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351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成语的来源及成语的理解文档格式.docx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

(同学们,书上有关神话的成语,你们知道这些神话故事吗?

炼石补天(女娲补天):

炼:

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

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

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盘古老祖宗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老奶奶继成皇位,她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然而,人类并未从此安枕无忧。

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乃是水之精华所生。

他对女娲坐上皇位十分不满,于是就兴风作浪,向女娲示威挑衅。

女娲娇颜大怒,出演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

她令助手——火神祝融迎战。

祝融乃是天火化孕而成,与共工是死对头,彼此都容不下对方。

经过“水火不容”的殊死搏斗,“浩浩洪水奔流不息,熊熊烈火燃烧不灭”。

这场烽火争斗几万年,互相损失惨巨,两败俱伤。

共工大败,恼羞成怒、没处撒气的他将擎天柱——不周山撞折。

在这场权利之争中,火神祝融被不周山砸灭元神;

共工大伤,逃到天边隐匿起来。

不周山被触断,霎时天塌地陷,天倒下半边,出现一个大窟窿;

地也陷出许多一道道大裂纹;

山林烧起了大火;

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

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

女娲看见她的子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去生存条件,四处逃生难,痛心无比。

她决心要终止这场灾难,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解脱儿女们的灾难。

于是,开始争分夺秒地炼石补天。

她辛辛苦苦地四处寻找,遍涉群山,最后选择水足石多的天台山。

她挑选出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

女娲在山上勤炼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一块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

于是依照此法,用整整四年时间,炼出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众神仙和众将官都帮女娲补天。

他们不停地补呀补呀,九天九夜过去,天空终于被补好。

大地放晴,天边出现五色云霞(据说现在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

女娲接着收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填平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

补好天地,天空比以前更灿烂绚丽,女娲很欣慰地微笑起来。

可她还是不放心,便从东海捉来万年巨龟,斩下它的四足用作擎天柱,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天地的四方。

精卫填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瑶姬,小女儿叫女精卫填海娃。

她们一直和父亲一起幸福地在天宫中生活着。

有一天,女娃驾着一只小船去东海玩,觉得人间什么都好新奇。

突然大海变的波涛汹涌,白浪把她的小船打翻。

女娃因为太小没有经验,来不急施法术自救,就被海浪无情的吞噬了。

姐姐瑶姬在天庭中看到妹妹女娃遇到危险,赶忙去东海抢救,但是大海茫茫,早已没有了妹妹的踪影。

女娃虽然溺死,但她的哀怨、不平的精灵化作一只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鸟,栖息在西方的发鸠山森林里,因为经常发着“精卫、精卫”的鸣叫,人们就管这种鸟叫精卫或精卫鸟。

精卫发誓要报仇雪恨,她开始一天一天的工作,衔取一个小石块或是一段小树枝,然后从发鸠山飞向东海,投入到吞噬她的海面上。

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着,一定要把东海填平。

大海奔腾咆哮着,嘲笑它说:

“小鸟呀,你就是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中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

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火眼金睛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最早的火眼金睛拥有者是王灵官。

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

《西游记》作影视剧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作者吴承恩为给孙悟空也制造一双像王灵官一样能识别好歹的火眼金睛,故而创作了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但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得妖怪吗?

其实真的能,只是不能识别到底是什么妖怪而已。

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够看清笼罩在唐僧头上的祥云,和笼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气。

这一点唐僧、八戒和沙僧是办不到的。

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还是普通人。

只有一次走了眼,就是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样子骗走芭蕉扇那一回,后来悟空自己也承认了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得手后不曾防备,没有留意看云气,才着了牛魔王的道。

火眼金睛的缺点在于它不能看出妖怪的原形,所以他每次都不得不四处奔走询问妖怪的出处。

这也不能怪孙悟空,以如来佛祖无边的法力,不求助于太上老君的话,也有像偷了老君金刚镯的青牛精这样的降不了的妖怪,何况他翻不出如来佛祖手掌心的孙悟空和只在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火眼金睛?

所以“火眼金睛”是神话传说,现在通常用作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看清事物真相。

妖怪:

六耳猕猴,火眼金睛无效,悟空显然看不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如来能说破它的原身了,恐怕悟空早就嚷开了。

八仙过海: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

蓝采和以花篮技水而渡;

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

也泛指一对恋人。

(古时)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

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现在)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

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

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只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

“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

“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

你说的是真的吗?

