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14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段,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简单计算。

第三段,第5~6页的练习一。

此外,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植树”,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通过分组操作,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所谓有余数的除法,是根据在整数集中除法运算不是总能施行的情况,而对除法运算的意义所作的补充规定。

即,如果两个整数相除不能得到整数商,那么被除数中最多含有除数的个数,叫做不完全商;

所余的部分,即被除数减去不完全商与除数乘积所得的差,叫余数。

像这样的除法运算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可根据教材安排的活动线索,着重组织好如下几个步骤的活动。

第一,让每个小组准备10枝铅笔或10根小棒,提出: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结果怎样?

每人分3枝,结果怎样?

每人分4枝、5枝、6枝呢?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问题有次序地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填在表中。

第二,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把操作结果进行分类。

第三,根据分类情况,即时指出:

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出示一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介绍余数及算式的读法。

第四,让学生根据上述操作中其他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尝试列出不同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要恰当把握第2页“想想做做”的教学要求。

第2页“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三道题,重点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指导学生练习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或看图写算式,不应该让学生脱离直观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要关注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及剩余数的操作、因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完善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第三,要突出算式中单位名称的选择。

可以让学生根据写出的算式,再说说具体的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在表达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认识。

3.借助直观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主要有三条:

一是把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

二是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的已有知识;

三是对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

要求7个桃,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就是求7里面最多有几个3?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7÷

3的竖式,分别思考:

竖式中的7表示一共要分7个桃,那么竖式中的6呢?

6是怎样算出来的?

竖式中的1表示什么意思?

1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认识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4.在学生初步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要及时提升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水平。

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观水平上,要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掌握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的方法。

试商的本质是依据除法运算的意义,着眼乘除法关系进行的一种较为抽象的试验和调整。

初步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不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也是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试一试”时,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情境思考18÷

5的结果;

另一方面更要启发学生利用乘法口诀思考:

因为5与3乘最接近18且小于18,所以计算18÷

5时应商3。

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由此,再通过相关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强化这一思路。

5.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

“余数要比除数小”是有余数除法计算中的一个规律。

但严格说来,“余数要比除数小”其实是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一条法则,是探索和理解试商方法的逻辑基础。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在学生积累一定的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经验后,通过对几道题的计算过程的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规律;

二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后,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中理解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安排。

此外,还可通过一些典型错例的比较,以及类似□÷

□=4……2这样的填空题让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6.启发学生依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的第3、4题,第7页练习一的第10、11题是需要用有余数除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应联系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到:

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平均分),不管是否分完,都可以用除法进行计算。

此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后需要根据计算结果和题意作进一步的思考,才能确定答案。

如,做一个灯笼用6张纸,50张纸最多能做多少个?

20箱水果,每次运8箱,要运多少次?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我们去植树”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

教材设计的场景画面中信息量很大,而且解答有些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没有直接告诉学生。

因此,提出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选择信息。

组织活动时,一要指导学生通过有序观察,理解场景图呈现信息的思路。

知道画面的左半部分主要是有关各班栽树棵数的信息,而画面的右半部分主要是关于各班怎样栽的信息。

二要鼓励学生看图交流,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又能想到些什么,要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等等。

三要注意对第9页中三组问题的比较。

这三组问题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第一组问题可以直接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第二组问题强调的是对计算结果的进一步思考;

第三组问题突出了对积是36的乘法算式的掌握情况。

第二单元时分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这之前,学生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几时”几种认识时间的说法。

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

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在经历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4、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认识,教学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第一段,第18~2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认识;

第二段,第23~2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第三段,第26~27页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测定方向”。

1.要弄清“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教材编写思路。

“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条线索是从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开始,到认识“东、南、西、北”,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到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为学生到中学后学习用“极坐标”确定位置奠定基础;

另一段线索是从用诸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位置,到用“数对”确定位置,为学生到中学后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教师要在理解整体编排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一部分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每一部分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从而顺畅、有效地组织教学。

2.认识方向的重点是“辨认”。

首先,要把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和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结合起来,以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为主。

其次,教材所讲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相应概念的含义不是完全一致的。

如“东南”方向,严格地讲是指介于东和南之间,东偏南45°

的方向;

而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把介于东和南之间的这一片粗略地称为“东南”方向。

教学时,可采用“大约在什么方向”此类的表述引导学生逐步把日常生活概念上升为数学概念。

第三,用方位词描述的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这一点要让学生有所体会。

如第43页例题的场景中,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而同时体育场又是在电影院的东面、在少年宫的南面。

3.用方位词描述简单行走路线,重点在描述。

要教给学生描述行走路线的基本句式。

即从某地出发,向某个方向走到某地,再向某个方向走到某地等。

结合具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适当说说按原路返回时的行走路线,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如第47页第2题,学生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行走路线后,可以再让学生说出小兔从小狗家回去的行走路线。

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说说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思维含量。

如第49页第5题,芳芳要从第一小学到新华书店,她可以走哪条路线?

