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285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大纲文档格式.docx

考核方式为考试和实验。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测量的任务,了解测量坐标系,如何进行测量的定位元素和方法,知道计量单位的换算。

1、了解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它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掌握测量坐标系中的相关定义和概念。

3、充分认识定位元素和定位方法在测定点位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掌握弧度的应用。

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程测量的任务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

二、工程测量的用途。

第二节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

二、基准面的含义、水准面。

第三节地面点位的确定

一、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二、地面点的高程

三、地面点的坐标

四、平面直角坐标。

第四节测量工作概述

考核要求:

1、工程测量的任务

1.1测量的任务、原则。

(记识)

1.2测量的目的、用途。

2、测量坐标系

2.1基准面的含义和条件。

(应用)

2.2地球形状和大小。

(领会)

2.3水准面的概念(记识)

2.4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及应用。

2.5高差的概念(记识)

2.6绝对高程的概念(记识)

3、测量精度等级(领会)

4、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应用)

第二章水准测量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点,做好水准测量实施前的技术准备,通过水准测量的实验,达到独立操作水准仪,完成两个测站以上两点间往返高差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的实践能力。

1、水准测量的原理

2、水准仪和水准尺

3、水准仪的操作

4、水准测量实施

5、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6、水准测量误差

6学时

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二、前视与后视。

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的工具

一、水准仪的构件

二、水准尺的

第三节水准仪的操作

置架,初平,照准,精平,读数,

第四节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水准。

二、施测方法

三、成果检核

第五节水准测量内业误差

一、符合水准路线的内业计算

二、闭合水准路线的内业计算

三、支水准路线的内业计算

第六节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应满足的条件

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第七节其它水准仪的介绍

一、精密水准仪

二、自动安平水准仪

三、激光水准仪

1水准测量的原理

1.1高差法,仪高法,视差(记识)

1.2闭合水准路线,符合水准路线,(记识)

1.3水准尺尺长误差,水准尺零点差,无泡居中误差,水准尺倾斜误差大气折光的影响。

2水准仪的操作

2.1中间法(领会)

2.2符合水准管与微倾螺旋运动之间的关系(领会)

2.3自动安平原理,补偿器的光学特性(领会)

3水准仪误差及三四等水准测量

3.1运用角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运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应用)

3.2运用双仪高法和双面尺法作测站检查,闭合水准高差的计算和调整(应用)

3.3分析水准仪检校项目之间的关系(应用)

3.3水准测量误差消除和削弱的方法(应用)

第三章角度测量

1.了解经纬仪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用途

2.掌握测角方法

3.通过实验,达到独立操作经纬仪,完成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检查、成果整理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4学时

第一节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的定义

二、竖直角的定义

三、水平度盘

四、竖直度盘

五、水平度盘

六、仰角、俯角

第二节DJ6光学经纬仪

一、DJ6经纬仪构造

二、度数装置及度数方法

三、测纤、标杆

第三节经纬仪的操作

一、垂球对中

二、光学对中器对中

三、调焦与瞄准

第四节水平角角度观测

一、半测回角值,全测回角值。

二、方向观测

第五节竖直角观测

一、竖直角构造

二、竖直角的观测和计算

第六节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检校经纬仪的目的

二、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

三、照准部水准管的检验校正

四、望远镜视准轴的检验校正

第七节角度测量误差

一、仪器误差:

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二、照准部偏心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度盘刻划误差。

三、观测误差:

对中误差、标杆倾斜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

第八节其它经纬仪简介

一、DJ2光学经纬仪

二、电子经纬仪

三、激光经纬仪

1角度测量原理

1.1水平角、竖直角、铅垂线、二面角、仰角、俯角(记识)

1.2竖直度盘、水准面、度盘格值、竖盘指标、拨盘手轮(记识)

1.3垂球对中,光学对中器对中,方向经纬仪合零,测回法,半值测角值,照准部偏心差(记识)

2光学经纬仪

2.1竖直角计算公式正负号的判别(领会)

2.2竖盘指标差,分微尺测微原理,仪器误差、观测误差、(领会)

2.3外界条件等对观测成果的影响(领会)

2.4仪器误差、观测误差(领会)

3水平角测量误差

3.1分析安置脚架、整平和对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应用)

