二教育网”教学网站的使用权,为教师查阅资料提供了充足的软硬件条件。

另外,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还订购了若干套立体几何的模型,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必要的设施,上课时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概念。

同时教师们还自己动手制作几何教具,以增强上课的直观性。

学校为数学科组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所,供教师研讨、学习用。

三、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常规教学的效率果

从以上实践的效果来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应用数学、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深不可测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生活中强有力的工具。

1.抓好常规教学

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通过常规教学予以落实,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⑴有数学科的高中教学要求:

①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②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③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④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⑤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⑥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⑵有完整的数学科组工作制度和备课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科组,做到有章可循。

⑶每学期有科组活动记录和科组工作总结:

①组织教师制订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期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并命题、以及期末试券分析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②.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专题讨论会;

③组织教学观摩和组织教师相互听课、以及课后的评价;

④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切实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⑤对备课组的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视导和调研,同时检查教师的备课和批改作业情况;

⑥加强考试对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功能,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命题人与审核人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并对题型、知识点与能力的覆盖面、试题的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考试过后及时对学生的答券和试题进行讲评和评价。

各位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写出“试题分析”,备课组的教师进行交流,必要时科组还组织教师讨论,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要肯定的方面。

⑷有备课组活动和备课记录

①每个备课组每周有固定的备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②在集体备课时,坚持备教材、备导学案、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作业,备教学过程设计、备教学过程和导学案的相互融合。

教学虽然是个性化很强的一门艺术,它需要每个教师的才华的发挥,需要集体的智慧,形成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能动作用,数学科组规定,每周各备课组有固定的时间集体备课,每次备课都有一人负责撰写备课资料,备课内容包括:

教学进度的安排,每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

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讲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对教材的理解,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备课组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形成资源共享。

实施教学时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特点对备课资料进行取舍和补充,由于备课平台是多媒体,易于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格完善的年级备课制度,成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年轻教师学习与成长的摇篮。

⑸有数学教学的常规管理要求,使日常教学活动的管理经常化。

对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如:

备课、上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构、课堂管理、作业及课外辅导、单元检测及模块测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评课、作业的批改、科组教研的管理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科组每学期都对教师的教案进行例行检查、并在科组内组织交流,同时向全组推荐优质教案。

每学期我科组的教师人均听课约30节,无论是组内公开课,还是学校公开课,科组都尽量组织评课,由骨干教师组成的评课组给出专业的评价意见,并与上课的教师进行反馈和交流。

使到全组教师都能从中获益。

(6)建立健全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要求教师要全批全改作业,对问题较多的学生还要单独进行面批。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检查师生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具体要求是:

① 

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要围绕教学目的利于加强数学双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适中和难度适当,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③教师应与教学同步,力求作业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馈。

④作业的题型要多样,训练要严格,书写要规范。

⑺重视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在新课标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反思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所想、所感,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

并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偏离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科组非常重视反思,学会反思。

从2005年至今,每个教师每学期的各种反思如:

课后反思、一周反思、阶段反思、学期反思等平均每学期达5--10篇。

很多教师还把实施新课标中的体会写成论文。

⑻重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意见

科组和教师经常征求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使我们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⑼提高导学案的编写水平,做好校本教材的建设

从2007学年开始,数学科组的教师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时,就采用了“导学案”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以及内容。

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预案进行预习,课内,按照导学案的指引进行学习,学习变得主动了,加上数学的学案中都有教师精心编写的练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用起来效果也较好。

经过一学年的积累,我们将初步形成适合我校学生用的数学教学的校本教材。

⒉.教学研究制度化

⑴有数学科组教学教研制度和教研教改方案

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制度,每学期根据校务工作计划提出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教改质量的要求及措施。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组教研活动。

包括:

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和教学理念学习;

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

组织教师参加县市有关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教学反思、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用的导学案;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与教学有关的竞赛活动:

如教学过程设计;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等。

(2)教师开展多样性教学的校本教学

教师根据不同需要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各种专题讲座等进行多样化教学。

(3) 建立多样化、合理化科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为此我们的评价不再只是老师给学生打分这单一的形式,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评价的形式如: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师生互评除老师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期中、期末的评价外,还注重对学生平时完成各项任务如:

实验操作性任务、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性任务、课外练习等态度与效果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模块成绩评价的重要依据,老师的评语也不再是优、良等简单的词语,而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满人文关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着极大限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体系。

学生学业学分的评定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6)整合教材,合理利用资源。

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一纲多本”,并且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上升编排的方式,每一版本的教材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在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整合,采众家之长。

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数学网站,以充实课本的不足。

在目前教学时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对教材的进行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和势在必行的,甚至可以说,对教材整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四、实施新课标的成效及不足之处

我校数学教学达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标准,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规定的要求;

完成了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部分的教学: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学生全部完成5个模块1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在数学上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

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在高中各年级为有需要和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讲座。

课程标准实施三年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他们积极投身于听课、预习、讨论,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被动学习的局面。

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到了知识,有了信心和成就感,形成了良性循环,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随之得到提高;

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有了“导学案”,他可以在课堂同时完成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的学习任务,而且通过帮助他人,得到升华,学习成绩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不仅掌握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因为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天下,教师要应付来自各层次学生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充分地备课和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高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数学讲座”等个别辅导、利用分层教学.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课改仅是开始,许多问题还有待改进和提升。

例如,如何做到“先学后教”,教师如何做到真正地转换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达到最后教师从神圣的讲台走下来,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教师还需要继续学习课改的理论,从理论上进行升华,再用理论来指导教学。

五、自评结果

我们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自评结果为:

教学管理10分,教学保障10分,教学过程59分,教学效果18.5分,合计97.5分。

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次的要求,敬请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的专家、领导评估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