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24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62 大小: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2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化工企业隐患自查标准 通用Word文档格式.docx

4.企业未设置安委会;

或企业设置了安委会,但未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5

5.企业内部应设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并在企业内部公布。

5.企业内部未设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企业内部设置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但未在在企业内部公布。

6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小型、微型企业可由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人员,有条件的可吸收企业内部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共同组成专业技术组,无条件的,可聘请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的派出人员作为专业人员;

2)大中型企业可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由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业务主管部门的防火防爆、特种设备、电气、机械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组,必要时可包括在企业现场工作的相关方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组应设组长,负责专业技术组管理;

同时可与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合作,聘请其人员作为专家指导并参与专业技术组的工作;

3)企业集团可在集团层面设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家库或技术专家组,并明确组织部门和召集人;

可根据本集团涉及的安全生产领域的各个专业,分工成立相关的专业小组,每个专业小组明确负责人。

6.企业为小型(微型)企业,未设置由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人员,也未聘请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的派出人员作为专业人员。

根据企业大小实际情况编制,若为大中型企业则为:

未按要求设置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组,也未和能够提供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其人员作为专家指导并参与专业技术组的工作。

若为集团企业则为:

企业集团未在集团层面设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家库或技术专家组,且未明确组织部门和召集人。

也未根据集团涉及的安全生产领域的各个专业,分工成立相关的专业小组,每个专业小组负责人未明确。

7

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制制度

7.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7.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包括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或未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8

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职责

8.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应包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

8.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未包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或未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

9

9.建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

9.未建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

10

10.责任制(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以正式文件在企业内部下发,安全生产责任中包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的,视同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0.责任制(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未以正式文件形式在企业内部下发,或安全生产责任中未包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11

11.安全责任制中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

11.安全责任制中未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或岗位责任划分不清。

12

12.责任制要明确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2.责任制未明确考核机制,未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3

13.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组织领导、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3.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组织领导、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或未严格履行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4

14.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企业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5

15.企业主要负责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15.企业主要负责人未能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16

16.企业主要负责人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6.企业主要负责人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或未能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7

17.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企业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8

18.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8.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9

19.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19.企业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20

20.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包括确定职责、批准责任制文本、对各级人员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等;

2)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制度、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判定标准和考核奖惩标准;

3)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资金投入,包括批准或向投资决策机构、投资人申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等;

4)定期组织并参加事故隐患排查;

5)组织企业事故隐患的治理,及时事故消除事故隐患,包括组织重大事故隐患上报、批准重要的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定期听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报,组织对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等。

20.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未全部包括规定内容。

21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兼职安全员、班组长)安全职责

2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

2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2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组织也未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23

2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2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24

2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2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组织也未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25

2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2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未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未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26

2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2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27

27.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参与制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具体职责;

2)组织风险识别,确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部位的具体职责;

3)制定、参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判定标准,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具体职责;

4)组织、参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的具体职责;

5)组织、实施对各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进行考核奖惩的具体职责;

6)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隐患信息的具体职责。

27.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未全部包括规定内容。

28

作业人员

安全职责

28.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认真学习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部门及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28.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认真学习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部门及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29

29.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积极参加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所需职业安全/健康、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

29.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参加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掌握本岗位所需职业安全/健康、消防知识,未能提高安全技能,达不到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的要求。

30

30.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细心操作,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必须交接安全生产情况。

30.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细心操作,未做好各项记录,未在交接班时交接安全生产情况。

31

31.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班前、班后会,认真落实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31.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参加班前、班后会,未认真落实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32

32.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情况,应及时制止并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

32.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情况,未及时制止或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

33

33.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不违章作业,对于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33.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违章作业,或对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未拒绝执行。

34

34.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发生事故必须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

34.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发生事故未保护好现场,或未及时报告,或未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

35

35.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5.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6

36.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正确使用或穿戴劳保用品、职业病防护设施。

36.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正确使用或穿戴劳保用品、职业病防护设施。

37

37.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37.企业从业人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未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38

38.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的规定之外,还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取得对应作业工种资格证,经公司同意后方可从事相应设备的操作、维护作业,无证人员禁止上岗。

38.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未取得对应作业工种资格证从事相应设备的操作、维护作业,无证上岗。

39

39.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的规定之外,还应认真学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及岗位纪律。

学习维护手册,提高维护技能,依据设备维护手册相关要求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39.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未认真学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未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或未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及岗位纪律。

或未学习维护手册提高维护技能,不能依据设备维护手册相关要求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或组织实施。

40

40.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的规定之外,还应认真填写设备维护、检查、故障等记录,并定期存档。

40.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未认真填写设备维护、检查、故障等记录,或有关记录未定期存档。

