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Word下载.docx
《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设备设施及运输车辆、加工设备,卫生防疫设备,排污处理设施及库房,办公生活区建设等。
1.3.2场址
本项目选址于某某县某某村。
该项目区具有优异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地质条件、便利的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适宜本项目的建设,该选址合理、可行。
1.3.3项目建设进度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本项目总工期为1年:
2015年X月~2016年X月。
1.3.4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
投资构成:
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其中建设投资XXX万元,流动资金XXX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所需资金计划全部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1.3.5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在充分发挥XXX的地缘优势和生产优势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同时,对项目建设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另对项目的生产规模、交易规模、销售市场、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本项目符合XXX业发展的要求和XXXXX及XXX业发展规划,并有利于促进XXX畜业发展进程;
本项目实施XX产业化模式,有利于提升当地的XX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通过对项目财务分析表明,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技术和财务上是可行的。
建议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强市场推广宣传和市场开拓,科学组织、严密实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发展背景介绍
2.1.2行业发展前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2.2.2是产业资源联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2.3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4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和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3.1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3.1.1项目发展现状
3.1.2项目前景与市场需求预测
3.2项目市场竞争力与风险分析
3.2.1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
3.2.2项目市场风险分析
3.3销售策略
根据市场定位和竞争力分析的研究,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企业应重视以下方面:
1、企业要强化宣传,树立销售商团队意识。
2、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由销售专家进行针对客户的使用服务和健康信息调研,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的需求。
3、通过有成效的管理,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
第四章地理位置选择和区域投资环境
4.1地理位置选择
该项目地点开阔平坦,无高大遮挡物,四周无公害和污染,该项目地点承载产业转移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一流、功能布局合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因此,项目选址能够满足公司本项目的用地需要,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故本项目拟建厂址选择方案可行。
4.2区域投资环境
4.2.1区域概况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
全市总面积xx万平方公里。
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
西北部横亘着博平岭山脉,海拔700至1000米,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全市山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约2956平方公里。
由于土地肥沃,水陆资源丰富,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同时,畜牧、水产养殖业也发达。
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是一个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之称的农业城市。
4.2.2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XX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
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
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
年积温7701.5℃。
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
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为牲畜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
4.2.3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XX市地处一级经济开发区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等等
4.2.4区域资源概况
xx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具有生产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小麦、大豆、马铃薯、玉米、亚麻、甜菜等。
西联乡距乡政府西南5公里,有一石英砂矿,储量为200多万立方米。
特色资源:
全乡21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xx市4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落户境内,有千亩苗木花卉、万亩青山、2万亩水面、3万亩良田。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
4.2.5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XX万万,占地面积XX亩,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产XXX头猪。
5.2土建方案
5.2.1总体规划方案
5.2.2土建工程方案
场地高燥平整开阔,离交通要道不远又不进,离居民地远;
水、电、路要便利;
综合环境要好(当地政策,气候、排水.....)
5.3土地利用情况
5.3.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项目用地位于XX村,该区域交通便利,资源条件丰富,适合项目的建设。
5.3.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l、用地类型
项目建设用地性质为规划建设用地。
2、用地规模
本次建设项目工程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为XX㎡。
土地利用现状:
厂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水质优良,交通畅达,可满足生产各种要求。
3、用地指标
项目用地指标表
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六章工程方案与总图运输
6.1工程方案
6.1.1工程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本着满足工艺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保护
环境的同时尽可能作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大方、文明生产的需要。
2、根据工艺生产的要求和厂区总平面布置的需要,厂房及仓库采用轻钢结构,独立基础;
其他建筑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
3、车间生产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通道及疏散口均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4、坚持高起点、专业化的生产方针,通过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和工艺,把公司建成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5、工厂设计要做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注重消防,职业安全卫生,节能和合理用能。
