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3545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题库Word格式.docx

能力层级为C。

(2)试题分析:

作答此题,一定要文本,切不开断章取义。

葛朗台为了骗取女儿的财产,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

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

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到女儿,从女儿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

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

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

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3分)

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

……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这段话中我指谁?

这段文字透露出了怎样的父子亲情观?

【答案】高老头(或者高里奥),(1分)透露出被金钱异化了的父子亲情观。

(2分,意思相近即可)

试题分析:

需对本篇内容有整体把握,高老头生活的时代是人类最真诚的亲情缺失的时代。

猖獗的拜金主义,无止境的享乐的欲望,摧毁了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毒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老头的女儿们被整个社会风气所浸染,虚荣无情。

高老头为自己的悲剧也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方面是由于他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父爱,使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的发展,他与社会行为准则脱节,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在道德上,高老头并没有完全接受资产阶级的一套,还拖着一条宗法道德的尾巴。

从内容到形式,高老头的父爱都是基于这种宗法道德观念,因受到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无情冲击,而呈病态、畸形的。

它是两种社会交替时期的产物。

他的父爱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

因而具有自我抹杀性,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

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加以概括即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太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红楼梦》)

林黛玉素来是心高气傲之人,却道出这段剖心之语。

请简述这个故事情节。

【答案】宝钗探望生病的黛玉,她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

黛玉坦言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众说她读《西厢记》之类而心存感激,并述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

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兄母,只是略强一点,也算是同病相怜。

于是两人冰释前嫌。

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本题可根据《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剖心的故事情节,结合着题中所给提示概括作答。

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4.简答题

(5分)

《三国演义》中,袁术部将纪灵领兵攻打刘备,当他得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后,连忙派人致书吕布,责其无信。

布笑曰:

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5分)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

吕布具体用什么计策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因为吕布事先接受了袁术送去的粮草和要他按兵不动的密信。

(1分)吕布让人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

(1分)开宴不久,吕布叫人把画戟插在辕门外,与刘备、纪灵约定:

如一箭射中画戟枝尖,两家就罢兵;

如射不中,两家再战。

(2分)结果,吕布一箭射中画戟枝尖,纪灵只好罢兵而去。

(1分)

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简答题

(10分)

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

《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旗人,却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请分别结合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4分)

(1)客观原因:

赵姨娘是妾,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妻妾之分就是主奴之分。

因此,探春本就应该以王夫人为母,而视赵姨娘为奴。

(2分)赵姨娘品行不良,粗俗自私,令人生厌,经常出丑,有时让探春很难堪。

(2分)主观原因:

探春有很强的自尊心,个性要强,希望淡化掉自己庶出的背景,在大家庭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和尊重。

(2分)

(2)常四爷在民国时期靠卖菜、卖花生米为生,自食其力。

(或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等)(1分)是一个正直、善良、勤恳、富有同情心的形象。

松二爷在民国时期没有了铁杆庄稼的特权,但又不愿自食其力,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终于饿死。

(1分)这是一个懒散、没有谋生能力的典型。

从近两年考查的情况来看,选择题往往在十一部名著中考查五部,一部编写成一个选择项;

而简答题则是在选择题之外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两部考查,这一块是考查重点。

方法上:

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

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倾向的内容。

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名著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能力层级为B

6.简答题(10分)

(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的用意。

(2)《欧也妮·

葛朗台》中说,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

请列举出在老葛朗台死后葛朗台小姐所做的几件慷慨事情。

(1)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事;

隐去真实的事情,虚构了贾府中的人物变迁;

用谐音手法,虚构人物,并暗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

(每点2分。

共6分)

(2)她给拿侬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

欧也妮拿钱偿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

她铸了一个纯金的圣体匣,献给教堂。

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和图书馆。

(每点1分。

共4分)

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答案。

(1)需要《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作答;

(2)需要《葛朗台》文本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著阅读(2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柳湘莲为了摆脱薛蟠对自己的骚扰,假意让薛蟠跟从自己去寻欢作乐,把他骗到北门外的塘边,糊弄薛蟠发誓结义,趁机狠狠教训了呆薛蟠。

不仅打了,还用马鞭抽了,灌了他几口脏水。

薛蟠大吐酒水,全身疼痛难禁,后悔自己的认错人。

薛姨妈要告官,被宝钗拦住。

B.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花,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