3.2分析测量水平角采用盘左盘右各一次取平均值消除的误差(应用)

第四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了解距离丈量的原理、步骤、方法和工具,为实地的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打下技术基础。

第一节钢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三、钢尺的精密量距方法

四、尺长方程

五、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六、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普通视距测量

一、普通视距测量原理

二、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光电测测距仪

一、测距原理

二、测距及测距仪的精度

三、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直线定向

一、标准方向的分类

二、直线防线光电表示方法

三、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四、正反坐标方位角

五、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1.钢尺的一般量距

端点尺,刻划尺,标点,对点,投点,往测(记识)

2.钢尺的精密量距

2.1定线原理(领会)

2.2相对误差(领会)

2.3光电测距仪误差(领会)

3.在精密丈量,钢尺的实际长比名义,丈量温度比标准温度低(应用)

4.真北,轴北,子午线收敛角(记识)

5.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真象限角,坐标象限角(记识)

6.三北之间的关系,坐标正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领会)

7.坐标方位角与坐标象限角之间的关系(领会)

8.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应用)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了解误差的来源、种类、分布、性质、传播规律等相关的理论

2.掌握处理误差的原则和方法,限制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

3.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密度、准确和置信度。

2学时

第一节测量误差概述

一、误差的来源

二、测量误差分类

第二节衡量精度的标准

一、中误差

二、容许误差

三、相对误差

第三节误差传播定律

一、一般函数的误差传播

二、线性函数的误差传播

三、运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

第四节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一、求最或是值

二、评定精度

考核要求:

1.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记识)

2.极限误差,相对误差,独立观测值(记识)

3.系统误差及其特性(领会)

4.偶然误差及其特性(领会)

5.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领会)

6.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领会)

7.对一组观测值经行误差处理(应用)

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教学要点:

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建立一批精度相当,密度适当,具有统一坐标,在地面上有其确定位置的控制点、图根点、测站点做为碎步测量分区、分幅测图和分卡、分段放样的依据,从而控制了测量误差超限累积,达到提高面上作业的精度

3学时

第一节控制侧鲁昂概述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节导线测量

一、导线布设形式:

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四、查找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

五、城市图根导线测量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小三角测量

一、小三角测量的布设形式,

二、小三角测量的外业

三、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四节交会定点

一、前方交会

二、后方交会

三、距离交会

第五节高程控制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实施要点

二、三角高程测量

第六节GPS控制测量简介

GPS系统构成及原理

考核要求:

1.国家控制网(记识)

2.精密导线测量精密水准测量(记识)

3.小区控制网(记识)

4.闭合导线符合导线支导线(记识)

5.导线角度闭合差(记识)

6.坐标增量增量闭合差(记识)

7.导线全长闭合差(记识)

8.控制测量的目的(领会)

9.建立控制网的原则(领会)

10.连测的目的导线选点的要求坐标的正算与反算(领会)

11.判别坐标增量的正负号叛变坐标反算求出象限角所在象限(领会)

12.三角高程原理(领会)

13.交会定点(领会)

14.GPS测量(领会)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

认识地形图测绘必须在完成图根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测图还可增长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第一节地形图的分比例尺、分幅与编号

一、比例尺

二、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二节地物符号与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

第三节地形图图外注记

一、图名和图号

二、接图表

三、图廓和坐标格网法

四、三北方向线及坡度尺

五、投影方式、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第四节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图纸准备

二、绘制坐标网格

三、展绘控制点

第五节经纬仪测图

一、碎步点的选择

二、一个测站点的测绘工作

三、增补点站点

四、碎步测量的注意事项

五、地物地貌的描绘

第六节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一、地形图拼接

二、地形图的检查

三、地形图的整饰

1.比例尺直线比例尺(记识)

2.地物比例符号线型符号(记识)

3.等高线平距(记识)

4.比例尺精度(领会)

5.等高线原理等高线特性(领会)

6.视距测量原理(领会)

7.视距测量观测程序(领会)

8.等高线的绘制(应用)

第八章地形图的应用

在了解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识图和用图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二、读图方法