6.1.2建筑设计
厂房设计力求做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平面和内部空间,各种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方便管理,并注重厂房的建筑立面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色彩协调。
主要建筑构造应满足规范及工艺要求,可如下考虑:
层面:
高分子卷材防水层,防水珍珠岩保温层。
墙体:
多孔砖,涂料饰面。
地面:
水泥耐磨硬化面层。
门窗:
采用木门、钢门、铝合金窗等
6.1.3结构选型
1、基础:
厂房采用混凝土独立柱基础。
其他采用条形基础。
2、结构:
生产、仓储设施采取轻钢结构。
3、设备基础:
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6.1.4主要建筑物工程方案
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采用、轻钢结构、框架结构建设,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
主要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
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
生产车间的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整体性能好,有利于抗震防腐,并节省投资,施工方便。
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通风设计,避免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6.1.5建筑功能布局
项目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其中生产间XXX平方米,仓库XXX平方米,办公综合楼XXX平方米,动力及其他辅助用房XXX平方米,储料场XX平方米;
配套建设给排水系统、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道路及停车场、消防池、卫生设施、环卫绿化、污水处理站、围墙、大门等。
6.1.6建筑结构
6.2公用辅助工程
6.2.1给排水系统
一、设计依据
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②《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④《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⑤《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2)用水量及给水水源
二、给水设计
A、水源
本项目工程水源由当地自来水供水管网供给。
引入管采用管径DN150。
B、室内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由当地自来水供水管网直接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标准。
给水管道采用PP一R给水管,热熔连接。
消防给水系统
设有室内消火栓。
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确保同层任何部位都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点。
消火栓采用SG24/65型室内自救式消火栓,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龙带长25米,水枪喷嘴为DN19。
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钢管。
C、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水源为当地自来
水供水管网供给。
给水管网系统布置成环状,主要管径由DN150组成,室外设有地上式消火栓。
三、排水设计
室内排水
室内排水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洗涤废水合流管道,排水管采用PVC芯层发泡管道。
室外排水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雨水经雨水管道汇集,进入市政雨水回排放系统。
四、消防固定灭火系统
采用干粉灭火器,充装量为6L,灭火级别为5A。
6.2.2供电系统
电气工程
(l)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接自当地供电局电网,经变压后引入厂区变配电室。
本项目完成后,全部用电设备总安装功率为4500KW,因此需购置2台变压器,安装在变配电室。
无功功率补偿
变电室低压配电间内安装低压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自动切换。
继电保护
变压器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
(2)低压配电方式及线路敷设
根据建筑及负荷分布情况,采用干线式与放射式相结合方式。
室外电力电缆采用埋地敷设。
(3)照明
车间配电及照明
a、车间配电采用卜线式配电及放射式配电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分支线路敷设采用塑料绝缘线穿管沿墙或埋地敷设;
b、厂房照明采用照明配电箱配电。
车间照度:
车间工作区照度为250一3001x;
c、事故照明采用应急灯,保证供电30分钟;
d、车间照明灯具采用金卤灯。
电能管理与节电措施
车间低压配电室的低压进线柜装设电流表、电压表和有功、无功电度表。
各电器产品选用最新型、节能型。
车间供电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电能损耗。
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
电气安全
为防止绝缘破坏时的危险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凡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电缆外皮、母线外壳.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等均采取接地保护。
厂房屋面设有避雷带,防雷和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欧姆。
办公区域照明灯具主要以荧光灯为主,结合场所功能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功能效应灯。
办公区各出口部位、变配电室、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诱导灯。
楼梯间照明采用声光感应控制,走廊等照明采用分层集中控制。
室外道路照明采用自动与手动控制结合开启关闭。
(4)避雷及接地
本项目建筑物屋顶避雷采用避雷网防雷系统。
严格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防雷建筑防雷措施进行。
避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共用接地极组,该接地极利用钢筋硷基础中结构钢筋。
所有管道均做等电位联结。
(5)通讯及互连网络
建筑物内预埋设通讯及互连网络线路。
通讯及互连网络的户外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
6.2.3空调采暖
1、设计标准与规范
本设计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最新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规程和标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实时的跟踪,保证执行的是最新的版本。
表6-1采用标准规范一览表
2、设计方案
根据建筑功能用房的特点和化验、工艺的要求,空调方案如下:
在办公室分别设置K0901-K0915分体空调机,选用KFR35GW/FY壁挂式空调机。
在厂房的操作间和更衣间分别设置KFR35GW/FY壁挂式空调机。
空调供热示意图
6.2.4通风采光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工厂通风的主要方式为自然通风,主厂房内利用窗户作为水平通风,利用房屋顶部的通风窗作为垂直通风,厂房布置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
在生产车间设置轴流风机通风。
在主生产装置厂房内的局部区域,按照功能要求设置轴流风机通风。
6.3总图运输
6.3.1总图运输原则
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
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
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
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
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6.3.2总平面布置图
1、总平面布置内容
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综合楼、动力及其他辅助用房,给排水系统、配电系统、道路、停车场、消防池、卫生设施、环卫绿化、污水处理站、围墙、大门等。
2、总平面布置
厂区由厂前区、生产区、仓储区、经营公司、生活区组成,满足生产人流、物流分离、互不交叉干扰的原则。
力求做到方便生产,物流顺畅,传送路线短,便于协调,厂内道路通顺,有利管理,方便生产,安全可靠,用地合理,力求做到减少投资,有利生产经营,符合国家要求,环境优美的总体布置原则。
厂区规划为五个功能区。
厂前区由厂区入口广场、预留办公质检楼等组成,位于厂区前部,属办公区。