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

C.宝玉来看黛玉,黛玉觉得宝玉对自己的态度忽冷忽热。

无意中听到雪雁说宝玉定亲的传言,千愁万绪堆上心头来,便打定了主意,将身子糟蹋了下去,一死了之。

众人请医问药,宝玉实言安慰,都不管用,直到饭也绝粒,粥也不喝。

奄奄一息,垂毙殆尽。

听到侍书说是要和园子里的姑娘定亲,要亲上加亲,顿时清爽许多,病也渐渐好。

D.香菱和众人斗草,不小心把裙子弄赃了。

其裙为宝钗所赠,怕辜负了宝钗的心,又怕薛姨妈责备,贾宝玉便建议香菱换一条一样的裙子。

正好袭人有一样的裙子,便把裙子换与香菱,又将脏裙子拿去收拾。

香菱临走时,让宝玉不要告诉薛姨妈。

E.中秋家宴冷清,湘云与黛玉去凹晶馆赏月联诗。

黛玉发现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捡个小石片打过去,却飞起一只大白鹤。

湘云灵机一动,便联出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寻思半日对道:

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称奇,但又觉太颓废。

后妙玉从山后出,说这句子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让她们不要再联下去而请到她那里喝茶。

8.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1)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

图册后,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

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

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

可卿救我!

方从梦中醒来。

(2)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

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

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

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

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

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

(结局)。

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3)前一天晚上,林黛玉敲贾宝玉的门没有开,觉得被贾宝玉冷落了。

第二天,她一个人悲悲泣泣地葬花,并哭着吟了一首《

》,正好被贾宝玉听到了。

贾宝玉不觉痴倒,也大哭了一场。

宝玉、黛玉因此清除了误会,遂相好如初。

(4)贾母生病,偏有传来迎春死的消息,病势日增,终离世而去,

求凤姐把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风光些。

(5)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决定____________,娶宝钗为媳妇冲喜。

袭人进言说怕害了宝黛钗三人,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获得贾母同意。

9.简述题

……可知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请简述这件事。

10.简述题

贾府抄家后日渐衰败凋零,为博贾母欢心,大家高兴,湘云建议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借此玩乐一番。

可是宝玉为何中途退席?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7.BD

8.

(1)金陵十二钗

(2)吞金自尽(3)葬花吟

(4)鸳鸯(5)以金配玉

9.是探春在抄检大观园中所说。

傻大姐在园子里捡到了绣春囊,最后被送到王夫人手中。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大观园。

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将箱子倒空,并无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挺身护丫头,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流泪痛诉抄家;

惜春房中,丫头入画被查出私传东西遭到训斥,惜春反而让凤姐不要饶她;

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私情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10.宝玉想起了金陵十二钗的梦,感慨万千,又想起黛玉,伤心落泪,于是找了个借口出去。

宝玉又进大观园,在潇湘馆听到鬼哭,看门的婆子说自打黛玉死后,常听见哭声。

宝玉流泪说道:

林妹妹,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是父母做主,不是我负心。

(2分)众人来寻,袭人将宝玉拉走。

7.

名著选择题一般是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两项。

误区主要有时间地点错位、事件张冠李戴、因果关系、先后关系等等,错的点往往很小,读名著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过什么事。

B

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应为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

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应为宝玉一一答应

D宝钗应为宝琴,薛姨妈应为薛蟠

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B。

8.

名著填空题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关联。

第一处梦游太虚幻境是在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休息,梦中到了幻境,并看到了十二钗的判词;

第二处王熙凤借刀杀人在第六十九回;

第三处黛玉写葬花吟是在第二十七回。

9.

这是《红楼梦》中非常有名的一回。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这一回中主要有三个场面,一是怡红院中晴雯倒出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并说了这段话;

一是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一是迎春房中,查出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10.

要注意答题的思路。

发生的事件是这个过程的主要事件,模式:

什么人什么事。

这是《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的内容。

简答题(10分)

1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的用意。

12.《欧也妮·

11.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事;

12.她给拿侬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

11.