”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

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

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

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

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

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将织女捉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

“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

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

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

“织女,等等我!

”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

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

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

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

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嫦娥奔月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金针度人:

金针:

比喻秘法,诀窍;

度:

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

从前,有个少女叫采娘,人勤手巧,但她还不满足,便在家中书房摆上香炉,烧香祈祷织女享灵,共七天七夜.就在第七天晚上,一辆云霞托起的彩车来了,车上坐着织女,车停下后,织女问采娘:

"

你还祈祷什么福呢?

采娘说:

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心灵手巧。

织女就给她一根金针,只有一寸来长,扎在纸上,放在采娘衣裙中,并对她说:

三天不要讲话,三天后你就会变得特别灵巧。

三天以后,采娘果然比以前更巧了,什么都会做,远近都知道她的名声。

羲和浴日:

阳女神羲和,生有10个孩子,也就是10个太阳。

他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

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

扶桑"

这棵大树有几千丈高,10个太阳,就住在这棵大树上。

他们每天一个,轮流在天空值班。

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架车伴送。

这辆车子很壮观,是由6条龙拉着的。

从起点汤谷到终点蒙谷,共有16个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车到第14站悲泉,太阳就得下车步行,妈妈羲和架着空车赶回汤谷,为伴送明天值班的孩子去作准备。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阳离开扶桑,登上龙车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里洗一个澡。

羲和还常常带着孩子们在东南海外的甘渊一块洗澡,甘渊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孩子们一个个都洗得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叱石成羊:

比喻神奇,赞美修成正果后的道行。

黄初平(又作皇初平),东晋金华丹溪人(今金华兰溪),自幼家贫,八岁起每天赶着一群山羊去村前的草地上牧羊。

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他出去放羊,人与羊全没了踪影。

他的哥哥黄初起(又叱石成羊作皇初起),到处寻访,杳无音讯。

四十多年后,初起在赶集时遇见一个道人,便询问这位道人初平的下落,道人告诉他说:

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不知是否是初平。

初起忙求道人领他去金华山寻亲,初起到了金华山,在洞中找到了容颜未改的初平。

兄弟相见,初起询问初平,才知道他十五岁时在外出牧羊途中被一位仙翁带至此石室中修炼,自此超凡脱俗,潜心修道,钻研丹药,四十年不食人间烟火,终于悟得修道玄机,所以早就不念家了。

悲喜间,初起问及当年羊群的下落,初平说:

全在石洞外的山坡上哩。

哥哥去洞外一看,山坡上只有片片白石杂卧在草丛中,哪有什么羊呀?

初平笑道:

羊都在,您看不见。

初平便大叫"

叱!

羊起!

,满山白石应声而起,都变成了羊。

看得初起目瞪口呆,这才确信弟弟真的得道了。

初起见道术如此神奇,便从弟学道,从此亦不食人间烟火,仅服食松籽茯苓。

久而久之,兄弟俩均成仙,合称为二黄君(或作二皇君)。

2.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坐井观天:

坐在井里看天。

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你难道不知道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吗?

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

“我多么快乐啊!

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

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

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

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

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

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

于是,它在井边犹豫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

“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

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

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

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

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南辕北辙:

辕:

车子前面驾牲畜的横木,引申指车;

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

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

“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好。

‘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我的路费多。

‘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又说:

‘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这几样越好,反而离楚国越远了!

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

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纪昌学射:

比喻学习一定要下工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

“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

练二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

“还不行,你还要学会看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明显,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

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

“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班门弄斧:

班,鲁班;

班门,鲁班门前引申为内行面前;

弄斧,舞弄斧头引申为卖弄本领或技艺。

意为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借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

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

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

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

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

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

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

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

操斧于班、郢之门"

,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

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

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

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

真是可笑之极!

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黔驴技穷: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

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

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朝三暮四:

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些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

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

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

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

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

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

他又说:

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

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3.来源于其实典故的成语:

中国历史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

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一鼓作气:

《左传·

庄公十年》: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第一次击鼓;

作,振作;

气,勇气。

意为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

用以比喻在劲头正盛时,一下子完成。

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

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

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

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

曹刿阻止道:

“(等一等)还不可以。

”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

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按兵不动。

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

“(现在)可以进兵了!

”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

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

“(现在)可以追击了!

”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白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曹刿说:

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

第一次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