41

41.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的规定之外,还应在设备运行期间安全巡查与监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组织抢修。

41.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未在设备运行期间安全巡查与监护,或发现安全隐患未及时报告并组织抢修。

42

42.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的规定之外,还应根据设备维护需求,协助组(室)负责人制定备品、配件年度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42.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未根据设备维护需求协助组(室)负责人制定备品、配件年度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43

43.作业人员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掌握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3.作业人员未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未掌握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或未掌握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并达到提高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4

44.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防止违章行为的事故隐患,发现周边人员有违章行为,应立即制止或报告。

44.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或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或未采取措施防止违章行为的事故隐患,或发现周边人员有违章行为,未立即制止或报告。

45

45.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岗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现场日常管理进行巡查检查、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设施发生物的不安全状况,发现设备设施隐患,应立即处置或报告。

45.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未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岗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现场日常管理进行巡查检查、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设施发生物的不安全状况,或发现设备设施隐患,未立即处置或报告。

46

46.作业人员按本岗位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完成本岗位负责的其他事故隐患排除治理工作。

46.作业人员未按本岗位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完成本岗位负责的其他事故隐患排除治理工作。

47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

47.企业根据实际化工工艺、装置、设置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9)变更管理制度;

(10)应急管理制度;

(11)安全事故或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8)承包商管理制度;

(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4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的一项或多项不满足或缺失。

48

48.企业制定并及时修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以书面形式发放到各部门和车间(以便所有岗位职工能随时取阅)。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

1)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一般包括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培训内容的标识、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台账与档案管理等;

2)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般应明确检查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检查频次或时间、检查方式、检查内容(相关职责、制度与规程等执行情况)、发现隐患与跟踪处理、相应记录、隐患治理等要求;

3)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一般包括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测和检查、修理与更新报废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4)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一般应明确安全生产奖或惩的对象、内容、标准、频次、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等。

5)安全事故或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按相关规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事件的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的责任人、对象、程序、内容、时限、事故跟踪和后续报告等要求。

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事故发生概况、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水域环境污染情况、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等。

6)各岗位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48.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一项或多项不满足或缺失。

49

49.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必须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明确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并具体确定本企业各部位、各相关方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2)风险识别和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的确定,应规定企业风险识别的职责、流程、要求和方法,并确定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

3)事故隐患排查,应规定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的各种方式、排查频次、事故隐患分类和分级、事故隐患上报等各项工作的职责、流程和要求;

内容应包括事故隐患分类分级、事故隐患判定等技术标准,或单独形成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指导书;

具体内容参照本导则第五章的要求。

4)事故隐患治理;

应规定事故隐患分析、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措施、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和效果评价等各项工作的职责、流程和要求,内容应包括治理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等技术标准,或单独形成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指导书。

4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中的一项或多项不满足或缺失。

50

操作规程

50.制定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应明确由适任的人员担任;

操作规程应明确操作岗位、操作步骤、各步骤的安全操作须知和注意事项。

50.未制定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修订未明确由适任的人员担任;

或操作规程未明确操作岗位、操作步骤、各步骤的安全操作须知和注意事项。

51

51.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实现岗位100%覆盖,不能有遗漏。

51.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未实现岗位100%覆盖,有遗漏。

52

52.操作规程应适时修订完善,保持最新有效;

以书面形式及时下发到各部门和车间,以方便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

52.操作规程未适时修订完善,保持最新有效;

或未以书面形式及时下发到各部门和车间,以方便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

53

培训

档案

计划

53.企业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企业年度工作计划,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对象、内容、责任人和培训方式。

保证本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53.企业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企业年度工作计划,或计划未包括培训时间、对象、内容、责任人和培训方式中的一项或几项。

或未能保证本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54

54.企业各部门、各车间要根据管理实际情况将“年度培训计划和长期培训计划”进行细化和分解到季度、月、周,并拟出详细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对生产中的新问题、新规定、新要求可增加临时培训、培训应涵盖各岗位。

54.企业各部门、各车间未根据管理实际情况将“年度培训计划和长期培训计划”进行细化和分解到季度、月、周,或未拟出详细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对生产中的新问题、新规定、新要求未增加临时培训、培训应涵盖各岗位。

55

培训学时

要求

55.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有关规定学时: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企业必须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可安排上岗作业。

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3)新招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55.再培训时间少于有关规定学时。

56

内容

5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要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和企业发展规划,至少应包含新聘员工三级教育、转岗培训、“三项岗位"

(主要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5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未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和企业发展规划,未包含新聘员工三级教育、转岗培训、“三项岗位"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中的一项或几项。

57

57.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

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