就要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的走法并表达出来。

公交车环行线问题,可以通过画直观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借助示意图和公交站牌,认识到:

从体育场到少年宫,在公路两边乘车都是可以的,而其中一种走法近一些,另一种走法则要远得多。

此外,教学时,不应要求学生完整地写出行走路线,主要应通过口答来交流。

必要时,也可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练习。

4.“测定方向”的重点是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场景图时,要注意教材提供的场景图与通常平面图的不同之处。

通常的平面图都是把正上方确定为正北方向,教学时,可以先帮助学生明确东、西、南、北的物体,让学生初步掌握场景图物体间相互的位置关系后,再说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有哪些物体。

开展实际观测活动时,要组织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地点观测校园里物体所在的方向,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还要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观测的地点不同,对同一物体所在方向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六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材第28~3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第二段,教材第31~3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第三段,教材第34~3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几;

第四段,教材第36~37页的练习三,是前三段内容的综合练习;

第五段,教材第38~44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第六段,教材第49~51页的复习,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的数→算珠表示的数→认、读、写”的过程,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掌握读、写方法。

除小棒之外,方块(小正方体)是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另一种好的学具。

由10个小方块拼成一条、10条方块拼成一板、10板方块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不仅能使学生具体感知千以内数的多少,而且也直观地显示了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的基本特点。

算珠表示的数,则介于直观与抽象之间,说它直观,每个数位上的数看得见、摸得着;

说它抽象,相同颗数的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

借助这一中介,再进行相应的认、读、写的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便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晰。

2.重视数(shǔ)数在认数中的作用。

教材第10页,在认识整百数时,让学生借助方块图(或拼成的整板正方体实物),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

教材第13页,在认识几百几十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从890数到1000;

教材第16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几时,又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从597数到612,从988数到1000。

这样的安排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有利于学生从“数序”的角度丰富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一千”的认识,逐步形成对“一千”的良好数感;

第三,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思考的基础:

甲数和乙数,如果按顺序数数,甲数在乙数的前面,则甲数小于乙数,反之,则甲数大于乙数。

3.选择丰富的认数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数的认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教材在选择认数素材时,既注意了学生熟悉的事物,也注意了学生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事物;

既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重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

把素材的趣味性、前瞻性及其数学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本单元的认数素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日常生活素材。

如书的页码、方格纸上每页的方格数、电表上的读数、公路边的路程提示牌、门牌号码、自选车价格、身高的厘米数等。

第二,环保素材。

如,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头数、世界上龟的种类数、我国野生大熊猫的只数等。

第三,自然奇观。

如,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叶子的直径、世界上最大的花的直径、世界上最高植物的高度等。

4.引导学生根据对数的理解探索有关的口算方法;

通过口算进一步巩固对有关数的理解。

教材第11页,在认识整百数后,安排例题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并让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索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材第15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后的“想想做做”中,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和对几百几十的已有认识探索几百加几十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再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上述安排,把对数的认识和相关的口算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和掌握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理解。

5.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同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其基本规则与百以数的大小比较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

考虑到新旧知识间的这一内在联系,教学时,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

第一,不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而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先用不同方法去比较,再在交流中逐步掌握比较方法。

如第21页例题比较312与285的大小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因为312比300多,285比300少,所以312大于285;

如果数数的话,312在285后面,所以312比285大;

如果在计数器上拨数,312的百位拨3,285的百位拨2,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

把百以内数大于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推,从最高位开始比,因为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等等。

第二,启发学生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

如教学第22~23页的第6、7、8、9题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呈现的对数的大小的不同描述方式;

另一方面,也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有关数的大小比较。

6.结合认数过程,灵活安排估计。

对小学生来说,估计是一种需要着力培养的意识,是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技能,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估计的过程,有时侧重对数的大小的判断,有时侧重进行以相应口算为基础的粗略计算,有时则是为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本单元教材安排的估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结合数的认识进行的估计。

