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407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利川生态精品旅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方特色及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

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

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

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

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

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

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

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

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

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

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

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

(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

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

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

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

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1)、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

1995年1月8日至19日,中国旅游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

96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年为生态环境年,全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如:

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0多万人次和80年代末期的1000多万人次,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

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森林公园的客流量比1994年猛增30%,现在年接待游人达5000多万人次,2000年,我国森林旅游者将近1亿人次。

我国已有各类森林公园87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92处,全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

(2)、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利川市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业已经成为利川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5亿元,占全市GDP的2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5年,利川市的谋道镇被评为“中国传统习俗名镇”,2008年利川市又有两个乡村被湖北省评为“旅游名村”。

特别是在经过连续两年的“黄金周”后,观光旅游已经达到了成熟期。

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规划设计起点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规划建设和市场促销等方面明显滞后于观光旅游。

目前,仅有恩施大峡谷、腾龙洞风景区、福宝山漂流、(苏马荡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中)等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经过初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但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规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与生态旅游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存在的

1、我市现有的重点生态旅游资源:

(1)、苏马荡景区:

苏马荡位于利川市境内最西边,距利川市区45公里,海拔1400米,是周边火炉城市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山峰挺拔峻峭,远望如笔架,山脉东西走向,山脊奇峰罗列,晴日登顶远眺,可望齐岳山、都亭山、还有七个土家山寨。

森林覆盖面积达80%以上,森林公园有国家一二类珍希树种60多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2008年底被评为AA国家级景区。

景区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闲,花香鸟语,气息宜人,近几年举办的杜鹃旅游文化节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游览。

该区域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是开展登山观光、攀岩探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活动的绝佳区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福宝山生态旅游区:

福宝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利川市福宝山经济开发区,沪渝高速公路和利渝铁路由此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

该生态旅游区内有峡谷漂流,建于2008年,是漂流体验、观赏自然风光、寻求刺激好地方。

是我国珍贵食品——纯菜的生产基地,以宗教这一特点著称,重点向游客推出山林野趣休闲游、峡谷漂流健身游和农业观光游等项目。

▲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苏马荡国际旅游度假区、齐岳山风电观光园、福宝山生态旅游区等,又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上下支罗船头寨、鱼木寨、女儿寨、大水井等。

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腾龙洞景区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太少。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

由于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利川市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腾龙洞和龙船水乡,而这两处景区都是以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3、不便,无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的“瓶颈”。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主城区普遍较远,最近的腾龙洞景区和龙船水乡景区距离市中心也有五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苏马荡国际旅游度假区距离市区有50公里之遥。

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

作为利川市的第一山——齐岳山、齐岳山之美,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齐岳山的高山草原风光?

有许多人想去,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则耗时耗力,而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人气。

可见,交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同时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

通过政府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四大生态旅游板块:

东部以20公里野猫水为中心,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新农村生态游板块;

南部以福宝山生态旅游区为中心,结合福宝山水库水上游乐、福宝山峡谷漂流组成体验生态游板块;

西部以汪营经济开发区和清江源为中心,结合水船水乡景区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北部以谋道镇为中心,结合天下第一杉、苏马荡国际旅游度假区、上下支罗船头寨等七个土家山寨组成以土家山寨为中心的民风民俗,休闲度假的生态游板块。

形成东西部以汪苏路和318国首为连接、南北部以“生态、度假”旅游专用通道为连接的生态旅游总体格局。

2、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

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

其实生态旅游更应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野炊、野营、体育等。

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日游”或“二日游”,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

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系统传递。

如果不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门的普遍重视,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我们应该借助“旅游名镇”和“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同时结合腾龙洞、福宝山、苏马荡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4、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生态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

同时,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严肃的性,不合理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一时发展。

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

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

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

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

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

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

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实际上,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2、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不可否认,我市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

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

应对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

应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

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

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我市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

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登山探险游、植物观赏游、休闲度假观光游、农业观光游和康体疗养等专项旅游产品。

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

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

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

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

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我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剑平、刘美华、余意峰旅游规划——少数民族区旅游发展之路利川市规划案例.科学出版社,2013年

[2]谭忠派、民俗专家:

——土家族山寨研究课题.支罗船头寨研究.利川文化撷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秦宇.对旅游产品优化问题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年第5期

[4]杨正龙.旅游资深人士.浅谈利川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前景.时代之窗.2011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