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利用连廊组合设计,使生产区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富有时代精神,同时考虑长远发展,在车间一侧预留空地;
仓储区拟建综合仓库,位于厂区后部、以缩短厂内物流路线,并用连廊与预留车间连为一体。
第七章产品方案
7.1主要产品
7.2产品性能优势
7.3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7.4工艺流程
7.5工艺方案
如图
第八章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8.1.1原则和标准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充分考虑能源二次使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
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
8.1.2规范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15号)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0]13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11)的通知》
《某某省省节约能源条例》(2009年2月1日)
《某某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2006〕95号)
《某某省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黑发改投资〔2008〕457号)。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1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8.2项目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1、以全年的能源耗用量进行分析
2、项目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
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确定本项目工业总产值为XX万元,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生产法)]=XX万元。
3、项目能耗指标的计算
本项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标煤)为:
0.0466吨/万元,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为:
0.0889吨/万元。
由上表可见,该项目能源耗用量较小,能耗指标远小于国家标准。
因此该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节能环保项目。
8.3项目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8.3.1建筑节能
1)、建筑能耗指标
生产车间热指标为110W/平方米;
办公楼和宿舍热指标为70W/平方米。
照明:
照明照度标准为250LX。
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水平: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屋顶0.6;
外墙0.55;
地板0.5;
门窗密封性指标:
不低于国标Ⅸ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III级水平,相当于窗户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qL≤2.5m³
/(m.h)
2)、建筑围护结构:
生产车间为保温隔热彩钢结构,外墙砌体结构为增加外墙保温层;
供热管网在与室外空气接触、非采暖房间处采用50mm厚岩棉管壳,降低管道冷热损失。
3)、采暖供热、空调制冷系统按设计负荷设置,并有调节控制装置及能量计量仪表。
4)、门窗采用中空门窗,照明要确定科学的照明控制方式,选用高效节能照明光源,在室内照明控制中,主要采用声控、光控、红外等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减少照明用电和延长照明产品寿命。
5)、建筑材料使用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
8.3.2电气节能
1、变压器选用S11型节能变压器,负荷率在80%左右,处于经济运
行状态。
各用能单位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路耗。
2、低压电器柜在低配室内和低配电柜并列安装,低压侧的功率因素自动补偿到0.93以上。
3、生产工艺设备和各种辅助设施所配备的电机均为新型的Y系列或变频调速电机。
4、照明灯具选用新型的高效节能型日光灯分片控制,厂区道路照明设光控装置,节省照明用电。
5、采用建设部推荐的配电设备、变频水泵等设备和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材料,选用效率高、配光合理的灯具及绿色照明设施等。
8.3.3工艺节能
本项目生产工艺路线较短,能耗较少,排污强度较小,污染治理方面消耗的能源量小。
良好的工艺控制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前提,加强对工艺指标的控制,保证装置工艺指标处于最佳状态,避免人工频繁的重复性操作,从而有效减少误操作,即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可避免过度或不及造成的能源损耗。
8.3.4暖通、动力节能
1、空调、制冷等系统的管道、风道,均采用保温效果好、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保温,以减少损失;
2、在满足卫生要求的同时,尽量利用回风能量;
3、风机、水泵均选用国内先进的节能产品;
4、采用先进的回风过滤设备,降低能耗。
8.3.5节水措施
节约用水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当前倡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的
重要举措。
为有效节约用水,本项目拟采用如下节水方案:
1、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
2、企业内各用水部门,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90%。
并保证计量水表的完好率、检定率。
3、在给水系统中应采用良好的阀门,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
4、根据中国供水情况,应用内壁光滑的供水管材,减少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降低供水能耗。
5、生产净循环水循环使用,减少废水排放,节约水资源。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机组生产情况及时调节机组冷却用水量大小,降低消耗量。
6、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以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就减少了供水能耗。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分析
9.1项目场址环境条件
场址确定在某某县某某村,基础设施完善,在供电、供气、给排水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配套设施,生态环境好,周边无污染源。
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9.2.1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空气的影响
扬尘是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
其中场地清理、土方挖掘填埋和物料运输等工序产尘量较大,而材料堆存、建筑机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产尘量较小或不扬尘,而且扬尘还受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
由于污染源多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因此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将会给现场人员的施工、生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2.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
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等。
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
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
3.项目实施过程施工噪声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
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其辐射范围较广,昼间最大距离近150米,夜间影响更为严重。
4.项目施工渣土处理处置
施工挖掘产生的土方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必须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准进、处置手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