《红楼梦》开卷,曹雪芹就提醒阅者:

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

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

这段话清楚地说明,《红楼梦》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

从全文来看,隐去了真实的年代与背景,隐去了真实的事情,从手法上来看,使用了谐音的手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欧也妮·

葛朗台》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欧也妮·

葛朗台》,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13.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二选一

5分)

(1)、曹操误杀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人后,又故杀吕伯奢。

其原因是担心吕伯奢一家出卖他,从而难逃董卓的追杀。

而董卓追杀他的原因则是他行刺董卓未成。

请简述曹操行刺董卓的过程。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责其无信。

乃发使往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饮宴。

吕布怎样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请简述。

(1)曹操借得王允七宝刀后,就到相府找董卓,(1分)以马羸行迟为由调开吕布,在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而卧时,拔刀行刺,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看到,(2分)且此时吕布也已牵马回来,曹操慌忙诡称欲献七宝刀,(1分)趁董卓一时未疑之机,骑马逃走。

(1分)

(2)吕布事先曾接受袁术所送的粮食和按兵不动的要求。

要点:

吕布叫人把画戟插在辕门外,与刘备和纪灵约定:

如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两家就罢兵;

(2分)吕布一箭果然射中画戟小枝,(1分)纪灵只好罢兵而去。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14.简述王熙凤如何协理宁国府(5分)

(5分)秦可卿死后,贾珍请凤姐协理。

(1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又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

(2分)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荣宁二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15.简述题(任选一题,5分)

(1)英会中谁中了周瑜的计?

周瑜如何使其中计?

(2)请简述张松献图的原因和经过。

(1)英会中蒋干中周瑜的计。

曹操营下以故交的身份

、欲为劝降的蒋干前来,周瑜将计就计,大摆英会,款待这位旧友,三塞其说客之口,洒过三巡,周瑜邀蒋干入帐共寝,假装醉酒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诱使蒋干偷了假书信。

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曹操便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2)听说张鲁要来进犯,刘璋束手无策。

属下张松自告奋勇前去许都,要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

张松原准备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不料曹操见其相貌猥琐,为人高傲,不予礼遇,还乱棍打出。

张松在归川的路上,受到了刘备的厚待,感动之余,就将绘制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

本题考查概述古典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答题时,可根据题干的提示,根据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抓住人物周瑜、蒋干、曹操刘璋、张鲁等人物形象,结合着原名著内容简要概述出来即可。

16.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

(1)请简述司马懿忍辱受衣的故事情节。

(2)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答:

我选第(

)题。

(1)(第103回)诸葛亮六出祁山,进驻五丈原。

(1分)司马懿以逸待劳,拒不出战。

(1分)诸葛亮就拿取妇人巾帼,外加妇人素缟衣服,装在大盒之内,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魏寨,羞辱司马懿,激他出战。

(1分)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重赏来使,(1分)并从中套出诸葛亮食少事烦、身体不佳的情报。

(2)(第104回)诸葛亮临终前嘱咐杨仪。

在其死后秘不发丧,并后寨先行,缓缓撤退。

(1分)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

(1分)司马懿听说蜀军已退,认为诸葛亮死了,便亲自引兵追赶。

(1分)看到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司马懿吓坏了,以为中了诸葛亮之计,赶紧回逃。

(1分)后来得知,所见仅是木像。

17.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

割须弃袍义释严颜辕门射戟单骑救主白衣渡江

18.《呐喊》中塑造了一些旧知识分子形象,列举其中两个并概括其共同特点。

17.曹操、张飞、吕布、赵云、吕蒙

18.《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

他们都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因循守旧,命运很悲惨。

(5分。

列举2分;

特点3分)

1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人物及其典型事例。

18.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题。

鉴赏时要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心理等方面去概括。

本题要求结合常四爷和松二爷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19.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又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和谁一起看《西厢记》?

看完书后有什么举动?

20.《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过了数日,细作回报:

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

某惊问曰:

没了甚人?

细作曰:

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

某谓鲁肃曰:

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这里的某是谁?

他想出的是什么计?

最后结果如何?

19.贾宝玉。

黛玉和宝玉一起在沁芳闸桥的桃花树下看《西厢记》(《会真记》)。

黛玉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觉得词藻警人,默默记诵。

宝玉自比张生,把黛玉比作莺莺,急得黛玉说要找舅舅、舅母告状。

宝玉求饶,黛玉也不由自主地用崔莺莺骂张生的话嗔怪宝玉。

黛玉回潇湘馆路上听到戏文,又回想刚才看到的词句,伤感落泪。

20.周瑜(1分)

(2)美人计(1分)(3)这一计策被诸葛亮识破(1分),他派赵云保护刘备到东吴,并通过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等妙计,使刘备顺利与孙权妹妹成亲(1分)。

周瑜的计策落空,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吐血(1分)。

1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0.试题分析:

做这样的题,一定了解名著里的主要人物的事件,事件的经过及结果。

2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曹)植略不思索,即

口占一首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

曹丕听后有何反应?

他又是如何处置曹植的?

请简述相关情节。

22.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

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