第二节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确定点的平面坐标

二、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三、确定直线的坐标与方位角

四、确定点的高程

五、确定两点间的坡度

第三节面积量算

一、几何图形法

二、坐标计算法

三、膜方法

四、求积仪法

第四节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一、绘制地形断面图

二、按限制坡度线选择最短线路

三、确定汇水面积

四、土地整理与土石方估算

1.正方形分幅图号分度带填挖边界线(记识)

2.判读图(领会)

3.用方格法估算平整倾斜面土方量(应用)

4.地形图的主要用途(领会)

第九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明确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

2.掌握距离、角度、高程、点的平面位置、坡度直线的测设方法

3.初步掌握圆曲线测设数据计算与测设方法。

一、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和要求

第二节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第三节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

二、极坐标法

三、角度交会法

四、距离交会法

第四节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第五节曲线的测设

一、圆曲线测设元素及其计算

二、圆曲线主点测设

三、圆曲线西部点测设

1.测设的基本工作

已知距离、角度和高程的测设,注意与前面已学的距离、角度、高程测量的区别。

2.坡度的测设(掌握)

3.曲线测设(领会)

第十章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掌握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的换算方法

2.掌握施工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平面控制网的形式

3.掌握建筑极限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4.掌握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第一节概述

介绍施工场地控制测量

第二节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一、施工坐标系统

二、测量坐标系统

三、坐标换算

第三节建筑基线

一、建筑基线设计

二、建筑基线的测设

第四节建筑方格网

一、建筑方格网设计

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第五节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

1.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形式(记识)

2.设计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掌握)

3.测设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应用)

4.布设施工高程控制网(领会)

第十一章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掌握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2.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工程测量、墙体工程测量的方法。

介绍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二节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一、建筑物的定位

二、建筑物的放线

第三节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

第四节墙体施工测量

一、墙体定位

二、墙体个部位标高控制

三、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第五节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一、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二、轴线投测

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记识)

2.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的作用(掌握)

3.为保证高层建筑物沿铅垂方向建造,在施工中需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观测(应用)

4.高层传递的方法(领会)

第十二章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1.掌握工业厂房控制测设的方法,厂房基础施工测量的方法

2.了解柱子、吊车梁、屋架、金属网架等的厂房结构的安装测量方法和烟囱、水塔施工测量的全过程

3.掌握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法

介绍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第二节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一、单一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二、大型工业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第三节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一、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二、钢柱基础施工测量

三、混凝土柱子基础、柱身、平台施工测量

第四节厂房结构安装测量

一、柱子安装测量

二、吊车梁安装测量

三、屋架安装测量

第五节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一、基础定位

二、基础施工测量

三、筒身施工测量

四、筒身高程测量

第六节金属网架安装测量

第六节管道施工测量

一、准备工作

二、管道中线测量

三、纵、横断面测量

四、地下管道施工测量

五、架空管道施工测量

1.杯形基础定位防线的要求(记识)

2.柱基的放样方法(领会)

3.烟囱施工测量的特点(记识)

4.地下管道施工测量的全过程(应用)

第十三章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1.掌握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

2.建筑沉降观测;

建筑倾斜观测方法

3.建筑物水平位移的观测

4.竣工测量的意义和便会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

一、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目的和特点

二、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的制度

第二节建筑沉降观测

一、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二、沉降观测

第三节建筑倾斜观测

一、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二、塔式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三、倾斜仪观测

第四节建筑物位移与裂缝观测

一、位移观测

二、裂缝观测

第五节竣工测量

一、竣工测量的意义

二、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

三、竣工总平面图的的附件

1.变形测量的意义(领会)

2.变形观测的内容(记识)

3.如何进行建筑物的裂缝观测(领会)

4.如何进行建筑物的位移观测(领会)

第十四章全站仪及其应用

掌握全站仪的机构和功能,操作方法,原理。

使用仪器进行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

介绍全站仪

第二节全站仪的结构与功能

一、仪器结构

二、键的功能

三、工作模式

第三节全站仪测量方法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二、角度测量

三、距离测量

四、坐标测量

1.全站仪的原理(领会)

2.全站仪的类型和特点(记识)

3.全站仪的基本功能(领会)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测量学》,张保成编,第四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测量学》,钟孝顺、聂让等编,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工程测量》,李仕东编,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建筑工程测量》,郑庆生编,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交通土建工程测量》,曹智翔编,第二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