如,第19页第5题估计哪几个数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

第二,结合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的估计。

如第22页第6题,第23页第7题,第26页第12题等。

第三,结合简单推理进行的判断。

如,第22页第5题,第23页第9题,第26页第13题等。

7.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巩固对数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的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应用中巩固对数的意义、大小、读写方法的认识,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际问题。

如第12页第6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走路上学为题材,让学生根据已走的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从家到学校的总米数;

根据总米数和已经走的米数,求还要走的米数;

根据总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已经走的米数。

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认识整百数的意义,而且还能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函数关系。

又如,第20页第9题,让学生通过对几种果树棵数的比较,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有利于学生在选择信息、组合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对数的特点及大小的直觉判断能力。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本单元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52~5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识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第二段,第55~58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学习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1.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引出对分米、毫米的认识。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习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常用长度单位的相互关系,教材在第27页的例题中,先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文具盒的长和宽,由长20厘米、宽10厘米引出2分米和1分米;

再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数学书的厚度,由数学书的厚度不足1厘米引出对毫米的认识。

这样安排,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认识分米、毫米的活动,又能启发学生自觉利用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感知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短,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合理确定教学要求。

作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分米和毫米的使用频率要比米、厘米低一些。

考虑到这一点,课标和教材对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要求也相应地比米、厘米低一些。

这种教学要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要求学生建立像厘米和米那样清晰的实际长度表象,只要求相对合理地把握分米和毫米的实际长短。

第二,不要求学生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短,只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合理选择有关长度单位进行交流。

第三,不要求学生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只要求学生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时,会用“几厘米几毫米”“几米几分米”去表述测量结果。

教学时,要注意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抓住机会,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

没有或缺少数学思考的活动,既不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学时要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

如,在初步认识分米后,教材要求学生“在直尺上看看1分米有多长”。

实际教学时,我们不妨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

1分米可以从直尺上的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

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1分米的长度。

又如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在出示测量橡皮长度的直观图后,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确定橡皮长度的毫米数:

1小格1小格地数,一共是35小格,所以是35毫米;

5小格5小格地数,一共有7个5小格,所以是35毫米;

把橡皮长度看成是3厘米与5毫米的和,3厘米是30毫米,3厘米与5毫米的和就是35毫米;

把橡皮长度看成是4厘米与5毫米的差,4厘米是40毫米,4厘米与5毫米的差就是35毫米。

这样的教学,不是把目标仅仅定位在掌握基本技能,而是定位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教学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到:

追求准确表达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准确表达”是数学永远的追求。

如,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数学教材的厚度时,发现其结果不足1厘米,此时就应追问:

不足1厘米的厚度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

又如,当我们测得某物体的长是3厘米多一些后,要使学生自然地想到:

是3厘米多多少呢?

其次,要使学生体会到由于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知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如,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一块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5毫米,那么,如果实际结果如果是3厘米5毫米还多一些,那又该怎么办?

再次,要使学生体会到准确的数学表达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

如第31页第5题,让学生记录蒜头发芽后每天蒜叶生长的长度。

通过这样的实验和测量,学生就不仅能知道诸如种下蒜头可以长出蒜叶这样粗略的知识,而且能回答诸如“哪几天长得快”“哪几天长得慢”“平均每天大约长多少毫米”等精确的问题,从而对蒜叶生长过程就有了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在10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和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与口算,初步理解并掌握了笔算加法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用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练习。

例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例3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练习六。

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点。

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隔位退位的减法更加困难。

为此,教材通过内容的编排分散难点。

用两道例题教学加法笔算,前一道例题侧重于计算法则,只涉及一般的进位。

后一道例题集中解决难点,专门教学连续进位。

同样,笔算减法也安排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只涉及一般的退位,后一个例题着重教学隔位退位的方法。

相并关系与相差关系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已经在一年级教学了,本单元没有一步问题的新授内容。

编排一些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重温学过的数量关系,并初步学习如何确定解题思路,这能为三年级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些铺垫。

教材没有单独编排估算的例题,而把估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和笔算结合着教学。

这样安排,体现出估算不是一种完全单独的算法,它与口算、笔算有着内在联系,估算是为了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教材结合计算练习,适当安排一些探索规律的题目和“动手做”。

目的是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和数学思维的强度。

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