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150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换言之,在全球化的今天转型,俄罗斯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实现原始积累和经济起飞?

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吗?

在关注原料化特征固化的同时,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是否随经济持续增长而出现积极变化;

(4)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与原材料产业的超常发展,一定不利于俄罗斯经济发展吗?

  一、经济原料化:

成因与好处转型期俄罗斯能源、原材料产业的超常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后发国家要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只有如此才能利用国际市场的“发动机效应”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转型时期的中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产业超常发展都是规律使然。

  2.俄罗斯原料化特征的固化主要是由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决定的。

表面上看,俄罗斯产业升级进展缓慢,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主要是缘于世界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原材料行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而不是其他产业生产下降的结果。

以生产者价格指数为例,俄罗斯1999—2005年矿产开采业的价格年均上涨43%,而加工业只上升22%。

这样一来,即使原材料工业与制成品工业实际产量增速相等,但若以价值指标衡量,前者发展速度要大大快于后者,产业结构因此“原料化”和“畸形化”了。

事实上,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产业结构已向高级化和合理化迈出了较大步伐。

  3.原材料产业的快速增长也是俄罗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给定技术约束前提,俄罗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超常发展也是提高和巩固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首先,可以确保俄国内充足的能源原料供应并降低产品成本;

其次,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用来提升本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中日石油管道竞争、俄乌天然气管道之争充分彰显了俄罗斯的能源力量。

  4.相当重要但时常被忽略的一点是,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将长期占据特殊地位。

对于俄罗斯而言,伴随着经济增长,丰富的科技潜力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从而为高新技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9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却是无法赶超的,因此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独特优势将很难被取代。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进展

  尽管超常发展原材料工业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俄罗斯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了其所蕴含的潜在风险,俄罗斯政府也早已采取广泛措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但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原材料行业比重过大的趋势井未得到根本改变。

尽管如此,伴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还是出现了积极变化。

服务业快速发展,三产比例关系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畸形的产业结构,重“重”轻“轻”,农业和服务业长期落后。

转轨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资源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相似,并且比例关系上更接近西方国家。

  2.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原材料部门比重下降,制成品部门比重相应上升。

1999—2004年,工业生产整体年均增长8%,其中资本品生产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2%。

黑色冶金工业的生产年均增长率为8%,而燃料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仅为6%,增速仅为前者的一半。

第三产业内部也出现了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趋势,基础设施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

以交通、市政服务和通讯业为例,1995—2003年间这三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分别增长了8倍、13倍和26倍,远远高于其他服务部门的增长速度,如传统的生活服务仅增长了5倍,而其他付费服务也仅仅增加了7倍。

  3.投资结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如果上面的数据还只是反映业已发生的变化,那么关于投资的动态变化则能更好地反映未来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1)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构成看,矿产开采投资增速下降,而更高科技含量的基础设施行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大幅提升。

比如,交通和通讯业的占比从1992年的不足9%上升至2004年的1/4以上;

科学与科技服务部门的相应占比则从%提高到%。

2005年投资结构进一步好转,加工工业投资增长了%,开采工业降低%。

此外,管理部门的投资也在加速增长,从2000年的%提高到2004年的%。

  综上所述,未来的俄罗斯不仅可以在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成为世界资源的供应与高科技利用的中心,同时又有能力和可能进入宇航、电子和生物等新兴领域与美、日、欧进行角逐,因此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可以期待的。

  三、原材料部门的超常发展:

关联效应与汇率影响

  有学者研究指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阻碍一国经济发展。

但至少在过去的7年里,俄罗斯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原因何在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俄罗斯不是简单的单一资源出口依附国,而是诸多资源产品(从能源燃料、金属矿产直至森林木材及其制品)的出口大国,依靠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能力,俄罗斯决不会容忍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

(2)俄罗斯拥有完备的工业(经济)体系,除了资源开采,其加工产业也相当发达,从2003年开始其发展速度已超过矿产开采的增长速度。

上述两点决定了俄罗斯经济抗冲击的能力,要大大强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3)外部环境不同。

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而这期间后者不断受到经济周期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并因此将经济风险转嫁至发展中国家。

当代俄罗斯的发展环境则迥然不同,撇开欧美国家,包括俄罗斯自身在内的“金砖四国”(其他三国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持续增长前景,以及日本经济的复苏,在相当长酌时间内都会维持对其出口产品的巨大需求。

(4)社会经济制度不同。

俄罗斯已经构建了比较稳定的民主政体,针对自然资源租金,俄政府已经从制度上建章立制,为获取相应租金制定了明确的游戏规则。

如招标拍卖采掘许可证,征收资源税,设立石油稳定基金等,这些无疑会降低交易成本和租值耗散。

正是上述特质使俄罗斯区别于一般资源富裕型发展中国家,从而能够在过去7年以至未来更长的时间内得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发动机效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这里我们将结合俄罗斯特点具体分析两方面的理论问题。

  产业关联效应。

一般而言,初级产品部门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因为投入简单,产成品加工度较低。

但在特定条件下,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1)相对于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而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利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尤其当代条件下,对于环保、水文、地质和气象等多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较多的人力与物质资本投入,对于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大。

(2)相对于简单的采掘业,自然资源的精细加工和制造将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所以资源的加工制造环节如能安排在国内生产就会对国内的加工业提供更多支持。

前已述及,俄罗斯工业体系完备,加工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以石油产业为例,1999—2005年俄罗斯原油出口价值增长了倍,而石油制品的出口额增长了倍。

铜产品的出口方面,2005年精炼铜出口下降了8%,而铜制品的出口则增长了%。

(3)原材料部门可以通过出口获取巨额外汇收入而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主要途径包括利润的再投资和工资收入的消费,以此促进国内资本品和消费品部门生产的扩大。

原材料部门创造的巨额外汇收入还有一部分进入政府手中。

以石油稳定基金(从出口石油的收入中征收)为例,2004年为5223亿卢布,2005年就暴升至12370亿卢布。

这部分收入同样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2.汇率上升与制造业发展。

诚如理论所预示,原材料的大量出口在为俄罗斯带来巨额外汇收入的同时,推动了卢布汇率持续走高。

截至2005年卢布有效汇率即使在1999年的水平上已经增长了57%,但加工制造业的出口并没有因此而下降。

俄罗斯传统的出口部门除了原材料产品外,还有机械制造和军工产品。

后者在衰退期经历了下滑之后,于1998年开始增长,2005年俄罗斯军工产品的出口额达到了近几年的新高,为亿美元。

而这种增长还是在整个国际军火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有资料显示,军工产品的合同价值从2000年的421亿美元下降到了2004年的370亿美元。

俄罗斯资本品的出口能力也未因汇率上升而下降。

以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外贸活动为例,1999—2001年机器设备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值分别为亿、亿和亿美元。

最近两年由于卢布汇率高企的影响,出口增速放慢,但仍保持了微弱增长。

2005年机器设备出口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额为76亿美元。

撇开出口影响,在原材料部门超常发展的背景下,资本品部门甚至出现了超越原材料工业领先发展的势头。

资本品部门在最近7年中基本上都是领先工业增长,只在2002年是个例外,当年资本品部门仅仅增长了%,为近年来最低。

但从2003年开始情况发生彻底改变,资本品部门加速扩张,以回应出口导向型部门生产和收入的增长,近几年机器制造业始终在工业生产中保持领先地位,增长率超过10%。

  以上数据显示,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尽管推动了本国汇率上升,并会对制成品工业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后者却不一定就因此萎缩,毕竟影响一国制成品生产的因素不只汇率一项,所有权、效率,以及国内市场的规模同样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卢布汇率上升还为俄罗斯带来诸多额外好处,首先是促进了产业的强制重组,有利于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调整,增强加工制造业的竞争力;

还有利于设备进口,更新固定资产,并降低偿还外债的负担,有利于吸引外资,等等。

  四、结语

  立足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比较优势战略,通过原材料的大规模出口带动其他部门扩张,俄罗斯实现了长达7年的快速经济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原材料部门比重过大的特征始终未能发生根本改变,但毕竟产业结构还是出现了积极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基础设施部门发展迅猛,甚至超越了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俄罗斯实践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以及原材料工业的超常发展不一定会妨碍其他部门发展,相反却可能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助推剂。

问题的关键是:

该国的自然、经济与制度条件能否将原材料部门的先发优势外溢到其他行业部门。

当然,从更长时期看,立足于原材料部门超常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较难为继,所以俄罗斯以怎样的速度累积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将决定未来更长时期内的增长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